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700字> 寒假中的收穫作文700字

寒假中的收穫作文700字

寒假中的收穫作文700字

【例文一】

  一眨眼,寒假就要結束了,在這個假期裡,我有許多收穫。大年三十晚我參與自己擀皮的包餃子活動;去上海遊了崇明島的蘆葦蕩,東方明珠;去杭州遊西湖和“DO都城”;在西湖公園打雪仗;去蘇州遊了楓橋;看到張繼的銅像;去了虎丘斜塔等。

  最有趣的就數遊杭州的“DO都城”。她是一個很大面積的“少兒社會體驗館。”“DO都城”少兒社會體驗館是國內首創,亞洲最大的少兒社會體驗館。胡錦濤去視察過,他祝願小朋友們勤奮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我在體驗館裡是城市的真正主人。用我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視角去參與體驗、感受參與的真實、參與的快樂、參與的辛勞,從而獲得真情實感。透過體驗活動,少年兒童尋找一個“崗位”,

  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DO都城裡有50多個專案,有電視臺、工商局、法院、警察局、報社、駕校、時裝設計師、郵局、消防員、照相店,理髮店、醫院、新生兒護理中心、歌星學校、航天指揮員、銀行等。

  最有趣的要數當醫生了。我們換好服裝戴上聽診器,就開始為病人治病了。老師問:“心臟在哪裡?”我叫起來:“中間偏左。”其他同學嚇得目瞪口呆。然後,老師問的問題,我一一回答了。老師讓我們聽了心臟的正常跳動聲音和不正常跳動聲音。正常心臟跳動是聽自己的心臟的跳動,它是:“嘣嗒、嘣嗒。”不正常心臟跳動是用一個人體模型下載了病人的心跳聲音。我戴上聽診器走近假人,用聽診器我聽到:“嘣哧…、嘣哧…。”我說怎麼像個洩氣的皮球,老師告訴我們這是不正常心臟跳動的一種。體驗完當醫生後,我還玩了郵遞員、護士、演員……

  回到家後,我把我學到的知識重新鞏固了一遍。奶奶說:“洛琦長大了,有大人樣了。”

  這個假期,我學會了怎樣做一個人,怎樣走進以後的社會。只要好好學習,走進社會的優秀人才一定是你!

【例文二】

  春節放鞭炮這一習俗不知在中華大地上已經延續多少年,本人已無心考證。從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以後,鞭炮就霹霹叭叭的沒有斷過。遙遙的還能聽到鄰村的鞭炮聲。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是到天明,鞭炮拉的越響越急,整個世界都彷彿沉浸在濃濃的喜慶氣氛之中。黑漆漆的天空,禮花綻放,一閃一閃,彷彿是被人撕扯的黑綢布。土地彷彿也要被帶起來,跟著一起顫動、舞蹈。

  放鞭炮是孩子們的樂趣,現在還能清晰的記得孩提時代的事情。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提前讓媽媽把新衣服準備好,放在床頭,準備早上起來穿。一年難得做一次新衣服,穿新衣也是很能讓人興奮的一件事情。更讓人興奮的事是準備早早地起來拾鞭炮。那個時候不像現在,孩子的.鞭炮都是大人買的,摔炮、拉炮、捏炮、禮花等什麼都有,不操心沒炮放。那時候一家一戶的都是買個一千二千響,算是應應景,那顧得上孩子們啊!但再窮也抹殺不了孩子們愛玩的天性。孩子們總能找到他們的娛樂所在。

  頭天晚上把鞭炮放在火炕上焙一焙,以免鞭炮受潮、拉不響。過去的人講究多,這鞭子不響,說不一定來年會走背運!如果大人不講究的話,在放的時候可以偷偷地截下來一小段,拆開來,留著以後慢慢放。但那個時候大人很少讓孩子們這樣做。

  無奈只有三五個同伴,提前商量好,早上起來先把自家的鞭炮拉了,然後再相互結伴一塊兒去拾別人家放完沒響的鞭炮。那場景,像一幅圖,現在還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中:東邊鄰居鞭炮響了,趕快跑到東邊,穿著新衣服,摸著黑,西邊誰家鞭炮響了,趕緊的,跑向西邊,大半個村子,幾乎讓我們跑遍了,三五成群,也不知道害怕,記得那時候沒有月亮,天很黑很黑,村子裡沒有路燈,跑到各家各戶院子裡才會看到有電燈明著。好冷好冷的天,跑得全身出汗,透過燈光可以看到每個人頭上都在冒著白煙兒。天亮了,每個人的衣服兜子裡,都裝得鼓鼓的,滿滿的,一邊相互炫耀著收穫,一邊在嘴裡詛咒著某家大人的摳門,竟把鞭炮放在大荊條簍里拉,這損招真想得出,害得我們沒炮拾。

  接下來就更好玩了,有焾兒的放一塊兒,沒焾兒的放一塊兒。有焾兒的就放,在樹洞裡放,在牆縫裡放,凡是大人想不到、感覺不可思議的地方,孩子們都覺得很有意思:雪地裡,瓶子裡,窗臺上,牛背上,甚至是牛糞上,都放過炮。如果跑不及,就會濺一身的牛糞,到家註定要捱罵,所以更有刺激性。沒有焾兒的,就從中間掰開、一分為二,點著呲花,或把炮圍成一圈兒,或圍成各種造型,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你點著我,我點著你,看誰點著的炮最多,持續時間最長,手上臉上都是黑黑的,大人準會嗔怪道:又玩成花狗臉兒了?!

  新衣服沒穿幾天,袖子上,衣角邊,褲腿上,都會燒一個一個的小窟窿,當然又少不得再挨一次罵,但心裡還是美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