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5篇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5篇

  光陰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

  一、指導思想

  以《品德與生活課程規範》為準則,根據學校實施德育工作的要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以同學發展為本,讓同學健康平安地生活,愉快積極地生活,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尊敬長輩的品質。

  二、一年級學生的現狀分析:

  一年級的小學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大致可分為:我的家人與夥伴(第1—4課);走進大自然 (第5—8課); 健康生活每一天(第9—12課)。

  各單元的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第一單元教學目標:

  1、愛護家庭和公共環境衛生。

  2、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

  3、學習與生活中遇到問題時願意想辦法解決。

  4、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5、初步認識規律的作用,遵守學校紀律。

  重難點:懂禮貌、守秩序、行為文明。

  第二單元教學目標:

  1、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照顧自己。

  2、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

  3、愛護花草樹木。

  4、會正確使用簡單的工具。

  5、透過各種生活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重點難點: 透過各種生活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第三單元教學目標:

  1、對學生進行保護牙齒的教育,幫助兒童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

  2、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體會眼睛在自己和他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學習正確的用眼常識。

  4、瞭解不良的用眼習慣對眼睛的損壞,養成愛護眼睛的良好習慣。

  5、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

  7、進一步發展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8、思考哪些同學的表現可能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重點難點: 1、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2、學習防範意外傷害的基本方法。

  四、本學期的教學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五、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六.教學進度及課時劃分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1—5 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夥伴 10課時

  6—10 第二單元: 走進大自然 10課時

  11—16 第二單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11 課時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2

  一、學生現狀分析:

  到了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教材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有四個主題,共12課。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 我的家人與夥伴

  1、我的一家人

  2、家人的愛

  3、我為家人添歡樂

  4、我和小夥伴

  第二單元 走進大自然

  5、春天來了

  6、小苗快快長

  7、我們和太陽

  8、風兒吹呀吹

  第三單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9、我換牙了

  10、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11、小心,別傷著

  12、夏天,我們注意什麼

  三、教學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關愛父母長輩,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在自然中進一步瞭解環保的知識,養成環保的習慣。

  5、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培養“有好奇心、愛問為什麼”的好習慣。

  6、初步瞭解換牙和牙齒保健的常識,學會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7、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照顧自己。

  8、知道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表現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重、學難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3、養成環境保護的習慣,有環境保護的意識。

  五、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品德與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知識與習慣,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而言,養成習慣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充分備課。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進行教學。

  3 .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如對於本冊教材的第二單元《走進大自然》,教師在教學時就應適當的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時,可以灌輸環境保護的思想,尤其是到了春天,萬物復甦,更應保護花草樹木,讓學生形成保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從小培養這種良好的習慣。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五、課時劃分

  我的家人與夥伴 十課時

  走進大自然十課時

  健康生活每一天 十一課時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3

  一、整體目標:

  1、體驗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初步開始計劃自己的生活和行為。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中的變化,並能透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相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安全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二、教學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瞭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的要求自己。

  2、愉快、積極的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瞭解常見的職業,並對為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瞭解作為二年級小學生的責任,並樂於去承擔。

  4、動腦筋、有創意的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三、教材結構:

  本冊教材由五個單元活動組成,每個單元包含若干個主題活動。

  第一單元新學期,你好

  主題一寒假生活交流會

  主題二春節知多少

  主題三新的學期新的我

  第二單元春天來了

  主題一春天在哪裡

  主題二我們播種春天

  主題三和春天一起玩

  主題四春天的盛會

  第三單元歡樂總動員

  主題一“六一”大策劃

  主題二“六一”大行動

  主題三開心“六一”

  第四單元我要上二年級了

  主題一我的這一年

  主題二二年級生活怎麼樣

  第五單元暑假來了

  主題一怎樣過暑假

  主題二健康、安全要記牢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4

  一、 課程性質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性課程。

  1、生活性

  本課程遵循兒童的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絡兒童的生活的主題活動和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開放性

  本課程面向兒童的整個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課程內容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以及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連線中單性的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活動性

  本課程的呈現形式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

  、遊戲和其它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主要是透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的。活動是教和學的共同的中介。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指導兒童的活動,而非單純的只講教材,兒童更多地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二、教學理念

  1、道德存於兒童生活之中

  道德寓於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兒童品德的形成源於與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感悟,只有源於兒童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而非虛假的道德體認識和道德體驗。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

  2、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人是課程的核心

  低年級的課程應該是透過由淺入深 的道德的、科學的 、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好基礎。

  3、珍視兒童生活的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

  三、總目標和分目標

  總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

  分目標:

  情感與態度: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長、愛祖國。珍愛生命、熱愛自然、熱愛科學。自信、誠實、求上進。

  行為與習慣: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養成基本的文明行為、遵守紀律,樂於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知識與技能:掌握自己的生活需要的基本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初步瞭解生活中的自然、社會、常識。瞭解有關祖國的初步知識。

  過程與方法:體驗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過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

  四、教學內容重難點:

  本冊教材共分為五個單元,逐個單元分別是:今天吃什麼……、我得手兒巧……、我有許多好朋友……、快樂的小問號……、我愛美麗的生命。在這五個單元中又將內容進行了詳細的分組,這這其中包括:蘿蔔白菜我都愛、我設計的午餐、小心,病從口入、我有兩件寶、做個小玩藝兒、打扮我的小天地、誰的朋友多、你真行、我們一起成長、你留心了嗎、我的問題卡片、到哪找答案、讓我走進你、美麗的生命、我能做什麼。

  五、教學難點:

  1.透過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養成蒐集所需要的資料的好習慣。

  2.對學生進行美育,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美。

  3.指導學生透過對各種事情的觀察、比較,知道什麼是對的好

  4.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比較能力、歸類的能力。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5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五個單元:1、今天吃什麼;2、我的手兒巧;、我有許多好朋友;4、快樂的小問好

  二、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三、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四、教學難點: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二)、本班學生情況分析

  一、一年級的小學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好的習慣。

  (三)、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四)課時安排

  今天吃什麼………………………………………………………9課時

  我的手兒巧………………………………………………………9課時

  我有許多好朋友…………………………………………………9課時

  快樂的小問號…………………………………………………10課時

  我愛美麗的生命…………………………………………………9課時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6

  教材分析:

  在《品德與生活》中展開的品德教育以兒童的生活世界為堅實依託,利用蘊藏於兒童自己生活中的社會性、道德性事件和問題為素材,以兒童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社會性、道德性問題為品德教育活動的依據,透過與兒童有限的認識和行動能力相匹配的、他們想做又能做的、豐富而有意義的活動,把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滲透其中,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的生活。

  《品德與生活》中展開的活動化、生活化的品德教育適合小學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徵、思維水平,它努力讓兒童道德的學習不再在事不關己的符號學習中進行,而使品德教育變得真實具體、可感可觸、可理解可實踐,真正起到引導兒童生活的作用。

  當然,兒童在《品德與生活》課程中的經歷和所獲得的經驗是不能代表其生活的全部的。但儘管如此,這門課程將透過密切貼近兒童生活的各種活動,幫助兒童對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整理、反思和拓展,並在此基礎上逐步積累、發展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逐步成長為熱愛生活的兒童。

  教學目標:

  第一單元 我和春天在一起

  1、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麗與生機,產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逐步形成關注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習慣。

  3、從多方面瞭解春天的特徵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初步掌握春季防病的基本常識,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

  4、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學習種植、觀察、記錄的基本方法。

  第二單元 我在健康成長

  1、在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上,愛護自己的身體,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初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正確的坐、立、走姿勢以及正確用眼、護牙的習慣。

  3、知道眼睛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珍惜、愛護自己的眼睛。瞭解有關牙齒的基本知識,知道正確的護牙方法,學會保護自己的牙齒。知道各種食物都能促進身體的健康成長,學會營養、衛生、文明地進餐,學習基本的用餐禮儀。知道正確的坐、立、走姿勢,學會辨別並用正確的姿勢指導自己的行為。

  4、透過各種活動,瞭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和淺顯的科學常識。

  第三單元 歡樂兒童節

  1、體會並分享節日的快樂,並從各種節日慶祝活動中感受到家人和社會對兒童的關愛。

  2、瞭解紅領巾的意義和少先隊員的責任,能以實際行動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主動積極參加班集體的活動,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

  3、瞭解其他國家兒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國家的兒童節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國際意識。

  4、透過籌劃、組織、參與節日期間的各種活動,提高自身的組織能力和活動能力。嘗試透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收集資料。

  第四單元 小小班集體

  1、樂於和同學、老師交往,體驗到作為集體生活中的一員的快樂,養成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關注自己的班集體,感受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形成對集體生活的正確態度,懂得和諧的集體生活的重要性。

  2、在學校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比較全面地看待他人的優點,並樂於向他人學習。

  3、知道班級是學生學校生活的家園,每一個人都生活在集體中,對班級的建設有一份責任。透過參與各項活動,初步瞭解人際交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4、透過活動,嘗試解決班級集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積累經驗。

  教學重點:

  第一單元:

  1、引導學生感受欣賞春天,發現春天的生機與活力。

  2、瞭解春天的季節特徵和自然常識,進而引導學生愉快積極、健康安全地生活。

  第二單元

  1、培養學生良好、正確的行為習慣。

  2、指導學生體驗,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瞭解一些護眼小常識並督促自己保護好眼睛。

  3、瞭解正確的護牙方法,知道挑食會影響身體健康。

  第三單元:

  1、初步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團隊精神。

  2、引導兒童關注外國兒童的生活,初步培養兒童的國際意識。

  第四單元:

  1、引導學生解決值日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2、引導學生在討論、調查、遊戲中體驗和感受,認識到班級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第一單元:

  1、從多方面瞭解春天的特徵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2、嘗試用不同的方式感受春天,學習種植、觀察、記錄的基本方法。

  第二單元:

  1、在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基礎上,愛護自己的身體,尊老敬老,健康地生活。

  2、透過各種活動,瞭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和淺顯的科學常識。

  第三單元:

  1、體會並分享節日的快樂,並從各種慶祝活動中感受到社會對兒童的關愛。

  2、嘗試透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收集資料。

  3、瞭解其他國家兒童的生活,知道不同國家的兒童節有不同的慶祝方式。形成初步的國際意識。

  第四單元:

  1、關注自己的班集體,感受同學之間的團結友愛,形成對集體生活的正確態度,懂得和諧的集體生活的重要性。

  2、透過活動,嘗試解決班級集體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積累經驗。

  學情分析:

  一年級絕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自己,愛聽老師表揚。一學期的行為規範訓練,學生已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課間基本能做到文明休息了,能注意衛生,不亂扔紙屑,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時不守紀律、做小動作的人少了,知道要為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由於是獨生子女,許多小朋友在家裡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有的雖然獨立意識強,個性也很強,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會交往雖積極主動,但卻不善於共處,缺少團結協作精神。今後,行為規範訓練還需加強,反覆抓,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教學措施:

  1、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采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讓兒童更多地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7

  教材簡析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材根據《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理念,課程特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及有關規定編寫,力求體現思想性原則,科學性原則,現實性原則,綜合性原則和活動性原則。為了增強兒童品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本冊教材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以三條軸線和四個方面組成課程的基本框架。本冊教材編排著四個單元:我愛我家;我的生活好習慣;愛心行動;火熱的夏天。分16課主題活動。這四個主題活動以家庭生活為核心,以情感為線索,逐層展開,逐步深入,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負責。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愛,體驗愛,表達愛,從而昇華對家庭的情感。

  本冊教材具有如下特點:

  1、生活性

  教材編排遵循兒童生活的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如:“我愛我家”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以家庭生活為核心,以“情感”為線索,逐層展開,逐步深入,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負責。

  2、開放性

  教材面向兒童的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教材內容從自身擴充套件到所有對兒童有意義,有興趣的題材;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空間可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如:《愛心行動》單元充分體現了兒童個體與其周圍的自然,社會的內在整合。其中的4個主題活動,從不同層面,引導兒童去觀察,探究,體驗愛的真諦;透過開放時空的方式幫助兒童學會愛,樂於愛,不僅愛人,還要去愛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在愛心的培養中,快樂地成長。

  3、活動性

  教材的呈現形態主要是兒童直接參與的主題活動,遊戲和其他實踐活動。教學目標主要透過教師指導下的各種教學活動來實現。活動是教和學共同的中介。如:《我的生活好習慣》單元中的《喝水的學問》和《在餐桌上》並非單純講授“吃、喝”的學問,更多是引導兒童透過實際參與活動,感悟其中的科學道理,體驗文明用餐的樂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探究或解決問題,“行雖微,而旨趣遠;出雖淺,而寓意更深。”當然具備活動特點的主題活動還有:《過家家》,《喝水的學問》,《他們需要關愛》等等。

  學生現狀分析

  一(2)班共有學生36人,男生20人,女生16人。大部分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看到老師能主動打招呼。對學校常規有了基本的瞭解,課堂上能認真聽講,作業能按時完成,課後能文明遊戲,比較能夠適應學校生活。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但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活常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幫助別人是尤為重要的。

  教學總目標

  1、在介紹家庭成員,回憶甜蜜往事的活動中,引導學生體驗家庭生活的歡樂與幸福,激發學生愛生敬長,熱愛家庭生活的積極情感和態度。

  2、透過開展生活小故事的講述活動,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初步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逐步培養良好的家庭生活習慣。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做的學著做,不依賴父母,並掌握正確的保健常識,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使學生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員,熱愛勞動也是愛父母的表現,學會一些勞動的知識和技能,初步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5、引導兒童去觀察,探究,體驗愛的真諦,幫助兒童學會愛,樂於愛,不僅愛人,還要去愛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在愛心的培養中,快樂地成長。

  6、透過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瞭解夏天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識,生活常識,瞭解昆蟲的一些基本知識。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地和有組織,有針對性地觀察,在觀察活動中增強實驗能力和應用能力。

  7、透過暑假生活中安全,健康,歡樂,有意義活動內容的安排和選擇,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知識,增強分辨是非好壞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調控的能力,知道自我保護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適應社會的常識的技能。

  教學措施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透過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掌握必備的知識,及早適應學校生活。

  2、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引導學生去進行角色轉換。當前學校的大多數學生是獨生子女,家長包辦過多,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相對較弱,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更不知道自己由於角色不同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而角色意識和責任意識是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基礎,需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礎。透過角色轉換,讓學生多進行一些生活體驗,並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人們在生活中是怎樣在根據不同的場合很好地進行著角色轉換,履行自己的職責。教師要注意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提高學生的認識。

  3、重視創設學習情境,靈活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以人為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4、重視發展性教學評價方法的運用。發展性教學評價關注人的發展過程,課程標準將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與課程的發展融為一體。強調評價過程化,重視兒童在活動中的態度,情感,行為表現,重視兒童活動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過程中的探索,思考,創意等;強調評價多樣化,如:主體多樣化,角度多樣化,尺度多樣化;強調質性評價,強調日常觀察過程,強化專題性探究過程,建立成長記錄袋,實施階段性評價。

  5、開發教學資源,從教科書擴充套件到學生的整個生活空間,把教學內容與本地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關注社會新的發展和變化,增進課程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

  6、拓展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學科研究

  (小課題)

  課題名稱

  合作人員名單

  單元

  整組訓練的主要目標

  第一單元我愛我家

  第二單元我的生活好習慣

  第三單元愛心行動

  第四單元火熱的夏天

  本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以家庭生活為核心,以"情感"為線索,逐層展開,逐步深入,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負責。

  本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並非單純講授學問,更多是引導兒童透過實際參與活動,使兒童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感悟其中的科學道理,體驗文明用餐的樂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探究或解決問題,"行雖微,而旨趣遠;出雖淺,而寓意更深。

  本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本單元充分體現了兒童個體與其周圍的自然,社會的內在整合。其中的4個主題活動,從不同層面,引導兒童去觀察,探究,體驗愛的真諦;透過開放時空的方式幫助兒童學會愛,樂於愛,不僅愛人,還要去愛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在愛心的培養中,快樂地成長。

  本單元中共編排了4個主題活動,安排7課時教學。4個主題活動以兒童的日常生活為主線,在衣食住行中感知夏季,在觀察和經歷夏天中學習科學、學會生活。

  教學進度表

  單元

  課時

  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第三單元

  第四單元

  總複習

  1、我的一家2課時

  2、我是家中小成員2課時

  3、在爸爸媽媽關心下成長2課時

  4、過家家2課時

  5、我掉了一顆牙2課時

  6、眼睛與耳朵的訴說

  2課時

  7、喝水的學問2課時

  8、在餐桌上2課時

  9、關心老人2課時

  10、他們需要關愛2課時

  11、小手拉小手2課時

  12、別把花草弄疼了

  2課時

  13、雷雨來了2課時

  14、夏天的小蟲2課時

  15、怎樣才涼快2課時

  16、過好暑假2課時

  期末複習4課時

  3月1日3月26日

  3月29日~4月23日

  4月26日~5月20日

  5月21日~6月10日

  6月11日~6月22日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8

  一、學情分析

  我擔任一年級三個班的品德與生活課,透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品生課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但還有一部分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調皮,喜歡製造一些小故事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但他們有很強的好奇心、探索欲。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尤為重要,透過學習,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教材分析

  《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教材共編排了五個單元,共15項主題活動,每單元三項。各主題活動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絡,整體的為單元主題服務,各單元的設計按照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的結構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由近到遠螺旋上升。能夠較好的實現課程目標。

  三、教材目標及要求

  (一)讓學生懂得兒童成長需要多種營養,不偏食,不挑食。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二)培養孩子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有應付挑戰的勇氣,並熱愛勞動,熱愛家庭,熱愛生活,具有初步料理生活的能力。

  (三)願意親近自然,能與人合作,交往,誠實友愛,積極向上,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學習探究的方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四、教材的重難點

  (一)健康安全的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和衛生習慣。

  (二)讓學生體驗勤用手腦的樂趣,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創造,用自己的雙手打扮家庭,從而也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培養學生讓他們學會交往,感受愉悅積極的生活。理解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

  五、教學措施

  (一)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認真備好每一個學生,爭取上好每一節課。

  (二)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培養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有的放失的進行教學,注意因材施教。

  六、課時安排

  周次

  時間

  內容

  課時

  1

  2.25-2.26

  1、我來嘗一嘗2、今天我們吃了什麼

  2

  2

  2.29-3.4

  3、營養每一天4、娃娃餐廳

  2

  3

  3.7-3.11

  5、有害的食物6、吃的習慣

  2

  4

  3.14-3.18

  7、神奇的手8、人體的司令部——腦

  2

  5

  3.21-3.2

  9、認識工具10、他們是用什麼做的

  2

  6

  3.28-4.1

  11、自己做陀螺12、打扮我的小天地

  2

  7

  4.4—4.8

  13、我的好朋友14、朋友多,快樂多

  2

  8

  4.11-4.15

  15、我為你喝彩

  2

  9

  4.18—4.2

  16、我來學學你17、班集體,我們的家

  2

  10

  4.25—4.2

  18、留下我們的小腳印19、你留心了嗎

  2

  11

  5.2—5.6

  20、你留心了嗎——為什麼

  2

  12

  5.9—5.13

  21、把問題記錄下來22、做問題卡片

  2

  13

  5.16—5.2

  23、問問別人24、書上找找

  2

  14

  5.23—5.2

  25、上網查查26、做做實驗

  2

  15

  5.30—6.3

  27、可愛的動物28、有趣的植物

  2

  16

  6.6—6.10

  29、可愛的生命30、種子發芽了

  2

  17

  6.13—6.1

  31、我的小小希望32、我的承諾

  2

  18

  6.20—6.2

  複習

  2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9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共有 人, 到了一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教材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有四個主題,共12課。具體內容如下: 第一單元 我的家人與夥伴

  1、我的一家人 2、家人的愛 3、我為家人添歡樂 4、我和小夥伴 第二單元 走進大自然

  5、春天來了 6、小苗快快長 7、我們和太陽 8、風兒吹呀吹

  第三單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9、我換牙了

  10、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11、小心,別傷著 12、夏天,我們注意什麼 三、教學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關愛父母長輩,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在自然中進一步瞭解環保的知識,養成環保的習慣。

  5、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培養“有好奇心、愛問為什麼”的好習慣。

  6、初步瞭解換牙和牙齒保健的常識,學會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7、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學會照顧自己。

  8、知道基本的緊急求助和自救辦法,表現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重、學難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3、養成環境保護的習慣,有環境保護的意識。 五、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品德與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知識與習慣,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而言,養成習慣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充分備課。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進行教學。 3 .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如對於本冊教材的第二單元《走進大自然》,教師在教學時就應適當的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時,可以灌輸環境保護的思想,尤其是到了春天,萬物復甦,更應保護花草樹木,讓學生形成保護花草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從小培養這種良好的習慣。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六、課時劃分

  我的家人與夥伴 8課時 走進大自然8課時 健康生活每一天 9課時 七、教學進度表 (見下頁)

  20xx年2月28日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0

  一 具體目標

  1、體驗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並初步開始計劃自己的生活和行動。

  2、在班集體中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與同學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

  3、能注意到周圍環境的變化,並能透過動手做而獲得有關知識和經驗。

  4、學會與季節變化想適應的簡單保健和安全常識,並在生活中運用。

  二.內容重點

  1、健康、安全地生活——瞭解並運用簡單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識,能辨別好的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並開始在生活中有意識地要求自己。

  2、愉快、積極地生活——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自主策劃、自主活動的樂趣;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感到自豪,對二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之情。

  3、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愛護周圍的自然環境,節約資源;關愛他人,瞭解常見的職業,並對為自己生活服務的人充滿感激之情;瞭解作為二年級小學生的責任,並樂於去承擔。

  4、動腦筋、有創意地生活——對周圍的動植物、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並能透過一些簡單的假設和驗證進行探索;能有創意地利用廢舊材料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動。

  三、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內容以《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整》為依據,在與上冊教材銜接的基礎上,同樣按照兒童生活的時間線索,即從新年新學期開始,經歷春天、兒童節,一直到期末準備上二年級,迎接暑假生活的到來。五個單元都有各自的圖示、主題,有表現主題活動的畫面,還有貫穿全書的“小精靈”,提示活動要點。本冊教材由五個單元活動組成,每個單元包含若干主題活動:單元名稱 主題內容

  1.單元一《新學期,你好》

  主題一 《寒假生活交流會》 主題二 《春節知多少》 主題三 《新的學期新的我》

  2.單元二《春天來了》

  主題一 《春天在哪裡》 主題二 《我們播種春天》 主題三 《和春風一起玩》 主題四《春天的盛會》

  3.單元三《歡樂總動員》

  主題一 《“六一”大策劃》 主題二 《“六一”大行動》 主題三 《開心“六一”》

  4.單元四 《我要上二年級了》

  主題一 《我的這一年》 主題二 《二年級生活怎麼樣》

  5.單元五 《暑假來了》

  主題一 《怎樣過暑假》 主題二 《健康、安全要牢記》 附頁 《廢舊物品用處大》廢瓶、空罐、廢紙、塑膠泡沫、 廢紙盒等的利用

  四、班級學生分析

  一年級的絕大多數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自己,愛聽老師表揚。一學期的行為規範訓練,學生已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課間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衛生,不亂扔紙屑,按時完成作業,上課時不守紀律、做小動作的人少了,知道要為集體爭光,集體榮譽感非常強。由於是獨生子女,許多小朋友在家裡是小皇帝,待人接物都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有的雖然獨立意識強,個性也很強,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會交往雖積極主動,但卻不善於共處,缺少團結協作精神。今後,行為規範訓練還需加強,反覆抓,抓反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五、採取措施

  1、以密切聯絡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遊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

  2、課堂從教室擴充套件到家庭、社群及其兒童的其他生活空間;時間可以在與學校其他活動或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地延展;評價關注兒童豐富多彩的體驗和個性化的創意與表現。

  3、讓兒童更多地是透過實際參與活動,動手動腦,而非僅僅依靠聽講來學習。

  六、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 新學期,你 好 6課時

  第二單元 春天來了 7課時

  第三單元 歡樂總動員 6課時

  第四單元 我要上二年級了 4課時

  第五單元 暑假來了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1

  一、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6、能發現學習生活中的快樂,從而激發對學習生活的愛與樂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在本單元的學習中透過尋找校園內、生活中的有趣豐富的學習活動,體驗學習的快樂。瞭解多渠道的學習方法,瞭解豐富的學習途徑。

  二、學情分析:

  大部分學生懂禮貌,講文明,對學校常規有了基本的瞭解,比較能夠適應學校生活。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可愛,但由於現在獨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活常識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導兒童瞭解家庭,感受親情,學習溝通,學會幫助別人是尤為重要的。

  從總體上講,較上學期,學生的常規意識、行為習慣有了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上課能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尤其對班級事務較關心,班級榮譽感逐漸形成,對自己的學習表現出較高的學習慾望。希望在這個學期的學習生活中,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班級中能夠形成樂學、善學、會學的良好學風,在各個方面都能有所提高。

  三、教材分析

  第一單元《我的家人與我的夥伴》,我的一家人、家人的愛、我為家人添歡樂、我和小夥伴四個主題。本單元以學生家庭生活內容、場景、氛圍、人物、故事等為基礎構建學習主題,關注與兒童現實生活的聯絡。解決兒童在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念、勞動觀念等最好的教育載體。

  第二單元《美麗的春天》,春天來了、太陽照啊照、風兒吹啊吹、春種忙又忙四個主題,“春天來了”這一主題透過對春天來臨的感受,使學生在欣賞春景的同時,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生活的影響。“春種忙又忙”,在學生參與種植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初步的愛護花草樹木的生態意識。“風兒吹啊吹”,主要引導學生從感受風,製造風的探究、體驗中,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科學常識,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親身體驗中完成多種能力的培養。

  第三單元《健康生活每一天》,我換牙了、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小心 別傷著三個主題, “小心 別傷著”,讓學生感悟在公共場所要遵守規則,注意安全,愛護公共設施,以及熱愛大自然的美等。“我換牙了”讓學生正確看待換牙現象,愛護牙齒,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讓學生深刻認識到眼睛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第四單元《炎熱的夏天》,夏天歡樂多、給你提個醒、快樂的夏令營三個主題,讓學生具有初步的健康常識,瞭解天氣、季節變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透過觀察天氣的變化,以及天氣變化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瞭解天氣預報的有關知識和測量天氣的簡單方法,最後,透過有計劃地安排,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生活等。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家庭觀念、勞動觀念等最好的教育載體。

  2、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科學常識,讓學生在貼近生活的親身體驗中完成多種能力的培養。

  3、讓學生學會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幫助下控制和調查自己的情緒。

  4、瞭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和其他科學常識。

  五、教改措施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中以強化、感受、體驗為主要的教育方式。

  2.透過真實的生活背景,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與規範意識,並自覺地接受規範制約。

  3.在豐富的學習中感受生活,學會生活。

  4.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之中。

  5.要注意將活動的過程、方法、技能、與知識融合起來,而不是僅僅羅列知識和技能。

  六、教學進度安排

  與區教學進度相同。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2

  一、同學現狀分析:

  一年級班共有同學 人,整體來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區域性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外表化,為了做給他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置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同學思想不時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共16課主題活動,約28課時,大致可分為:我愛我家、我的生活好習慣、愛心行動、火熱的夏天。

  三、教學目的和重難點: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和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勞動習慣,有應付挑戰的勇氣,老實友愛,有發明的願望和樂趣。

  4、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自然的美,學會關心和保護同伴,用自身的方式愛家長長輩。

  5、初步瞭解牙齒和眼睛維護健康常識,學會自我保健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6、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同學正確做人的意識和能力。

  2、培養同學關心、保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充沛利用電教手段,以直觀的形象激發同學情感。

  2、依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同學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五、教學進度佈置

  周 次 日 期 教 學 內 容 備 注

  1 3.1—3.7

  2 3.8—3.14

  3 3.15—3.21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五.一勞動節

  10 5.3—5.9

  期中檢測

  11 5.10—5.16

  12 5.17—5.23

  13 5.24—5.30

  14 5.31—6.6

  15 6.7—6.13

  16 6.14—6.20

  17 6.21—6.27

  18 6.28—7.4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3

  一、學生現狀分析:

  一年級的小學生,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部分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表面化,為了做給別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理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思想不斷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大致可分為:我的家人與夥伴 走進大自然 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教學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學生正確做人的意識及能力。

  2、培養學生關心、愛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按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學生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五、課時劃分

  我的家人與夥伴 十課時

  走進大自然 十課時

  健康生活每一天 十一課時

  第一課 我的一家

  教學目標:

  1、知道家庭的含義和家庭成員間的稱呼、關係。

  2、瞭解家人的工作、愛好、習慣,對家人產生敬愛之情。

  3、為自己的家人感到驕傲。

  教學重點和難點:正確介紹自己家人的情況。

  教學過程設計:

  一、匯入

  談話引入:我們都有自己的家,誰能告訴大家你的家裡都有誰?請哪位同學介紹,就把事先收上來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學生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把臨時居住在自己家的親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師要及時給與指導,從而明確家庭的含義。)

  二、學習新課

  1、介紹:“這是老師和你們一樣大時,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個是老師?”“猜一猜其他幾個人是誰?”

  2、老師介紹:你們想了解照片上這些人的情況嗎?那老師來為你們介紹一下。教師指著照片介紹“爸爸媽媽都是農民。他們特別會種莊稼……工作之餘,爸爸喜歡坐在樹蔭下和別人下棋,媽媽卻喜歡看電視劇,有時還會跟著電視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學四年級,她學習非常好,姐姐喜歡讀課外書……媽媽懷裡抱著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時她剛剛會走路……

  3、老師一邊介紹一邊把畫好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爸爸媽媽種田,爸爸在樹下和別人下棋,媽媽在看電視,姐姐在讀書,妹妹在玩耍等)

  4、小結:剛才老師都向大家介紹了哪些內容?

  板書:工作 愛好 習慣

  三、總結:透過今天對家人的介紹,你有什麼想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道家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懂得不同的親人有不同的稱呼方式。

  2、講述家庭生活中的親情故事,進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溫馨。

  教學重點:知道家人之間的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講述親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溫馨。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談話:上節課我們向大家介紹了我們的家人,誰還願意告訴大家,你的家裡還有哪些親人?(請一個三代人同住的同學來介紹)

  2、問:你們家有這麼多人,你能說出家人之間的關係嗎?(自己家人的情況是學生最熟悉的,從介紹自己家人的情況入手引入新課,引導學生迅速的進入到新的學習內容,而且減少理解的難度。)

  3、揭示課題:我的一家人

  二、學習新課

  1、老師展示有長輩頭像的家庭成員表。看圖,自己小聲說說家人之間如何稱呼,怎樣稱呼最有禮貌?小組間互相說一說。

  2、出示兒歌,大家回答。“爺爺是爸爸的爸爸,奶奶是爸爸的媽媽,姥姥是媽媽的媽媽,姥爺是媽媽的爸爸,姑姑是爸爸的姐妹……“進行搶答練習後,發散學生的思維,補充練習“叔叔是爸爸的什麼?舅舅是媽媽的什麼?……

  3、把學生提到的內容,合在一起,小組間進行搶答練習。透過小組間你問我答的遊戲方式,熟悉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4、老師知道我們班許多同學老家都在外省市,誰能用老家話說一說你們是怎樣稱呼家裡的親人的?

  5、老師小結:不同地區,又不同的稱呼方式,或同一個稱呼,發音卻不相同,所以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要嘲笑那些使用與自己習慣稱呼不同的同學。

  三、小結:進行愛家庭教育。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4

  一、同學現狀分析:

  一年級的小同學,整體看他們活潑好動,大多數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對人有禮貌,熱愛關心班級集體,學習勤奮。但大多數同學都是獨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習氣,區域性同學對他人的尊敬,對集體榮譽的珍惜趨於外表化,為了做給他人看而做,行動上缺乏自主性,在處置人際關係中意識狹隘。在新學期中應注意理論聯絡實際,讓同學思想不時提高,自覺行動,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和結構:

  本冊教材共有13課,大致可分為:溫暖的家、美麗的春天、快樂的星期天、炎熱的季節。

  三、教學目的和重難點: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和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感謝。

  3、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4、透過各種活動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

  5、透過觀察感受炎熱的盛夏,體會他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利與弊。並學會看天氣。

  教學重點:

  1、學文明理,培養同學正確做人的意識和能力。

  2、培養同學關心、保護同學的品質。

  教學難點:

  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四、教學中的主要措施:

  1、認真備課,注意教學方法,加強課堂教學,切實上好每一節課。

  2、依照激情---明理---導行---反饋的思路教學。

  3、適當補充教材,豐富教學內容,強化觀點形成。

  4、採取跟蹤調查,聯絡家長等措施,促進同學良好意識、習慣的形成。

  五、教學進度:

  每週一課時。

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教學計劃15

  教學計劃

  一、教學內容和單元編排

  本冊課本共四個單元。根據小學低段兒童心理發展特點,從適應小學生活的基本需要出發,按主題單元設計內容。在單元的編排和組織上,教材不強求體系的結構性和完備性,而是遵循兒童生活自身的邏輯,從兒童生活出發,以時間推進過程中兒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邏輯”為線索,選擇指導的重心,設計主題單元。同時,本冊教材還試圖以社會技能的指導作為編寫的暗線。

  課本第一單元三課,其主題是感受春天的美好,熱愛春天。第二單元四課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走進社會。課本第三單元共四課,其主題是鼓勵學生在班級中積極與人交往,透過同學與同學這一最基本的人際交往輔導,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與同學,自己與班級的親密、互動的關係,積極主動地創造班級的良好氛圍。課本最後一個單元有四課,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熱愛學習,從而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並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這四個單元覆蓋了學校、家庭、社群等兒童主要生活的空間,在教學主題上分別側重新課標所確立的生活的四個維度:健康安全、愉快積極、負責任有愛心和動腦筋有創意,並同時進行其他生活主題教育。

  二、教材的特點

  1、以直接學習為主,並逐漸向間接學習過渡的多種學習方式相結合。

  2、在生活背景和情感體驗支撐下滲透規範教育。

  3、引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4、支援隨機進入教學

  5、以活動型教學為主要特徵的過程導向設計

  三、學期教學目標

  態度和情感:感受新學校環境的美好,對老師充滿信任、敬仰,充滿興趣地參與學校一天的生活,為自己是小學生感到快樂。喜歡和老師、同學交往,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愉快,有初步的規則意識,在嘗試自己解決麻煩的過程中,體驗克服困難的喜悅。培養學生對父母的自豪感,引導學生對父母表達自己的謝意與敬重,體會家庭帶給人的快樂感受。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春天的氣候特徵,感受春天的美好。

  行為和習慣:鼓勵學生在班級中積極與人交往,透過同學與同學這一最基本的人際交往輔導,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與同學,自己與班級的親密、互動的關係,積極主動地創造班級的良好氛圍。能夠向父母表達自己的尊敬與愛,並注意文明用語。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並以積極向上的心態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過程和方法:透過自身觀察比較、歸納及操作練習,能感受新學校的美好。積極參與行為練習,從而完全適應學校生活。積極地參與並體驗學習過程,學會邀請同學和接受邀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瞭解父母,關注家庭,並能以自己的行為為家庭帶來歡樂。

  知識和技能:能與同學分享家庭故事,並初步瞭解如何處理班級中不順心的事,瞭解春天的氣候特徵和各種保健方法,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教學資源的開發。

  2、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活動和體悟學習。

  五、班級情況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社會知識相對較為單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薄弱。自身的素質不高,相對來講,實踐性強、整合性高、社會性強的浙教版的《品德與生活》學起來就比較吃力,需要教師多加引導。

  六、教學進度、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單元:8課時

  第二單元:10課時

  第三單元:8課時

  第四單元:8課時

  七、各單元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單元主題 單元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4 春天的歌 春天說了什麼 2

  和小樹一起長大 3

  快樂的春遊 3

  4-7 今天我當家 上超市 3

  進廚房 3

  有人生病時 2

  當好小主人 2

  8-12 我在班級中 我們分享我們快樂 2

  我幫你你幫我 2

  我們的教室,我們的家 2

  我們共度六一節 2

  12-15 快樂的學習生活 我愛學習 2

  我會學習 2

  興趣與堅持 2

  多彩的課餘學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