查文庫>讀書筆記> 《狼圖騰》讀書筆記(通用12篇)

《狼圖騰》讀書筆記

《狼圖騰》讀書筆記(通用12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狼圖騰》讀書筆記(通用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狼圖騰》讀書筆記1

  最初吸引我的,是這本書的介紹:這是世界上迄今為止惟一一部描繪、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曠世奇書”。在閱讀《狼圖騰》這部書之前,我對狼這種動物知之甚少,只知道這是一種危險的動物,對它的習性幾乎一無所知,更別提“狼的精神”了。《狼圖騰》給我展開了一幅從沒想過的世界,它展示的“狼的精神”超出了我的想象。

  這本書由幾十個連貫的故事連結而成,書中的故事都關於狼的偵察、佈陣、伏擊、奇襲的高超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等等。每個故事情節緊張激烈而又新奇神秘,令人慾罷不能,那些精靈一般的蒙古草原狼彷彿隨時都會從書中呼嘯而出。書中最牽動我心的是一篇描述小狼艱難的成長過程的故事,故事中一隻倔強可愛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後被主人公飼養,習慣人類社會後不能返回族群的悲劇。

  閱讀過這本書,我對狼這種動物有了更深的理解。馬背上的民族從古至今信奉狼圖騰,因為他們祖祖輩輩的生活離不開“狼的精神。在中原生活的人們,習慣了圈地種菜、蓋房子,進而慢慢形成一個村、一個鎮、一個城市。這種觀念伴隨的中原人一代一代的成長,但是中原人的觀念如果原封不動,照搬到草原上,不僅僅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更對動物的生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很多動物相對於人類來說,是弱小的;但是很多動物的智慧,值得人類研究和學習。這本書給我很大的震撼,也最大程度的展示了在一個大環境中生物鏈是如何一環一環相扣;人類和動物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相互學習。

  《狼圖騰》讀書筆記2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狼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就不高,從描寫狼的成語、詩句中就可以看出,如“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狼吞虎嚥、狼嚎鬼叫”等等,可以說,中國成語詞典上記載了許多相關批評狼的成語,而讚美的卻少得可憐。在外國童話裡,狼的形象再一次被貶低,狼竟成了邪惡的象徵,妄圖吃了“小紅帽”。即使你從沒看見過,僅憑這些,就讓我們已經不寒而慄了。

  但是,當我最近看了一本叫《狼圖騰》的書後,我對狼的形象給予了重新的認識。起碼在這本書裡,狼已不在是殘忍的、粗暴的……而人類卻扮演了狼的角色。在皎潔的月光下,在內蒙廣袤的大草原上,曾生活著狼,它們在這兒自由地賓士、與人類鬥智鬥勇。然而,一群見識短的人竟然闖進這個屬於狼的世界,進行了一次殘酷的殺戮,多麼慘無人道!多麼淋漓盡致!

  這就是《狼圖騰》中講述的故事。在這本書中,主人公陳陣與幾名知青,去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看到了草原人民與狼的搏鬥,看到了狼的興衰起伏,由開始的害怕狼,到最後與遊牧民族同化,近乎到了崇拜狼的地步。這幾十個緊張離奇的與狼相關的故事,將我吸引到了一個狼的世界,似乎真的與這些狼共同生存在一起。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頑強的。它們生命不息,戰鬥不止,以團隊的名義,與人類進行抗爭。狼的視死如歸和不屈不撓,狼群中的友愛與親請無不震撼著我的心靈。狼在捕食時表現的確極為殘忍,但狼只在飢餓時才捕食,只有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才去攻擊牲畜和人,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卻惟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這種精神不正是強悍進取的精神嗎?我也深深地被這種“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強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狼圖騰》讀書筆記3

  《狼圖騰》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本人與幾名北京知青一同去內蒙古邊境額侖草原,插隊生活長達11年的故事。在草原上,他鑽狼洞、掏狼崽、養小狼、與小狼一起生活戰鬥,還與他的小狼共同患難。經歷了青年時代苦難的遊牧時光。蒙古狼帶他穿過了歷史的千年迷霧。慢慢的他懂得了為什麼蒙古人與畢利格老人會如此信奉狼圖騰,還有草原人對狼的愛和恨,狼的神奇魔力,作者姜戎與狼結下了不解之緣。

  狼圖騰究竟是什麼呢?它是民族的'一種象徵,是蒙古族人民心中的神、天靈。古老的圖騰象徵著祖先的神話,也是一種子孫與祖先的傳承交流方式。在遼闊的大草原上,草原狼才是真正的霸主,它們毫無畏懼的捕捉獵物,為了牛羊與草原不斷地戰鬥著。它們亦是騰格里的孩子。人不是狼,而狼的各種策略、智慧和奮勇精神是在極其艱苦的環境裡磨練出來的。但我們確實可以從狼身上學習到很多,鍛鍊自己善於應用生存策略的能力。

  自古以來就有自然的法則。狼堅持不懈地貫徹了這一法則。我們應當敬佩它們。狼堅勇的野性已經在我的心裡埋下了種子,可以完美詮釋為“適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則。看完這本書,便十分嚮往有著狼一般堅韌、團結、狡黠、以及它們頑強的意志力和生命力。

  狼圖騰的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堅韌奮發向上精神的一種。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沖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扯外圍馬群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其它動物戰鬥也是如此。即便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也毫不退縮,毫不膽怯。

  在那欣欣向榮的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問誰敢爭風?

  《狼圖騰》讀書筆記4

  這是發生在內蒙古的一段真實故事,展現了主人公陳陣與小狼的真摯友情故事。

  陳陣放假時在內蒙古當了回知青,與他的阿爸生活在一起。在廣闊的草原上,狼是他們相伴一生、甚至來生的朋友。草原狼生來很野性,繁殖快,常常威脅到村民的生活,所以每隔幾年,村裡人都要去掏狼窩,並將狼崽們剝皮殺死,放在狼經常出沒的地方。陳陣與阿爸掏了狼崽後,私自養下了一隻,陳陣希望草原狼能夠被馴服。但結果並不理想,小狼渴望自由,用自己脖子勒繩子,結果將自己的傷勢搞得越來越重。在最後一天晚上,在最後一聲虛弱地呼喚之後,這隻小狼就這樣為了自由而死去了。草原狼是多麼地嚮往自由啊!它們可以為了自由不惜犧牲性命,它們是那樣的神秘、不可馴服、有毅力呀!令我們無比敬畏!

  我讀了《狼圖騰》後,發現了:狼是自由的精靈,具備人性,更具備人的感情與情誼。說明人和動物是親密朋友。那些絞滅狼群的人類毀掉的不僅僅是狼,更是草原,失去的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價值觀。狼圖騰代表著自由、獨立、頑強、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決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嚴。

  你有沒有發現,動物雖然聽不懂人的語言,不會說人話,但是它們也會思考,也會想象,也會謀略、計劃,它們怎麼不如人呢?它們用行動來表示,有時你施恩一點,它會以十倍奉還。比如,你看見有一條狼被餓得飢腸轆轆,你施一點食物,它就會記恩,在你遇到難關時,助你一臂之力;或是在你遇險時,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你。

  其實我們人類應該向動物學習,要學會感恩!

  《狼圖騰》讀書筆記5

  《狼圖騰》:1971年起腹稿於內蒙古錫盟東烏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於北京。20xx年歲末定稿於北京。20xx年4月出版。

  狄戎各族以狼為圖騰,高車祖老狼,突厥族狼母,薛延陀祖狼頭人,蒙古族以蒼狼白鹿為圖騰

  成吉思汗為什麼能夠遠征到歐洲進行大屠殺?中國人性格里究竟狼的成分有多少?有狼的風景會帶給你怎樣的震撼與衝擊?這是一部關於狼的著作,一部對中國歷史進行解讀的小說,一部可以給包括商界、文化界、學術界帶來震撼的作品。

  本書由幾十個“狼故事”組成。讀者可從書中每一篇章、每個細節中攫取閱讀快感。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佈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小狼艱難圖騰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進而思考一個個疑問:當年十幾萬蒙古騎兵為什麼能夠遠征到歐洲進行大屠殺?

  中華民族今日遼闊疆土由來的原因?歷史上究竟是華夏文明徵服了遊牧民族,還是遊牧民族為漢民族輸血才使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為什麼中國馬背上的民族,不崇拜馬圖騰而信奉狼圖騰?中華文明從未中斷的原因,是否在於中國還存在著一個狼圖騰文化?

  於是,我們發出叩問:我們自詡是炎黃子孫,可知“龍圖騰”極有可能是從“狼圖騰”演變而來?華廈民族的“龍圖騰崇拜”,是否將從此揭秘?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實在是當代讀者的幸運。千百年來,佔據正統主導地位的鴻學巨儒,畏狼如虎、憎狼為災,漢文化中存在著太多對狼的誤解與偏見,更遑論為狼寫一部書,與狼為伍探微求真了。

  《狼圖騰》讀書筆記6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為《狼圖騰》的小說,一開始還沒什麼,到後來我發現,我的思想與認知已經被《狼圖騰》影響了。就象寫《超限戰》的那位大校說的那樣:人不一定能改變書,但書很可能改變人。

  本書由三十六個有機連貫的“狼故事”一氣呵成,從作者(北京知青)到大草原插隊直至完全融入蒙古遊牧生活。期間他鑽過狼洞,掏過狼崽,養過小狼,與狼戰鬥,還和他心愛的小狼共患難,經歷了青年時代的“遊牧”。

  本書的結局不算美好,可以說很悲慘—小狼死了,二郞與伊勒、黃黃也死了,草原上的動物被屠殺了大半,草原逐漸沙化,不禁讓人潸然淚下、思緒萬千。

  其實我並不反感狼,反而挺喜歡,喜歡狼的強悍、勇敢、智慧、雄心、機敏、警覺、體力、耐力,喜歡狼出眾的軍事天才、寧死不屈的精神和不可馴服的品性。“狼圖騰”一次又一次教會遊牧民族生存之道,相比之下,農耕民族確實軟弱多了,象羊,象家畜!才會被征服。農耕現在是打回去了,還毀了草原,可中國早統一了,這不是窩裡鬥嗎?外敵一來,又象割麥子一樣倒了。

  華夏民族的圖騰是“龍”,那又為什麼要去學習“羊”?這就是農耕民族的勞動光榮,殊不知,戰鬥最光榮!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束縛了世界,那就是:拳頭大才是真理!“龍”並不比“狼”差什麼,甚至猶有過之,只要抽掉儒家思想留在“龍圖騰”裡的腐根,重新注入“狼圖騰”裡自由、進取、團結的精神,華夏民族才能再次站在世界之巔。

  《狼圖騰》這本書喚起了我內心深處的好鬥,但是還不夠,還要更多!才能改變整個國家、民族!我希望,有一天“龍圖騰”與“狼圖騰”能融合在一起,喚醒中國,喚醒華夏民族血脈中最後一點力量……

  《狼圖騰》讀書筆記7

  《狼圖騰》是一部反映遊牧民族生存哲學的大書,雷霆般的筆觸直擊儒家文化民族性格中的弱處,將封建文化和農耕文化的羊性和奴性赤裸裸的暴露了出來。

  中國人的奴性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大的,這是小農經濟和農耕文明。下馬不出聲了別人叫的時候他還是隻顧埋頭吃。”這個“豬”與“羊”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也是中國人在長期腐朽殘暴統治下仍能苟延殘喘的原因。中國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去爭取民主,因為生活在地獄裡的人從不知道自己在地獄。只要不到吃不上飯的地步,中國人是絕不會主動反抗的。

  既然有羊性就會有狼性,羊性民族註定要被狼性民族統治。從有歷史記載開始,由遊牧民族的首領皇帝打敗農耕民族的炎帝以來,歷史總是不斷重演。商朝、秦朝、北魏、遼金、西夏、蒙古、元、清。中國歷史上的大部分朝代都是被稱之為“夷”的遊牧少數民族建立的。為什麼?因為:他們都繼承了草原上深厚的狼性,殘忍、狡猾、勇猛;他們用令人敬畏的狼性建立了輝煌的文明。

  民族存在決定民族性格,更強的民族存在決定更強的民族性格;而強悍的民族性格有可以反作用於民族的存在,主動果敢地為自己民族建立起更加強悍先進的民族存在,強化民族性格。強者為王。

  讀了《狼圖騰》覺得狼有很多難以置信的戰法值得借鑑。其一,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其二,最佳時機出擊,儲存實力,麻痺對手,在其最不易跑動時,置對方與死地。三,為了勝利粉身碎骨。這樣的對手不管在哪裡都是最可怕的。

  只有抽調中華龍圖騰裡的封建帝王專制精神,中國巨龍才可能真正騰飛,飛向全球,飛向太空,為中華民族開拓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狼圖騰》讀書筆記8

  我曾經讀過一篇專門講狼的書刊,名字叫《狼圖騰》,那時作者深入蒙腹地而看到的草原狼,在人狼共出的世界裡,包含了機制、勇氣、力量、地位、信仰、武力、戰術、團結、速度的比拼,在這個危險的世界裡,蒙古人民心中的圖騰就是狼,狼的圖騰!

  這是草原人民不可戰勝的精神,當年成吉思汗的軍隊的鐵蹄攻陷羅馬、印度的等農耕文明的大國時,也是遊牧精神的體現,在這個世界裡,遊牧民族的戰鬥歷史強悍的,因為他們有著狼的機制和勇猛,他們在和浪的戰鬥中學習,改進戰術,為什麼中國古代那麼多的農耕民族都不能安穩?因為他們的骨子裡流露出弱者的本性,所以他們才很少勝利。

  狼雖然是遊牧民族的大害,但在保護草原上功不可沒,草原上著名的四大害——草原鼠、草原圖、黃羊、旱獺,個個都怕他,個個狼都是手到擒來,所以它再在保護草原上立了大功一件,它們分工明確,集體狩獵,經常把敵人引進他們精心設計的包圍圈,使敵人幾乎全軍覆沒,不過它們每次總會留一點,使它們繁衍生息,以供來年在捕獵是由獵物,又控制了四大害的數量,正應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至理名言,狼消滅四大害,只有在缺乏食物的時候才會騷擾羊群,但這也讓人愛也不是恨也不是,所以草原人民一方面殺狼,一方面也保護狼,而狼以也給草原人民帶來了一些額外的收入,還保護了草原,也使草原生生不息。

  草原的狼就如神話般的奇異,它們疾如閃電,攻無不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戰術就是從狼那裡學來的,把狼的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有如那疾速的閃電配上那咆哮的怒雷,威嚴無比,向一顆原子彈,使亞洲甚至全世界爆發,又像一陣驚天響雷,在歷史上流下抹不掉的痕跡……

  《狼圖騰》讀書筆記9

  浪若回頭,必有緣由,不是報恩就是報仇,一個個身披戰甲,權勢驚人,狹路相逢勝者為王,狼,它們機智,勇敢,和諧,這些正是它們統一狼族的基本要素,他們聽從狼王的指揮,正因如此,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草原的主宰。它們變成了這草原上的圖騰。

  在美麗的大草原上,狼創造了一副讓人驚悚的畫面,在生生相剋的食物鏈中,狼變成了王者,矮小的身材,卻有團隊精神,有著人的機智,鋒利的牙齒,驚悚的眼睛,人和動物都會成為它們的美食,世界上有一種狗,叫做牧羊犬,雖說一兩隻狼並不是他的對手,但是猛虎架不住群狼,何況狗呢?在一次次攻擊時狼都有萬無一失的計劃,成百上千只羊遭到狼的攻擊時都會四處逃竄,而不能團結一心,如果成百上千只羊遭到攻擊時,合為一體,向一處聚攏,就天衣無縫,使狼無懈可擊,人亦是如此,當日本人侵略的時候,我們中國人並非如此,沒有團隊精神,才讓這群狗在中國呆了八年之久,後來我們中國人五指合攏發出致命的一拳,是敵人重創,狼的奇妙合作,把牧人的羊吃了個精光,一夜之久,成百上千只羊所剩無幾,羊圈裡血肉橫飛,血流成河,人們得知,使用各種方法對付,因為這回狼吃了個滿飽,還把好十隻狼給殺死,當做娛樂了,它們的殺戮,給自己帶來了滅族之災,短短几個月,狼所剩無幾,到了最後只剩了一隻,

  人亦是如此,如果這幾種狼吃飽以後不在殺羊取樂,就不會引來滅族之禍,人亦是如此,就像日本,佔了中國幾個地方以後,不甘心還想霸戰全世界,結果呢,尊嚴全無,至今無法抬起頭,就像打麻將本來就糊了,還想做大,結果呢,給別人點炮了,仔細觀察每一段精彩片段,會學到人生感悟,細小的發現都會成為偉大的成就。

  《狼圖騰》讀書筆記10

  這是一本紀實體的長篇小說。這本書書由幾十個“狼故事”組成。那些蒙古草原狼隨時從書中呼嘯而出:狼的每一次偵察、佈陣、伏擊、奇襲的戰術;狼對氣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愛親情;狼與草原萬物的關係;小狼艱難成長過程――無不使我們聯想到人類。

  人類社會的精神和性格日漸頹靡雌化的今天,讀到《狼圖騰》這樣一部以狼為敘事主體的小說,這本書真正揭示了人性與狼性,是一本令人讀完之後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狼是智慧的。這一點在草原狼捕殺獵物的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它們的每一次進攻都堪稱經典。它們不打無準備之仗,踩點、埋伏、攻擊、打圍、堵截,組織嚴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實踐孫子兵法,‘多算勝,少算不勝’。在狼與人的爭鬥中,這種智慧也隨處可見。為了不使狼群暴露,獨處而被人發現的狼,往往逃向與狼群相反的方向。犧牲自己,保全群體。這絕非聰明,而是智慧。

  狼是團結的。

  它們很少各自為戰,所有的行動都是在狼王的統一排程下進行。只要狼王一聲令下,群狼便會排山倒海,勇不可擋。即使是它們被牧民和獵狗圍困,四面楚歌,它們依然鎮定自若,陣形不亂。

  狼是勇敢的。

  狼從來都不畏懼死亡。它們為了沖垮馬群,不惜犧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圍壯馬的肚皮,與馬同歸於盡。與群狗的爭鬥中狼也是前赴後繼,即便是戰鬥到最後一條也毫不畏懼。在那片草原上它們是實實在在的王者,誰與爭風在草原上,人類成了名副其實的學生,人從狼那裡學來了智慧,團結和勇敢。

  《狼圖騰》讀書筆記11

  內蒙古,烏珠穆沁草原,一群狼,一個蒙古老人,三個知青,走進了中華文明的漫漫史詩。

  ——題記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來自北京的漢族大學生陳陣,在蒼蒼茫茫的原始大草原上,與蒙古人、狗、羊、馬、牛乃至狼朝夕相處。在認識狼的過程中,關乎人類命運的叩問,直擊靈魂,在他心中烙下磨滅不掉的印跡。

  草原生態系統是一個自然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人類與家畜、旱獺、黃羊、狼等平起平坐,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科技給予人類更多擺佈大自然的機會,受農耕文化影響的蒙古幹部和漢族建設兵團,不諳草原生存規律,卻依仗槍、炸藥和吉普車,肆無忌憚地掏狼崽、殺野狼、開墾農田,旱獺、天鵝等野物都難逃入人口腹的厄運,為了吃上狗肉,他們甚至捉走蒙古人看守門戶的狗,嚴重影響了遊牧蒙古人的正常生產生活。年過半百的陳陣和另一個知青楊克重返大草原時,大片黃土凸現,中學生把獵鷹當做兒戲,旱獺和老鼠成災,狼群要麼被剿滅,要麼逃出邊境。內蒙古面目全非。

  大漢族主義思想使人們認為,農耕定居為先進,遊牧為落後,殊不知農耕和遊牧,兩者都要因地制宜。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習慣。不能因為生活在平原的漢族農耕定居,就要求生活在草原的蒙古族改遊牧為定居,開墾農田。否則就無異於歷史上白人用槍炮統治原始森林用於發展工業,把土著當做奴隸使喚的野蠻行為。白人自稱“文明人”,可他們的行為不是發展文明,而是毀滅文明!人類也是動物,也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破壞大自然,就相當於自毀未來。

  我們錯誤的文明發展道路,致使草原猛將蒙古狼只存在書本的記載。我們應當立即懸崖勒馬,不要親手把人類文明從此在歷史書上定格。

  《狼圖騰》讀書筆記12

  在遙遠的星空,永遠懸掛著一顆並不明亮的星星——天狼星,它是我的最愛,當然,這緣於它的主人——狼。

  狼,兇殘的字眼嗎?狼心狗肺?狼狽為奸?人類真是大錯特錯。

  狼,原與狗是一家,但它可比狗少了奴性,多了野性。那綠瑩瑩的閃著狡黠目光的眼;那四根令人聞風喪膽的狼牙;黑的灰的或白的並不好看的毛色;那強而有力的四肢、尾巴,構成了狼。

  狼,金毛燦燦,殺氣騰騰的蒙古狼,錐子般的目光嗖嗖飛來,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呼的一下全部站起來,長尾統統平翹,像一把把即將出鞘的軍刀,一副弓在弦上,居高臨下,準備撲殺的架勢。狼,寒氣,殺氣,直攝人心。

  狼,最兇猛的武器就是它的上下四根狼牙,如果沒有狼牙,狼所有的勇敢、強悍、智慧、狡猾、兇殘、貪婪、狂妄、雄心、耐心、機敏、警覺、體力、耐力等等一切的品性、個性和悟性,統統等於零。狼牙,是狼的一切,是狼的命。

  狼,月下長嘯,無比淒涼,令人心寒。它是會團結的,更是孤獨的。再有,就算一個人把它從小養大,就算給了它再多的付出、關愛,它最後還是會毫不留情地離你而去,畢竟,自由才是狼的最高宗旨。

  狼,是僅次於人聰明的動物。三十六計,計計使得比人棒。當然,除了美人計。狼是最有智慧的,它們懂氣象,懂地形,懂選擇時機,懂知己知彼,懂戰略戰術,懂近戰、夜戰、游擊戰、運動戰、奔襲戰、偷襲戰、閃襲戰,懂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還能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實現全殲敵群的戰略意圖。

  狼,望月長嘯,載著最鋒利、最刺心刺膽的狼牙和目光出擊,攜手便無往不利,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狼。

  狼有偉大的母愛有許多故事中的人物都是被狼養大的。

  狼是最善良、慈愛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