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500字>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通用6篇)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通用6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1

  “小小三角形,一陣香噴噴,身穿翡翠綠。”快來猜一猜,這是什麼呢?對,這就是香甜可口的粽子。

  今天,我第一次嘗試包粽子。首先我們準備好了材料:象牙白的糯米,暗紅色的蜜棗,土黃色的葡萄乾,孔雀綠的粽葉。開始包粽子了,首先要把粽葉捲成圓錐形,看老師示範時我覺得很簡單,但輪到我卷時,粽葉就像調皮的小娃娃,不聽我的指揮,我要它往右扭,它非得和我作對往左轉;要不就扭過頭了,直接翻跟頭倒下了。還好,我意志頑強,經過我不懈地努力,終於一個像模像樣的“小漏斗”成形了。

  接著就要往“小漏斗”裡面放食材,我先放入三分之一的糯米,再放入蜜棗和葡萄乾,最後又放入一小勺糯米。壞了!米放多了,漏出來了,我趕緊又把米倒出來一部分,結果又剩得少了,折騰了兩三回,終於把米搞定了!最後只需把上面的粽葉折下來,把兩邊的葉子捏進去,再用多餘的粽葉包起來,纏上繩子即可。你們別以為很簡單,我捏左邊,右邊開;捏右邊,左邊開;捏中間,兩邊開;纏繩子時原本的粗麻繩又變成了一條泥鰍,哎!我真恨不得變成三頭六臂!還好,經過我不懈努力終於一個奇形怪狀的粽子包好了!樣子雖怪,但我堅信我包的粽子是最好吃的!

  在大家的千呼萬喚中,粽子終於成熟了,我趕緊挑出自己包的粽子,用手剝開,瞬間香氣四溢,金黃的軟軟的“粽肉”站立於碧綠的粽葉之上,甚是美麗!放在白糖裡一滾,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膩,美味無比!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2

  又逢端午,“端”初也,端午,五月初五。農曆五月初五,中國人的一大傳統節日。這天,家家戶戶包粽子,插艾草,喝雄黃酒,孩子們戴香包,江中還會有賽龍舟。所謂的傳統,總是留在老一輩的言行中,無知的孩子們是透過玲瓏的粽子,五彩的香包,老人們的口述,慢慢感受傳統習俗的存在,讓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我是什麼時候瞭解端午的呢?最先在記憶中的大概是吃粽子吧。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起先我並不知曉。只是小時每逢媽媽給我們姐妹吃那甜甜的,粘粘的,透著粽葉的清香的粽子時,總會念叨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真好,我們可以吃好吃的粽子,還能掛一隻好看的香包。

  上學後,慢慢的知道了端午節不是吃粽子,它寄託著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一種感念。千百年前,當人們把甜甜的粽子撒向汨羅江時,只是為了讓江中的魚龍蝦蟹吃飽了,不會咬噬屈原大夫的身體;將雄黃酒倒入江中,只是為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了屈原大夫;船兒江中爭先,也只是為撈起詩人的真身。於是乎,端午節在我的記憶中變得美好起來,拿著那青青的三角粽子,嗅著粽葉的清香,我腦海總會浮現:汨羅江畔,有一白衣男子,仰天長嘆,抱石投江的畫面。

  成年後,端午節不自覺的也成為我的生活的一部分。節日這天,我總會買回幾隻粽子,自己嚐嚐,並給父母送回幾隻。我還會買把艾草插在門楣上,讓艾草的清香飄滿房間。晚上我也會給孩子講端午的故事,讓屈原大夫走進他的記憶之中。我想我的孩子也會像我一樣,端午的記憶在生活中慢慢積累,變得豐富起來,成為另一箇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讓那粽子代代飄著清香。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3

  農曆五月初五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我期盼以久的端午節向我走來。端午節這天我們不僅能吃到各種美味的粽子,還能聞到棕葉飄散的.股股淡淡的清香,讓人心情無比舒暢。

  現在,家家戶戶都準備好粽葉和糯米,為端午節提前準備好粽子。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奶奶一大早就出門買來一大把粽葉,去包美味的粽子。我手也癢癢的,也想學學包粽子。奶奶說:“好呀,你先看我怎麼包的”。奶奶先把粽葉放在水裡泡泡,然後放進鍋裡稍煮一下,說:“這樣棕葉就軟下來了,最後把它們浸在冷水裡就可以包粽子了”,我認真地看著。

  奶奶選了幾片整齊的粽葉,把一片片葉子依次排放在手上,捲成漏斗狀,用勺子輕輕地將米滔進去,不一會兒,一個美麗的粽子就從奶奶手中誕生了。那個動作是多麼地嫻熟。奶奶拿來一片粽葉,叫我也來試一試,我可興奮了,這可是我第一次學包粽子呀!我下決心一定要包好。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做,可我要包粽葉時,粽葉卻像一個頑皮的孩子,裡面的米全露了出來,我著急了。

  奶奶說:“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呀”聽了奶奶的話,我認真地把粽葉拿起來,記住每個要點,專心致志地包著,奶奶也拿來粽葉,邊做示範,邊教我包,終於,我的第一個粽子包好了,我歡呼起來,奶奶也在旁邊為我感到高興。

  美味可口的粽子出鍋了,一股股粽葉的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蜜棗粽子吃了起來。“啊!好甜呀!”一種甜甜的味道流在心田,讓我記住了這個十分有意義的端午節。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4

  小時候。記憶朦朧。太外婆喜歡自己包粽子。說也奇怪,我就獨愛太外婆包的粽子。每逢端午前兩天,太外婆總會在灶臺那邊包粽子。那是我依靠在她的身旁,看著她用筋脈突兀的雙手顫抖著去包粽子。那飄香的粽葉中心包裹著白白的米飯,總會讓我涶誕三尺。我看著太外婆的手在不停地顫動著,然後我便問:“小太外婆,你是不是冷了?手怎麼抖得這麼厲害?”太外婆為了讓我吃得到那香噴噴的她親手包的粽子,竟然瞞著我說:“鳳兒乖,太外婆這是在幫你把粽子弄得更加好吃呢!”對了,那年的粽子充滿了溫情。

  然後。餘音嫋嫋。“那年的龍舟劃得特別起勁!”小外舅回憶說。正是那年,我認識了屈原。其實也不能算是認識,是瞭解罷。那年,我們全家都坐在露臺上慶佳節。天空向刷過的藍緞子,雨下過後,大自然的芳香又煥發出來了,雖說沒有明月,但那情景貌似中秋。粽子還是粽子,但是就不是太外婆包的了。我正咀嚼著那白白的米飯,突然,突發奇想打算了解粽子,於是我問媽媽:“這粽子是怎麼來的呢?”“……屈原……”媽媽向我講述了那個愛國志士的感人故事。對了,那年的粽子充滿了敬佩。

  今日。往事猶存。我已經學會了包粽子,我可以獨自做出當時那令我口水大流的噴香粽子了。坐在露臺上,我望著每一位親人,又望望那明淨的天空。每一位親人都老了,我得珍惜;可是,屈原那是的。神話卻可以透過我們祖祖輩輩傳誦下去,直到永遠。死亡不會帶走恩念,歡笑也淚水總會在心中沉澱。

  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候。對親人的懷念,對祖國的熱愛,透過那清香的粽葉緩緩飄到我的心間。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5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您要問我會不會包,那我可告訴您,我學會了。這天,蔣老師就圍繞端午節包粽子給我們開展了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

  在上課前的準備階段,蔣老師讓我們分成六組,讓每組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如:粽葉、紅棗、紅豆、棉線等。幾天後,終於盼來了到五小實踐中心上課。一開始,蔣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下關於端午的知識,還讓我們看了賽龍舟的影片,看著龍舟上奮力划行的人,我真羨慕他們。接著,我們開始學習包粽子。

  影片裡的阿姨將粽葉捲成圓錐形,往裡面勺了一點糯米、紅豆、紅棗,然後翻起粽葉把裸露的部分裹起來,隨即用一根線捆住。頓時,一個又大又好看的粽子出現了。看到這裡我忍不住了,動起手來。

  我學著阿姨的樣子用兩片粽葉捲成圓錐形,往裡填滿糯米、紅豆、紅棗。再捲起粽葉,包住露出的部分,使粽子不漏米。最後用線捆住。但我的粽子太鬆了,米從縫隙裡漏了出來。唉!我第一次包粽子竟然失敗了,但我沒有半途而廢,又重新再來,終於包出了一個小小的、不太好看的粽子。

  蔣老師為了讓我們向好的人學習,便從每組中選出包粽子能手。我憑著小小的粽子,成為我們組的代表和別組“PK”。蔣老師說:“請王教導選一下冠軍,冠軍可以和自己最喜愛的一位老師拍照。”王教導說:“同學們,請擺出一個姿勢,讓你的粽子更突出。”我做了一個“槍”的手勢。老師大致看了一遍後說:“剛才蔣老師的話可有漏洞,她沒說冠軍有幾個,所以你們六個人都是冠軍!”我們聽了都歡呼起來,並異口同聲說要和蔣老師合影。

  下課鈴響了,每位同學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又到粽子飄香時作文500字6

  馬上就要過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五月五”前我家都要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大姐早早就準備好包粽子了。

  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粽子,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的包粽子的步驟。一大早大姐就把精心挑選好糯米掏洗好,用盆子把米浸泡著。就開始準備清洗粽葉,去市場訂好上好的五花肉、鹹鴨蛋黃、綠豆等等。每塊肉切的大小均勻,用香料包醃製五花肉,讓五花肉充分入味。就可以正式開始包粽子了。

  我家有人喜歡吃甜粽子,也有人喜歡吃鹹的,因此要是包甜粽子時就要在糯米里加上一種鹼的東西伴在裡面,包鹹粽的米里就要伴上鹽。包粽子也是有講究的,用葉子打個卷,做成圓錐體,地下放糯米,中間放肉、綠豆、鹹鴨蛋黃,上面再鋪上一層糯米,包裹時四個角的米不能漏出來。甜粽就相對簡單多了,只有把米放入粽葉裡頭包好,就行了。在壓力鍋煮上1—2個小時就能出鍋了。

  一開鍋的那一剎那真的是肉香滿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粽子,甜粽灑點白糖粘著吃。真的是滿口留香。

  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很多,如: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詩人節……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掛艾草等。在我們這裡還有賽龍舟呢!下次再介紹一下其他的傳統文化,你看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