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二作文> 【推薦】八年級下冊作文集合七篇

八年級下冊作文

【推薦】八年級下冊作文集合七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1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原有寫作的基礎上繼續提高、鍛鍊寫作的基礎能力,達到基本寫作要求。

  2.能寫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在作文中寫出有個性的東西,作文要創新,有鮮明的個性特徵。

  3.重點訓練記敘文的寫作,多運用抒情、議論,多寫感受啟發和認識。

  4.自由靈活地運用多種寫作形式。

  具體措施

  1、命題上應儘量想方設法引導學生從自身實踐活動中尋找作文素材,透過討論,交談,提煉出既具表現力又能引發真情實感的題目來。題目的設計應由淺入深,有行動到內心。

  2、寫作內容上注意引導學生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加強生生間的交流體驗,並透過最擅長的語言表達方式切磋砥礪,閃出思想的火花,從而感悟到寫作的真諦,促使學生寫作“我口說我心”,讓學生將作文當作傾吐心聲的載體。

  3、作文修改上可讓學生反覆閱讀自己的初稿修改,更主要是藉助學生之間的力量去給作文評判修改。在原作的基礎上對文字加以修改潤色,刪除那些與文章情感、主旨等不大符合的枝蔓,並在必要的地方新增一些照應、過度的語句或關聯詞,使文章的語句更為優美、思路清晰、語脈暢通,最終達到文質兼美的效果。

  4、作為講評時還應以學生為主體,把例文對比呈現,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文章是否符合題旨要求,再經過討論研究總結出好作文的優點,不佳作文的修改方案。這樣對學生作文的指導意義更強。這樣,講評不再是教師一個人在唱主角,學生的寫作能力都會有所提高。

  第一單元 記敘的線索

  一、訓練目標:

  1、繼續學習寫作記敘性文章。認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邊觀察、邊記錄、邊思考,然後選取最有代表性的幾件事或幾個生活片斷,來表現一個人的某一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的特點。透過每件事或每個生活片斷來表現這個人的一個生活側面。(這是為了突破小學作文的詳寫一件事模式) 2、寫作時同學要注意記敘性散文的語言特點。 3、要訓練在記敘和描寫中穿插適當抒情和議論的寫作方法,並注意寫好段落間過渡的語言。

  二、訓練題目:

  初級: 在生活中,一定有過這樣那樣的事令你激動,令你興奮,一定有人關心過你,幫助過你。這些人或事給你留下了美好的記憶,珍藏在你的心底。回憶這些往事,你會再次激動,再次受到鼓舞,從而獲得生活的力量。現在,請你拿起筆來,以“想念”為話題,把你珍藏的記憶寫出來吧。 高階:1.《我生命裡的那抹陽光》

  寫作指導: 《我生命裡的那抹陽光》為比喻性題目,“陽光”是題眼,“陽光”寓意溫暖光明,那個人應像陽光一樣給“我”以溫暖,又給“我”最珍貴的啟示,照亮“我”的前進的道路,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生命中那個陽光一樣的人,他給了自己怎樣的幫助和溫暖,把事情寫具體,透過敘事既寫出他對“我”的重要性,確實像陽光,給予心裡溫暖的正能量,激勵自己人生道路在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繼續向前……

  2.儲蓄人生(這一單元以人生為主題編寫)

  第二單元 借物抒情

  一、訓練目標:

  1.讓學生學習將情感融於敘事之中,透過事物來抒發情感。

  2.學習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具體冇些食物,寫出它的特徵,並融入自己的感情。

  3.巧妙的運用聯想和想象,把選取的“物”應抒發的“情”的契合點找準。

  二、訓練題目:

  初級:(一句話)

  1.我們學校裡共青路上種植的白楊,白楊寄予著共青團員的什麼情懷呢?校園還種植著銀杏樹,它又有什麼寓意呢?

  2.寫學校的操場(運用多種表現手法)200字左右

  高階:

  1.閱讀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不僅與物候、時令準確對應,而且還有著一個個內涵豐富的名字。讓我們看看春季的幾個節氣:“立春”還帶著殘冬的餘寒,但天氣變暖,送來了春的氣息,是一種轉折,也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驚蟄”就像一個故事,一聲春雷把萬千蟄居沉睡的生命喚醒,就像父親的棒喝,讓頑劣的孩童懂得了奮進;“春分”這一天,太陽正當赤道上方,它將自己的光一絲不苟地均分給了地球南北,顯示出一種公正。請從“立春”、“驚蟄”、“春分”中,任選一個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

  2. 在這個不尋常的春天裡

  第三單元 合理安排說明順序

  (本單元的寫作內容如果出現在上學期第三單元是可行的,能回應所講的課文,但本冊本單元是對生存環境的思考,讓學生樹立環保意識的單元。故教材中的寫作不適用,我們繼續深化前兩個單元寫作內容)

  一、訓練目標:

  1.明確並學習運用記敘文的行文思路。(時間順序、地點轉換、情節轉換、情感變化……)

  2.學習運用合理的結構佈局,達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目的。(並列式、遞進式、總分式、小標題式,日記式……)

  二、訓練題目

  初級:1.消失了的

  高階:把寫景的古詩擴充套件成散文,注意描寫手法的運用

  把若干個寫景小散文綴連在一起,最合成片段式、並列式、遞進式、小標題式結構的散文,表達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主旨

  第四單元 記敘中的描寫和抒情

  一、訓練目標:

  1.寫人的記敘文,要使人物鮮活、傳神,恰當運用外貌、神態、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2.寫景寫事記敘文,要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各種描寫手法和抒情手段,將景、物、事,情呈現在讀者面前。

  3.抒情力求貼切自然,水到渠成,做到情緣事而發,情由感而生。

  4.選材個性化、描寫細膩化、情感真摯化。

  二、訓練題目:

  初級: 1.哲學家常說,一滴水中見大海,一粒沙中見世界。的確如此,即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例如逢年過節的風俗,吃飯穿衣的習慣,以及我們各自家鄉的建築、飲食等,細心探究起來,幾乎每一樣都包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蘊藏著語文學習的寶貴資源。到民間去“採風”,關注我們平常習焉不察的民風民情,探尋日常生活背後的“學問”,一定會有許多驚喜的發現!以“民風民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2.家鄉的節日或中國“玩意兒”

  高階: 1. 我身邊的奇人或異事

  寫作指導:寫作前可讓學生先蒐集素材先選定描寫的人物,然後重點去觀察人物的選定可從不同的渠道,如電視節目中有特殊本領的人就很多:像中央三臺《星光大道》中就有很多來自民間的藝術家、《東方衛視》達人秀每個達人都有絕活

  如果用心觀察大街上也有很多民間藝人:像用麥芽糖畫動物的老爺爺、把你的名字化成一幅畫的阿姨等。賣藥糖的吆喝聲……(古文化街)

  2.真正的朋友P160

  第五單元 學寫書信

  一、訓練目標:

  1.瞭解“書信體作文”的文體特徵

  (書信是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用得最廣泛的一種應用文,它是人們普遍使用的一種交際工具。但是,要運用它來寫作文,那就不能僅僅把它當做一種交際工具,還必須把它當成“文章”。

  (1)、情真意切,便於表達真情實感,富有感染力。(多采用第二人稱)

  (2)、表達方式靈活。可以採用敘事、描寫、抒情、議論的表達方式,

  (3)、內容不拘,結構自由,不需要複雜的過渡承接。

  (4)、物件很廣泛。

  (5)、語言要求低。這並不是說語言可以乾癟無味,不需要有個性特點。)

  2.學會書信的格式注意書信的要求

  書信的格式主要包括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五部分。

  3.注意言語中的一切交際禮儀。

  二、訓練題目

  初級:1.漸漸長大的你,一定有許多的困惑無法解答,也一定有許多的煩惱無處傾訴,如果不願意與親人和朋友面對面交談,那就試以書信的形式,向他們敞開心扉,傾訴心曲吧。

  高階:1.假如以“珍惜”為話題作文,運用書信體來表達,可以有哪些構思呢?

  2.請以“選擇”為話題或以“長大”為題寫一篇書信體作文。

  3.我與 面對面(填充一位古人)

  第六單元寫作 學寫遊記

  一、訓練目標:

  1.學習以遊蹤為線索的寫作方法,能運用移步換景和定點觀察

  2.注意詳略得當,學會取捨材料。

  3.要突出景物的鮮明特徵,妙用修辭。

  4.適當交代有關風景的知識。

  5.融情於景。

  二、訓練題目:

  初級:

  大家都應該有過出遊的經歷。旅途中,我們不僅觀察自然風光,瞭解民風民俗,同時也會有新奇的感受,產生很多思考和遐想。自擬題目,寫一篇遊記。

  高階:

  以書信的`形式給你的外國筆友介紹你出遊的歷程,把中國的優美景緻介紹給他,亦可以介紹你旅遊地的相關知識: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增強文章的文化性、趣味性。



名稱:八年級下冊語文作文教學計劃
檔案大小:38K
檔案格式:doc
版本年級:八年級下語文教學計劃
下載地址:點選本地免費下載 下載說明閱讀說明
執行平臺:WindowsXP,Windows20xx,Windows7
?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2

  春姑娘的步伐多麼輕盈!她悄悄地來到了田間。你瞧:一片片的油菜竟相綻開了黃澄澄的花。在春風的吹拂下,湧起了層層金黃的波濤,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它們仰起可愛的笑臉,天真得仰望著蔚藍的天空。挺立在路旁不起眼的鑽天楊,灰白的身軀泛出了淡綠色,梢頭吐出密密麻麻的芽苞,在溼潤的微風中輕輕擺動。嫵媚多姿的垂柳,飄起長髮,翩翩起舞,輕輕地從人們肩頭拂過。它舞呀舞呀,好像在炫耀春天對它的撫愛。一棵棵小草從睡夢中醒來,他們破土而出,舒展著它那幼嫩的綠葉。

  春天的到來讓小朋友們按耐不住了,小朋友們毫無顧及的跑到遊樂場裡去玩,遊樂場上、公園裡又有了歡聲笑語,春天裡的公園又有了風箏的痕跡,給蔚藍的天空帶來了幾絲生氣,到處到是笑聲。這笑聲讓藍天姐姐聽見了,她笑的咧開了嘴,讓祖國媽媽聽見了,她慈祥的笑了。

  因為春姑娘的到來,小朋友們脫去了厚厚的棉襖,穿上了色彩鮮豔的春裝,大家再也不說冷了,各個臉上都紅撲撲的,像一個個小蘋果。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3

  最愛是那錚錚鐵骨,一枝寒梅獨自在梢頭傲然綻開,開出了冰清玉潔的美麗,開出了高雅脫俗的氣韻,開出了笑弄風霜的姿容,便,開在了故人的心頭。一曲《梅花三弄》驚了一袖的暗香,美了何處的歸人。

  寒江月冷,銀河耿耿,凝眸高憑,遙見漁竿輕弄影,壺天物外幽情,破滄溟有客寄閒名,醉裡醒醒,歌澤畔也那吊湘靈。那蒼蒼蒹葭,在南宋的瀟湘隨風招搖,那是山河殘缺的無奈,那是時勢飄零的感慨,那是世濁我清的唏噓,那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嘆惋,那是一首《瀟湘水雲》的眷戀。

  更有王勃的《滕王閣序》,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夕陽西下,漁翁蕩漿歸舟,撥開蘆葦匆匆,撩得水波漾漾。是份安逸,是份勤勞,是份樸實,是份閒適,是份自在。遠離喧囂,避開世俗,楫一葉小舟,擺渡水雲間,雲霧飄渺,天地迷濛,撒一懷前世柔情的網打撈雲霧間一縷詩意的悠然,只聽得那《漁舟唱晚》聲聲入耳,滌盪心頭。

  荀子在《樂論》中指到,“君子以鐘鼓道志,以琴瑟樂心”。歷來隱逸之士,多有扶琴自娛者。田園隱士陶淵明“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扶而和之,曰:但是琴中趣,何勞弦上聲。”還有嵇康等人,他們無法公開表露,寄於詩文,又恐落人口實,只得隱沒在琴曲中,選擇“隱”的方式棲身丘壑,在一曲曲琴聲中寄託自己的憂憤和情思。

  所謂“琴到無人聽時工”,整個世界背過身去,鏗然一生,寥落悠長,其餘魂魄,止於明月清風。此刻的琴,才是一份誠懇。只可惜,如今若無人喝彩,琴聲也凋零了。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4

  有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偉大的的愛是母愛,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是母親。”的確,母親給予了我們生命和偉大的母愛;母親,在我們小時候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長大後教我們怎樣做人,怎樣做事;母親,無私的為我們付出著,奉獻著……

  記得小時候,我總喜歡纏著媽媽給我講故事,在故事中,我聽出了媽媽的溫柔;在故事中,我知道了什麼事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在故事中,我聽出了家的溫暖……故事一點點的積累,我也一點點的長大。

  現在,媽媽似乎特別能撈叨,甚至可以與《大話西遊》中的唐僧相比擬,總是在我的耳邊嘮叨來嘮叨去。

  一天到晚,絕不間斷。從早上開始:“書都拿了嗎?上課認真聽講,路上注意安全。”晚上放學回來,廣播又開始了:“在學校裡有沒有認真聽講?快點吃飯,吃完快點寫作業。寫字要注意姿勢!”等等,聽得我心煩意亂。

  一次偶然,媽媽沒在家,一開始我十分興奮,可是漸漸的,我發現沒有了媽媽的嘮叨,這寬大房間裡顯得空落落、冷冷清清的,一時竟有些不適應。

  我知道了,也許我早已適應也習慣了媽媽的嘮叨了吧;我也明白了,其實那些嘮叨中所包裹的不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嗎?

  還記得,喜歡依偎在母親懷抱中的我們,曾幾何時,開始想要努力掙脫母親的懷抱,可總是在受傷之後,才知道母親的懷抱是最溫暖的“避風灣”。還記得,總喜歡聽媽媽講故事的我們,曾幾何時,開始討厭媽媽的嘮叨,無意與母親發生了隔閡,可總是等到失敗後,才知道母親講的都是金玉良言。

  風中的風鈴想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讓我們學會感恩母親,用切實的行動去報答!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5

  當歲月悄然地轉動不息的年輪。

  當太陽熱情地點燃生命的火焰。

  當三百多個日日夜夜已成為昨天。

  我心目中的春天啊,請讓我拂去你那姍姍而來的足跡,追尋你那橫亙幾千年的優雅。

  立春

  我心目中的春天是一個轉折,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象徵著新的事物與希望。

  夾雜著幾絲殘冬的餘寒,的是綻放著春的希望。“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夜春風吹遍江南大地,似乎吹走了嚴冬的憂傷與寂寞,既而整個大地笑靨如花,小小的花兒再也包裹不住那久懷心事的滿腹。那是在凌寒傲雪的季節就已經準備著下一個新的花潮的心。接著下來就是“千朵萬朵壓枝低”了。白雪漸漸消融,映入眼簾的是花如雲,花如海,花如霞的旖旎風光。好一派“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景象。那裡有清澈如水的藍天,有明媚可愛的陽光,有國色天香的牡丹,有新鮮嫩綠的小草。好一幅春暖花開的立春圖!偶爾幾人泛舟湖上,細語幾句,船兒在湖面上畫出陣陣漣漪,那是春天的紋理。或是幾兒在綠茵中嬉戲,歡聲笑語瀰漫在芬芳的空氣中,那是春天的笑聲。或是幾隻好鳥在樹枝間和鳴嚶嚶,動聽悅耳,讓人心曠神怡,那是春天的聲音。

  立春,是一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時節,新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希望必定取代消極。

  但願美好永存人間。

  春分

  有人說,春分的陽光是最公正,他絲毫誤差地把自己的陽光照射在南北半球上,體現了一種公正。

  我心目中的春天也應該是大公無私的,她會平等地對待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得到她的陽光以後,就會發射自身的溫暖。

  君不見,公正的豈止是春天?那該是社會中每個人的關愛。

  “假若人人都奉獻一點愛,這個世界將變為美好的人間”。人間的春風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衰減,不會隨著四季的變更的消失。因為那是聯絡在每個人心與心之間的無形的線條。那可能是父母的嚴格管教,可能是老師的諄諄教導,可能是同學的熱情幫助,這些都是世愛所無私,公正給予的。在這人間溫情中,每個人都不僅能讀出一種莫名的感動,更能讀出一種淡淡的嚮往。

  但願春天永駐世間。

  我不是一個畫家,無法用妙筆來描繪你的奼紫嫣紅。

  我不是一個詩人,無法用詩意來濃縮你的盎然生機。

  我不是一個歌者,無法用歌喉來張揚你的大公無私。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只能用我熾熱的心去感受春天的韻味,感受韻味的春天。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6

  這天夜晚,我路過石壕村,投宿在了一戶人家裡。深夜時,聽見外面有人敲門,而且還大聲呼喊著。聲音吵醒了我,我知道,這是為了應安史之亂的戰急來抓人去服役的。這戶人家的老頭兒馬上翻牆而去,動作非常熟練。我想要出門去看,卻被這家的老婦人擋住。她搖了搖頭,隨即滿面悲傷地一個人走了出去。我旁邊,她的兒媳正在瑟瑟發抖,眼神空洞無神。而她懷中的孩子正天真地看著我們。

  突然,門外傳來幾聲怒吼,聽聲音是那官吏,而且是兩個。老婦悲苦的哭聲又傳進我們的耳朵,振人心扉。但兩個官吏聽不見似的,怒吼聲蓋過了哭聲。

  老婦這時抽泣著對官吏說:“我們家中僅有的三個男人都去守鄴城了。前段時間大兒子捎信回來,那兩個兒子,他們,他們已經……死了……我現在也只是苟且活著罷了,是為了不辜負死者的期望啊!”可官吏不聽她的話,又發出了那讓人厭惡的兇狠語氣:“你以為我們信麼?走,進去搜搜!”說完,他們就要往裡走。

  老婦急忙用她那雙細弱的胳膊擋住兩個兇狠的官吏,一滴淚落在了其中一人的手上。老婦清楚地看見了他臉上的刀疤顫動了一下,我能感覺到,因為此時我正緊張地倚在門後注視著這一切。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7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乖乖女”,聽長輩的話,不反抗,從來都是平平淡淡地過著日子。光陰一年一年地流逝,我依舊尋常如故。

  上了初中,我的自我意識突然覺醒,我對自己尋常的生活開始了懷疑,對於長輩的話也不再像對待聖旨一樣不折不扣地執行了。甚至,對父母也變得格外冷淡,格外疏遠了。父母漸漸覺察到我的反常,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我。

  去年冬天,我迷上了跑步,一個人孤獨地在冷風中一圈一圈地跑著。天,格外陰慘,凜冽的寒風穿膛而過,整個校園被冬日的黑暗所籠罩。此情此景,徒增了我的觸目傷懷。

  也不知為什麼,在對尋常的自己憎惡之餘,原來開朗的我也變得傷感了;也許是因為這個冬日吧,我感到了簫殺與孤獨。

  父母對於我突發奇思想要運動鍛鍊的事表示贊同,母親發表了評價:“的確,運動運動,跑過冬天,鍛鍊身體是件好事,只是別累著了。”父親也緊跟著表態說,運動後天色已晚,一個女孩子回家不安全,他可負責到校門口等我,接我回家。

  這一次,我破天荒地沒有表示反對,不是不想,而是不懂得該如何反對。

  於是,冬日裡的校門邊添了一道人影,手挽著一件厚厚的外套,目光始終注視著學校內的跑道。

  此後,每一次他看到我在跑完步後精疲力竭地揹著書包走出校門時,總會迎上來,從我的肩上取走揹包,又嫻熟地將外套遞給我。剛開始,我不從。“都流汗了呢。”他不依我,蠻橫地要求我穿上,口裡還唸唸有詞:“運動完總要及時添一件衣服,要不然著涼感冒了就得不償失。”我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穿上了他帶來的外套。

  在昏黃的路燈下,父女倆默不作聲地走著。父親是個不愛說話的人,我不發話,他也挑不起什麼話題,也不嘗試著打破僵局。

  斗轉星移,四季交替,轉眼,冬天過去了,春天來到了。

  “又是一個尋常的春天。” 我在心裡輕聲道了一句,走出家門,又開始了尋常的校園生活。

  春寒料峭。那一天下午放學後,老師將全班同學留了下來,聽寫字詞。經過好長一段時間的煎熬,終於在同學們的抱怨聲中放學了。我匆匆收拾,快步走出教室,迎面撲來一陣冷風,我不禁顫抖了一下。

  在校門口,我愣住了。那個熟悉而陌生的身影仍挽著一件厚厚的外套,在寒風中矗立。那身影是那麼的單薄、瘦小,與我兒時記憶中的那個高大的身影判若兩人。我走上前去:“爸爸。”他還是像往常一樣地接過我的書包,讓我披上他帶來的外套。我猶豫了一下,生硬地說了句:“對不起!”便再也說不下去了,喉嚨像被鉛塊埂住了一樣,難以啟口。他平靜地說了聲:“沒事,出來就好了。”

  那一刻,那一句“沒事,出來就好了。”讓我忘卻了這個春天,忘記了叛逆,忘記了躁動不安的青春。遠處,柳樹抽芽了,小草又綠了,我也又長大了,可爸爸他卻變老了……一陣無名的傷感湧上心頭。

  那一刻,那溫暖而熟悉的感覺又重回到了我的心房。我知道,這份看似尋常的父愛原來那麼不尋常。我這才醒悟到:我原來並不孤獨,最起碼,還有父母默默地注視著自己。這個春天,不尋常,因為我重拾了已久的愛,找回了童年的純真感覺,它將幫我渡過青春叛逆期,它將讓我真正逐步成熟起來。

  我像小時候一樣,牽起了父親的手,在這不尋常的春天的傍晚,向家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