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冬至> 【推薦】冬至的作文600字(通用12篇)

冬至的作文600字

【推薦】冬至的作文600字(通用12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推薦】冬至的作文600字(通用1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是冬至,媽媽一大早就忙活開了,又是和麵,又是調肉餡兒,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作文800字。媽媽昨天就說過冬至必須吃餃子。可是為什麼要吃餃子呢?我起床後趁媽媽不注意,

  悄悄來到書房開啟電腦,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裡點搜尋“冬至的來歷”,一下子搜出來好多關於冬至的資訊。一一讀過後我才知道,原來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啊。傳說是這樣的: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

  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

  。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

  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我故意問媽媽“媽媽,你知不知道今天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媽媽搖搖頭。“告訴你吧,是為了紀念治病救人的‘醫聖’張仲景。這都不知道!”我得意地說。媽媽也有不知道的時候,我暗自高興地想。從網上我還學會了一首關於冬至的《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朋友,你知道為什麼冬至要吃餃子了嗎?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2

  十二月十七日,將近冬至了。

  一點的午後,亮瑩瑩的陽光佈滿藍色的天空和大地;遠山上的樹木,朦朦朧朧的站著;山下的工廠,包裹在蒸騰的霧氣裡……燕山石化化工廠的蒸汽無邊無際地沸騰著,高高的冷凝塔似神仙巨人昂首佇立;

  冷風嗖嗖地,從操場的西邊流竄到操場的東面、南面;在亮晶晶的白雪上停留一下,便翻著跟頭,走了;吹在臉上,西北風火辣辣的,許多人都戴著羽絨服的帽子出行;頭頂的天空藍藍的,窈遼深遠,沒有一絲雲的天空像藍色的海洋的倒影,立在一望無際的高處,天地交合的地方,巍巍的高山支撐著,櫛比的高樓支撐著,婷婷的樹木支撐著……

  太陽光那麼的亮,那麼的耀眼,那麼的溫馨,那麼地柔韌……對抗著高傲的呼嘯的北風,絲毫不退縮;北風走過的殘雪,太陽的溫暖的手撫摸著,漸漸地,殘雪消融了;樓後的背陰的一面,雪堆依然那麼的厚實,依然那麼地冷酷。

  遠處,蒼茫的山峰雪融化了,顯出它們的本色。高山的頂峰,與藍天對接;一架銀白色的航班飛機從頂峰滑過;幾十只幾十只的麻雀,呼啦啦地震動著翅膀,從東邊飛向西邊去了……

  下午四點五十分,夕陽落在羊頭崗的山尖上;操場上,已有練體育的學生在進行長跑的訓練;東邊的天空變成了桔紅色、橙黃色、粉色像紗巾,系在了天空的邊上,把桔紅色橙黃色的染料使勁兒地揉,揉成了一片輝煌的燦爛……

  十二月二十日,清晨九點多,冷颼颼的風從東邊的山頭跑向山腳的原野裡,濃濃的霧氣籠罩著整個燕山;太陽像個金盤子掛在霧氣的帷幕上,沒有光芒;到處是一片片的殘雪,白瑩瑩的;一兩隻花喜鵲展翅飛舞在天空裡,喜鵲媽媽帶著孩子練習飛翔;大喜鵲在前,小喜鵲跟著,一會兒就隱沒在營銷中心新的辦公樓間了……

  靜穆的楊樹一排排的,一簇簇的,三兩棵的矗立在樓前樓後…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3

  冬至一到,三九嚴寒開始了。冬至的前夜,我們叫冬夜,是一年中最漫長的寒夜。在農村常聽老人說:“冬至大如年。”“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所以每年冬夜,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花生、葵花子、炒豆子……吃得開心,睡得也香。

  我是住校生,沒事又不好請假回家,看來冬夜要在學校裡過了。冬夜那天,北風呼呼地刮在臉上,像刀割一般。前一天還在樹上飄零的幾片梧桐葉,再也停留不住腳步,紛紛逃離那凌風的高高枝頭,投入大地媽媽溫暖的懷抱。從中午開始,就陸續有家長來校看孩子、送東西。我想:今天爸媽都上班,家裡不會有人來看我了,我真的得凍上一夜了。

  晚自修時,同學們再也沒有心思看書寫字,紛紛拿出自己家裡送來的食品,那份喜氣早已流露在臉上。只有我和幾個路遠的同學坐著發呆,班長凱玲走過來,手上捧著瓜子,送到我面前說:“章夢婷,這些瓜子給你嚐嚐吧。”沒等我說謝謝,同伴宇芳和林平也送來了她們父母買的花生、炒熟的玉米粒……我感動得要掉眼淚。這時,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來了。

  雖然圍著圍巾,但她的臉被寒風吹得通紅。我知道王老師她昨天剛值過班,今天晚上不用來學校的呀?只見她一手拿著手電筒,一手提了一大包東西,同學們的這一幕早已映入老師的眼簾,她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老師走上講臺,放下手裡的東西,對同學們說:“今天是冬夜,我們大家一起來吃花生,過過節吧!”老師特意給我捧了一大捧花生,再給四十多個住校生每人分了一大把,隨後又表揚了那幾個關心別人的同學。我們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猜老師給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裡面住著白胖子。”那種特有的熟花生的香氣瀰漫了整個教室,窗外雖然寒風襲人,教室裡卻暖氣十足。

  那一夜,我覺得特別暖和,睡得也特別香、特別甜。多麼難忘的冬夜。老師啊!您就像冬夜裡的火爐,把自己燃燒得旺旺的,然後給我們無盡的溫暖。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4

  昨天冬至節,因為爸爸、媽媽有事,所以就把一年一度冬至節時請親朋好友吃羊肉安排到今天。

  放學回家還沒進家門,一股濃濃的羊肉香味撲鼻而來,進門後看見家裡來了許多客人,有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和爸爸的同事等,他們有的站著聊天,有的坐著喝茶,個個神采飛揚,面帶笑容,我家八哥艾米也來湊熱鬧,嘰嘰喳喳鬧個不停,時不時冒出一兩句:“你好!你好!”逗得客人們哈哈大笑。

  屋子裡已經擺好了3張大圓桌,每張桌上擺放了一副電磁爐湯鍋,鍋裡熱氣騰騰,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我數了數,一共來了25位客人。

  白色的廚臺上擺放了一大盆煮熟切好的羊肉。還配有青菜,萵筍,捲心菜,菠菜,紅皮蘿蔔,雜耳根,青菜頭,韭菜、胡蘿蔔手工餃子。佐料有鹽、味精、香菜、蔥、芹菜和豆腐乳。

  六點鐘家宴開始了,大家紛紛就座,根據自己的喜好先在小碗裡配上不同的佐料,有的是幹拌,有的加了湯。我配的佐料是香菜,芹菜,鹽和味精。

  我夾起一塊香噴噴的羊肉,送入嘴裡,羊肉肥而不膩,粑而爛的香味馬上在嘴裡迴盪。

  客人們都對羊肉讚不絕口,還說可以上《舌尖上的中國》了,媽媽的臉上綻放出快樂的笑容。

  冬至節各地有吃餃子的習俗,據說吃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的。羊肉吃的差不多了,該煮餃子了。

  餃子放入沸騰的鍋裡,它們像一群肥乎乎的小白鼠,上竄下跳,滾來滾去,等餃子都浮上面,不再下沉,就可以吃了。

  我夾起一個餃子輕輕用牙齒咬開一個口子,它的汁流入我口中,立即感覺滿口生香,再繼續咬一口,又感覺它的餡又嫩又滑又鮮,真的是天下美味。不一會兒,幾大包餃子都被我們風掃殘雲般吃完了。

  鮮嫩的蔬菜又陸陸續續放入湯鍋中,蔬菜的清香充滿了整個屋子。

  晚宴一直持續到九點半,客人們都說,下一個冬至一定還要來。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5

  “吃了這碗湯圓,你又長一歲了。”冬至的時候,奶奶總是摸摸我的頭慈祥地說。而我,總是似懂非懂的端著熱騰騰香噴噴的湯圓含糊地應著:“真香,奶奶你也吃啊……”吃完湯圓,我就鑽到爺爺的懷裡,纏著他說說關於冬至的來歷。爺爺總是用滿是胡茬的下巴蹭蹭我的小腦袋,再娓娓道來。“冬至呀,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它意味著天會更冷,白天也變長了,當然了,春節也就更近了。今天我們不光要吃湯圓,還有一項重要的事——祭拜爺爺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感謝他們的養育和庇護之恩……”

  冬至祭祖在我們老家可算得上件大事。一大早我和弟弟就圍著奶奶,看她把糯米用水泡上三四個小時,磨成雪白的糯米漿,然後用布袋裝著壓到石磨下,慢慢把水排幹,生米粿團就做好了。米粿團分成兩塊,一塊做各種造型的米粿,另一塊就是用來做湯圓。接下來就是我和弟弟最喜歡的環節了——搓湯圓!全家人搬來小凳,圍座在竹簸箕邊,一邊聊天一邊搓湯圓。我和弟弟把米粿搓成各種奇形怪狀引來大家哈哈大笑,一大家子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樣子好不溫馨!

  到祭拜的時辰了,爺爺摟著我和弟弟來到大廳,奶奶早已在大廳供桌上擺好了包括湯圓和米粿的好幾樣祭品。我和爺爺一起跪在先祖的遺像前,隱隱約約聽著爺爺絮絮叨叨說著家裡的事:孩子們都很孝順,雯馨今年六歲了,很懂事也很調皮,家裡一切都好……

  祭祖儀式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結束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緬懷我們的先祖。爺爺說,他的爸爸媽媽一輩子吃苦耐勞,正直又善良,去世的時候親朋好友、村裡的人都來送,都在說祖父母是好人。“先祖一直教育我們持家要勤勞、做人要誠實、待人要和善,多念別人的好等等”,爺爺嘆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先祖說的這些,我們做的不夠好,接下來就看你們了,可一定要把我們的好家風一代代傳承下去呀!”說到這裡,我彷彿看到爺爺一閃而過傷感又自豪的神情。這一切只能留在記憶裡了,因為三年前爺爺永遠離開我們了。

  俗話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家是由無數個我們這樣的小家組成的,我想,如果每個家庭都把好家風家訓發揚光大,那麼我們中華大家庭一定會更加和諧美好!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6

  屋頂的煙囪飄出嫋嫋煙雲,柔柔的、如霧如塵;火紅的、燈籠形的電燈放射出明亮而又溫暖的光線;空氣中滿是溫馨的香味兒……今日是冬至,我們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

  離晚餐還有三四個小時呢,大家就都忙開了。有人忙著燒飯,有人忙著整理東西,還有人嘛……忙著玩兒?!只見大伯伯把袖子挽得高高的,胸前圍著一塊又小又式樣老土的圍裙,一手握鐵鏟,一手持蔬菜,兩腳實實的踏在地上,扎著馬步。現在的大伯伯哪裡還有一絲一毫平日裡的嚴肅?大伯伯被燻得通紅的臉上,彎彎的眼睛下,有兩個圓圓的小酒窩告訴人們它的幸福,可愛極了!奶奶和大媽媽則站在大門口和幾位鄰居講述著我們家裡精彩、有趣、豐富的生活,講述著我們家裡每一個人的精彩。她們的臉上洋溢著的,是欣慰的笑容!哥哥和我拿著一部手機,坐在凳子上,分享我們各自知曉的有趣的影片,分享我們各自發現的動聽的歌曲。只看見一大一小兩個腦袋緊緊地挨在一起,只聽見從我們嘴中流瀉出如銀鈴般清脆的、“快樂”的笑聲……

  終於開飯啦!因剛剛成年還不太會喝酒的哥哥,自告奮勇地舉起酒杯,到了半杯白酒,起身,碰了我們全家每一個人的杯子,一陣 “乒乒乓乓”、悅耳的玻璃杯碰撞聲後,哥哥一口悶,把杯子裡的酒全喝光了。我用充滿崇拜的目光仰視著哥哥,笑著道:“哥哥好棒!哥哥真厲害!”晚餐,一下子充滿了快樂的笑聲,幸福的臉龐。爺爺手舞足蹈地講述著許多有趣的事,講離我們遙遠的事,也講我們身邊的事。奶奶坐在爺爺身邊,埋頭苦吃,時不時抬起頭將一筷子的菜塞進爺爺的嘴裡,說:“這麼多菜,還塞不住你的嘴哇!”大媽媽大伯伯的筷子在一盤盤菜間揮舞,源源不斷地將我們大家各自喜歡吃的菜夾到我們碗裡。嘴裡還嘀咕“凌雲來多吃點!”“阿峰這個很好吃!”“爸媽,吃點蝦,你們要多補點鈣!”爸爸媽媽甜甜蜜蜜的互相敬酒,慢慢品嚐……家裡一副其樂融融的畫面。

  冬至,我們一家人在一起,溫暖、幸福、快樂!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7

  冬至,一年最冷的季節。

  今年冬至,我一人在家。姥姥身體不適,媽媽留在她身邊照顧。爸爸在外地上班,特意叮囑我晚上記得給祖宗燒紙。

  很久沒做過祭掃祖先的事情了,只記得兒時太太拿著一支紅色小花鼓,在我面前搖晃著逗我。晃晃悠悠,如今,我已17歲了。

  吃過晚飯我便出了門,天早早的黑了,刺骨的風颳在臉上麻麻的,吹散了道路兩旁粘在枝上掙扎不肯離去的樹葉。頭頂的月亮模糊不清,不似平日裡那般鋥亮,泛著黃,為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又添了一絲深沉。

  聽爸爸說,買祭祀品要去人少僻靜的小店。我獨自走在小道上,兩隻放在口袋裡的手緊緊地攥著兜布,滲出了細細的汗。冬至的夜顯得格外的黑,店鋪基本上都早早的關了門。走了很久,一道暖黃色的光映入眼簾,一家破舊的菜市場中門前整齊有序的擺列著各種祭祀品。

  我長吁一口氣,終於到了。

  賣家是位四十左右的中年婦女,很貼心的為我準備了紅色的袋子,並介紹羅列著的金銀財寶。這裡是金光閃閃,最受歡迎的金元寶,那裡是財源廣進,意義深遠的長銀條。她細心告訴我祭祀的步驟——先把名字寫在紅袋子上,再在周圍散一點紙錢,最後就著燃著的火星把紅袋子從底部燒起。這樣紙錢燒了,別人家不會搶。

  我在心底記下步驟,謝過她便離開了。一路上,陸陸續續有人開始燒紙,嘴裡唸唸有詞。三五成群,也有一個人。人們佇立著,安靜的看著火苗,嘴裡唸唸有詞,時不時用小棍將即將暗淡下去的火苗撥地更旺。那明亮的火焰伴隨著嫋嫋青煙既有淡淡的傷感,也是對已故先人一種深深的緬懷。

  我按照心裡記下的步驟將祭祀做完,又把灰燼整理在一起。並在心裡祈願——家人健康平安。我想太太能夠聽到我的聲音,我也會為了整個家族的興旺而更加奮發努力。

  到家了,身體漸漸暖了起來。我將買好的餃子放進鍋裡,嫩白堅硬的它們撲通撲通的一個個跳進鍋裡,發出清脆的聲音。不一會兒,噴香的餃子就出鍋了。湯水白白的,餃子餡兒的油零星地浮在湯麵上,一大口喝下去,心裡滿滿的。

  冬至,是一年最冷的`時候。死者已矣,活著,要懂得珍惜。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8

  一轉眼冬至又到了,而關於冬至的習俗有人說吃餃子,有人說吃湯圓,但是我們老家的習俗更特別,那就是吃包子,雖然已經很漸漸失傳了,但是我們家依然還保留著這個習俗。

  去年冬至,奶奶一大早就發好面,準備好羊肉胡蘿蔔餡。一聽說包包子,我急忙洗了手,跑到案板邊,拿過奶奶壓好的麵皮,開始學包包子。奶奶邊包邊教我:“左手心放麵皮,右手舀餡放在麵皮上。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邊皮,中指沿著邊兒往回拉,邊拉邊捏,最後捏到一起擰個小辮就行”。我一聽,難,得有點技術。奶奶說:“不怕,一學就會。”她握住我的右手,分開手指,在麵皮上練習“邊拉邊捏”,看著麵皮的圓邊在我手下一點點收攏,也很好玩。奶奶教我做了兩個,第三個我堅持要自己來,開頭我小心慢慢捏,不算順利,快要捏好了,我心裡高興,想一下捏住,可是餡都捏到了邊上,拉回的面捏不住倒粘在手指上。我有點發急,使勁一捏,不想倒把皮捏破了,餡也漏了。奶奶一看說:“不要急,最困難的時候就是快成功的時候。你這是面邊上粘了菜汁就捏不住;手溼了就粘面了。”我長吸一口氣,擦乾手,重新拿過一面皮,按部就班操作,終於成功了。那包子歪著小辮坐在箅子上,我左看右看,多像淘氣的小娃娃!我大喊:“耶,我捏了個胖娃娃!”大家都笑了。吃飯了,奶奶端上熱氣騰騰的包子,我心裡美滋滋的,這包子也有我一份功勞啊!

  不知道冬至的這個習俗還可以流傳到什麼時候,但是我喜歡這樣傳統的節日,喜歡這樣傳統的習俗。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9

  在冬至時節,寫給逝去的母親。

  ——題記

  冬至來臨的時候,天氣一天天冷了起來。我心也漸漸冷了行起來。行走在沒有一絲雲彩的藍天下,石楠樹上掛著彩色的果實,香樟樹鬱鬱蔥蔥,梅花含苞待放,心應該是遠離荒漠的,可卻被莫名其妙的悲哀荒涼侵擾著,難過著,心也越加荒涼。

  今生已經有多偶然,哪怕是至親母女。緣分可遇不可求,哪怕是父母和子女。真正的懷念,是在失去之後。當懂得親情彌足珍貴的時候,早已經沒有沒有了。在夢中相見母親,在幽幽的找尋中醒來,我會想是否有來生。假如有來生,但願有緣相遇見到母親,哪怕讓我看見您幸福平安,不像今生那麼辛苦,不再英年早逝。

  我知道,嚴冬來臨的時候,春天不遠了。

  那條和母親一起走過的小河早已經不在了。如果在,這個季節,河邊麥田裡應該有不多的薺菜,閒暇時可以採摘回家,那可真是美味。不久河畔的鳴蛙就會在耳旁,還有從水邊草叢裡提起了的成串的蛙卵,還有被我驚擾的蝌蚪群,還有田埂上的野生報春……

  還記得那個水還很涼的黃昏,我不怕水涼銑足而濯,臉上的和頭髮上欲甩未落的水珠,被母親的責怪。只可惜那時的我裝不下那淡淡的暮色,如果當時就能把它化成墨滴,暈一種結局,也許在這寒冷的冬夜,就是歲月留給我的溫暖,是我對明天對春天的期盼。可是,那已經留在記憶的面孔,只在遠方相互注視。

  春暖花開的時候,那微笑又像往常一樣,隨黃昏隨天地暗去了,剩下的依舊是無窮無盡的念想。

  季節輪迴,人生怎麼輪迴呢?親情怎樣輪迴呢?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0

  時間過的很快,彷彿前一秒夏天悶熱的氣息還停留在鼻尖,轉眼間冬日的寒冷就已經襲來。已經立冬了。昨天凍得不行,手僵硬到握不住筆。

  冬天一來,我有了我自己特有的習慣。不敢直接坐到木椅上,因為太涼;總會責怪第四組的男生把窗戶開那麼大,當冷風灌進來時,心裡就會默默地想這些男生是不是不怕冷的妖怪。

  很多開始了,複習。很多結束了,活動社。一切悄無聲息地來去,暮然回首才發現它已經消失不見。

  今天老師在黑板上寫下“複習,迎考”時,就很悲傷地感到來到了“我說的都是重點”的複習階段,心情惶恐,但又帶著一絲期盼。心中也沒怎麼做好準備,依舊下課曬太陽放學去小賣部兜兜轉轉。

  馬上期末考了。

  我總覺得上半學期的期末考是對自己的一個儀式,下半場則是審判,這是後話,先不提。在這個人生特定階段的使命裡,我衷心希望自己能夠被打倒後原地站起滿血復活,順便瀟灑地放殺招K掉BOSS。

  後來我想完美並不一定重要,因為完美就意味著一切結束,餘生只能因循守舊,不可能再有進步。也許有些地方需要完美,但有些事一旦有了完美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樂趣。

  人生,其實也是離開後再回來的迴圈,所以我不抱怨習題,所以我一直相信:知己生死闊契,朋友來日方長。

  今夜我在臺燈下完成冬天對自己的儀式,抒發小小的感悟。

  22號冬至。冬天依舊很長。

  每個時節都有終點,春過後夏,夏過後秋,秋完結冬至。在冬天完成這個儀式,往往更完整也更具意義。

  我們或許會對以後看得更加清楚些,原本的淚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在自己對自己的鼓舞中——不斷回暖。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1

  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為節日來過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周曆的正月為夏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於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要向父母長輩拜節;宋朝以後,冬至逐漸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節慶活動。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

  冬至的作文600字 篇12

  冬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尤其是在北方,你像我們老家河南,到了冬至,要包餃子,每個人都得吃,你要不吃,耳朵可能就得被凍掉。這是一個習俗,怎麼傳下來的呢?

  據說在東漢末年,在河南地界兒,有一年冬天,天兒特別冷,天寒地凍,寒風刺骨,大雪封門,那年頭也沒有空調沒有暖氣,吃不飽穿不暖,很多人都得了凍瘡,剛開始是凍手,後來凍腳,凍手凍腳,怎麼這麼不老實啊!啊,把手和腳都給凍壞了。後來耳朵、臉,以至於全身都生了凍瘡,是疼痛難忍,不光是疼,它還癢,你說這多難受啊,苦不堪言!有的人耳朵都給凍沒了,全身潰爛的也有。你說,這老百姓碰到這個天災,政府不管嗎?管?沒法管。當時是什麼個情況,兵荒馬亂,諸侯紛爭,沒人顧得上黎民疾苦。

  就在這個時候,活菩薩出現了,醫聖張仲景回鄉祭祖,張仲景他是河南南陽人,這一路上看到這樣的情景,心急如焚。這怎麼得了,我得治病救人哪。他就在當地搭起了一個醫棚,支起了一口大鍋,把白菜、羊肉切碎,加入花椒胡椒和一些祛寒提熱的藥材,放在鍋裡煎熬,完了之後用麵皮兒包起來,包成耳朵的形狀。再放到鍋裡煮熟,連湯帶食,免費發放給窮人,老百姓吃了之後,你還別說,發現不光抵禦了傷寒,還治好了凍傷的耳朵。從這兒之後,鄉親們就模仿製作這種食品,稱之為餃耳,又叫它餃子。發放餃子這天恰好是冬至,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聖人,每到冬至這天就吃餃子,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天到了,吃一碗熱騰騰的餃子,這是家裡人對親人最貼心的關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