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一作文> 關於清明節的初一作文(通用15篇)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

關於清明節的初一作文(通用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清明節的初一作文(通用1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1

  對於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的確,清明節充滿著悲傷的氛圍,想起了太多早已粉塵的回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回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洩。或許也因此,類成了人們眼中清明的最深的回憶。

  但淚往往有著不同的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為清明誒是由無名的悲傷與蕭瑟灌注而成的。也許他們是對的,清明之類是悲傷的。但室,回憶過往的痛苦回憶對於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身為什麼而存在,好好想想對將來的勾畫。

  清明不應是對王室的追憶而是對將來的展望。試想如果人們一味的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悔,無奈,自責,哪麼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將來。那麼世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洩的機會,那麼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的祭祖我看慣了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著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的情感嗎?一幕幕電視劇,感人的情節卻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為了什麼?

  現在早已沒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遊人笑語不絕。

  人麼視乎麻木了,沒有感情的宣洩,沒有對過往的追回,更沒有對將來的展望了。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2

  “清明時節寸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星期四,我們全家一大早就開車前往老家—潮陽穀饒去掃墓祭祖,一路上的車排成了車龍,都往墓地趕著。

  我是第一次要去掃墓,在路上我心裡老是猜測著山上的墓地到底是怎樣的非常是期待,終於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的衝了上去,可是雨天的山坡路太滑了,“撲通”我摔了一個嘴啃泥。我爬了起來,母親看了說:“大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山坡路得慢慢走的”。我聽了母親的話,慢慢地走著。山上有許多果樹:楊梅樹、蘋果樹、香蕉樹、橄欖樹……一顆顆小楊梅掛在樹上,有的蘋果紅得似喝了許多酒的小孩,香蕉似一隻只小船掛在樹上。空氣清鮮極了!

  走呀走,終於到了祖奶奶的墓前,我們將墓前的雜草清除乾淨後再將貢品與紙錢放到祖奶奶的墓前,點了香燭,開始祭拜了,母親嘴裡唸唸有詞的也不知在唸叨著什麼,拜好了將香燭插在土裡,然後我們拿了幾根木材點火,再將紙錢放進火裡去燒,最後我們點起了炮竹,磕三拜之後將東西收好回家。

  山上的祭祖人真多,到處都是錢紙與炮竹的回聲,今天的山上可真熱鬧呀!

  回家後,我全身溼淋淋的可我還是非常開心,因為從這次掃墓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3

  可能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句古老名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清明的雨比往常來的更早,下的更大一些。

  聽著清明前夕的雨,這雨似乎變了味兒,以前那小小的雨,現在聲音都兇巴巴,急哼哼的。彷彿一個脾氣級好的人,突然變的火味十足,想起前年那清明的雨,怎能不讓人懷念?如今為什麼會如此粗暴?

  雨聲曾是被優美的描寫為心跳,如今這健康的心跳變成了心臟病人狂燥無序的胡蹦亂跳。雨聲曾被抒情的被人描寫為天的眼淚,現在卻是毫無美感的似一群罵街潑婦橫飛的口沫……

  雨聲這大地的精靈,就這樣變質了。在這個連閃電也變的瘦小的狹小的空間裡,人類的視覺享受被剝奪了,聽覺的享受也被無情的剝奪了。

  其實雨是委屈的,當它從天而至,它本來是純淨的,原生態的老是嘩嘩嘩的,沙沙沙的,或者淅淅瀝瀝的,無言無聲的。當細細輕柔的雨無聲地洇入幽綠的草地,它就象一個乖女孩用月光表示自身的天真童心。當大雨落到高山那種豪氣的聲音就象一個俠女。

  在這清明前夕的雨聲中我彷彿領悟了一些什麼:面對這雨聲那細柔的雨早已成為過去,我們應該好好努力不讓粗暴的雨再次回到下一個清明前夕。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裡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身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5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開始於周代,每年冬至後108天是清明節。清明節在每年公曆的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清明節又叫寒食節。

  關於清明節還有一個感人的由來。傳說晉文公重耳在逃亡中,一天餓昏了,他的隨從介子推毫不猶豫地將自身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烤著給晉文公重耳吃。晉文公重耳執政後,重賞那些有功之臣,卻忘了賞介子推。有人提醒說也應賞介子推。晉文公重耳帶著大臣去賞介子推,誰知介子推已經帶著老母親躲在綿山上,有人提出燒山,因為介子推那麼孝順,一定會帶著母親出來的。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晉文公重耳與隨從上山去看,只看老母親與介子推在一棵大柳樹上燒死了。晉文公重耳非常傷心,下令從此以後不動煙火,只吃冷食。因此這一天叫寒食節,又叫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有許許多多的習俗,有祭祖,掃墓,踏青,植樹。清明節這天父親,母親還去紀念逝去的先人,去給逝去的先人掃墓。清明節這天我們還要植樹,俗語說的號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清明前後,種瓜點都。清明節後天氣漸漸暖與,農民伯伯也開始抓地了。

  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們應該在清明節這天去緬懷那些革命先烈讓他們在地下安息。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6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將,將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著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著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床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將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7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祭祀前輩,緬懷先烈的傳統日子。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我們學校今天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

  早上來到學校集合,一切準備好後,我們向烈士陵園走去。來到烈士陵園,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來為烈士們掃墓、獻詞。

  哀婉的樂曲徘徊在耳邊,獻詞聲有聲有色,抑揚頓挫,訴說著我們心中的萬語千言……

  獻詞後,我們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看著一個個感人的歷史畫面與革命故事,我們不禁百感交集,心久久不能平靜。先烈們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之後,我們來到革命英雄的紀念碑前,為革命烈士們獻花,表達了我們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我們肅立在紀念碑前發誓:以後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祖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血雨腥風的時代,英雄們為了祖國與後代,用自身的熱血與生命,舎生望死,視死如歸。英雄,您那不滅的精神會傳給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隊員。先烈們您們安息吧!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與我們一樣,幸福與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與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著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與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將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身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身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身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然而,今年的清明卻是陽光明媚,煦風輕拂,長時間遭受寒風沙塵侵擾的人們,終於感到春的嬌美,春的親近!在這新燕呢喃,萬物復甦之際,一種悵然微微襲來,偌大的`實驗園,難以再尋找張校長那熟悉的身影!

  早想傾訴什麼,為這位威嚴卻可敬的校長;也曾擬就無數懷念的話語,為這位勤樸而無悔的長輩……。因為,我忘不在通往小餐廳的那幾級臺階上,經常有一個身影在扶著牆艱難地往上挪,每到這時,真想跑過去扶他一把!也不由地納悶:為什麼不休息,苦苦支撐?為什麼不去醫院治療,更待何時?

  思量在學生們的喧譁聲中漸漸消失。轉眼間,張校長已在通往教學樓的天橋上佇立,敏銳而負重的眼神在警示著每一位實驗人。我在想:他又是怎樣一步一步挪上那三層樓之高的天橋上的……

  張校長,我們尊敬的張校長在去年臘月人們已聞到大年味的時候,匆匆地、永遠地走。聽到這個訊息時,我沒有多想,思維被凝固在一幅畫上:那就是幾級臺階上,一個身影扶著牆艱難地挪著,無數次地……

  這幅畫難道永遠不會重現?無情的現實告訴我們,是不會再現,再現的是首永恆的歌——執著與無私!

  時光飛逝,沐浴在春風中的實驗園,到處盪漾著少男少女們的歡歌笑語,抽出嫩芽的柳條、綠大半的草坪無不宣示著勃勃生機,用血汗播種文明的實驗人,今年該是豐收的年頭吧!

  哦!這別樣的清明別樣的情!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10

  不知不覺間清明已到來。天,忽然放晴。抬看清明的陽光,有些莫名的暖。這個城市,總讓人摸不清季節的來去。在想,今天,是否也應該牽掛著某些人?

  記憶裡,有他,就總有那株木棉,他就像是那株木棉,守護著只屬於他的春天。

  恍惚間,他已經離開我們十年有多。細想他留下的就只剩下那副瘦弱的面容,若非看會從前的照片,還真難用散落的記憶碎片拼砌會他的輪廓。

  很久沒想起他,好像已習慣他的不存在。每當看到他的照片,已覺得相中人不再是當年熟悉,親切的他。往日的點滴漸漸泛起漣漪……他很嚴格,總是用這套準則來要求我,但他也很寵我,幾乎都順著我的心意。有時候他很固執,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大動干戈,但有時候他也很開明,別人難以接受的事情,他可以坦然面對。還記得他走的那天,我看到的是他剩下一個軀殼的身體被推進熊熊焰火時安詳的面容,那種旁人難以理解的寧靜,大概是我們人生終點站的專屬品吧?!

  那都已經是五年前的事,現在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我們的愉悅,他無法分享,我們的悲傷,他無法分擔。只有一個被夕陽拉得長長的影子流連在我們身旁。

  “那些山真美!”妹妹興奮地說。

  我扭過頭看看,車窗外是一片蔥蔥郁郁的綠,頗讓人心曠神怡。重重疊疊的葉子像一道翡翠,為天空的盡頭鑲上一道綠邊,幽深的山林像是呢喃著密語,讓人倍感窺意。

  驀然,一樹木棉映入眼簾,殷紅的星星點點椏杈於偉岸的樹幹中。

  “我們來看你!”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11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春風和煦的日子,這個清明節可沒有“雨紛紛”啊!呵呵,出發啦!

  爸爸開車帶我和媽媽來到盼望已久的爺爺家,我想:今天天氣這麼好,何不來一次登山踏青的活動呢?於是,我拉上哥哥往村東面的小山上走去,我們一邊走一邊欣賞風景,看——田野裡開滿了金燦燦的不知名的小花,散發出淡淡的香氣。那美麗的白蝴蝶正在春風中翩翩起舞呢!道路兩邊的大樹上時不時有喜鵲、山雞們的嬉戲聲,他們自由自在地飛翔在湛藍的、廣闊的天空中,不禁讓人感到無比羨慕。

  在登山的過程中,我們還遇到了大叔一行人,他們也來踏青了。我們大家有說有笑地來到了山頂。山上有許多天神廟,還有許多磐石。站在石頭上,觀賞山下的美景:哇!真讓人無比讚歎——我們的村莊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最美的要數田野的景色了:那綠油油的是麥苗、金燦燦的便是圍牆邊茂盛的連翹了,真是美不勝收!

  玩累了,我們便相約下山。在下山的路上,我們還發現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如:那4米長的石板橋像獨木橋一樣橫放在小河上,據說它已經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了,好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默默地為大家無私奉獻著;我們還意外地發現了一塊草莓地,我們一起挖出幾顆,打算栽到花盆裡,不知是否能嚐到新鮮的草莓呢?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已夜幕降臨,我們只好跟爺爺說再見了,我們戀戀不捨地回到了家裡。

  登上讓我有了意外的發現,真是一個有趣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12

  清明節到了,學校組織我們四年級的同學集體去掃墓。

  那天下午,天下著毛毛細雨,我們從學校排著長隊步行來到烈士陵園。

  進入烈士陵園,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個大大的紀念碑,上面刻著所有沉睡在安康烈士陵園裡的烈士們的名字。我從網上得知,安康烈士陵園有200多座陵墓,其中在保衛安康的戰鬥中犧牲的烈士有95名,我想對他們說,“你們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和平的生活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謝謝你們!”同學們將自己親手製作的一朵一朵小白花整齊的擺放在介紹碑前,表達我們對烈士們的敬愛之情。

  繞過紀念碑,我們來到符先輝將軍的墓前。據說,他剛滿14歲就自願參加了工農紅軍,我想,“他可真了不起,那麼小就已經開始保衛國家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像他一樣的無數的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離開符先輝將軍的墓碑,我們又先後去祭掃了多位烈士,恭恭敬敬的向烈士們行了隊禮。

  祭掃過烈士墓,我們又來到牛蹄嶺戰鬥紀念館。這裡陳列著牛蹄嶺戰鬥的戰鬥圖,還有剛才我們第一個祭掃的符先輝將軍曾經使用過的生活日用品,他曾經參加過牛蹄嶺戰鬥。

  掃墓活動結束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還在下,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全新的體驗,烈士們的精神鼓舞著我要努力學習,長大也要為國家做貢獻。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13

  微風瀰漫著春天的氣息,從田野間飄過,從溪澗間流過。綿長細雨打溼了四月的大地,不知不覺地,我們迎來了今年的清明。——題記

  又是一年清明時,起風了,思緒便隨著風的旋律越飄越遠。或許談不上傷感,或許談不上離愁,只是,在這懷念的季節裡,想起了故人,念起了往事。於是,淡淡的哀愁便隨著清波逐漸盪漾開來。

  我隨家人去拜訪祖母。

  清明,總是有雨。綿綿細雨隨著涼風飄進我的衣領,帶著絲絲涼意、點點清新。山中景色也因這絲絲的雨而變得朦朦朧朧,好似披上了一層面紗。

  遙望四周,稀疏的幾棵樹木沒精打采地立著,樹葉被雨點打落了一層薄薄的灰,露出鮮綠來。路旁放著三兩堆稻草,金黃色的,透著一股莫名的孤寂。春草貪婪地呼吸著這新鮮的空氣,愈發翠綠動人。山間的茅房,沒了主人的陪伴呵護,七零八落地倒下了。只有寥寥幾棟新建的洋房,三三兩兩佇立著。

  來到墓地,四腳小亭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裡,裡面放著幾捆紙錢。四周是厚厚的落葉與松針,燈枯油盡的落葉已經不住任何重量,踩上去沙沙作響,移開腳,支離破碎的殘骸便隨風飄遠。

  亭子被雨點選打著,發出極其微弱的聲音,是在為自己鳴不平嗎?聽說,清明的雨是故人流的淚,他們是在懷念這片土地嗎?

  遠處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還有人們交談的聲音,孩童嬉戲玩鬧的笑聲。我看看手錶,九點二十三,人漸漸的多起來了。

  調轉腳步,我們朝家的方向走去,鞭炮聲越來越小,直至聽不見了。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窗外,雨在淅淅瀝瀝,車在顛簸的旅途中飛馳著,後箱裡,放著束白黃交錯但又帶著一抹憂傷的花兒,“爺爺,我們來看您!”

  越過崇山峻嶺,滿山都有著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爸爸有些自豪地說:“這些都是你爺爺種的呢!”聲音卻仍是那麼悲傷。墓前,一輪紅日在頭頂,爺爺在天國。無雨,寂靜得很,汗如瀑布一般滴在肥沃的土地上。默默地靜立在前,所有人沉默不語,屏不作聲,心中似裝著沉甸甸的包袱,終於,爸爸打破沉寂,打掃起墓來,見狀,大人們都開始打掃起來,“籲!”我心中嘆口氣,終於不在緘默。

  匆匆地,不願再回首,幾滴雨水滾落下來,不一會兒,便不下,(大人們都奇怪——怎見得是場太陽雨?)你們又何懂得?只有我知道,那是爺爺在悲傷,在哭泣喲!心中,我在默默安慰著,邊上的花格外嬌豔,挺立風中的油菜花,藍豔豔的忽忘我,還有那鮮紫的不知名花兒……

  都說過“燕子去,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有再開的時候。可是爺爺,我親愛的爺爺,您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在2011年的冬,您永遠地睡。新年裡,再不見您那爽朗的笑聲和那嚴厲的呵訴以及呵訴下那柔軟寵溺的心……不相信您已躺在墓中,那裡荒涼寂靜,您怎麼會待得住呢?你一定還在樹陰下搖著扇子,看雞爭食“呵呵”地笑吧!爺爺!……

  清明節的初一作文15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在清明節,各個地方的習俗稍有不同。清明這天,媽媽就買來白紙和各種顏色的彩紙,折成合適的方塊,然後用剪刀剪出花紋、散開紙條,“清明條”便做成了。然後把“清明條”綁在一米多長的竹棍上,備用。爸爸準備了香、蠟、焰花、鞭炮,備上了鐮刀和鋤頭。帶著我們一起去祭祀太奶奶和太爺爺。

  來到墳墓前。爸爸用鐮刀清除墳前的雜草,挖起幾鋤頭新土堆在墳上,再把香和蠟插在墳前,然後鋪開鞭炮,擺放好煙花,點燃香和蠟。我們依次在墳前磕三個響頭,然後離開。爸爸馬上點燃鞭炮和焰花,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起,白白的濃煙籠罩在墳墓周圍。我們遠遠看著,給太爺爺和太奶奶行注目禮。此時,掃墓的過程也就結束了。

  由於每家每戶都在清明節掃墓,野外,鞭炮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每家每戶用的“清明條”顏色都各不相同,有的用的小花圈、有的用的白色鮮花,白的、紅的、綠的、……“清明條”在青的草、綠的樹、綠的麥苗裡若隱若現,就像一幅美麗生動的畫。

  清明當天,也有人在家裡祭祀祖先。在家裡祭祀祖先一般是燒香、點燭,供水果,燒冥錢,來祭祀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