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誠信> 以誠信為題主題作文八篇

以誠信為題主題作文

以誠信為題主題作文八篇

  篇一:誠信

  人的一生有七大追求目標,那就是:美麗、金錢、誠信、榮譽、權力、健康和地位。我們可以失去美麗而粗陋,可以失去金錢而清貧,可以失去榮譽、權力和地位而平凡,卻千萬不能失去誠信而欺詐。

  古語有云:“言必出,行必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這都是在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做人要誠信。誠信二字重千斤。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有多少人為我們樹立起誠信的榜樣。西漢時的季布,做人守信,答應他人的事總是儘自己的全力去做。故有人說:“得黃金千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可如今,誠信這多奇葩卻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凋零,枯萎,被人們遺忘,丟棄。不守誠信之風逐漸蔓延:曾驚動一時的安徽假奶粉事件,那些廠商為了謀取暴利,而不顧及一個個幼小的生命因此將人生定格在搖籃中,難道他們沒有一點同情心和道德觀嗎?還有2008年發生的“三聚氰胺”事件,那些所謂的中國馳名品牌:三鹿、伊利、蒙牛等,他們怎麼忍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黑暗、貪婪的魔爪伸向一直相信他們的父母和孩子?他們怎麼忍心看著那一張張稚嫩的笑臉失去生命的光彩?他們的道義去哪兒了?他們的誠信去哪兒了?

  然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作為中華民族接班人的我們,有發自內心地問過自己;我誠信嗎?我們能夠挺起胸膛,拍著胸脯說:我從沒做過有違誠信的事嗎?可是,有些同學讓我們大失所望:為了玩電腦,他們可以欺騙父母;為了成績好,他們可以作弊,抄襲,不擇手段,這樣既欺騙了老師,欺騙了家長,欺騙了同學,同時也欺騙了自己。失去了誠信,失去了做人的準則,分數再高,又有什麼用呢?一切都是徒然!所以讓我們對自己的言行,做一次深刻的反省!

  誠信,是一個人,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誠信,才能讓世界更加美好,到時我們將發現:青草綠樹,白雲藍天,花香鳥語,無垠大海,廣闊的沙漠,坦蕩的草原,美麗無處不在;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月圓月缺,美麗盡存其中。但是失去了誠信,我們的社會將一片混亂,如果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信任,那人與人之間要怎樣合作?國家怎麼能發展?社會怎麼能變成和諧社會?失去了誠信,一切將如紙上談兵。

  朋友,為了國家,為了社會,更為了你自己,讓我們攜起手來,自覺做一個誠信之人,讓誠信的光芒重新照耀民族精神的家園!

  篇二: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覺得人一生不管你走到哪裡,不管你是大人小孩,不管你在任何情況下,不管你做什麼事都應該誠實守信!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從我記事以來,不論做什麼事,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我都能做到誠信。在學校,老師安排我做的事情,我都要紮紮實實做好。同學們要問我作業,我都會一一解答。有的時候在學校沒時間幫他們解答,我承諾回家再幫他們,回到家我都要打電話和他們討論解答。在家裡,我從不在爸爸媽媽面前撒謊,即便考試成績不好,我也要依實告訴爸媽,媽媽經常說我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有一次,我借了同學的五元錢,回家拿了錢我放到筆袋的夾層裡,去了學校有事就耽擱了。過了好多天我也忘了還給那位同學。後來,我在筆袋的夾層裡發現那五元錢,才想起同學的錢還沒還。便立刻還給那位同學,可那位同學說:“你不是已經還給我了嗎?”我知道她也忘了這件事,因為時間很長了。我對她說:“是你忘記了,我根本沒有還你呀!”從這一件事情過後,我每次借了同學的東西,就不敢再拖延,用完馬上還給同學,我不能做不講誠信的孩子。

  還有一次,星期天我們家的鄰居讓我輔導他上二年級孩子的,我認真的輔導了他一下午。可為了這件事,耽誤了我寫星期天的作業,我晚上十一點多才把作業完成。可我心裡感到很輕鬆,因為我承諾的事情認真的做了,讓二年級的小朋友理解了初步的寫作知識。

  我是個做事十分認真的孩子,不管和誰都是誠實守信,一旦承諾的事情,不論有多忙,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做到誠實,都不會失掉信用!誠實守信是我的原則!

  誠信,關係著一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將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讓人瞧不起。一個人失去誠信,就會失去朋友。一個人失去誠信,他將會失去一切!一個人失去誠信,他將會沒有人格,在人生的天平上沒有分量,最後將一步步毀掉他的人生。誠信,失去就在一剎那,而得到卻要一輩子永遠。一個公司沒有誠信,就沒法生存。我認為誠信比金錢還要貴重,一個人誠實守信比什麼都重要。

  誠信能給人帶來溫暖,有時很難做到,有時卻很容易做到。有時甚至身邊的一件小小的事情就是一份誠信;一句簡單的話語就是一份誠信;一個淡淡的微笑就是一份誠信。如果每個人都守住自己的那份誠信,整個世界將會變的無比美好!人人都會露出欣慰的笑臉!

  篇三:誠信為本作文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現代道德觀念的深層內涵,是現代生活中創造信用社會,富民強國的基礎,是中華民族在新時期競爭與發展的必要條件,誠實不欺,遵守諾言。我們不管是與親戚朋友、老師、同學都要誠實講信用,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美好,國家才能更富強。

  我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他讓我知道了什麼才叫“誠信”。2002年11月28日,美國芝加哥市一位名叫塞尼的中年男人向法院遞交了一去埃及旅行怎麼還要打官司套權利呢?起因是40年前,當時塞尼才6歲,上小學一年級。有一天,老師讓學生說出自己的一個夢想,塞尼當時說出了兩個夢想,而一位叫傑米的男孩卻一個夢想也沒有,老師建議他向塞尼購買一個,於是在老師的見證下,塞尼以3美分的價格把“去埃及旅行一次”的夢想轉讓給了傑米。40年過去了,作為一名成功的商人,塞尼去過很多地方,然而他從來沒有涉足過埃及,不是他不想去,是因為他作為一名誠信的商人,他不能去埃及,他把這一行為連同那個夢想在40年前一起賣掉了。但去埃及旅行的夢卻還在他心頭縈繞,尤其是他的妻子提出要去埃及金字塔觀光後,他終於決定贖回那個夢想,因為他覺得只有這樣,他才能坦然地踏上那片土地,那個夢想現已價值3000萬美元了。

  還有在2003年1月23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報道了這樣一件事:內蒙古赤峰市區有一個叫頭牌村的地方,由於播種的玉米種子是假的,所以1660畝良田無一倖免的顆粒無收。而就在這個地方,連續兩年的乾旱,已經使那裡的農民處於嗷嗷待哺的窘迫境地。然而誰會想到,參與這場騙局的,有當地的諸多領導。面對這一片土地,他們的神情充滿著一種欲哭無淚的慘然的絕望……

  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相處,其實人類自古以來的追求。獨生子女時代城市化生活是人際關係日益“原子化”、陌生人化。這些結果之間明顯的存在著許多嚴重的反差、不協調、風險甚至是危機,因此人們都迫切要求人際和諧與社會和諧。

  我們要做到“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我想只要人人都做到這些,我們的社會就會和諧起來。

  篇四:做一個誠信的好少年

  說起“誠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德的核心就是真誠,它是每個人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朋友,“誠”就是誠實,不說謊,不作假,知錯就改,心口如一;“信”就是講信用,能夠履行承諾。作為一個小學生應該從我作起,做一個誠信的文明好少年。

  大家都聽說過“小喬治砍小樹的故事”吧!小喬治在家裡看見了一把新斧頭,於是拿著斧頭到園子裡玩,忽然小喬治看見了一棵小櫻桃樹,他心想:用這棵樹證實一下這個斧頭快不快。小喬治舉起斧頭,斧頭在陽光下閃著金色的光芒。斧頭向小櫻桃樹砍去,“啪”的一聲樹斷了。小喬治的爸爸回來了,問誰把我的樹砍斷了。小喬治低下頭向爸爸承認了錯誤,爸爸不但沒有打他,還把他抱起來激動的說:“孩子,你的誠實是無價之寶。”小喬治雖然犯了錯誤,但是他能敢於承認錯誤是值得讚揚的。他能樹立誠信,不說謊話,從小就獲得了一張道德通行證-誠信。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撒謊,再某種事物的誘惑下,你能抗拒得住自已的好奇心嗎?有時候自已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已。要想做到誠信畢須先克服自已。

  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老師想讓我們學習更上一層樓,就想了一個辦法。辦法是誰的作業全對了就發給它一個本子。這個辦法的確非常實用,同學們這幾天的作業做的很好,只有我的同桌做不好作業。他私下與我商量說:“你讓我抄一次作業,我就給你二元錢”,我想:如果讓他抄,我就白白得到二元錢,而且再學習上不受損失。我又想了想:我不能讓他抄,他若養成習慣,我自然是沾光,可他的.學習成績表面上是螺旋上升,其實是一落千丈啊!我對他說:“你的成績雖然不好,但這是你的真實成績,你的誠實比你的成績,要珍貴好幾萬倍,只要你努力就有收穫,認真學習吧。它聽了我的勸告低下了頭,從此努力學習,奮發向上。

  誠信是最重要的人格,因為誠信,所以要一諾千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誠信拋在腦後,誠信是同學們健康成長的重要養分,應該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對所有人以誠相待,做個誠實守信的好學生。

  篇五: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

  一個人,無論在哪裡?誠信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什麼是誠信呢?誠既誠實,就是忠誠老實,實事求是,不說謊,不虛偽;信即守信,就是言而有信,恪守信約,說到做到,履行諾言,信以誠為基礎。有誠才有信,離開了誠,就無所謂信。《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其中的第6條內容——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要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而我們中學生從小學生升到中學,這方面是不會改變的。

  誠信是每個公民都應該具有良好品質,作為新時期的少年,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表裡一,言行一致,說話辦事實實在在,有了缺點,錯誤不要怕、不隱瞞,要勇於認錯,及時改錯,做個誠是守信的人。我認為做一個誠信的人,要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做到以下幾點方面;

  1、做個誠實的人,不說謊話,誠實,不弄虛作假,做錯事情,勇於認錯,知錯就改

  2、做個守新用的人,要對自己講的話承擔責任和義務,答應人家的事一定要辦到。

  3、不要對不該答應,不該對辦或辦不到的事輕易許諾,一旦做出承諾,必須努力兌現。

  誠信不管在誰的生活都存在。例如某中學生的媽媽說只要他的兒子期末考班級前三名,就帶兒子去旅遊。當兒子真的考了第二名,媽媽卻說她沒有時間。再例如:小明的爸爸說寫完作業就讓他出去玩,他寫完作業,媽媽又讓他再做兩道奧林匹克競賽題。這些“說話不算數”,也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和尊重,當然,我們對爸爸媽媽也應該有誠信,不應該欺瞞為我們辛勤操勞的父母。

  故事《雪尺友至》寫了這樣一件事:唐代,有一個人叫蕭至忠,他和朋友約好了見面,誰知天上下起了鵝毛大雪,有人勸他不要走赴約會了,他說:哪有與人約好了見面,卻因害怕下大雪而不去的道理?蕭至忠在雪地裡苦等,直到大雪下到一尺多深,那位朋友才到。誠信守約會使友誼更加牢固,而違約失信則會失去真正的朋友。

  誠信是多麼的重要,沒有誠信就無法獲得人生許多重要的東西,讓我們做到“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人人贊誠信,人人必誠信。”

  篇六:講誠信

  從我們古代開始,“誠信”就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

  你也許會問,誠信到底是什麼?她可以簡單地理解為誠實守信。每個人都應該有誠信。誠信本來源於人類的商品交流。回想一下,我們每天去菜場買菜、去商場購物等等,其實都是一種誠信的表現。這些誠信雖然不是書面的文字,但是這卻是人們在口頭上的一種承諾。其實這才是最人性化的誠信,因為她包含了一顆顆坦誠的心。古人就說過:“君子一諾值千金。”可見,我們每天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把誠信帶在身邊,把誠信作為行動的準則。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誠信”也越來越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晚上,一個軍官看見一個小孩子在路邊哭泣。軍官以為他迷路了,便想要幫助他。可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原來,小孩子在和夥伴們玩軍事遊戲,他輪到站崗,到現在,大家都沒有來找他。而小孩子就一直站在那兒。小孩子的行為感動了這位飽經風霜的老軍人。軍官讓小孩子回家,小孩子說:“沒有接到命令,不可以擅自離開崗位!”軍官流露出慈愛而讚許的目光說:“我是一個真正的軍官,現在我命令你回家!”小孩子這才心安理得地回家去了。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既然答應了別人,就一定要認認真真地去完成。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就失去了整個人生。即使你的學歷再高,技術再精湛,別人也不會再信任你,最終你將會變得一無所有。誠信創造感動!

  誠信是一杯酒,酸甜苦辣都需要你自己去釀造,每個人分到的果實是一樣多的,關鍵是你怎麼去分配它。她可以是一杯香醇的佳釀,也可以是一杯封喉的鴆酒。但是,不管是什麼味道都是我們自己最後品嚐。

  將“誠信之心”轉化為實際的語言和行動,我們會得到更多的誠信,贏得更多的心。誠信增加了安全感,減少了懷疑和壓抑,讓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坦誠,多一份自由相處。誠信使人們更願意為他人奉獻。她是一種軟化劑,可以軟化人們心中的隔膜。講誠信的人沒有敵人。

  講誠信應從小做起,考試不作弊,平日不說謊,也不要隨口答應別人。言行一致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基本行為規範,誠信搭起溝通的橋樑。

  老農說:“誠信是保證收成的第一道關,是豐碩的果實。”園丁說:“誠信是推倒了牆變成了橋,是濃濃的師生情。”我說:“誠信是祖國對我們的期望,是飄揚起自信的那燦爛一笑!”

  篇七:誠信是金

  誠信的危害可想而知,古往進來多少古人以血的教訓告訴我們失信不僅丟失掉自己的誠信丟掉的更是別人對你的信任。

  誠信似山,沉穩肅寂;誠信似河,執著向前;誠信似光,照亮人心。因為誠信,時間創造了太多太多的美;因為誠信,一個個英雄展露風采;因為誠信,生命之舟得以遠航,盡顯風采。

  誠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數千年的傳承後仍然光彩依舊。

  東漢末年,群雄爭霸,一個個英雄的驪歌在此吹響。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青燈現青史,提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這讚的是關羽,誠心的典範忠義的象徵。只因桃園結義時的一句"生死相隨",他付出了一生。即使戰亂時投了曹操,在得知兄長下落時依然奮不顧身千里相投,過五關斬六將盡顯英雄本色。"拼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里仰義名"。時光荏苒,三國已成為歷史的足跡,但歲月帶不走,那一個個鮮活的面容,英雄的故事必將永遠留傳……

  不得不說,誠信造就了英雄。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玄宗與楊貴妃的承諾,他們也做到了。即使馬嵬坡下楊貴妃縊死,玄宗依舊不忘舊日的誓言,於是七月七日長生殿,玄宗思念逆流成河。"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有一種愛是生死相隨,"君當為磐石,妾當為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這是蘭芝與仲卿的承諾,他們也做到了,自此,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於是餘有嘆焉,誠信創造了刻骨銘心的愛情神話。

  "他既下世為人,我也是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流盡,才償還得過他了。"這是絳珠仙草的誓言。她無悔,任憑眼淚從秋流到冬經春流到夏,任憑"眼空蓄淚淚空垂","綵線難收面上珠","已教淚灑窗紗溼",黛玉無怨,因為那是她前生的諾言。如今,我們只能嘆:瀟湘妃,枉凝眉,三生石畔還你一生淚,花謝花飛,淚已盡,紅樓夢中千古愛一回。

  有時,誠信更創造了神話創造了傳奇。

  篇八:重建誠信

  中國曾是“禮儀之邦”,而今中國陷入誠信危機,假冒偽劣似乎永遠打不完,坑蒙拐騙時不時見諸報端,貪婪腐化更是忙壞了紀監部門。就是在以追求真理為職業的學術界,醜聞也一波接一波,抄襲,剽竊,造假,白面書生成黑臉盜賊了。

  是什麼使一個禮儀之邦陷入誠信危機呢?市場經濟使然,個人主義使然,儒家文化使然,社會轉型使然,抑或別的什麼原因呢?

  一談起誠信,我們似乎都知道,不就講誠守信不蒙人嗎?但細究起來,我們似乎又迷糊。馬克思說得好,理論只有徹底,才能夠說服人。總起來說,誠信就是人與人在一個有限圈內長久交往的最佳交道方式:在長久交往中,在一個有限人際圈內,誰講誠守信,誰就獲得最大化利益,誰就是最大贏家。眼下日本在亞洲外交中陷入尷尬,正因為日本現政府不能正確對待歷史問題,右翼勢力一直企圖抹掉交往的記錄,乃至否定歷史的評判,為軍國主義翻案。日本要真正建立誠信,歷史的一頁是永遠也翻不過去的,一切有正義感的國家也都不應該允許日本把這一頁輕輕地翻過去,因為這是人類誠信相處的需要。

  現在的中國社會人際圈正不斷增大,人口高度流動,交往高度複雜,而相應的交往記錄管理卻跟不上,力量制約卻跟不上,獎懲分明卻跟不上,於是人就流寇化,追求短期利益,不圖長久交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不誠信自然盛行。更加之目前處於轉型期,包括法律制度和政府體制在內的一些東西還沒有定好型,也不利於形成長期博弈,從而不利於誠信的產生。這恐怕就是為什麼中國社會陷入誠信危機的原因!

  誠信是長久交往的最佳方式,也是最大的社會資源,我們必須重建誠信!儒家文化中有誠信重建的本,但在具體操作上,需要向西方學習一些東西,尤其是學習它們的交往記錄管理、力量制約和獎懲分明——西方在誠信建構上的主要貢獻和都在這些方面,當然,基督教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比方說,美國人的身份資訊管理就值得中國學習,交通違規、犯罪前科乃至銀行借貸等交往資訊都會記錄在案,如影隨形,從而產生強大的監督作用,效果正好比中國一句古話所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

  什麼時候也讓國人感覺到“舉頭三尺有神明”呢?如果我們還讓國人覺得講誠信只是個道德口號,即便是我們千呼萬喚,乃至喊破嗓門,誠信也可能“猶抱琵琶半遮面”,甚至放下琵琶,拉下面紗,再不誠信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