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春天>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通用10篇)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1

  怎樣才能精忠報國?

  是先詐降、後逃回,是殺生成仁、捨生取義,還是心懷大漢、巍然兀立?

  蘇武一言不發,擎著旌節,轉身默默地走向了北海。

  一

  他本來是可以逃走的,因為那起動亂的參與者是副使張勝,同他沒有任何關係。

  可他沒有逃跑,他是大漢的使節,手中的旌節是萬千子民的重託,是大漢民族的“氣節”。

  單于也許永遠不會明白什麼叫做“氣節”,也永遠無法讀懂“氣節”在蘇武心中的分量,所以他才會不厭其煩地勸降與威逼蘇武,直至咆哮出那句:“放逐北海,直至公羊生出小羊,我才會放你回長安!”

  單于可能怎麼也沒有料到這個文弱的書生竟抱緊了那根旌節,頭也不回地去了北海。或許,當他聽到單于的那聲咆哮時,他就已經為自己的一生設定了結局:懷忠握義,待得冰融雪化時;即使終老於此,也要在這裡為大漢樹起一座豐碑。

  蘇武本以為自己走向了生命的終點,殊不知,他卻從此走向了人生的巔峰。

  二

  北海是什麼地方?

  那裡,大漠孤煙,浩瀚無邊;那裡,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沒有人煙,沒有音訊,每日作伴的只有落日的餘暉與不解人意的羊群。

  可就在這樣的絕境中,朝廷給他的那根旌節,他卻從不離身。

  當他的氣節之花盛開於蒼涼的北海時,那裡,不是春天。

  是啊,那裡從來就沒有春天,有的只是飢寒,只是淒涼,只是歸國無期的悵惘。

  就這樣,他在那裡耗費了十九年。

  十九年,風華早逝,英雄垂暮。

  三

  蒼天終究還是不忍心了,他把蘇武接回了長安。

  我們不敢想象,也不忍想象,當蘇武白髮飄拂、步履蹣跚地行走於長安的大街上時,該是怎樣的一幅景象?

  十九年,歲月染白了他的黑髮,時間壓彎了他的脊樑,唯一不變的,只有他的心,還有他手中那根早已磨光了穗子的旌節。

  當英雄少年、中國古代的頭號戰神霍去病金戈鐵馬,北擊匈奴,所向披靡,封狼居胥之時,他的精忠之花盛開於赫赫戰功中,盛開於春風得意裡。

  但千載餘情,揭開歲月的塵封,最璀璨奪目的,還是蘇武那朵綻放在北海風雪中的民族氣節之花,盛開在人類精神園地中的篤信堅守之花。

  但那裡,沒有春天。

  評析本文的特色凝結於烘托,它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層面:一是景物烘托。作者以畫家的點染技法,對北海的荒涼和淒寒進行了細緻的描繪,讓人深味蘇武牧羊十九年的苦寒和孤寂,從而有力地烘托出蘇武在如此惡劣的環境和心境中所表現出的民族氣節。這是一種“反撥”,環境和心境愈是惡劣,蘇武身上的民族氣節就愈難能可貴、光彩照人。二是人物烘托。作者以霍去病來襯托蘇武:以英雄少年襯英雄垂暮,以所向披靡襯默默堅守,以春風得意襯苦寒孤寂。而這“三襯”的目的是“反撥”後面的“一襯”——蘇武在人生嚴冬綻放的民族氣節之花比霍去病在人生春天綻放的戰地之花更給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因而也更歷久彌香。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2

  到處是驚叫聲、歡笑聲、哭泣聲、嘆息聲,他站在高考分數公佈欄的角落裡,在這兒,他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王春生。

  一看王春生這個名字,你就知道他出生在春天。他的父母都是白領,家庭條件還不錯,父母一心希望他能做個IT精英或者CEO.於是他選修了物理和化學,儘管這兩門學科很需要頭腦和精力,但他還是撐了下來。他自我感覺學得還可以,可誰曾想到,高考分數竟會那麼低,他很苦惱,老師和家長也很納悶。

  但他不想就此放棄,他重新回到了學校,開始了新一學年的復讀生活。十分幸運的是,就讀班級的班主任竟是他原先的班主任,對他很關心,經常會幫助他解決一些難題。

  開學初,學生會搞了一次繪畫作品徵集活動。他很想參加,但又怕出醜,因而沒有報名。但他並沒有罷手,一下課,他就在桌上鋪開紙作畫。他覺得只有沉浸在畫中時,才可以擺脫復讀的陰影。

  畫好後,他躡手躡腳地來到徵集箱旁,把畫塞進去就溜了。

  幾天後,獲獎作品張貼出來了,他也擠進去看。忽然,一張熟悉的畫展現在眼前——這是一等獎的畫,卻沒有署名。他笑了,他真的笑了,這是他落榜後第一次會心的笑。“這不是王春生畫的嗎?”後面傳來一個聲音,是同桌說的,他紅著臉擠出了人群。

  後來,班主任勸他改學藝術:“你的語、數、外基礎相當好,只是理、化弱了一些。拿自己的優勢去比別人的弱勢,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而且我還可以請美術老師給你單獨輔導。”

  他改科了,雖然只有短短几個月,但因為他有藝術的天賦和特長,再加上美術老師的精心輔導,繪畫水平突飛猛進,他終於找到了在理、化學習中從未有過的成就感……在他第三次用畫筆叉起泡麵之後,他接到了南京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進了大學,老師對他異常關注,因為他是近年來唯一能以530分的文化分考進來的藝術生,所以學校決定破格讓他本碩連讀。經過教授幾年來的精心栽培和他自己的潛心研習,他逐步在繪畫界嶄露頭角。在校方支援下,他舉辦了個人畫展。但令人驚奇的是,這次展出的都是夏、秋、冬三個季節的花,唯獨沒有春天的花。

  他的高三班主任每年都會把他的故事講給新一屆學生聽,每當講到這裡時,學生都會問為什麼,班主任總是回答說:“因為這次畫展的主題是‘花開不只在春天’。你們到任何時候都要記住這樣一句話,最明智的人,就是最懂得如何去選擇自己人生之花綻放季節的人。”

  評析本文的亮點顯現於豐厚的主旨和機智的突轉。王春生的人生之花沒有在高三應屆生時開放,而開放在了復讀之時;沒有在初選的理、化學科上開放,而開放在了改選的藝術之上;而且這一求學之路的轉軌還為他在大學的深造贏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使文章折射出多重的人生旨趣。而這一轉化的背後則凝結著作者的“二度構思”:王春生要化劣勢為優勢,就必須“轉科”;而他在繪畫作品徵集中表現出的藝術天賦和特長,證明他能夠“轉科”。此為“一度構思”。但這些僅是“轉科”成功的必要條件,要想最終取得成功,還需外界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於是文章進入了“二度構思”:班主任的“指點迷津”和美術老師的“精心輔導”為他的成功創造了外部條件,而他自己“三次用畫筆叉起泡麵”式的專注和入迷則演繹了他最終成功的內因。正因為文章有了如此細針密線的構思,才使得我們身邊的這個校園故事顯得那麼地可感、可信、可敬、可嘆。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3

  秋季還是默默無聞地走了,迎來的又是一季冰冷的寒冬。本以為,冬季代表著又一年的終結,可誰知,卻在這冰冷的寒冬中,也依然能如此感受到心的溫暖。

  春節快到了,我站在公交車站旁,等著那遲遲未來的435路公交車,打算坐車回家。凜冽的寒風吹得行人們瑟瑟發抖,不得不把自己捂得嚴嚴實實。車來了,但卻遲遲沒有開門。公交車裡面只有司機,售票員和一個老年婦女。

  那個老人身上穿著一身紅色的棉襖,而棉襖上的白色補丁已經足以證明這件衣服有很多年的“悠久歷史”了。老人凌亂的頭髮上參雜著許多銀絲,手裡拎著個破破爛爛的麻袋,麻袋裡裝著許許多多的瓶子。絲絲縷縷的皺紋無疑讓她顯得更加蒼老。

  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見車後門緩緩開啟,車裡面傳出一陣吵架聲。只聽見那個女售票員對著老人吼道:“沒錢,沒錢你坐什麼車!給我滾。”那個男司機也一臉的不耐煩,對著售票員說:“快快快,讓她給我下去。”售票員有些惱怒,放大了嗓門說:“下去,下去,下去,快點!”老人用顫顫微微的聲音說:“你們就讓我坐一段吧,我身上真的沒錢了。”只聽那個售票員用180分貝的聲音怒吼道:“沒錢你就別上我們車,趕快給我下去!”老人眼裡閃著幾顆晶瑩的淚珠,哀求著說:“求求你們了。”可這最後還是無濟於事,被那個售票員連推帶嚷地趕下了車。

  這種事情,自然誰看了都會氣憤。但是又有誰會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老人淌那趟渾水呢。老人獨自一人在車站邊站著,顯得是那麼的無助。這是,一個大約20多歲的小夥子走到老人身旁。那個小夥子看起來很高,很瘦。身上揹著個揹包。一身的樸實讓人感覺是那麼的親切。

  他從兜裡掏出了20塊錢,放在了那個老人的手裡,說:“阿姨這是20塊錢,您打車回家吧。”老人的情緒有些激動,連忙對小夥子說:“謝謝,謝謝。”“阿姨不用客氣”。那個小夥子很快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謝謝,謝謝。..。..”老人嘴裡不停的唸叨著。

  在這凜冽的寒風中,看著這一幕,不知怎的,我心中湧上一股暖流。我相信,當時在場的很多人也和我一樣。在這多姿多彩的世界裡,不知還有多少像那個小夥子一樣的人。即使在這冰冷的寒冬中,也能給人,心的溫暖。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4

  那是一抹淡淡的綠色,雖然不像春草那麼的青翠欲滴,但在這萬物蕭瑟的`初冬季節裡,配上一頂黃色的小花,透著溫暖、透著生機,絕對是一抹亮麗的風景。因為在這凜冽的寒風中,只有它展開了自己的燦爛的笑靨。

  還記得那些花塢春曉的日子裡,周圍連綿的山崗上,各種花,紅的、黃的、橙的、紫的層層堆砌,像一位藝術家在恣意塗抹,像上帝打翻的調色盤。可只有它,靜靜地臥在谷地野草叢中,看著四周的色彩,喧嚷著、簇擁著,它單調而安靜,連蜂蝶也不肯眷顧。

  在這萬花爭豔的春天裡,甚是憐憫山谷裡的這一抹綠色,因為在它身上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小學時,不論同學還是老師都很重視藝術特長,個個多才多藝,無不精通。而我只能躲在陰影裡,獨自啜飲失落的痛楚。

  “現在的孩子啊,不多才多藝都不行了”“看,那個女孩,上次她表演了……,真厲害!”“近百人想上藝術節,現在高人真不少”

  相比之下,只會看書的我就如那被春天遺忘的那片山谷,是那樣的色彩黯淡。

  輕嘆,轉身想將那片山谷留在腦後,可它的身影卻總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一個巧合的機緣,窮秋之時,我又經過那片山。山巒上昔日繁華的盛況尚在記憶中盤旋。然而曾經恣意燃燒著生命的花海已化作塵埃,野草深深,蒼蒼的灰綠色,似走向死亡的垂暮老人。

  偶然間,山迴路轉,視野驟然被一種亮麗的金黃色彩填滿,那是那片被春天遺忘的谷地。如今,一團團野菊揚起黃色的裙裾,在如今已是寂寥一片的山嶺間起舞。漫過整個山谷,這是它的盛宴,這是屬於它自己一個人的盛宴。它在喧嚷的春天選擇了沉默,而今,在寂寥的秋日,山巒間迴盪的,只有它嘹亮的歌聲。

  心頭的繭殼如羽毛般片片剝落,我靜默佇立:在所有人都爭相綻放時選擇默默無聞,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耐心!放棄所有人都認為好的機會,又需要多少先見與智慧!終於,它迎來了花季,這是它的季節!它以傲然的姿態向世界宣誓——花開不只在春天!

  我的心漸漸平靜,當他們在為一個藝術節席位爭的不可開交之時,我不再焦慮,而是安靜讀書。終於,在一次作文比賽上,我得以嶄露頭角。當我站上一個人的舞臺,方深深領悟了“花開不只在春天”。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5

  百花一季爭春意。寒冬過而春至,暖意漸召花開。春風十里,有橋邊紅藥,無主桃花;亦有牡丹一開動京城,榴花初綻照宮闈。眾花極現嬌姿,然花開不只在春天。人生亦如花,縱一帆風順之時易成大業,不如意之境也可鑄就英才。故有梅傲冬雪,菊凌秋風。

  冬末曾開一墨蘭,幽幽獨賞值銷魂。後主李煜如墨蘭,靜立詞苑千百年。亡國一事愁斷腸,日以淚洗憔悴面。念山河破,四十年家國易主,三千里地皆更姓。而後乃有驚世作,“春花秋月”愁難了。當日錦衣玉食作帝王,如今樓鎖梧桐階下囚。如此傷心境地,才造就一代“詞帝”。百轉愁腸,歌一句“天上人間”;萬千舊恨,吟一首“恨水長東”。然正如冬風吹開一枝墨蘭,人生之不幸鑄就重光英才。不只春有百花放,冬亦有蘭悠然立。李煜如墨蘭,生於逆境成奇才。

  而後亦有一枝菊,瑟瑟秋風等閒度。生雖艱難筆不輟,奇書出世驚萬代。曹雪芹二十餘年嘔心瀝血,始成紅樓大觀園。十二金釵奇女子,四大家族興衰史。字字珠璣,楹聯警世;句句出彩,詩篇妙絕。有黛玉葬花,寶釵撲蝶;亦有晴雯撕扇,湘雲醉臥。奇書縱絕,卻可憐作者少年遭不幸,家衰財盡皆罹難。然曹沾亦因看過奢侈至極的貴族生活,嘗過社會冷漠、人情淡薄的陰暗,才著出登峰造極的古典小說。是故逆境鑄英才。雪芹如菊,秋霜傾之愈傲然。

  春有百花爭奇妍,可花卻不只開放在春天。順境鑄成人才有,逆境亦可成英才。

  音樂大師貝多芬,病痛折磨有佳篇。印象派畫家梵·高,孤標傲世作《星夜》,無人會意終鬱郁,一如臘梅傲雪開。

  鷹下懸崖,由此展翅;人經逆境,亦成英才。順風之時,千帆競發;逆水之日,亦有船隻達彼岸。順境自當亦成功,逆境猶可鑄英才。花開不只在春天,冰月猶有花枝俏。

  秋風亦可吹菊開,“滿城盡帶黃金甲”。踏雪尋梅情趣佳,牆角一枝獨自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人生如花開。花開不只在春天,成功未必於順境,逆境亦可鑄英才。而今努力鬥風雪,他日一開暗百花。何需長嘆時不利?長風破浪會有時!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6

  那盆菊花已經放在窗臺很久了,我遲遲沒有看到它的綻放。

  現在已經是十一月份了,菊開花的季節差不多過去了,別的花都已經競相開放,可它卻還像是一棵腦袋上長了瘤的雜草,無聲無息地蜇伏著。本想將它丟棄,憐它好歹也是個生命,便隨意把它“冷落”在窗臺避風的角落,只在給其它的花澆水時,才順便拿剩下的水敷衍它一下,瞧它那略有些枯萎了的葉子,像是老婦的半握拳狀的手在寒風中抖嗦著,心中早已斷了盼它開花的念頭,就這樣飢一餐飽一頓地,任其自生自滅吧。

  一個初冬的傍晚,天已經完全黑了,剛剛回到家中的我收拾著臥室,伸出手開啟窗戶,忽然有一股淡雅的芬芳飄入室內,探進我的鼻孔。我被這熟悉的氣息吸引住了:絕對沒錯,這是菊花特有的香味!朝窗外看去,一個淡黃的亮點從一堆葉子裡鑽出,映入我的眼簾,那淡黃色的不是其它東西,正的菊花的花苞。

  菊花入室,就擺在我的書桌上,大概半小時後,這如姆指大的花苞開始慢慢綻放,就猶如一位初登舞臺的舞者,她毫無經驗,因此心無旁騖,一絲不苟。她舒緩地,如孔雀開屏般張開雙臂,以抖起素潔的裙裾為優雅的舞蹈拉開內帷幕——她盡情釋放平日裡積蓄的力量,揮灑著對生命的熱愛和激情。

  盛開的菊花靜靜地懸在技頭,花蕊的芳香益濃,倘若不是有花瓣托住,它便會如蜂蜜沿花莖流下。可是,這花雖雅但不豔,味醇卻不烈,像是陳年佳釀雖能醉人卻不令人感到難受。

  這花兒明明這麼美,可以趁大好時光在春天與百花爭豔,可它為何要選擇在秋冬的肅殺中盛開?

  我久久地凝視它,半天說不出話來,回想不久前它還與野草別無二致,可為何在今天它就成為美麗的花?

  我想,它一定有著開花的夢想,這應該是它命運的轉折點吧。是的,它要證明它的命運並不平庸,它一定要開花!為生存,它已努力許久,但在此刻,它必將以飽滿的姿態迎來生命之舞的高潮。

  是啊,花是如此,我們不也是這樣的嗎?為了共同的理想,我們已“養兵千日”,在用兵時刻,我們為何不能拔劍而起,一展宏圖?

  相信這個事實吧:因為有夢,一切皆有可能。

  閉上眼睛,盡力向前衝,不必害怕——花開不只在春天,只要擁有理想並不懈奮鬥,無論何時,生命之花都在力量積蓄已滿的那一刻驀然綻放。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7

  不知何時,你已不在,只是那路的盡頭,一枝花在開。

  ——題記

  錢鍾書說“又到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為何只是在春天窗子可以常開呢?那淡淡的花香又不只是在春天才有。對呀!花開不只是在春天。

  想到夏,眼前便出現一片荷塘,那坐在荷塘邊的哀愁女子是誰呢?那曼聲低吟“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的女子又是誰呢?應當是李清照吧!那個溫婉恬靜的如荷花一般的女子。若不是戰亂,哪來這些唯美詩詞?當她走過春天,步入炎炎夏日之後,才會寫出這些如夏荷一般的詩詞吧!易安易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那麼千古詞帝李煜呢?

  那是一個秋天罷,似是還下著細雨,你獨自踱上高樓,望著故國的方向,輕聲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你的眼前,沒有富麗堂皇的王宮百花,只有幾朵小小的菊花開在破敗的小院裡,那明媚的顏色穿透雨幕,刺到了你的眼。菊花是那樣頑強,在花朵敗落的秋天,獨自開放。你想到了,便也釋然了,若不是國破家亡,你怎麼可能寫出那些令人肝腸寸斷的詞呢?你說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卻不知引來多少唏噓淚。你就是那朵秋菊,明媚得就像憂傷。

  當窗外開始飄雪的時候,我嗅到了一縷暗香,有點點殷紅在素白的天地間綻放,不知怎的,就想到了東坡,想到了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氣,想到了他“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的憤懣,想到了他“竹杖芒鞋輕勝馬”的不羈,更是想到了他烏臺詩案入獄后辛酸。可若不是那些辛酸,怎能磨鍊得他愈加成熟?又怎能綻出他的豪氣?冰天雪地中,他獨自綻放,妖嬈而又落寞,卻就是那樣惹人注目,那樣豪放不羈的他才是梅花!哪怕是零落成泥碾作塵,也有香如故。

  流水落花春去也,都說花開在春暖之時。看來此話差矣,花開不只在春天,夏日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荷;秋日有“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的菊;冬日有“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的梅。花開不只在春天,就像成功不只在順風之時。

  你看你看,滿城花開。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8

  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萬物生長的季節,花開,不只在春天,花開在我們每個人美好的心靈中,只要我們心靈有著像春天季節一樣的美好,那麼心靈就會開著美好的花朵,影響我們的學習工作。

  花開不只在春天,很多人認為,花就應該開在春天,開一個小小的玩笑,夏天也是花開的季節,不過春天更具有代表性,花開的季節也被人們認為是美好的季節,因而人們想到春天就會想到花開,花開也成了春天的標誌,那麼,花僅僅是開在春天嗎?按照我們所掌握的生活經驗來講,花不僅是開在春天,而且夏天甚至秋冬天都有開,但是花開是春天的一個標誌,所以人們常常會說“春暖花開”就是這個道理,除了我們表面上可以觀察到的花開,那麼有沒有別的地方的花開是我們不可以用肉眼看到但是卻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花開,當然有這種花開在我們的心靈,好聽一點的說法就是心靈之花,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不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那種花,那麼這種花有什麼特點呢?

  這種花一般是指某件事,某種東西帶給人心裡的形象,心靈之花,顧名思義就是盛開在心裡面的話,那麼這朵花如何盛開,它又從何而來呢?這裡我先做一下說明,它來自我們平常生活中對某件事某個東西的感悟,可大可小,這多心靈之花的大小取決於我們的感悟,當然這朵花是可能永不凋謝的,就算離開這個時間後仍然會有的你對生命的感悟,這朵花的壽命可長可短,短的可能沒幾分鐘就凋謝了,取決於這件事情給我們帶來的影響和我們的感悟程度,有的人三分鐘熱度,也導致了這朵花開時間的短暫,所以,花不只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花,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心裡也盛開著一朵屬於我們自己感悟的花,所以,聽了我的想法,你覺得花還會只是盛開在春天的嗎?你淺層可理解夏天秋冬天都會開花,臘梅不就盛開在寒冬的嗎?除了表面上我們看到的花,還有一朵不知名的開在我們心裡的花,這朵花是對你以後人生路上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的,擁有這朵花可以讓你收穫快樂,在以後的人生路不至於磕磕絆絆,停滯不前。

  花,不單單只是盛開在春天,在我們心靈深處,始終有那朵美麗的有意義的花,它陪伴著我們,影響著我們的人生路,決定了我們以後人生路是否一路綠燈的一朵重要的心靈之花。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9

  七年級,我因胰腺手術在家休學一年後終於迴歸學校,纏綿病榻的日子久了,忽然覺得學校有些令人懷戀的味道。然而學期伊始的第一次語文考試就讓我嚐到了一種陌生感。挺簡單的試卷,70分制卻連50分都沒到。“不應該啊!”我有些落寞。

  午休時老師來找我:“用心啊,你這次是最後一名。”這話像池塘中撒下的魚食,引得同學們紛紛轉頭注視。我感覺自己在無數灼熱的視線下逐漸萎縮,蒸騰成一具空殼。

  自修時,我和朋友閒聊。我說:“這次考試,我語文考得不好啊……”“搞不好你病久了,原本的才能轉移到別的什麼學科上去了!”朋友開玩笑地說。我不再說話,恍惚間有些明白廉頗“尚能飯否”的心情。之後周邊一陣沉默,除了字跡在紙上“沙沙”流轉再無別的聲響。“沒關係啦,你之前病了嘛!”朋友的話突然穿透壁障般的沉默鑽到我耳中。這話似乎極有魔力,像一個溫暖的繭,期待著我鑽進去,但心中又有一團火焰般的東西,讓我對這說辭有著莫名的抗拒。“你覺得呢?”她問道。我默不作聲,時間似乎變得很漫長,長得像一眼望不到頭的荒漠,兩個念頭像盤旋的飛鳥久久不散。心中那團火焰突然猛烈爆燃起來,驅使我以一種平緩但堅定的口氣說:“不,我想考好些。”

  當晚,我回到家。當晚,我訂正語文到很晚。當晚,我對著家中陪伴我養病的臘梅發怔。疾病像魔鬼般朦朦朧朧潛伏在家中的傢俱、地板甚至空氣中,但這光禿禿的枝椏中卻能感覺到醞釀中的澎湃生機。

  翌日,我照常早早地來到學校。早自修和第一節課正好都是語文課,我打起十二分精神,聽著老師講評試卷常見的錯誤,基礎的詞語、古文的翻譯、閱讀的理解,我像品酒師細嘗一瓶陳年葡萄酒般反覆斟酌體味。我懷著那團倔強的火焰,對著翻爛的書一遍遍死記硬背一遍遍過,早起貪黑不僅為了挽回自己在大意中磨掉的成績,還是為了證明自己,我不甘墮落!

  一次次的測驗成績發下來,一次次的進步讓我欣慰——12名、6名、3名、2名、1名……回到家,無意間發現臘梅已經開始綻出了黃色的花。很多花,不是沒有花期,而是未到花期,花開不只在春天。

  花開不只在春天滿分作文10

  一早開啟門,屋外白雪皚皚。我欣喜地露出了笑容,乾旱了許久,大自然終於賞賜了一場雪。瑞雪兆豐年,村子裡的小麥來年可以豐收了,我也可以去欣賞欣賞久違的雪了。早飯過後,我便出門去屋後的小丘,去親近這片白色精靈。

  我家屋後的小丘與柳河東筆下的小丘有幾分神似。小丘的春天芳草鮮美,夏天綠樹成蔭,秋天落葉滿地,冬天一片荒涼。不過讓我驚訝的是,銀裝素裹下的小丘,此刻竟也分外妖嬈。朦朧的銀白色中,清晰地閃爍著點點火紅的花朵,宛若一曲平和的樂聲中跳出幾片歡快的音符,給雪後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機。

  咦,在萬物凋零的冬天,是什麼花開得如此熱烈?

  循著被積雪覆蓋的田埂,遠遠地望著這片朦朧白色中的火紅,我猛然記起林和靖的名詩——“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走近一看,果然是梅花。這是一棵梅樹,傲然挺立於狹窄的甬道一側,枝椏不多,但是開得十分繁茂。花朵表面覆蓋著薄薄的一層雪,讓本來就分外妖嬈的梅花更增了幾分嫵媚,不時有陣陣暗香鑽入鼻中,沁人心脾,讓人倍感神清氣爽。

  見慣了玫瑰的嫵媚嬌豔,荷花的亭亭玉立,牡丹的風姿綽約,這傲風斗雪的梅花自然給我帶來了沁人心脾的清新之感。或許她沒有玫瑰的妖豔,沒有荷花的秀頎,沒有牡丹的高貴。她自有一種氣質,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氣質。在百花都休息的時候,她在寒冷的冬天默默地開放;等到百花爭妍時,她又默默地退出。孤獨寂寞、與世無爭並不影響她的高潔,並不影響她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我不禁再次注視著這些怒放如火的梅花,再次膜拜那堅貞高潔的節操。她們開得是那樣熱烈,噴紅流彩,讓我感受到生命的脈動;她們開得又是那樣寂靜,無聲無息,讓我感受到靈魂的安寧。在潔白的雪的襯托下。她們是那樣的光彩奪目;在微風的吹拂下。她們又是那樣婀娜多姿。此刻,我竟覺得她們在堅強之餘有多了幾分柔美,或許這才是真正的梅花吧。

  花開,但絕不僅僅在春天,有時候,冬天綻放的花兒顯得更加美麗。其實,我們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可以讓人生時時是春天,那怎麼做呢?看看枝頭上的梅花吧,她們便是答案。

  花,亂飛滿天;雪,落白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