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大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1

  一、語文基本知識

  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

  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

  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偶尾同韻、中聯對偶、平聲合調。

  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

  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

  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總分總結構、總分結構、分總結構。

  9、三大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

  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

  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

  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誇張、反問、設問、反覆、對偶。

  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14、七種短語型別:並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

  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

  16、十二詞類:名動形、數量代、副介連、助嘆擬。

  17、三種記敘方法:順敘、倒敘、插敘。

  18、三種省略號作用:表引文內容省略、表列舉事項省略、表說話中斷延長。

  19、四種波折號作用:表解釋說明前文、表後文跳躍轉折、表聲音中斷延長、表時地數起止。

  20、四種引號作用:表引用實際內容、表諷刺反語、表特定謂語。

  二、語文學法歸類

  1、課文預習六步法:查注生詞,掃清三字;朗讀課文,感知內容;瞭解作者,把握背景;標明段序,分清結構;畫關鍵句,體會作用;簡寫主旨,歸納特色。

  2、賞詩三步法:知人論世、譯析字面、闡明主旨。

  3、劃分文章結構四法:依據表達方式、找尋明暗線索、依據時空順序、依據邏輯順序。

  4、分析八種關鍵句作用: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明中心,亮出主旨;設定懸念,引發興趣;承上啟下,自然銜接;前後照應,和諧統一;側面烘托,間接映襯;後文鋪墊,埋下伏筆;增強語言,突出特徵。

  5、辨別七類文章寫法:對比寫法、象徵寫法、烘托寫法、以小見大寫法、先揚後抑寫法、虛實結合寫法、夾敘夾議寫法。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2

  《離騷》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2、誶:謇(jiǎ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3、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

  4、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5、眾女:眾女嫉餘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6、蛾眉:眾女嫉餘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遙諑:謠諑(zhuó)謂餘以善淫(造謠,誹謗)

  8、偭:偭(miǎn)規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9、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則)

  10、溘:寧溘(kè)死以_兮(突然,忽然)

  11、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遠(趁著)

  16、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17、初服:退將復修吾初服(當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餘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19、遊目:忽反顧以遊目兮(放眼觀看)

  20、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21、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二、通假字

  1、錯:偭(miǎn)規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鬱邑餘侘(chà)傺(chì)兮(通“悒”,憂愁苦悶)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4、離:進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6、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三、一詞多義

  1、長: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

  ②長餘佩之陸離(使……加長)

  2、善:

  ①亦餘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

  ②謠諑(zhuó)謂餘以善淫(擅長)

  3、以為:

  ①制芰(jì)荷以為衣兮(用……做)

  ②餘獨好修以為常(認為)

  4、修:

  ①餘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美好)

  ②退將復修吾初服(整理)

  ③餘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

  5、雖:

  ①餘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惟,只是)

  ②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四、詞類活用

  1、鞿羈:餘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名作動,約束)

  2、淫:謠諑謂餘以善淫(動作名,_的事)

  3、群:鷙鳥之不群兮(名作動,合群)

  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為動用法,為……而死)

  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動,使……受委屈,使……受壓抑)

  6、步:步餘馬於蘭皋兮(使動,使……步行)

  7、高:高餘冠之岌岌兮(使動,使……加高)

  8、長:長餘佩之陸離(使動,使……加長)

  五、古今異義的詞

  1、浩蕩:怨靈脩之浩蕩(①古義:荒唐。②今義:形容水勢廣闊而壯大)

  2、工巧:固時俗之工巧兮(①古義:善於投機取巧。②今義:技藝巧妙)

  3、改錯:偭(miǎn)規矩而改錯(①古義:改變措施。②今義:改正錯誤)

  4、窮困:吾獨窮困乎此時也(①古義:處境困窘。②今義:經濟困難)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3

  1、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賤。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

  2、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

  3、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闢山林。形容創作的艱苦。

  4、杯水車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5、別無長物: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窮困或簡樸。

  6、不孚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7、不為已甚:指對別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

  8、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9、不容置喙:不容別人插嘴。

  10、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11、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之意。

  12、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註意。

  13、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

  14、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佔吞併。

  15、分庭抗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16、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后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17、管窺蠡測:比喻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狹隘、很片面。

  18、沆瀣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19、怙惡不悛: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20、諱莫如深:隱瞞的再沒有比它更深的了。

  21、濟濟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22、集腋成裘:積少可以成多。

  23、間不容髮:距離極近,中間不能放一根頭髮,比喻情勢危急到了極點。

  24、見微知著:見到微小的跡象,就能察知發展的趨勢。

  25、江河日下:比喻情況一天天壞下去。

  26、膠柱鼓瑟: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27、開門揖盜:比喻引進壞人,自招禍患。

  28、樑上君子:代稱竊賊。

  29、屢試不爽:屢次實驗沒有差錯。

  30、鱗次櫛比:形容屋舍或船隻等排列的很密,很整齊。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4

  1、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誤:城牆,正:軍營。

  譯文:大敗李信的軍隊,攻下兩座軍營,殺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當誅,請按之。誤:按照,正:審理。

  譯文:徐有功特意開脫謀反的人,論罪應當處死,請審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誤:拜見,正:授予官職。

  譯文:高祖派來使者授予(杜伏威)東南道尚書令的官,封他為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誤:報告,正:回覆。

  譯文:有關部門為此上奏,(後主)下詔回覆同意了這件事。

  5、齊孝公伐我北鄙。誤:輕視,正:邊境。

  譯文:齊孝公進攻我國北部邊境。

  6、官人疑策愛也,秘之。誤:喜歡,正:吝嗇。

  譯文: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捨不得騾子,便把它藏了起來。

  7、堯民之病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誤:生病,正:擔心,憂慮。

  譯文:堯的百姓擔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築巢,這就是避免災害的巢。

  8、煥初除市令,過謝鄉人吏部侍郎石琚。誤:免除,正:(被)授職。

  譯文:劉煥剛被授職市令,拜訪同鄉吏部侍郎石琚。

  9、師進,次於陘。誤:依次,正:臨時駐紮。

  譯文:諸侯的軍隊前進,駐紮在陘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誤:完畢,正:通“猝”,突然。

  譯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災難突然降臨也不會驚恐。

  11、王趣見,未至,使者四三往。誤:高興,正:通“促”,趕快。

  譯文:楚王趕快接見(尊盧沙),(尊盧沙)沒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請)。

  12、存諸故人,請謝賓客。誤:安置,正:問候。

  譯文:問候那些老朋友,邀請拜謝賓朋。

  13、若復失養,吾不貸汝矣。誤:借給,正:寬恕。

  譯文:如果再不贍養母親,我就不寬恕你了。

  14、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誤:捉拿,正:及,達到。

  譯文:楚莊王謀劃事情很得當,群臣沒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勝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誤:恩德,正:感激。

  譯文:假如劉裕取勝,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給他的好處。

  16、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誤:上去,正:當即。

  譯文:陛下(如果)當即殺掉他,(就)不是我的職權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貢部,多柬拔寒俊。誤:典籍,正:主管。

  譯文:賈黃中先後兩次主管貢部,多次選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傑出的人。

  18、衡攬筆而作,文不加點。誤:標點,正:刪改。

  譯文:彌衡揮筆就寫,一氣呵成,一個字沒有刪改。

  19、諸公多其行,連闢之,遂皆不應。誤:許多,正:稱讚。

  譯文:許多人都稱讚他的品行,接連幾次徵召他,他都沒有答應。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奪。誤:奪取,正:強行改變。

  譯文:太祖瞭解他的志向,允許他而沒有加以強行改變。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5

  一、通假字(解釋加點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說(說,通“悅”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

  8、、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9、令將軍與臣有?(“?”通“隙”,隔閡、嫌怨)

  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來(“蚤”通“早”)

  13、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通“納”,接納)

  二、古今異義(解釋加點字)

  1、行李之往來((古義:出行的人)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義:那人)

  4、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

  5、持千金之資幣物(古義:禮品)

  6、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古義:袒露一隻臂膀)

  8、諸郎中執兵(古義:宮廷的侍衛)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義:投擊)

  10、斷其左股(古義:大腿)

  11、沛公居山東時(古義:崤山以東)

  12、約為婚姻(古義:結為兒女親家)

  13、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意外的變故)

  14、將軍戰河北(古義:黃河以南,黃河以北)

  高中語文知識點總結6

  一、語文基礎題

  先說時間的分配。第一大題的3個選擇題,一般同學可控制在5分鐘。這部分題目因題型穩定,平時訓練也多,基本套路考生應該是相當熟悉的,因此在審題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膽作答,中等速度解答為宜。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沒有充分的依據,不要擅自改動。

  答題策略:

  1、看清題幹要求。選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項,有沒有其他可供答題參考的資訊等,務必看仔細,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選擇項。如“詞語、成語(含熟語)辨析題”可從感情色彩、範圍大小、程度輕重、搭配得當與否、是否重複累贅等方面考慮。

  3、幾點常規的提醒。讀音正誤辨別時,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這麼讀的字越要謹慎;錯別字正誤辨別,看題不宜太長久,時間長了原本是正確的反而會覺得像是錯的,如無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選詞填空題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問題;成語使用題忌“望文生義”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有時試題中那“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

  二、自然科學和社科類文章閱讀

  這兩部分的內容考查,一般採用單項選擇的形式,共設四個小題。做好這四道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思考的嚴密、周詳。

  2、務必找到與試題選項對應的詞、句、段,反覆對照理解,仔細判斷選項正誤;依據原句進行推理要合理,否則成為“無中生有”。

  3、瞭解設定干擾項的幾種情況: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無中生有,擴大或縮小概念的範圍,缺乏依據,因果顛倒,先後錯亂,張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有時選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腦清醒。靜下心仔細閱讀,力求準確理解。

  答題技巧:

  一是鎖定題目的閱讀區間,在第幾段第幾行,特別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詞語、句子的理解題。

  二是一般第1、2題比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據題幹指向。表述一般與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確。

  三是第3、4題的設題難度稍微大一點。設題的錯誤項大都與原文有些偏差。細微處要搞清楚。

  三、文言文閱讀

  針對文言文閱讀試題多以敘述性文字為主的特點,在進行整體性閱讀時,要用心去查詢文中的人和事,儘量把文中下列相關的內容圈點出來:人有幾位,如何稱謂;主角是誰,與他人關係怎樣;事有幾件,由幾人所幹;事件關係,有何意義,大體分分層次。接著審清題目,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研讀文段,不在無關處糾纏,要在緊要處下工夫。

  1、文言實詞的理解: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利用字與字、詞與詞的結構特點。採取由彼到此的聯想方式,迅速理解詞義。選項中給出的解釋,可代入句中,結合上下文,反覆印證。另外要特別注意詞的多義、詞的活用、詞的古今異義、通假、詞的偏義等文言現象。平時我們積累的一些成語中個別語素的解釋,有時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也要為我所用。

  2、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以理解句意為前提,根據詞在句中的位置化虛為實,斷定詞性和用法。

  3、“篩選資訊”和“把握文意”:這是文言文閱讀的最後兩道題。要注意整體把握。尤其最後一道“把握文意”題,該題四個選項的設定。大多是按原文內容先後順序排列的,往往選不恰當的項,這既對理解全文有幫助,也為解前面的題提供了有效的資訊。此處宜稍放慢速度,力爭做正確,做完後,回過頭來檢驗前面幾個題的正誤。

  答題技巧:

  1、要學會圈圈點點,因為第I卷使用答題卡,圈點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劃一劃。

  2、要先讀文言文的最後一題,即內容的概括分析題。這個題實質上可稱為“文言文的白話譯文”,它對人物、對全文內容、對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瞭。所以先讀了此文。就相當於讀了譯文之後。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藉助原文推斷詞義。不要想當然,要調動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儲備。

  4、文言文的翻譯,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後面的句子自然會水到渠成。

  5、除了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外(大綱規定的120個),還要在考前看一看課本中註釋的其他文言實詞,只看註釋即可。

  6、文言虛詞要在“而、與、乃、其、所、為、焉、以、因、於、則、之”等常用詞語上,再複習一下。

  四、閱讀題答題技巧

  1、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定懸念(小說,但上海不會考),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2、修辭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並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件+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調了+物件+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引起讀者對+物件+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5、反覆:強調了……加強語氣。

  6、句子含義的解答: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徵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物件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7、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物件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格式:說明(介紹)+說明物件+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觀點怎樣;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五、作文技巧

  1、動筆之前要擬題,標題要漂亮

  考試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來擬定題目,題目不宜太長和太短。怎麼擬題呢?對於成績一般的考生,應該採取特別措施了。擬題的辦法有2個,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擬題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師講述的類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長或考生,趕緊去翻閱最近一年的讀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訂本,根據題材,選擇幾十個比較精彩的標題,背下來,考試的時候可能比葫蘆畫瓢地就能採用到。合訂本在大洋百貨東邊衚衕裡的書攤上有賣。

  2、作文首尾要打眼,豐富多彩出靚點

  考試作文的開頭方法很多:六要素開頭法、題記開頭法、懸念開頭法、引名句開頭法、排比句開頭法、擬人式開頭法、設問式開頭法、對偶式開頭法、博喻加對仗開頭法,合用修辭開頭法、巧述典故開頭法,解題式開頭法、名人問答開頭法、詩文引用開頭法。希望考生們準備好一些關於道德、學習、禮儀、愛國、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時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時候,腦子裡會閃現出上述前七八個開頭方法。

  結尾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結尾是總結全文。如果是記敘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議論文,則要注意歸納。無論如何,最好要扣準標題。怎麼扣呢?如果你實在拿不準,就在結尾段的第一句,把題目說一下,然後歸納全文觀點就是了。建議百度一下結尾方法,汲取有用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