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讀書總結(精選5篇)
總結就是對一個時期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個人讀書總結(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個人讀書總結1
“讀書是每個人生命的需要。閱讀一本好書,能夠豐富我們的知識,陶冶我們的情操,啟迪我們的智慧,點燃我們實現理想的希望之火,手捧書籍,就是手捧希望;開卷讀書,就是開啟窗戶。
近兩年來,我沐浴在書香中,徜徉在書海里,我驚喜的發現,讀書讓我變的更聰慧,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敏捷,讓我們的校園煥發出勃勃的生機。讀書更提升了我們的品味。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在讀書中,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在我們營造的書香校園的氛圍中,在書海中暢遊,多讀書,讀好書,豐富心靈、豐富人生已成為一種時尚。
在讀書活動中,我投入到讀書節的各項活動中,以書籍為伴,以讀書為樂,以讀書為榮,在書海中汲取智慧的營養。
同學們,在書中,我看到了哈利波特,認識了馬小跳,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書讓我的世界變得充滿趣味,讓我的心靈更加充實,讓我與偉人、與英雄對話,讓我眼前的世界如此的五彩繽紛!
我與書為友,看到了人文與科技共舞,賞經典與時尚齊飛。芬芳相隨,書香長在,相信人生會因讀書而更加精彩。
教師個人讀書總結2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承擔著育人責任的教育工作者應該靜得下心來,學習,思考,豐富知識,陶冶情操,讓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識的海洋中。所以教師要多讀書,讀書讓教師更加豐富,讀書讓教師更具魅力,使我們更透徹地領悟教育真諦,從而更加成熟。本學期我根據自己學期初制定的讀書計劃進行閱讀,先後閱讀了《好課是這樣煉成的》等優秀教育理論專著,還閱讀了《最後一顆子彈留給我》等文學作品,與學生一起閱讀、交流了《中外神話故事》《愛的教育》《笑貓日記》等兒童文學。讀書讓我學會了怎樣正確地去引導教育孩子,讀書使我再提起筆來寫些什麼,不再會覺得那是一件難事。我努力做個真正的職業讀書人,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再把這些營養輸送給我的學生們。
教育專著《教學模式》一書的閱讀,使我感覺一方面複習了一遍理論課,更重要的是我對新課標、新教材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我最欣賞的就是文中開篇卡爾康寫給喬伊斯的那句話“這本書也許叫做《學習模式》更為合適,因為真正的教育就是教會兒童如何學習。”指引我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學習,勤於實踐,就像文中所講的“教育不斷地產生新的思想和情感。人類意識的發展變化,思想和情感的打破與重構,使教育過程不斷呈現出新的特點,也使教與學成為一個令人驚歎的不斷變化的過程。”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寫在前面的教育是一種心靈的喚醒中的一段話“教育就是一種心靈的喚醒。孩子成長是其心靈中真、善、美的種子不斷生長,自主發展的過程,任何人也無法替代他們。班主任的使命就是用溫柔而靈巧的‘教育之手’,去觸控他們稚嫩的心靈,以喚醒埋藏在他們心底的良知和潛能,促進其自主地成長和發展。”就像著名特級教師丁有寬說的“要當好一個班主任,必須對學生愛之深,知之備,導之以微,喻之以理,既要熱愛學生,瞭解學生,又要善於誘導,才能教育好學生。”透過讀書讓我進一步明確了作為教師要有一顆寬容之心、進取之心、精細之心、欣賞之心、快樂之心,才能更好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真正成為學生心靈成長的喚醒者。
《好課是這樣煉成的》讓我把理論和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書中品讀了於永正、孫雙金、薛法根、王崧舟等名師和王文麗、張祖慶青年名師的課堂教學經典案例。透過閱讀,使我對於課堂教學有了很深的感觸,認識到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細枝末節,往往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水平、折射著教師的教學思想、表達著教師的教學風格,體現出一位教師的實力和動力。
作為一名教學,要在教學中關注一些重要的細節,要知道關注細節其實就是關注新課程的理念是否落實到位,就是關注教學行為能否根據新課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就是追求教學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學的智慧,教師能夠做到把握細節,就能夠提升自己的教學智慧。或許我們在教學中會取得成功,或許會遭遇失敗。但是隻要我們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學資源,苦心尋求激發學生興趣的手段,那麼教學的趣味性自然就會生髮出來,就能達到教學的理想境界。所有這一些都需要教師成為一個學會做到反思的教師,只有不斷反思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就像葉瀾教授所說的:“一個教室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
文學作品的閱讀常常使我忘記時間的存在,感受到書中人物命運的悲歡喜樂,讓我享受故事情節的同時感受到優美的文字。我震撼于軍人的毅力與勇氣,我感動于軍人眼淚與汗水,我熱愛著他們,敬佩著他們,也銘記他們刻於心底的誓言“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我還有閱讀的文學書籍聯想到自己的教育工作,面對出身家庭不同、性格脾氣各異的學生,他們的表現也是千差萬別的。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向書中的楊庭輝學習,具有堅定的原則和高超的策略,既要看到學生的不足,還要看到學生身上的優點,學會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不要過於苛責,要給學生成長的時間,讓他們沿著正確的道路健康成長,教師要學會靜待花開。
教師個人讀書總結3
蘇霍姆林斯《給教師的建議》告訴我們每個老師:那些特別的孩子正是透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從這句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呢,從書裡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迸發希望之火。
自信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智力、體力還是在做事的能力上,自信心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特別是青少年時期,一個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會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動性、積極性,其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就會覺得生活暗淡無光。
二、賞識學生的優點,尊重他們,激勵他們全面發展。
作為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尤其是後進生更是如此,他們希望用脆弱的自尊來保護自己。我們要發自內心地尊重他們,不要傷害後進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自尊心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對待它要極為小心,要小心得像對待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學生才能信任老師。
三、教師要付出愛心,感化學生受傷心靈。
對於那些學習差、紀律鬆懈、思想落後的學生教師沒有歧視他們,而給予更多的愛。使他們時刻感到集體的溫暖,老師的關懷,消除失落感,使他們充滿信心、滿懷激情,奮發向上,而不是諷刺挖苦,使其萎靡不振。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用無私的愛心溫暖冰凍的心靈,會讓他們實現自身的價值。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處,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中的養分,是教育中的陽光雨露,沒有了愛,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是空虛的,是不能成長的。
課堂是什麼?是教師一統天下的講堂?是教師施展聰明才智的舞臺?是知識搬運的中轉站?蘇聯著名教育家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讓我從書中找到了答案:課堂應該是連線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橋樑,是學生享受學習樂趣、接受情感薰陶的場所;也是師生生命相遇、心靈相約的聚集地;更是師生共同生活的舞臺。這樣的舞臺需要師生共同完美地演繹。兩者互相影響,相輔相成。
此外,我也喜歡看勵志方面的書,《誰動了我的乳酪》、《把信送給加西亞》就是比較精彩的兩本書,讀完這兩本書,我認識到我們在為自己的事業、生活做出選擇時,首先要充分熱愛自己喜歡乾的事,愛崗敬業才會努力鑽研,努力鑽研才能有所作為;選擇自己有能力乾的事,選擇一經確定,就要棄而不捨地去奮鬥、去追求,從一點一滴做起,從最小的事做起,奔向目標永不放棄,在這個過程中增長才幹,樹立信心。久而久之,必定會有所作為,有所發展,有所創造。
讀書讓我學會了怎樣正確地去引導教育孩子,讀書使我再提起筆來寫些什麼,不再會覺得那是一件難事。我要做個真正的職業讀書人,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再把這些營養輸送給我的學生們。讓我們一起讀書吧,使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讓我們插上展翅翱翔的翅膀。
教師個人讀書總結4
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一、經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
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
二、教書和讀書生活,使我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諦:
教師的人生,應該有創新精神。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我們要做“代表先進文化方向”的創新型教師,愛崗敬業是創新型教師應具備的首要條件。他不但具有無私奉獻的師魂,誠實正直的師德,全面發展的師觀,教書育人的師能,嚴謹求實的師風,而且還應具有開拓進取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勇於拼搏的英氣,甘願奉獻的“傻”氣,自強不息的骨氣。吾以培養新世紀之英才,振興中華為己任,雖生活清貧,但仍以春蠶的精神、紅燭的風格、蜜蜂的作風、綠葉的品格和孺子牛的志向,奮力拼搏,無私奉獻。
三、思考與反省
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願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我相信,在我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下,在自己的不斷努力下,一定會更加完善我得的讀書機制,使自己的讀書活動再上新的臺階!開出更豔麗芬芳的花朵!結出更大更甜的碩果!
教師個人讀書總結5
人最高興的,莫過於擁有了收穫。本學年,我的教學專業水平和個人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撰寫班級案例以及教育反思上,也越來越覺的得心應手,輕鬆自如。我的變化,緣由來自我愛上了讀書。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好書,像長者,諄諄教導;似導師,循循善誘;如朋友,心心相印。好書,能積累語言,豐富知識,能陶冶情操,受益終生。
在《給教師的建議》的建議中,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飢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這句話深刻的告訴了我們: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教書育人,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任,我們更需要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才能不斷的滋潤學生的心田;只有不但的讀書,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與學生走的更近,才能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傳遞;只有我們愛讀書,我們才能引領學生讀書;只有讀書,我們才能促進學生髮展。
在《細節決定成敗》這本書中,汪中求同志說:“細節決定成敗”“芸芸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況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於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礎。”這不僅讓我想起“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學校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是繁瑣的,他們都是由一個個不起眼的小事,一個個細節構成的,作為教師。我們不要小看了一個個的細節,這些細節卻關係著我們工作的成敗。孩子一個小小的舉動,我們都應該關注他要幹什麼,課堂教學中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可能決定這節課的成敗,所以,工作中、生活中。我們都要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個細節,做好每一個細節。
李鎮西老師《做最好的老師》中,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鎮西老師的話說,“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李老師的話,給了我工作的動力,我受意匪淺,不要把自己的目標定的太高,只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地進步,哪怕一點點,這也是我的收穫。
感謝讀書,讓我的教學充滿了生機;感謝讀書,讓我在實踐中體會到了知識的份量;感謝讀書,讓我能夠用智慧的大腦去澆灌含苞待放的花朵,用博愛的心靈給每一個孩子足夠的信心與勇氣;感謝讀書,讓我變得更加聰明,讓我的工作幹得更加出色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