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雞娃娃》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雞娃娃》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雞娃娃》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雞娃娃》含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學看製作步驟圖,按步驟來製作雞娃娃。

  2、在看看、撕撕、貼貼、畫畫中體驗自制玩具的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3、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影象的快樂。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材料與環境創設:

  幼兒用材料:

  1、每位幼兒一隻操作盒

  (內放:幼兒自帶的熟雞蛋一隻、自制小雞材料一套、記號筆一支)

  2、每位幼兒一張自制小雞玩具操作步驟圖

  教師用材料:kT板蛋殼內藏小動物、自制的雞蛋小雞一隻

  活動過程:

  一、歌曲匯入,激起興趣

  1、(出示kT板做得蛋殼)這象什麼?

  2、裡面會藏著哪個動物寶寶,聽我唱首歌,答案就在歌裡。

  3、你從哪句歌詞裡聽出來的?

  二、猜一猜

  1、除了小雞,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寶寶是從蛋裡孵出來的?

  2、(出示有裂縫的蛋)根據幼兒的回答,揭曉秘密。

  三、變一變

  1、請一位幼兒配合教師變魔術。

  2、這隻小雞是用什麼材料變出來的?

  四、看一看

  1、怎麼變呢?學看操作步驟圖。

  2、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圓點、數字、箭頭三種標記。

  五、做一做

  1、引導幼兒先看步驟圖,看好再做。

  2、輔導能力較弱的孩子,幫助其觀察、製作。

  六、延伸

  1、(出示小雞的家),天冷了,小雞的家沒有門,小雞會凍得生病的,我們明天在區角活動裡幫助他們做門好嗎?

  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第一次讓我們班級的幼兒嘗試看步驟圖來製作小玩具,教師希望孩子們能從小學著看步驟圖是出於對孩子終生髮展的一個考慮,因為教師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有很多地方需要看示意圖或是步驟圖,如行———地鐵內的自動購票機;自動飲料機;吃———泡麵的泡麵方法;住———平板傢俱的安裝等等,如果能從小培養幼兒看步驟圖,不但對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幫助,更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及觀察能力。

  在材料的提供上,教師採用了實物雞蛋,從孩子們的`操作過程中的表現來看,幼兒對於一手拿捏雞蛋,一手製作有一定難度,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