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小知識
食品安全關係千家萬戶,關係每個人的健康。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食品安全小知識,希望有所幫助!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了"食品安全五要點"
1、保持清潔
拿食品前要洗手,準備食品期間經常還要洗手,便後洗手。
清洗和消毒用於準備食品的所有場所和裝置。
避免蟲、鼠及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食物。
2、生熟分開
生的肉、禽和海產食品要與其他食物分開。
處理生的食物要有專用的裝置和用具,例如刀具和切肉板。
使用器皿儲存食物以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觸。
3、熟食再次加熱要徹底。
食物要徹底做熟,尤其是肉、禽、蛋和海產食品。
湯、煲等食物要煮開以確保達到70℃。肉類和禽類的汁水要變清,而不能是淡紅色的。最好使用溫度計。
4、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
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2小時以上。
所有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最好在5℃以下)。
熟食在食用前應保持滾燙的溫度(60℃以上)。
即使在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
冷凍食物不要在室溫下化凍。
5、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使用安全的水或進行處理以保安全。
挑選新鮮和有益健康的食物。
選擇經過安全加工的食品,例如經過低熱消毒的牛奶。
水果和蔬菜要洗乾淨,尤其如果要生食。
不吃超過保鮮期的食物。
食品選購提示
疫情期間外出超市或者菜市場選購食品時,應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避免直接用手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如需接觸可佩戴手套,接觸後及時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控眼、鼻、口。付款時推薦使用電子支付。回家後按照正確的方法摘除口罩和手套,立即用流動的水按照七步洗手法徹底清洗手部。
食品選購應選擇儲藏條件較好、符合衛生要求的正規商場、超市和市場,要購買感官正常的食品或食品原料,觀察是否新鮮,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漲袋、胖聽)等現象。特別是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要看是否符合相應的'條件(冷藏溫度為0—4℃、冷凍溫度為—18℃以下)。
外出就餐提示
疫情期間應儘量減少外出就餐和聚餐,聚餐時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汙染。
涼拌菜的製作一般沒有經過高溫烹調殺菌的步驟,儘量不要在外購買涼拌菜,最好在家中自己做。如果要買,也要選擇正規的、衛生條件好的地方。
燒烤食品由於攤販所使用的食物原輔料來源不清。個別商販常將肉串烤至半熟,售賣時再加工,生熟不分,已造成2次汙染。此外,燒烤食品烤制時間短,中心溫度可能達不到殺菌的溫度,容易導致進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蟲病和人畜共患病。所以儘量減少燒烤食品的食用。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讓我們築起食品安全的“防火牆”,一起守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