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小學美術研修總結(通用5篇)

小學美術研修總結

小學美術研修總結(通用5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透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因此我們需要回頭歸納,寫一份總結了。那麼總結要注意有什麼內容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研修總結(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美術研修總結1

  很榮幸參加這次小學美術實踐研修,這次培訓,多位經驗豐富的教師生動講解給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上的享受。我從中感悟到,教師的價值在於內外兼修,在於人格與專業的共同提升,在於對教育的激情和對教的熱愛。

  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學習,透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美術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三週中,我們一共觀摩了博才小學九節美術課,語文,數學,音樂課各一節。參加了省級語文教研活動和區級美術教研活動,同時我們認真上好了美術實踐研修彙報課,並且能遇上一師範美術系主任,書記以及國培美術班班主任親自聽課,課後給我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使我們受益匪淺。

  透過這次美術實踐研修,我進一步體會到了參與式教學的重要性。知道教師組織活動的能力對於課堂參與式教學的意義,在教學中,多創造互動機會,讓學生與學生互動,教師與學生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我更加了認識語言藝術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視,因為小學生的天性活潑好動,需要有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們,帶有趣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就能更好地進行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教師要將自己的課堂語言“說準、說清、說精、說好”,激發了我探索美術教育中美育因素的興趣。透過老師的指導,我對新課程小學美術教育有了新的認識,對備課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對說課、評課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就是多困惑尋找到了答案。

  在這三週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謝和感動,感謝湖南一師國培辦給了我們十分難得的實踐研修專項活動,感謝高新博才小學給我們熱情的支援和關心,專門給我們開了熱烈的歡迎儀式和歡送會,並在各方面教大力支援。我們尤其感謝一師範帶隊教師楊蓓老師和博才小學指導老師楊利紅,周軍,龔婷老師,是他們給了我們無私的幫助,既是良師,又是益友,讓我們很感動。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將把這次實踐研修的新理念,新方法結合自己和學生的實際帶到工作中去,為小學美術教育作出應有的貢獻。

  小學美術研修總結2

  我很榮幸能參加這次小學美術遠端培訓,透過這次培訓,多位教育專家的講解給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上的享受。我從專家教授們的課程講座中感悟到,教師的價值在於內外兼修,在於人格與專業的共同提升,在於對教育的激情和對教的熱愛。

  在研修過程中,我堅持每天進行網上學習,認真觀看各個專家的影片錄影,透過學習,解決了我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很多疑難問題,使自己在師德修養、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時更新了教育理論,豐富了教學經驗為今後從事品德教學工作,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透過學習我認識到新時期小學美術的教學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長期以來,由於小學美術課的疏遠與學生實際,進而促使學生普遍喪失了學習興趣。小學美術課教學不但要讓學生學知識,還要教會學生用知識,讓他們面對紛繁複雜的現實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發現,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

  其次,教師理應針對教學內容和方式進行創造性的發揮,要創設創新教育氛圍,主動為學生提供學習和積極參與的平臺,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教學過程應該是師生共同完成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把思考權和討論權下放給學生,鼓勵在看、思、畫中提升自我。要尊重學生每一個具有新穎的念頭,關注他們每一個帶有創意的言行。教育教學實踐證明: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時不時的為學生提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就會得到迅速發展。而這種內在的情感,又會反過來激勵學生不斷地再創造。

  在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主動完成學習過程,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生在思維和行動上常常進發出令教師意料不到的充滿童趣的智慧火花。

  小學美術研修總結3

  透過數週的學習,觀看每位專家、教授的影片授課,讓我受益匪淺。使我認識到教師在給學生們授課時以下六點的重要性:

  第一,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學生們首先只有對美術產生了興趣,老師才能給學生們上好這一課,但是農村學校的美術教育材料少,很多時候沒有辦法給學生上課。比如陶罐的手工製作,就只能變成欣賞課。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變換教學方法來讓學生們上好這一課,從而激發他們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二,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儘可能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們欣賞、體驗感受美術,正確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感受美術作品的美,讓學生們對美術產生濃厚的興趣。

  第三,教師在給學生們上美術課時要儘可能地創造出一個輕鬆的學習氛圍,不能讓一節美術課變成了一節死氣沉沉的語文講解課,要讓學生和教師一起參與到這節課中,無論是手工製作還是繪畫,教師都要要求學生們跟著教師一起參與其中。同時,要突出小學美術學科的特點,讓學生們採用多種多樣形式來設計出豐富多彩的作品,突顯他們個性。

  第四,新教材的編寫正適合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是把活動作為主導,而知識貫穿於活動的始終。教師在美術教學時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來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為他們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養。

  第五,教師在上美術欣賞課時不僅要會欣賞學生們的作品,還要會評述他們的作品。要讓學生們多使用一些美術語言。在欣賞課時,老師不妨讓學生們自己先說出對某位大師的作品的感覺,然後老師再做補充。

  第六,教師要讓學生們理解美術材料的多樣性。讓學生們採用自己喜歡的材料來進行作品創作,比如我上某節美術課時讓學生用不同的材料表現青蛙,結果就出了不少花樣別出的作品出來,有毛線材料的,有石頭材料的,有廢紙材料的。由此看來,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們更有益於提升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我透過多日的學習,有了網際網路的幫助,讓我線上認識了很多美術教學出眾的教師,在我們共同討論的話題中,得到了更多的好的教學方法。過去一些在教學中遇到了困難,在這個平臺透過和很多互不相識的教師一起探討,問題迎刃而解,不僅是自己在教學中的問題得到了好的解決方法,也汲取了其他教師的好的教學經驗,使自己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得到了好的幫助。

  小學美術研修總結4

  常有幸到成都市小學美術骨幹教師研修班這個優秀的團隊中學習。在一週的研修培訓中,我感觸良多!

  一、透過培訓,反思自我。

  作為一線教師,能靜下心來深入思考、研究自身與學生髮展的機會不多。透過這次的專家講座、優秀老師做課、參觀博物館等培訓活動,我更加認識到自身在教育理論、專業素質等方面的欠缺,對發展缺乏長期、科學的規劃。

  二、透過培訓,明確了方向。

  在培訓之初,郭小平老師就給我們明確提出了三年培訓規劃:第一年理論提升;第二年專家跟崗督導;第三年透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拓展活動展示學習的悟與得。有了這樣的安排,我們更體會到了“骨幹”二字的含義和份量,明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三、透過培訓,思想上得到了提升,開闊了眼界

  透過馮恩旭、辜敏、郭小平、匡敏、陳興中等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引發了我們對於新課標和文化藝術深層次的關注和思考,而這種思考又將引領我們的教育教學。另外,透過參觀博物館讓我們走進了各種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也為教育教學收集到了珍貴的資料!

  四、這次培訓體現了老師們的主體性。

  這次培訓最大的特點就是互動性強。專家會不時圍繞主題丟擲一個個話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互動,百家爭鳴!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資訊在碰撞、在反饋!老師們學得主動、熱情!

  總之,這次研修讓我更清楚地意識到該站在什麼樣的高度、角度去看待、規劃自己,使我更有信心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去不斷追求、完善自我!

  小學美術研修總結5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聽了專家的點評與講座,讓我收穫頗豐。隨著課改的深入,小學美術研修文化的構建,以及專業美術教師隊伍的不斷壯大,我越來越覺得自己難以勝任小學美術教學工作。在聽過小學美術老師的經驗介紹後,感觸特別大: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傳統的兒童美術教育是一種你講我聽的“灌輸式”和“培訓式”的活動。一味的讓兒童進行臨摹寫生,兒童只能被動機械的再現,很少有自由發揮的餘地。課堂教學大多簡單的只剩下教師講解作業要求學生作業這兩個環節而已。學生在課堂上是有足夠的時間完成任務,但沒有任何的情感體驗,沒有任何的創造想象,只是千篇一律的完成作業而已。隨著新課程的全面推廣,為了最佳化課堂教學,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就需要嘗試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遊戲中學習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單一枯燥的美術教學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學生的發展。“遊戲”是兒童喜歡的活動,能滿足他們愛玩好動的需求。遊戲能激發學生大腦最積極最有創意性區域,把美術活動與創新能力有機結合在一起。

  二、在比較中發現

  美術是視覺的藝術,運用比較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能從多角度地對不同作品做比較分析,便於學生認識掌握相關的知識有利於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並能產生深刻印象。從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這種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應注意精心選擇作品,適時進行啟發、引導,講究科學性、典型性和藝術性。

  三、在分步中簡化

  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不管任務的難易前半節課教師講後半節課學生做,這樣很不利於學生創作出優秀的作品。在整堂課中教師應始終作為學生的合作伙伴參與其中,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舉一反三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發展、得到昇華。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生動的美術教學環境。

  四、在討論中感受

  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可以運用討論的方法,讓學生透過討論學會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斷。當然,討論也不是一種形式隨便的讓幾個學生聚在一堆說幾句,而是應該像節目主持人一樣,分好小組,提出具體的問題,然後進行引導、調控。老師應對學生的發言作點評、指導、昇華。討論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判斷,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五、評價中體驗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評價改變了以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重教師不重學生的教育觀念。我們可以採用採用了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評價手段。這樣有助於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我們尤其應該注意到了學生的自我評價活動,引導學生透過一堂課的活動後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從自身的發展需要出發,自己主動找出自身的不足之處。

  總之,這次“國培”學習是一次徹底大,讓我明白美術課是怎樣上的,明白美術老師是怎樣做的,明白和學生是怎樣互動的。這真的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最真實、最純樸的美術交流。在以後的教學中,讓我對美術課有了全新的目標,全新的方向,開發自己的美術校本課程,讓學生接受最生動的美術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