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400字>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400字七篇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關於中秋節的作文400字七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400字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1

  八月十五正是那中秋節,正是那一年最快樂,也是涼爽的一天了,一年辛苦勞動結出的果實,最後終於可以品嚐果實的甜美,歡度佳節。從而形成我國豐富多彩的中秋飲食風俗。

  吃月餅

  “中秋佳節吃月餅,”這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每當風清月朗,桂花鑽入人心之際,家家吃月餅,賞月亮,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別有一番滋味。我記得蘇東坡的詩句中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的美味糕點。有的地方過中秋節,比如江南過中秋就有點與眾不同,比如有錢人家吃月餅,貧苦人家吃南瓜的風俗。

  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的風俗是怎樣來的呢?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名叫黃花,黃花美麗,善良,聰明。由於那年大旱,黃花的父母年老多病,經常躺在床上,後來,黃花在南山的草叢裡發現了兩個扁圓的野瓜,於是就把他帶回家,煮給父母吃,沒想到這瓜香噴噴,甜津津的,兩位老人吃了後食慾大增,慢慢的病就好了。黃花把瓜種子種在地裡,後來長出許多瓜來,因為他是從南山採來的,所以叫南瓜。從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就流傳著吃南瓜的習俗。

  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看著月中桂花,聞著一陣陣的桂香,喝上一杯桂花酒,全家人坐在一起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歡聚一堂,以成為節日的一種享受。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2

  教師節的氣氛還沒有淡去,大街小巷的商家已經把中秋的氣氛渲染的很濃重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每當兒子念起這首詩的時候,老公就說:小宇,你媽媽就是‘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那一個人!

  是啊,對於在外面闖蕩的我來說,每逢節假日就是我心底的最痛,尤其是中秋節,從上大學起到現在的十幾年,我的中秋節都是在外面度過的。說不想家,有些違心,但是中秋節的假期對家在兩千裡之外的我來說太少了。所以我只能給遠方的母親寄上一些錢代表我的思念。

  今年,我也在考慮,該怎麼表達我對母親的思念呢?錢代表不了我的心啊!前幾天郵遞員的一次回訪,又一次勾起了我對中秋的嚮往,改變了本來的想法。是啊,既然不能在中秋節的時候與家人團聚,那麼為什麼不能寄上自己的一份相思呢?郵寄月餅,一個很好的創意!

  有了這個念頭,我便一刻也不停的跑到郵局,彷彿去晚了,人家就不給你郵寄了似的。

  到了郵局,我精心的選購了一款我覺得很滿意的七星賀月,圓圓的盒子,代表著團團圓圓,就它了。趕緊交了錢,辦了郵寄手續才心滿意足的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覺幸福已經溢滿臉上,開始想象母親收到月餅的驚喜,一定會記起遠在千里之外的小女兒吧!除了覺得有些奢侈之外,一定還有一份淡淡的喜悅吧!想象著中秋節的晚上,我的家人也會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從圓圓的月餅上切下一小塊兒,留給遠方的我吧

  後記:其實真的,我也很希望我自己連同月餅一起打包回家。因為真的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3

  不知何故,忽而憶起中秋來:

  兒時的中秋節快樂而美好,每每這天,村裡的玩伴們吃過早飯便前來相邀出去玩耍,手中還會提著一個月餅袋,裡面裝有三兩個不同名字的`月餅。

  夥伴們聚在一起,開始並不急著遊戲,而是相互詢問所帶月餅的種類並分享各自所喜歡的口味。

  給我記憶最深和最好的,是帶有“豐收”和“桂花”字樣的月餅,我一直以為它們是月餅中最完美的兩個名字,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因為中秋正是農家豐收的時節,也是桂花飄香的時刻。於是至今,還時時回憶和懷念起它們來……

  傍晚是我們最為喜愛和歡躍的時刻,村子裡所有的小夥伴都會集合在一個較為寬闊的場地(大多是我家的場院)上,共同做一個遊戲:或捉迷藏,或警察抓小偷……圍繞著各家的莊稼垛,跑遍整個營子,常常玩得大汗淋漓,忘乎所以,直到深夜才戀戀不捨地回到自己的家中。

  最近的幾個中秋,有時在家,有時在外,然而無論處在哪裡,似乎都難以再體驗到兒時的那種樂趣了,即便村中仍有玩耍的孩童,也覺不出有什麼曾經的中秋味道。

  至少,自己不可以再如從前那樣無所顧忌地跑、喊、玩耍了。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4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有一個關於中秋節的神話傳說,它的名字叫做嫦娥奔月,記得這個故事是小時候奶奶講給我聽的,當時聽的津津有味的,覺得嫦娥就是世界上最美的仙女,奶奶還跟我說,每當看到月亮上出現黑點的時候,有可能就是嫦娥出來跳舞了。

  中秋節的晚上,月亮顯得格外圓,也特別亮。家家戶戶都喜歡做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據說吃月餅像徵著閤家團圓,幾百年來我的家鄉一直有這一傳統風俗。

  今天晚上,我們一家便早早聚集在陽臺上,一邊賞月,一邊吃著月餅。桌上的月餅各式各樣,有豆沙月餅、水果月餅、火肉月餅……還放著各種糖果。月亮漸漸地升上了中天,金色的圓月彷彿像一個大月餅,微風吹拂著我們的頭髮,像媽媽的手在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這時勞動了一天的奶奶開始為我們講起了“吳剛劃桂”、“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許多神話故事。聽聽奶奶的故事,看看天上的圓月,我覺得自己也彷彿進入了角色。

  這時在一邊喝著茶的爸爸也接上了話茬,他用手指著圓月說:“你看,月中的吳剛正在砍桂花樹呢?”我抬頭一看,真的,月中真的好像有一個人在使勁地在砍一棵樹呢。爸爸又喝了一口茶,笑容可掬地說:“吳剛砍了一年,才從桂花樹砍下一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金葉子,這一片金葉子會掉在人間最勤勞的人家門口,這家人便會富起來,所以,你長大了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聽著爸爸的故事,我又一次進入了想像之中,我彷彿看到那桂花葉子正在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飄下來,正巧落在我家的門口……

  關於中秋節的神話故事真的是太有意思了,我沉醉在故事裡面無法自拔。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5

  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

  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

  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原本是凡間一位樵夫,但是他不喜歡當樵夫,於是他就請白髮神仙教他仙術,可是他學了很久都沒有學成,後來,他又請白髮神仙教他神遊到月亮上,因為它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白髮神仙很生氣,就把他留在月宮,並說:“如果你心平氣和地砍倒桂樹,你就可以獲得仙術”可是,吳剛每次砍完一段時間,桂樹便會自動癒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他不斷地砍下桂樹,桂樹不斷的癒合。

  南天門的吳剛和月亮裡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經常掛著與嫦娥相會,而疏於職守。

  玉皇大帝知道後,一氣之下,就罰吳剛到月亮裡去砍一棵叫月桂的大樹,如果吳剛不砍光這棵月桂樹,便不能重返南天門,亦不能與嫦娥相會。

  吳剛砍啊,砍啊,從冬天砍到夏天,足足砍了半年,眼看快要將樹砍光,玉帝卻派烏鴉來到月桂樹旁,"唰"的一聲,把吳剛掛在樹上的上衣叼去 了。吳剛馬上放下斧頭,去追烏鴉。衣服追回後,吳剛回到樹旁一看,只見被砍下的所有枝葉又重新地生到樹上去了。於是,從此之後,每當吳剛快要砍光桂樹的枝葉的時候,烏鴉就站在樹上“哇哇”大叫,吳剛只要停下斧頭,望它一眼,大樹便會重新長出枝葉。

  這樣,年復一年,吳剛總是砍不光這棵月亮樹。而只有在每年八月十六那天,才有一片樹葉從月亮上掉落地面上。要是誰拾獲這片月桂樹的葉子,誰就能得到用不完的金銀珠寶。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6

  又迎來了中秋節,依我們這兒的習俗,我我們會買許多食品供拜月娘。晚上,媽媽整理好供拜的食品,拿出月餅邊吃邊賞月,我這吃貨早已躍躍欲試。我看著月亮從雲霧中露出半邊臉,是一個靦腆的小姑娘。月亮緩緩移動,雲霧遮住了月亮,頓時覺得天空空虛起來,心裡很是沉悶,片刻,月亮出現了,彷彿是回去梳妝的小姑娘,更皎潔,更明亮。我一時興起,說要比誰說得多有關月亮的詩,我沉思片刻,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姐姐當然不甘示弱,對答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強中自有強中手,爸爸一連說出了三句:“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新月如家人,出海初弄色;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媽媽見局勢不妙,自然奮勇迎敵,說:“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一旁的我無心聽他們的答句,我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可讓我想出來啦,便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爸爸媽媽都笑了,定是想不到這次對詩我和姐兩竟是如此“詞彙豐富”。這次賞月,可讓我大開眼界啊!

  我們賞月對詩,必然少不了猜謎咯。“我來說題,你們猜謎。”姐姐興致勃勃地說。我們一齊同意。“一心向上,打一字”,“這我知道,有上有心,就是忐了。”我連忙應答。“野火燒不盡,打一字,”這可難倒我了,姐姐衝我看,豎起大拇指,拇指又往下立。哎,誰叫我技不如人呢?這題白白讓人了,媽媽說:“燒的是草,還存著一些,那是薦。”姐姐笑了笑,說:“媽你好厲害,接下來是,猜成語。”姐姐專挑我不懂得,一旁的我喃喃自語。爸爸對這平時還不怎麼研究,還是媽媽搶答了:“舉重比賽嘛,當然要——斤斤計較了。

  在這裡,中秋節,我祝大家:好運源源來,生活更精彩;人月兩團圓,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作文400字 篇7

  中秋節到了,老師請了兩位同學給大家表演吃月餅,這兩位同學拿著月餅走上來。當表演開始時,周子琛不費吹灰之力輕輕地包裝袋給撕開,而王一達呢?用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沒開啟包裝袋,王一達急了,一咬牙,一使勁,最後把包裝袋打開了。周子琛慢慢地咬著月餅上面的麵粉,靦腆地吃著,像一名“小淑女”。

  而王一達呢?左掰一下,有掰一下,把月餅從中間撕開,然後囫圇吞棗地吃著,看著就想讓人笑。最後,陳老師叫停,我們看了看王一達吃剩的月餅,我想:這吃了幾口的月餅怎樣像彎彎的月亮一樣呢?不會是王一達同學故意弄成這樣的吧!我又看了看周子琛的,她表演的像淑女一樣,可她沒有品嚐到真正的月餅,因為她只吃到了麵粉。她的吃法為什麼總是那麼稀奇古怪,讓人捉摸不定呀!

  看著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也好想吃月餅呀!就這樣,我堅持控制住我的嘴,過了十分鐘,陳老師最後叫大家一齊吃月餅了。我迫不及待地撕開包裝袋,掰了一半給彭欽,然後細細地品味著月餅的滋味,吃了一陣子,我覺得太甜了,又不想吃了。我開始觀察周圍同學,坐在我前面的任曉焰,他吃了一口雪月餅,然後品味了一番,慢慢地吞了下去,然後點點頭,就說明他的月餅好吃。再比如第一排的王奕丹,她首先輕輕地把月餅分為四瓣,然後慢慢地把叉子插在月餅上,一口一口地吃著,吃完後,她笑了,笑得像一朵欣然怒放的花,她對我說:“這是標準的淑女吃法”。

  大家的吃法各式各樣,有的吃法很野蠻,有的很淑女和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