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等待> 孝心,不容等待作文範文

孝心,不容等待作文

孝心,不容等待作文範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心,不容等待作文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孝心,不容等待作文1

  生活需要一顆寸草之心來創造,一顆寸草之心需要生活來滋養。

  ——題記

  還記得,孟郊的《遊子吟》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寸草之心,能否報答父母長輩的恩情?有一種感情,令我們痛徹肺腑,有一種精神,令我們心生盪漾,有一種力量,幫我們穿越苦難,有一種思念,讓我們可可明心。這感情,這精神,這力量,這思念,都源自孝心。

  人生漫漫旅途,走過了十幾個春秋,孝是這路途的主題曲。寸草心,永伴我們,長久勿相忘。

  孝順父母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在人的一生中,對自己恩情最深莫過於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辛苦地養育我們長大成人,我們的成長凝固著父母的心血,我們的成功也有父母的一半。每一個人都是父母悉心關懷、百般呵護的養育下慢慢成長的,都是父母疼在手心裡的寶貝。父母對我們恩重如山,情深似海,若我們都不給予感恩孝敬,不體諒父母,這不就是一種人性的泯滅,道德的淪陷,不就是良心的喪失嗎?

  孝心悠悠,我們需要一顆感恩父母孝敬長輩的心。

  孝是李密那“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真摯情感,承蒙國恩,寵命優渥,然祖母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李密欲奉詔賓士,但他心繫祖母養育之恩,毅然選擇先盡孝,後盡忠。李密的至孝至善,是人性美的一種昇華,是道德底線的守護,是“百善孝為先”的楷模,今天,我們學習他的《陳情表》,因為它仍然在傳遞著一種正能量。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說:“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於孝順。”是的,孝是永恆的話題,而不是三分鐘的熱情,幾小時的熱度;孝是寒冷冬季的一枝梅,暗香盈袖,芬芳留世;孝是人世間最珍貴的情感,不可褻瀆,亦不可流逝。

  孝心,是千百年來全世界共同唱響的歌,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呼喊。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當這句話成為現實時,我們多少會感到一些悲涼。“摔碗爺爺”曾是被手機所傷的親情的'代名詞。飯桌之上,孫子孫女都在忙著用手機聊天、玩遊戲、刷微博,玩微信,老人多次想和孫子孫女說話卻又欲言又止。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此時血濃於水的親情,面對面的聚餐,那麼近卻又是那麼遠,咫尺即是天涯。難道這物慾橫流的時代湮滅了我們的內心,風蝕了人性的至孝至善?以至於讓我們忽略親情,忽略孝心?

  我們從小就和父母親人生活在一起,受父母照顧,直至長大成人,外出追尋理想。許多人在長大後才懷念起年少時與父母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有的傷心流淚,有的嚎啕大哭,後悔在能陪伴他們的日子裡沒有盡到自己的孝心,回報一點點養育之恩,只知道,上網,玩手機,發微博,聊QQ,忽視了家裡最關心我們的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敬,是不容等待的,是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父母疲倦之時,你看到了嗎?一杯清茶,一句關愛,是愛的交流;暮年之時的爺爺奶奶,寂寞之影,你留意了嗎?別讓親情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變得脆弱,別讓自己留下無盡的悔恨和遺憾,請及時為孝送上一句不算奢侈的溫暖問候吧!

  孝心,不容等待作文2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題記

  “娘啊!你怎麼走這麼快啊!您兒子還沒看你最後一眼那……”

  鄰居孫叔叔狠狠地捶著自己的胸膛,聲淚俱下。我忙問父親這是怎麼一回事。父親說:“你孫叔叔一個月前在外面發大財了,一個星期前剛要把你對門奶奶接去上海享福,可是手頭上還有點事,就想過完年再說。可誰知幾天前老奶奶突然猝死在田裡了……”

  聽著聽著,我不禁嘆道:“錢可以慢慢賺,日子可以慢慢過,可孝順禁不起等待啊!”想起自己還沒有好好地陪爺爺奶奶說過話,一股後悔湧上心頭。我決定要給爺爺奶奶做點什麼。

  “在鍋上將黃油小火融化,放入棉花糖,攪拌至其充分融合……”我看著最近“抖音”上挺火的小零食——雪花酥的做法,動了念頭。眨眼間,已架好了鍋,點起了火。“在鍋上將黃油小火融化,放入棉花糖,攪拌至其充分融合……”我按照“抖音”上說的,小心翼翼地進行著每一步。漸漸地,棉花糖出現了拉絲程度,我連忙將其他材料一併放入鍋中攪拌。由於棉花糖是熱的,其他材料是常溫,所以攪拌難度較大,需要用雙手用力將材料糅合均勻。我盡全力攪拌著它們。不久,我的額頭上就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攪拌了一會兒,我覺得應該差不多了,就將那一團攪拌均勻的東西放入了鋁製模具。“呼——”我長呼了一口氣,還有最後一步,我心想:“小樣,還想難倒我?”待它到常溫後,我哼著不知名的歌,快速用刀切開了半成品,分至長寬高均約為三公分的方塊。這雪花酥就算大功告成啦。

  看著自己親手做的小零食,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塊送進嘴中,“嗯,真香。”我拿了幾個送給了正追劇的奶奶和愛吃甜食的爺爺。“不錯不錯,好吃。”爺爺奶奶滿臉的幸福,我的眼眶不知不覺溢滿了淚水。

  父母疲倦之時,你看到了嗎?一杯清茶,一句關愛,是愛的交流;暮年之時的爺爺奶奶,寂寞之影,你留意了嗎?別讓親情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變得脆弱,別讓自己留下無盡的悔恨和遺憾,請及時為孝送上一句不算奢侈的溫暖問候吧!孝順,不容等待!

  孝心,不容等待作文3

  今天,我眼含淚水讀完《孝心不能等待》一書,感動不已,心境受到一次巨大的洗禮和昇華。古往今來,為人子女,大多都有一個心願:“等我長大了,等我會賺錢了,我要好好孝敬雙親。讓老媽老爸過上幸福的生活!”可是,現實往往事與願違,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垂垂老矣的雙親,能否等到我們有“能力”時再盡孝呢?“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心不能等待的……

  一位叔叔曾對我說過一件令他終身後悔的事,叔叔說:“小時侯,我生長在農村,家裡十分貧窮,常常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每到圩日,母親總會買上一、二兩肉,可是,就餐時母親從來不吃肉,只喝那碗難以下嚥的芋梗湯。我總是好奇地問:‘媽,你為什麼都不吃肉?’媽媽總會摸著我的頭說:‘你吃吧,媽不喜歡吃。’我喜歡吃的,媽媽為什麼都不愛吃?多少年來,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裡。長大了,終於領悟出這句話的含義,原來,這樸素的語言飽含了一位母親對子女多麼無私而深沉的愛。長大後,我遠離家鄉求發展,發誓賺了錢後,一定讓母親過上幸福的生活。十年後,當我事業有成時,興致勃勃地趕回老家接母親,恰好就在這一天,母親溘然長逝。我追悔不已。”說到這,他眼框通紅。因為這份孝心他努力了十多年,可是終究一天也沒讓母親享用到。母親還是孤零零地走了,留給他的是無盡的悔恨與遺憾。

  如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許多人都心懷大志,背井離鄉,外出創業,成了時代的弄潮兒。農村留守老人日漸增多,人們為了幸福生活努力工作,卻忘了“常回家看看”,有的甚至幾年不回家。若干年後,當他回家想盡孝時,往往是父母已經悄然離去……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心是不能等待的。其實,孝並不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也不是要送給長輩什麼寶貴的禮物。而是應該像《常回家看看》歌詞所寫“找點空閒,找點時間,帶上笑容常回家看看,幫助老人刷刷筷子洗洗碗,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因為“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因此,我們要多理解老人心思,只要儘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多回家陪陪老人,不讓他們感到寂寞,就是孝。盡孝,就是這麼簡單!讓我們攜起手來,好好孝敬長輩,讓孝心不再因“等待”而鑄成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