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成語故事> 食無求飽的成語故事

食無求飽的成語故事

食無求飽的成語故事

  釋義

  這句話的用意在於:教導人為學要專心,不要被逸樂和享受分了心,並且虛心為學,不恥下問。

  出處

  此典出自《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故事

  孔子對學生們的學識和修養,有很多警闢的言論,其中有一條談到做學問要有成就的重要條件,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以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指有道德有學問的人。“敏”:迅速;“慎”:謹慎。“有道”:指道德高尚、學問淵博的人。“正”:是動詞,“就……正”就是求教於人的意思。“也已”:助語詞,了的.意思。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志在專心做學問工夫,不要求飲食的滿足,也不講求居住的安適。做事迅速,講話審慎;對自己的言行如有懷疑,應該求教於有道德有學問的人。能夠做到上面所講的那些,就稱得上是好學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