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300字>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通用12篇)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通用12篇)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據說,它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接下來小編整理了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1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相傳在汨羅江理,有愛國詩人屈原的遺體,老百姓們為了紀念他就在汨羅江裡拋粽子,防止魚蝦們傷害到屈原的身體。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今天的端午節。

  端午節不光要吃粽子,還有“賽龍舟”這個專案,是為了藉助龍王的威力,不讓大膽的魚蝦吃送給屈原的粽子舉行的。

  站在龍頭的人們負責大鼓,在船身的人負責划船,劃得最快的那一個船隊,就能獲得第一名和獎品,回到岸邊,坐在椅子上,吃著糯糯的,香香的,甜甜的粽子,欣賞著風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別提有多舒服了。

  傍晚,又以那無限好的夕陽作為背景,男女老少穿著盛裝,歡歡喜喜的載歌載舞。

  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吶。不一會兒,天就黑了下來。人們圍坐在一起,唱著歌兒,說著家長裡短,吃著自己做的食物,感覺可真棒!

  時光悄悄的溜走,可大家餘興未盡,只好依依不捨的離去,靜靜的夜晚黑不了,被萬家燈火映成了白晝。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2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瑞陽節、重五節。據說端午節的由來和屈原有關。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可是遭到了小人的的陷害,被楚懷王趕出都城,流放到異地他鄉。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是在農曆的五月五日,抱起石頭,跳進了jiuluojiang。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悲痛欲絕。紛紛來到jiuluojiang邊打撈屈原的屍體。漁夫們划著船在江上來回尋找,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位老醫師還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希望蛟龍水獸喝了以後暈倒,就不會去傷害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怕蛟龍把飯糰吃掉,就用楝樹葉包上飯,外面纏上彩線,變成粽子丟進江裡。

  從此,每年的5月5日,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了,家裡到處都飄著粽子的香味,媽媽讓我從電腦上查詢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原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屈原是一位愛國者,他想讓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就常常跟國王提意見,可是國王不喜歡聽,就把他趕出了國都。有一次秦國來打楚國,楚國很快就被打敗了,國家就快沒有了,屈原更加傷心,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搬著一塊大石頭投江了自盡了。

  人們知道後,非常悲傷,為了不讓魚吃了屈原,就把竹筒裡面裝著粽子,扔到河裡,希望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了,粽子也就是這樣來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愛自己的國家。此外我也知道了,現在吃的粽子,只不過是把竹筒,換成了一種寬寬的葉子。吃粽子也就是紀念屈原的。

  今天我透過一個節日而瞭解到了一個歷史故事,我感到很高興,多麼有意義的一個節日呀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4

  中國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有生氣勃勃的春節,秋意濃濃的中秋節……但是我最喜歡端午節,端午節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

  戰國時期,秦國為了統一中國,向楚國發兵攻打,但是卻攻打不下來。就假裝發求和信,楚懷王就打算簽下求和信。這時,愛國詩人屈原,他是大臣阻止楚懷王,而受到楚王和眾臣的指責,被降職回老家。就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楚懷王被秦國殺害,楚國就滅亡了,屈原聽到訊息後,百感交集、心如刀絞。最後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楚江裡,自殺了。這時,正是農曆五月初五。

  後來,屈原的愛國精神把老百姓感動了,在屈原投江的那一天,他們都到楚江邊,為了不讓江中的魚蝦吃了屈原,就把米飯投進江中,不讓屈原被持刀,還在那一天坐小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後來就出現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的端午節習俗。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不僅是端午節,還有許多節日值得我們去探索,屈原這種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5

  一天我看了一本書,書裡面的內容全部都是節日的由來。我最感興趣的是“端午節的由來”。裡面寫著:屈原是個楚國的大臣,皇上聽了他的話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皇上非常寵愛他。可是,其他大臣看他這麼受皇上的寵愛,就很嫉妒屈原。他們就在皇上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皇上聽信了讒言,結果把國家弄得雞犬不寧。屈原知道後,由於太悲傷,想不開就自盡於江中。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悲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中來回打撈屈原的遺體。有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投進江中。說是讓水裡的魚蝦吃飽了,就不會要屈原的身體了。一位老太醫則拿過來一談雄黃酒倒進江中,說是讓雄黃酒裡的藥性來迷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到屈原。後來為怕飯糰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粽葉飽飯,外纏踩死,後來發展成粽子。

  以後,每在農曆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6

  你們知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 不知道的那我告訴你們。

  奶奶說是這樣的:“端午節吃粽子的傳統風俗與紀念屈原有關。傳說屈原投江後洹羅江附近的漁民聞訊立即駕漁舟趕來搶救。為了儘快救到屈原的遺體,大家有的用木板、扁擔當漿片,幾個人划著一隻船,爭先恐後,沿江而下到洞庭湖,一直沒有找到。這裡的漁民耽心屈原的遺體被魚吃掉,就用竹簡裝米丟在水裡,讓魚去吃,免得傷害他。東漢初年(公元1世紀)長沙有個叫區回的人,白天睡覺,夢見屈原對他說:“聽說你要來祭我,我很感謝你。

  可是每年大家投在水中的祭米,都給蛟龍搶吃了,希望你用楝樹葉把桶塞好,外面用五彩絲線纏起來,因為蛟龍怕這些東西,區回就照他的話去做。這就是五月五日——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包粽子的由來,據蕭梁時吳均(續齊諧記)說:“世人作粽,並帶五彩絲及楝葉,皆汩之遺風也。”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7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人們會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這些習俗來自於一個故事。

  傳說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後,楚國的老百姓紛紛前往汨羅江邊憑弔他。漁夫們列起船隊,打撈屈原的身體。一位漁夫拿出雞蛋和飯糰,一個個丟進江裡,說餵飽了魚龍蝦蟹,它們就不會去咬屈大夫了。人們見了就紛紛仿效。一位醫生則拿來了一罈雄黃酒倒入江中,說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它們去吃屈大夫。後來,人們用揀樹葉來包飯,還在外面纏上彩帶,慢慢地就發展成了今天的粽子。後來,人們將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在當天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以此,媽媽們讓我拿了一個飯糰包粽子,我看著飯糰和揀樹葉非常緊張,好不容易包成了三角形,又不知道怎麼打結,最後打上了蝴蝶結。媽媽給了我一個大拇指,我真的很開心!

  端午節會讓我想起古時候的故事。它也給了我很多快樂。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8

  大家每年都過端午節,也許還不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四五千年前的戰國時代,七個國家都想讓自己的國家更強大,於是各國之間開始了戰爭。當時的楚國,是地處江南的大國,有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楚國的大宰相,在楚國的人緣極好。一次因楚國的皇帝冤枉他,他頂了幾句,只見皇帝暴跳如雷,把他流放到邊遠地區,並派兵去追殺他。他逃啊!逃啊!逃了很遠很遠。一天他逃到閔羅江邊,前有一條波濤滾滾的大河,後有追兵,他想:唉,就是死路一條。他拿著防飢餓的粽子向河裡投,讓魚蝦吃飽了,不吃他的遺體,然後他跳江自殺了。

  老百姓聽說大詩人屈原死了的事情,心裡十分痛苦,大家在船上畫了龍頭、龍身、龍尾,為了讓龍神幫助他們找到屈原的遺體。人們便爭先恐後地去找屈原的遺體,被現代人們稱作“賽龍舟”。

  現在大家都明白了吧!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9

  所有的人都知道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那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我來告訴你吧!

  五月初五那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出身於楚國。他生於公元前340年,死於公元前278年。起初,他常受到楚懷王的信任,曾多次大官,後來,被壞人所陷害。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屈原非常失望,就在同年5越初五投汩羅江自殺。

  後來楚國的百姓湧到了江邊,吊念屈原,划船來的江中,向江中投飯糰,扔雞蛋等食物,倒雄黃酒,為了不讓江裡的蟲子和毒蛇去吃屈原的屍體。人們怕飯糰被蛟龍吃掉,就用葉子吧飯糰包起來,纏上彩絲帶,就成了我們現在的粽子。

  自那以後,五月初五這天就有了包粽子,賽龍舟,和雄黃酒等習俗,以此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10

  端午節時,人們都有吃粽子、喝黃酒的風俗。

  這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粽子。粽子的餡是用糯米做的,還有各種味道,比如:叉燒餡、紅棗餡、蜜棗……粽子外面包著粽葉,還纏著白線或紅線。餡的顏色是米色的,嚼入口中甜而不膩。我再給你們說說端午節的由來吧,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是抱石投汨羅江而死的。一天,一位漁夫在汨羅江捕魚的時候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內。說是魚、龍、蝦、蟹吃飽後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了,紛紛仿效。後來人們怕飯糰被蛟龍所食,就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這便是粽子的雛形。再後來,這就成了龍舟競賽。

  每年這一天,都會有吃粽子、喝黃酒的風俗,以此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11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非常的開心,因為今天不僅不用上學,還可以以吃粽子,正當我吃著香甜的粽子時,爺爺過來問我知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我說不知道,於是,爺爺就跟我講起了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當時,他向楚王進諫,楚王很生氣,就把屈原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在那裡寫出了優美的詩句,如:《離騷》,《天問》,《九歌》等。

  一天,秦兵突然攻打楚國,屈原眼看著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了,就跳進汨羅江自殺了。

  江邊的人為了不讓魚龍蝦蟹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糰“撲嗵,撲嗵”地丟進江裡,一位醫生把黃酒倒進江裡,說要用藥暈昏魚龍蝦蟹。人們想:江裡的所有動物都是龍王管理,如果把船做成龍的形狀,那麼,魚就不會吃屈原了。於是,就有了吃粽子,喝黃酒,賽龍舟的歷史。

  聽完爺爺說完端午節的由來,我知道了端午節的那麼多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我對屈原非常的敬佩,也讓我知道了愛國的偉大。

  端午節由來300字作文 篇12

  今天是一個端午節。那麼我們你們可以知道自己這個傳統節日是怎樣來的嗎?讓我來給學生你們講爺爺就是告訴的故事:從前有一位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名叫屈原。他是楚國人。當國家發展受到經濟侵略中國危險時,向朝廷獻計,卻被他們趕出朝廷。屈原心裡很悲傷,就含恨跳入汨羅江身亡。當地人瞭解得知對於此事,漁民立刻駕船打撈屍體。有的向河裡撒米,讓魚吃飽肚,不去咬屈原的屍體。

  後來,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人民節日是為了提醒大家屈原的故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保衛祖國,建設祖國。

  在這一天,有賽龍舟,吃餃子,有的葉子插在門上,有的開紀念大會。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我們可以一家人吃著粽子,聽著爺爺講故事,開心極了。去立志進行一定能夠熱愛民族偉大的祖國。長大了一定社會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