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900字> 【精選】春節的作文900字集錦9篇

春節的作文900字

【精選】春節的作文900字集錦9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900字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1

  今年春節我來到了千年古都西安,享譽世界的秦兵馬俑讓我飽了眼福,陝西特色的美食則讓我飽了口福,其中兩道美食的餘味至今仍在我的舌尖縈繞。

  初見這名,我一下蒙了,這麼繁雜的字形,怎麼讀啊?我向店主打聽後才知其古怪的讀音——“biang biang 面”。店主說這種面在製作時需不停地在案板上捶打,秦人將其發出的響聲演化為“biang”的音,面因此得名。也有傳說是一位懷才不遇的秀才為抵飯錢,創造了這字,既寫出山川地理,也寫盡世態炎涼。

  這種面又名褲帶面——這是在麵條端上桌後我才知道的。僅僅幾條面就堆滿了一大碗,麵條足有三根手指並在一起那麼寬。這些麵條猶如一條條素淨的綢帶糾纏在一起,上面堆積著又紅又碎的辣子,彷彿是在綢帶上繡了紅豔豔的花團。拌勻後,麵條被染成了橙紅色,泛著油亮的光澤。我想用筷子去夾,不想越用力,麵條滑得越快,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頭,我小心翼翼地拎起來,不料這麵條越拉越長,我只得站起來,胸中提著一口氣,把手伸直,高高舉過頭頂,麵條才算夾完了。仔細打量這一整根麵條,真像一根褲帶啊!

  我把麵條盤在碗裡,扒進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辣子的香醇——那種辣子雖然紅得駭人,其實味道並沒有它外表那麼張揚。這種辣帶著極強的地域特色,迅速充斥你整個口腔,而吃到那軟彈的麵條,則沒有那麼濃郁的味道,它是帶著一股麥子的清香,就像其本身那樣纏綿柔軟。

  聽聞陝西人喜歡吃各種面,這“biang biang 面”位居第一,實不為過。因為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面裡融入了陝西人的豪邁氣概,面似其人啊!

  提起羊肉泡饃的名聲,幾乎比“biang biang 面”還大。相傳趙匡胤流落到長安,把身上僅剩的兩塊乾硬的饃撕碎後,就著店主送的一碗羊肉湯,一氣喝下,頓感寒冷一驅而散。後來,這羊肉泡漠就在民間流傳開了。

  吃羊肉泡饃很有講究,我幾乎是懷著虔誠之心來對待的。我按照正宗吃泡饃的方法,先耐著性子認認真真地把饃細細地撕碎,然後加蔥、加蒜、加香菜,每個步驟都不敢馬虎。終於完了,總算可以享用這美味的羊肉泡饃了。我端起碗來,一仰脖,啊!一股濃烈的蒜味!我措手不及,沒想到心中嚮往的美食竟然是這般味道。我只得用勺子舀起一些碎饃來嘗,味道卻比那口湯還衝,它已經吸飽了蒜味羊肉湯,再加上後來撒的佐料,這種粗獷激烈的碰撞,作為南方人的我一下子還真受不了。偶一回頭,瞥見鄰桌有幾人也正吃著羊肉泡饃,只見他們談笑風生,“呼嚕呼嚕”聲不絕於耳,估計他們一定是慣吃羊肉泡饃的當地人吧!看來,我舌尖品嚐極致味道的本領還需錘鍊,不然有些西安的美食,甚或是其他地域的美味,我是無福消受的。

  這次西安春節美食之旅,至今想來,回味無窮。在舌尖品嚐美食的同時,我瞭解了陝西一地的風俗民情,也明白了,一個人的品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對食物如此,對文化或者其他東西也是一樣啊!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2

  過年,是最有味道的。在我們鄉下,年味來得早,去得遲,可以透過看、吃、玩來感受。

  看出年味的忙碌與熱鬧

  鄉下的年味大概從臘月二十四開始變得濃起來。臘月二十四在我們鄉下俗稱“小年”。家家戶戶也就從這天開始變得忙碌起來。當你走出去轉轉,你會看到,每家每戶都在貼春聯,掛燈籠了。還有你會看到每家的小孩在這天

  也會穿上新衣服,手中還會拿著一些擦炮或小煙花,成群結隊地從這家走到下一家。

  隨著年的越來越近,你隨處可以看到的是東家殺豬,西家宰雞;你可以看到家家戶戶忙著打掃衛生,忙著打糯米做年糕的身影。

  當然,最能讓你大飽眼福的是除夕晚上的焰火了。夜幕剛剛拉下,各家各戶都搬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煙花,開始了放煙花比賽。這邊一個“鯉魚獻福”,那邊一個“百花鬧春”……整個夜色在焰火的襯托下變得如此絢爛多姿,五光十色,讓你不得不驚歎,讓你忍不住地激動。

  吃出年味的豐盛與美好

  帶有年味的吃,也是從臘月二十四開始的。從這天開始,每家每戶的餐桌上的菜餚越來越豐盛。當然最豐盛、最講究的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年夜飯的餐桌上一般有十個菜,叫做“十全十美”。在吃的過程中,你有必須要吃到的菜餚:紅燒肉,色澤紅亮,你吃上一口,滑而不油膩,吃過之後,就象徵這兒比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吃過紅燒肉,不要忘了夾上一塊豆豉蒸肉,這樣,有種香香的味道流入你嘴中,吃下肚,就寓意著你的工作蒸蒸日上了。還有魚和年糕,這些都是有著一種美好寓意的菜餚,你不可以不吃的。當然,在我們鄉下也有另外一種吃俗,那就是年夜飯的菜餚和飯都要吃剩一些,這樣就表示“年年有餘”了。

  玩出年味的祥和與快樂

  看過了年味的忙碌與熱鬧,吃過了年味的豐盛與美好,我們還可以從玩中領悟到年味的祥和與快樂。

  有人說拜年的時候講究“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而在我們鄉下不同。一般情況下,初一的那天,鄰里間的小孩大人都會相互地串門,遇上同齡的道賀一聲“新年好”,遇上年長的說上一聲“給您拜年了”。家家戶戶都拿出上好的糖果來招待。整個人家都是一派祥和溫馨的景象。

  過年的時候,下雪是大人小孩都喜歡的事情。這一方面是“瑞雪兆豐年”的緣故;另一方面就是在過年的時候下雪,大家可以盡情地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大人們無需掛念到地裡面去勞作或到外面去賺錢養家;小孩子們無需掛念上學或擔憂大人們的斥責。因為,在雪地裡,大人小孩早已玩成了一片。你瞧,大人們滾來了兩個大小不同的雪球,做成了雪人的身子和腦袋。小孩們找來了辣椒做雪人的嘴巴和鼻子,桂圓核做雪人的眼睛,再找來一個斗笠給它戴上。一個滑稽可愛的雪人做成了。大人小孩們站在雪地裡歡呼慶賀……

  年味,隨著新年鐘聲的臨近變得越來越濃;年味,隨著新年鐘聲的逝去變得越來越淡。人們也在看、吃、玩中體味著這年的濃濃味道。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3

  菲說她不喜歡過年就是因為討厭漫天的爆竹聲,很吵。我說不會啊,蠻好的。

  後來MONKEY看了這句話邪笑著說Cissy你當時明明什麼話都沒有說耶,我看啊,你應該改名字叫Silence才對。

  Monkey,你在笑?

  因為我一直在等待一個不是總沉默的Cissy,一個會說“不會啊,蠻好的”的Cissy。

  Monkey的聲音從很遠的地方遊離過來,把窗外的爆竹聲碾的支離破碎。

  寒假學校補了二十天的課,整二十天。中午在教室偷玩班裡的電腦,上創網看見那麼多人都在,只是我一個也不認識。我在Monkey的blog裡留言說你快來創網咖,不然我又要到卡夫卡那升級去了。

  然後我繼續在創網上溜達,偶爾撞見一個人跟我說話已經可以使我吃驚不小了,但我又總會想那人應該對誰都一樣熱情吧,於是依然自己到處溜達,繼續碰見一個好像對誰都很熱情的人。

  聽見爆竹聲從很遠的地方遊離過來,把我的思緒碾的支離破碎。

  臘月廿六

  臘月二十六是寒假的第一天,阿姣在我們的筆記本上寫:假期終於在我老死之前到來了。

  放假第一天下午,我把15本課本30本資料和一沓試卷整整齊齊的擺在我面前的寫字檯上,無比悲壯的對自己說,這就是我在寒假所要做到的,在這十天裡所要做到的。

  然而十天後我將會寫下這樣一段話:寒假就這樣在無所事事無所事事中過去了,好像我是在昨天從學校把一堆的書揹回家,晚上做了一個很長的夢,第二天醒來繼續把那一堆的書揹回學校。

  臘月三十除夕

  去年除夕,我們一家人一起熬夜,那時很奇怪的想起一句話,“畢業那天我們一起失戀”;今年除夕,我們仍舊一起熬夜,而我卻想到,“生離死別都是別人的熱鬧,我有我自己的孤寂”。

  窗外的爆竹聲比牆上的掛鐘還要準時,而我只能站在時間與時間的斷裂處,無助的接受一切。

  正月初一新年

  寒假補課的時候睿馨對我說小學同學在寒假會有個PARTY,正月初一。在哪裡都有誰?…其實我不是很感興趣的,所以到底沒有問。我說,啊,這樣啊。

  可能現在才明白一直在懷念的過去是一件件事而非一個個人。而對於很多人每一秒鐘我們都在分道揚鑣,像在赤道上同時向南和北走的人,越來越遠,最終相隔著整個地球。

  可即使是比較要好的朋友,在初二以後也無可避免的背對背站在赤道上,和睿馨就是這樣,兩個班之間只隔一堵牆,卻只有偶爾才會遇到,那個PARTYD的訊息也許是兩年來她對我說的唯一一句話吧。

  初三的時候子琪轉學過來和我一班,若大的一個班裡終於有了一個小學和我同班的朋友。有天放學和子琪一起回家,我便問她是不是有個小學同學的PARTY,她說可能取消了吧,畢竟只是小學的同學,無所謂啦。

  想想真是無所謂了。

  無所謂了,像和子琪之間仍是小學那種不冷不熱的關係,像和睿馨偶爾遇見卻忘記了打招呼。

  “那些原本要費盡心思忘掉的事情,原來真的就那麼忘了。”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4

  “哎呀,真倒黴,今年我的運氣不好,願望也實現不了了!”

  大年三十,我放許願燈,滿懷希望地在許願燈上寫下今年的願望,然後點燃火,不料火卻越燒越大。最後,把燈都燒掉了。算了,還是重新放一個吧!我又重新在許願燈上寫下同一個願望,點燃火。可是它不飛,望著別家的許願燈陸續飛上天空,我心急如焚,使勁地往許願燈裡灌風,它終於搖搖晃晃地飛了起來,我特別的高興。眼看越升越高,可不知怎麼的`,當它飛到別人家的屋頂上時,卻慢悠悠地落了下來。我特別地傷心,因為許願燈飛不上天就意味著今年的願望實現不了!我弟弟又拿了一個讓我放,我失望地推開他:”都放兩次了,反正也飛不起來,不放了。”我失落地跑到樓上,開啟電視,電視上幾乎都是春晚。哎呀,太難看了。我又拿出寒假作業來寫,可真是太無聊了,我只好去睡覺。可外面人們都在放煙花,所以根本睡不著,我只好拿媽媽手機聽音樂,我把耳機插在耳朵裡,聽著聽著就睡著了。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聽到一陣喧鬧聲,家家戶戶都早起包餃子,也叫“彎彎順”,原本想起遲點,可是奶奶硬把我從被窩裡給拖了出來,我吃完餃子後,其實還想睡睡的,媽媽說:“別睡了,今天我帶你們出去玩。”我問她去哪玩,她說去南湖公園。我特別高興,在路上和弟弟談天說地,雖然他不怎麼理我,因為他玩手機。我一路上都在吃,帶的零食差不多被吃完了。媽媽問我:”你等會還吃嗎?”我點頭:“要的,來一趟怎麼能不吃呢?”媽媽說:”她對我無語了。”經過大半小時,我們終於到了南湖公園,那裡的風景是多麼的宜人。剛進大門,就看到那種能夠做人的小車子,我和弟弟在買吃的途中。我看到了虞姬的雕像坐立在河中央,還有著名的桃花扇,我們在它們面前合了影。買了吃的,我們如願以嘗地坐上小車子。那個小車子帶我們環遊了南湖公園,每到一個地方,我們都會拍一張照片。

  但最令我難忘的是那個地方可以釣小金魚,可以給雕塑上色,還可以套圈子。我們釣小金魚,10元一個魚竿,但只能釣4條。我和弟弟一人一個魚竿,其實那非常不好釣。因為那些魚已經被飼養人員餵過了,十幾分鍾過去了,我還一條也沒釣到。但弟弟已經釣兩條了,我不甘落後,魚也開始上鉤了。我特別的高興,不一會兒,小桶裡裝滿了金魚。但是隻能帶走8條,可是我們釣了十幾條,都捨不得把它們放回去。於是爸爸又添了一些錢,才把它們帶走。但是老闆娘特別慷慨,我們只添了十塊錢,她讓我們把8條魚都帶走。其實釣不到,她也會給你4條的。

  但是自己嘗試了這個學期成績的下降較大的煩惱,忘記了許願燈的墜毀的失落,所以這個春節,我還是挺快樂的!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5

  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每逢春節都會有很多獨特的習俗,比如吃年夜飯、看春晚、穿新衣、放鞭炮、壓歲錢。必不可少的當然還是貼春聯。說起春聯,

  詩中的桃符就是指春聯。過年時,每家都要換下舊春聯,貼上新春聯。

  自從我小學一年級開始學書法起,每年春節,寫春聯、送春聯成了我的必修課。親朋好友都向我索要春聯。

  牛年春節書寫春聯我覺得更牛氣。前年我是習楷書,去年我又開始練習隸書,用楷隸兩種字型各書寫了一幅唐詩作品,參加了全國書法七級的資格考試。因此今年的春聯我全部採用隸書書寫。經過幾年的書法練習,我覺得自己讀帖、臨帖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對分析、處理字型結構佈局的能力也大有長進,分析和運用基本筆畫的技巧更熟練,因而今年春聯寫得較得體,隸書的特點也表現的較逼真。

  在書寫春聯中,我也加深了對春聯寓意的理解。注意對不同的人送不同的春聯。例如我給快90歲高齡的太太送了這樣一幅春聯:上聯是“春風惠我財源廣”,下聯是“旭日臨門福壽康”,橫批是“吉星高照”。意思是:陽光普照全家,祝老人幸福、健康、長壽,全家快樂。太太高興極了,笑得合不攏嘴。

  今年我特別注意讀春聯,在寫春聯中去解讀春聯,值得一提的是領悟欣賞了三幅獨特的趣聯。其一是“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為南北”。巧用數字和諧音,補缺的手法,表明了一種意思。字面看上聯缺“一”,下聯少“十”,橫批沒“東西”。我理解應為“缺衣、少食、 沒東西,這家人很窮。其二”上聯是壹壹壹壹壹壹壹壹壹,下聯是拾拾拾拾拾拾拾拾拾“,缺橫批。字面上看,上聯很多“壹”可以理解很多為豐富,即豐衣(壹)壹,下聯足夠多的“拾”可以理解為足食(拾),“豐衣足食”正好配為橫批。我理解這幅對聯要表達的是:有衣、有食、豐衣足食,生活很富裕。其三是“上聯長長長長長長長,下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缺橫批。這是妙用多音詞不同讀音構成的一幅趣聯。真正意思的讀法是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下聯z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zhang chang ”。據說這是一位從事豆芽生產的人寫的對聯,他希望自己生產的豆芽天天長(zhang),天天長(zhang)長(chang)。我給配一個橫批應該是:越長(zhang)越長(chang )。

  透過學習春聯、書寫春聯。使我懂得了中國的漢字十分豐富。春聯是中華文化的藝術精品。傳承著中華文化的悠久的歷史,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節日裡春聯襯托了節日的喜慶,溝通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作為炎黃子孫,我愛中華民族文化, 我喜歡學習、書寫春聯。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6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是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新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永珍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南北炒貨、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新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新年時穿。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心靈手巧的姑娘們剪出美麗的窗花貼在窗戶上,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所有這些活動都是要為節日增添足夠的喜慶氣氛。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新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 ,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這其實也是烘托熱鬧場面的又一種方式。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新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北方地區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麵,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在南方有新年吃年糕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徵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新年好等話,祭祖等活動。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真正結束了。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7

  每逢臨近春節,學生們都放了寒假,家裡面整天熱熱鬧鬧的,從滿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便有了過年的味道,火車站汽車站都空了,外地人都回家過年去了,店鋪拉上了捲簾門,有的還掛上了“初六再見”的牌子。人人都忙著購置年貨,春節越來越近了。

  小年是農村祭灶的日子,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的善惡,玉皇大帝根據彙報來決定下一年是獎勵還是處罰。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粘稠的糖瓜或是糕粘在嘴上,以其“嘴甜”只能做好事,然後臘月三十再將灶王請回。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人們的精神開始放鬆。我想這也就是小年的由來吧!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就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這裡有一首歌謠:“二十三,打發老爺上了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蒸糰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搽錫器;二十八,漚邋遢;二十九,洗手腳;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在我家,二十四,是要做年糕的。把一定量的梗米及糯米,清洗以後上蒸籠蒸熟了,再把飯倒進機器裡,用搗棒搗糊,被機器壓成長條出來,再被工人剪成三寸來長左右,這年糕算是做好了。年糕根據原料的不同,顏色也可以五顏六色,黃色的有玉米年糕,金黃色的有南瓜年糕,紫色的有番薯年糕,褐色的土豆年糕,青色的青瓜年糕、、、、、、平時想吃時把年糕切成小塊,想吃甜的呢,和上紅棗啊、雞蛋、枸杞,再放一些冰糖,好吃又滋補的點心就完成了。想吃鹹的話可以隨意再鍋裡炒一些想吃的蔬菜啊、肉啊、調料什麼的,方便又美味的一餐又完成了。年糕晶瑩剔透,像是一塊蒙了紗的水晶,用筷子搗搗,年糕是那麼富有彈性,咬一口,嚼在嘴裡,年糕就好像橡皮糖一般,只是它並不像糖那麼甜,卻多了一股米特有的香味,讓人回味無窮,吃了還想吃。

  “二十六,割下肉”,一般是農村裡準備肉的日子。人們殺雞宰豬,把皮毛處理乾淨後,到鍋裡煮,煮到能用筷子輕鬆地插進肉裡為止。然後把肉放進籃子裡,高高掛在樑上,為招待客人用。奶奶常常跟我說,在她們小時候,過年的八寶魚是不能去夾的,是一定要給客人吃的,而客人也是不會去夾它,要等到正月十五,等到拜完年後,姐弟兩才能瓜分了這碗魚,那幾天,是奶奶小時候最喜歡的日子。

  “三十日,門神、對聯一齊貼”,三十日,也就是除夕了。這一天最忙了,要貼門聯,放鞭炮,好不熱鬧。我們家往往中午在自己家吃一頓,晚上再在奶奶家吃年夜飯,菜有魚,象徵年年有餘;有藕,象徵路路通,萬事通;有豆腐,象徵人與人之間和氣;有豆芽,象徵生機無限,當然也少不了年糕——步步高昇。再加上自己喜歡的幾隻菜,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便算是完成了。熱氣騰騰的飯菜,笑意融融的家人,鑼鼓喧天的晚會,煙花絢爛的夜空、、、、、、不眠的大年三十,在人們的歡喜與祝福中迎接新年的來臨。

  接下來春節的幾天,是大家最忙碌也最休閒的幾天,家家戶戶走親訪友,留住這份情。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8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我來介紹一下怎麼過春節。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貼春聯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貼窗花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1000字作文《我愛春節作文1000字》。現在這種習慣已經慢慢淡去。

  爆竹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最新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也叫除夕。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

春節的作文900字 篇9

  今年春節,我們又去大姨媽的家——梁平,那也是媽媽、舅舅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那裡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有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們在草叢裡找食物;有老黃牛,小羊羊;還有我親自種的一棵“智慧樹”喲!

  剛下車,就看見了大姨媽家成群結對的雞呀鴨呀的小動物,它們都來歡迎我們,好像還記得我們一樣。

  在大姨家安頓下來之後,我們想去走走,想去看看媽媽的老房子。我的媽媽1-15歲都在老房子生活的喲!當然那裡也是我外公外婆的家,哇,門前的壩子都雜草叢生了!媽媽告訴我,我有多大,這房子就有多久沒人住了。喔,原來如此。

  逛完了老房子,我們又回到了大姨的家。在水缸邊我發現了一小筐就紅薯,還有一把菜刀,我拿起菜刀就開始削紅薯,媽媽看見了非常著急,要來拿走我手上的刀,我跟媽媽急,就是不願意放下刀,我每削一下媽媽就擔心的說一句“小心手”,站在一旁的爸爸說:“讓她自己感受一下勞動的樂趣嘛。”媽媽有點生氣的說:“削到手了怎麼辦?”爸爸說:“就去醫唄!”於是,爸爸拉著媽媽就去爬山了,我一個人在大姨家削那些圓圓扁扁的紅薯。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從山上回來,看見我把這些紅薯削完了,而且還沒有削到手。感覺到我給了他們一個巨大的驚喜,媽媽抱著我親了兩下,說:“寶貝,你太棒了!”。爸爸說:“該放手時就放手,不體驗是學不會的。”我高興的說:“爸爸萬歲!”。我得意得端著紅薯讓大姨煮去了,雖然我的小手凍得紅紅的,可我真的很開心。

  第二天,我們去了四外公的家裡。四外公的家裡有一隻羊,準確的說,應該是隻老羊。我們幾個小朋友都在爭先恐後的去採菜葉來餵它,生怕它吃不飽,一直喂。用手拿著菜葉餵羊真是太有趣了,有時還會舔到我的手,癢癢的,很特別的感覺喲!還有幾個調皮的男孩騎到了羊背上,羊媽媽“咩咩”的叫,我想她是很難受吧!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突然感覺什麼東西滾下去了一樣,一看,身邊的弟弟不見了!哦,原來他滾到一個坡底下去了。舅媽反應最快,一下子跳下去把他“撿”了起來。這時,四外公大聲的喊我們回家吃飯,可是我們還想和羊羊一起玩。啊,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的我們和羊羊玩了整整一個下午。難怪媽媽說農村裡的小動物就是我們的活玩具。

  後來的幾天裡樂趣不斷,我和老爸捨去電視不看,在田地裡放鞭炮,放煙花,以至於我差點變成小黑妹;我和弟弟還到蘿蔔地裡拔了真真的蘿蔔,那蘿蔔也並不像兒歌裡唱的那麼難拔吔;我還端著一碗米飯,用手抓著一邊喂小雞,一邊喂自己,那情景,可把大人們笑彎了腰!

  很快,大人們的假期快結束了,我們不得不跟大姨媽他們說再見,依依不捨的回到了城裡。不過我也跟他們說了“我還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