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學案及賞讀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學案及賞讀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學案及賞讀

  引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邊塞詩中的奇文,也是送別詩中的名篇。裡面有著奇美的西北邊塞風光,蘊含著作者複雜的思想情感。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學案及詩意賞讀,歡迎大家閱讀!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學案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特別是其中的重點字詞。

  2.理解作品中千古傳誦句子的哲理。

  自學重點:朗讀詩篇、瞭解詩意、體會詩情。

  自學難點:品味詩歌語言的精妙

  課時安排:1課時

  自學設想:

  自學中可按照"讀--背--品 "的順序進行。

  自主學習:

  一、作者及題解

  1.解題——從詩題中能看出這首詩寫了哪些內容?

  詠雪、送別。詩的前半部分是詠雪,後半部分寫送別,同時在送別中進一步描寫雪景。這是一首雪中送別詩。

  2.作者簡介:

  岑參(715-770),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其詩風格雄渾,意想新奇,色彩瑰麗,尤以邊塞詩名世,與高適同為盛唐邊塞詩派代表。有《岑嘉州集》,《全唐詩》存詩四卷。

  3.時代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 754 ),岑參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同任判官的武某歸京, 岑參便寫下了這首詠雪送別之作。“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歸京”點明本詩是一首雪中送別詩。作者岑參(715—770),江陵(今湖北荊州)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高適並稱為“高岑”。

  二、字詞積累: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給拼音寫漢字。

  岑參( ) 狐qiú( ) 錦衾( ) hàn( )海 ...

  風cha( ) 飲歸客( ) 冷難著( ) lán( )幹 ..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

  ①胡天八月即飛雪_________ ②將軍角弓不得控__________ .③風掣紅旗凍不翻_________ ④去時雪滿天山路____________ ..

  三、課堂探究

  1.學生誦讀,理清思路:全詩可以分幾層?內容分別是什麼?

  2.第一、二句中的“卷”、“折”、“即”、“飛”三個字有何表達作用?

  3.賞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1)這個比喻的本體是什麼?喻體是什麼?為什麼會感到這比喻新穎貼切?

  (2)為什麼說“忽如”二字寫得甚妙?

  4.五、六句中“散”、“溼”有何表達作用?這兩句寫了怎樣的一種氣候?

  5.七、八兩句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6.九、十兩句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愁雲??凝”運用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作用?一個“愁”一個“慘”透露了作者怎樣一種心境?

  7.十五、十六句中“雪地空留”四字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一種複雜情感?

  小結:全詩以雪為抒情線索,描繪了一幅塞外風雪送客圖。詩的開頭從“飛雪”入手,在讀者面前呈現出一幅戍邊將士苦寒的情景,接著,詩人以形象的筆觸,描繪了西北邊塞一幅愁雲慘淡的風雪送客圖。詩人寓情於景,含蓄地抒發了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之情。

  課後鞏固練習

  1.名句填寫

  (1)本文詠雪的千古名句是 。

  (2)本文寫天氣奇寒的句子是 : 。

  (3)本文給人留下回味的句子是 : 。

  (4)本文中的過渡句是 。

  2.拓展延伸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和《沁園春》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麼不同?

  3. 關於描寫雪的詩句積累: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豔(呂本中)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杜甫)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王維)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賞讀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是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作於他第二次出塞階段。此時,他很受安西節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數邊塞詩成於這一時期。岑參在這首詩中,以詩人的敏銳觀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筆調,描繪了祖國西北邊塞的壯麗景色,以及邊塞軍營送別歸京使臣的熱烈場面,表現了詩人和邊防將士的愛國熱情,以及他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

  全詩以一天雪景的變化為線索,記敘送別歸京使臣的過程,文思開闊,結構縝密。共分三個部分。

  前八句為第一部分,描寫早晨起來看到的奇麗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來的奇寒。友人即將登上歸京之途,掛在枝頭的積雪,在詩人的眼中變成一夜盛開的梨花,和美麗的春天一起到來。前面四句主要寫景色的奇麗。“即”、“忽如”等詞形象、準確地表現了早晨起來突然看到雪景時的神情。經過一夜,大地銀裝素裹,煥然一新。接著四句寫雪後嚴寒。視線從帳外逐漸轉入帳內。風停了,雪不大,因此飛雪彷彿在悠閒地飄散著,進入珠簾,打溼了軍帳。詩人選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動來表現寒冷,如同選取早晨觀雪表現奇異一樣是很恰當的。雖然天氣寒冷,但將士卻毫無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氣寒冷也會訓練,還在拉弓練兵。表面寫寒冷,實際是用冷來反襯將士內心的熱,更表現出將士們樂觀的戰鬥情緒。

  中間四句為第二部分,描繪白天雪景的雄偉壯闊和餞別宴會的盛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用浪漫誇張的手法,描繪雪中天地的`整體形象,反襯下文的歡樂場面,體現將士們歌舞的積極意義。"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筆墨不多,卻表現了送別的熱烈與隆重。在主帥的中軍擺開筵席,傾其所有地搬來各種樂器,且歌且舞,開懷暢飲,這宴會一直持續到暮色來臨。第一部分內在的熱情,在這裡迸發傾洩出來,達到了歡樂的頂點。

  最後六句為第三部分,寫傍晚送別友人踏上歸途。“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歸客在暮色中迎著紛飛的大雪步出帳幕,凍結在空中的鮮豔旗幟,在白雪中顯得絢麗。旗幟在寒風中毫不動搖、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將士的象徵。這兩句一動一靜,一白一紅,相互映襯,畫面生動,色彩鮮明。“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雖然雪越下越大,送行的人千叮萬囑,不肯回去。“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用平淡質樸的語言表現了將士們對戰友的真摯感情,字字傳神,含蓄雋永。這一部分描寫了對友人惜別之情,也表現了邊塞將士的豪邁精神。

  這首詩,以奇麗多變的雪景,縱橫矯健的筆力,開闔自如的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準確、鮮明、生動地製造出奇中有麗、麗中奇的美好意境,不僅寫得聲色宜,張弛有致,而且剛柔相同,急緩相濟,是一乎不可多得的邊塞佳作。全詩不斷變換著白雪畫面,化景為情,慷慨悲壯,渾然雄勁。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產生的惆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