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感動中國小學作文600字3篇

感動中國小學作文600字

感動中國小學作文600字3篇

  《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由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活動直播組承辦,每年元宵節前後推出,已經連續舉辦多年,透過多種投票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主持人自開播以來由白巖松&敬一丹擔任。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感動中國小學作文600字篇1

  感動就像一股涓涓的細流,悄無聲息地流過乾涸的心田,送給我們生命的養料;感動就像一陣如毛的細雨,飄飄灑灑地劃過天際,雖細卻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感動就像震天動地海嘯,捲起千層浪花平靜的大海在咆哮,是靈魂在怒吼。

  生活中的感動來源於父母和陌生人。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疼愛她的父母,不管是細膩的愛還是粗暴的愛,都會帶給我們與生俱來的感動。傍晚,書桌旁散發著清香的牛奶是母親的味道,甜甜的、暖暖的,一股熱流蕩漾在心間,是感動;在大雨滂沱的夜晚,舉過頭頂的雨傘有母親的香味,雨水順著母親的肩膀緩緩滑過,雨水是涼的,我的眼淚是熱的,是感動;那是個不眠之夜,我昏昏沉沉地從睡夢中醒來,忽然有一滴淚水落在我的臉上,那是母親的滋味,涼涼的、鹹鹹的一層朦朧的白霧罩住了我的雙眼,是感動。從不需要刻意地去尋找,母愛的感動就在身邊。

  在我彷徨、眉頭緊鎖的日子,一個來自於陌生人的'微笑如一縷春風吹散了我的煩惱。在我的心情陷入低谷的日子裡,一切都變成了灰色,一個來自於陌生人的幫助如一縷陽光瞬間照亮幽深的山谷。在你驀然回首時,就會發現來自於陌生人的感動:一位老人費力地拉著煤車上坡,這時,幾位年輕的小夥子幫著老人拉車,老人感激地一笑;在雨中一車蘋果滾落在地,女主人慌慌張張地撿蘋果,不一會所有的人都彎下腰把蘋果一一扔進筐中,當女主人感激地抬起頭時,一切又歸於平靜。

  《感動中國》的人物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錢學森;國家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閔則恩;黨的理論傳播者方永剛;細心侍奉之妻家人的河南工人謝延言;香港教育界的傳奇夫妻鍾期榮、胡洪烈;用愛心呼喚英雄的妻子羅映珍;為保護人民群眾的空軍飛行員李劍英;被稱為湖南的張海迪的殘疾人李麗;堅守醫德的醫生陳曉蘭;為拯救落水者年輕的軍人孟文斌。他們無怨無悔、默默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用堅強書寫輝煌的一生,用信念走到了生命的最後,他們給予我們後天的感動。

  張開手臂,用我們的雙手繼續傳播著感動:一個小小的禮物,一個熱情的擁抱,幾句安慰的話語對於他人都是無言的感動。讓我們續寫中國的感動。

  感動中國小學作文600字篇2

  讀完《感動中國》後我感慨萬千,“雙百”人物以自身的種種事蹟催人淚下、令人振奮。張海迪和史光柱無疑是自己生命的設計師,白芳禮和叢飛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愛”的內涵,詮釋了奉獻的真諦。文花枝讓我懂得了責任重於泰山,甚至奉獻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辭……在眾多英雄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譚千秋老師與歌手叢飛。

  譚千秋老師,和別的老師相比,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卻變成了一隻令世界仰慕的雄鷹。他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手臂上傷痕累累,腦袋後部被樓板砸得凹了下去。4個學生都獲救了,可是譚千秋老師卻永遠地離開了他所深愛的學生們。譚千秋老師用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摘下我的翅膀,讓它助你飛翔”,詮釋了一個平凡而又偉大教師的默默奉獻的品格!他在災難來臨時的瞬間,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

  摯愛無聲,大愛無痕,在生活中總會有像譚千秋老師一樣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他們用真愛傳遞著人世間最美的真情,用真情譜寫著人世間最華美的樂章。叢飛——183個孩子的父親,觀眾喜愛的歌手,就在他的事業蒸蒸日上、在為美好未來憧憬的時候,一場慈善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從1995年正式認養第一批輟學兒童開始,在長達11年的時間裡為了能給孩子們及時地交上學費,叢飛玩命一樣地瘋狂演出,直至一頭倒在後臺。2006年4月20日,年僅37歲的叢飛永遠地離開了他愛著和愛他的人們!叢飛,這個硬漢,平生捐資300多萬元,而臨終之時卻只留給自己6個月大的女兒一本相簿。

  雙百人物的至善至愛感動著你我,這些人的事例點燃了我們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了我們的終身發展之路,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從小就應該像他們一樣,在奉獻中體現人生的價值,讓生命得到昇華,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

  感動中國小學作文600字篇3

  最近,我讀了《感動中國》這本書,其中吳登雲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

  吳登雲是一位非常盡責的醫生。有一個嬰兒,不慎落入火堆,幸好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可完好的皮膚卻損傷許多。無奈之下,父親就把孩子送到了烏恰醫院。吳登雲看著慘不忍睹的小生命,感到陣陣揪心,決定馬上手術。可是嬰兒身上一半的皮膚都燒掉了,又不忍心動僅存的那些嫩嫩的皮膚。於是,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孩子的父親。父親聽後,嚇得驚恐萬狀,連連說不行。吳登雲想:那隻好從我身上取皮了。護士們聽了,都說:“怎麼能從醫生身上取皮呢?”護士們都不配合,吳登雲只好自己動手。他從腿上總共取下13張郵票那麼大的皮,又拖著兩條沒有知覺的腿,來到手術檯前做手術。吳登雲用自己的皮,就來這個孩子,現在那個孩子已經長大,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了。吳登雲是一個不畏艱難的醫生。他剛來到烏恰醫院時,這個醫院連簡單的闌尾炎手術都做不好,但他並沒有氣餒,而是認真工作。在做院長期間,他從外地買來水、土、種子,硬是在“生個娃娃容易,種活一棵樹難”的帕米爾高原上,建起了一家環境優美的園林式醫院!我覺得吳登雲很了不起,雖然來到條件艱苦的高原,但他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不顧自己、竭盡全力的工作、救人。連孩子的爸爸都不敢取皮救自己孩子,而吳登雲卻從自己身上取那麼多皮救病人。像這樣為病人獻血、獻皮的事,在他身上還有許多次,他說:“我獻出一點血、一點皮,換來病人的健康和生命,這是天底下最值得做的事。”

  吳登雲在條件落後的帕米爾高原一干就是36年,但他從無怨言,而是積極去建設這裡的醫院,改善醫院條件,更好地為這裡的病人服務。我們一定要學習吳登雲醫生這種堅持不懈、捨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