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作文400字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戲曲作文400字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戲曲作文400字 篇1
自從戲曲進校園活動後,校園的文化牆也給我們普及了一下戲曲知識,小時候和大人一起看戲的情景屢屢浮現。這不,登封市所舉辦的一個戲曲班來到了我們的校園,為我們的孩子帶來戲曲。
“看戲,戲有什麼好看的。”這天下午早知道要看戲曲的學生紛紛發出質疑。於是,學校的廣播聲裡,就帶著學生來到了操場。
操場上萬丈光芒,萬里無雲。早已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花紅柳綠”。“噔噔……”只聽一陣敲鑼打鼓聲,一個花臉的男性表演者上場。一上場便聽到臺下一陣歡呼雀躍,此起彼伏的掌聲在耳邊響起,像一串鞭炮似的。開始表演,他演繹的是王溪泉大戲曲演繹家的著名代表作品,用獨特的方式為我們展示表演。同學們看的是津津有味。下面有請包青天上場,白色長如銀河的鬍子黑白相間,並帶一絲黃顏色的衣服,背後還帶著一個圓的胖環,令我有些驚訝。不一會兒就又下場了。
唐伯虎原名唐寅,在原來那個時代裡也是數一數二的,用在電視裡看到她愛慕一個名叫秋香的千金們府家的一個女子。戲曲主要講述的也就是這個。但有人兩隻手作畫並寫字,學生也是頭一回見,並都持一根毛筆,左手作畫右手寫字,在臺下孩子們好像發射彈衝出去的慾望馬上要上臺,細緻的觀看這一幅精美的畫。看看同學們都在異口同聲地在大聲喊“哇”沒有一個人左顧右盼。
接下來的戲曲知識互動環節讓學生情緒高漲,比我們小時候看戲的熱情還要高,大概是這樣新奇的文化吧,孩子們竟如此喜歡,戲曲進校園,沒錯,槓槓的!
戲曲作文400字 篇2
今天,我們學校進行了戲曲進校園的活動,大家都異常的興奮,因為戲曲大家接觸的都不多。
這場演出在上午,第一場戲是楊家女將穆桂英請求佘太君上戰場的一個,大家都很認真地傾聽,佘太君的扮演者也很好地詮釋了這一角色。第二場戲是花木蘭征途,只見花木蘭拿起馬鞭,在臨上戰場前,思念著家裡的一切,但最終還是去找劉大哥,並說出了他參軍的原因,這雖然只是一場戲,但其中,花木蘭說她上戰場的原因時,他語調激昂,確實體現出了保家衛國的英雄氣。
之後,主持人,邀請了幾位同學上臺,並由老師手把手的教他們,這大概就是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的原因吧,之後就是著名的見皇姑中的一個片段,也可以說是包公智鬥皇姑,當包公質問起皇姑時,皇姑也娓娓道來,她的苦衷,但是這都是藉口,因為犯了法就是犯了法,當報案人哭訴其她的冤情時,皇姑秦香蓮眼中的不屑,可見,她權之大,官之貪,欺壓人之多,但包公中會找到真相。
之後,還表演了痛說革命家史中一個片段,講了一家人和小日本鬥智鬥勇的故事,將老一輩的革命家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的面前。
之後,還有作品,都很好,等這一活動結束後,我感嘆道,來這些傳統文化還是需要這些年輕人來繼承。
戲曲作文400字 篇3
京劇,悅耳動聽的聲腔,色彩豔麗的服飾,更用高超的表演藝術吸引了古今中外的廣大觀眾。
京劇,是祖國傳統文化之一。京劇,是流傳國內外影響最大的劇種,它以高超的表演藝術和擁有眾多名角名劇,而成為中國戲曲的傑出代表,享譽世界。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通稱黃皮戲。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續進入北京演出,同時吸收了漢調、秦腔,崑曲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相融合,演變出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悅耳動聽,稱為“京調”。現在我我們稱為京劇。
京劇的角色根據男女老少,俊醜正邪,分為生、旦、淨、醜四大行當。角色行當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動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點,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劇的服飾有它獨立風格,色彩豔麗,描龍繡鳳,五顏六色,質量考究,在舞上大顯身手。
京劇是以完整的故事情節,悅耳動聽的聲腔,色彩豔麗的服飾。更有高超的表演藝術吸引了古今中外廣大觀眾,讓人們享受到了中國戲曲的魅力,也使人們從故事情節中辨別真善美和假惡醜,勸人為善收到教育。
京劇是中國戲曲的魂寶,祝願它繼續發揚光大,更好點的為人民服務。
戲曲作文400字 篇4
戲曲的主角分為四大類:生,旦,淨,醜,這還是我小學音樂參加公開課時,老師讓我們記下的,還別說,我真的明白關於戲曲知識的只有這些,因為我從不關心戲曲,對它的印象只是兩個無聊的熱門在無聊的說唱著,每次“掃蕩”但是頻道時,看到它後,變好不猶豫的跳過了。
唯一的一次轉折還是在這次語文課上,是“戲曲大舞臺”這一綜合實踐課上,老師先放了一段段“討人喜歡”的戲曲,這聲音可好聽呢!所以,我認為:反正都是學,還不如好好藉著這次機會研究一下,何況它還這麼好聽呢!
於是,我便真的好好學了。
上完這節課,我頗有感觸:難怪戲曲能從封建社會一向流傳了幾百年至今!因為它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閒娛時間創作出來的,資料多為人民心中對完美生活的嚮往,比如《天仙配》中的一句:“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你好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心中對生活那淳樸的嚮往,因為戲曲“順”民意,“得”民心,所以才能流傳甚廣,所以才能格外動聽。可惜此刻的青年只痴迷於流行音樂,一點也不重視這美妙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最為璀璨的明星——戲曲!
不管別人怎樣對待它,反正,我是愛上它了,單從這次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