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制度>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通用13篇)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通用13篇)

  在當下社會,我們可以接觸到制度的地方越來越多,制度具有使我們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懲惡揚善、維護公平的作用。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通用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1

  1、不得乘坐農用車、貨車、拖拉機、無牌無照車超載車,不扒車、追車,不擊打車。

  2、公路行走靠右行,不在公路上打鬧玩耍,橫過公路,注意來往車輛。

  3、騎車要注意車速,不騎飛車、不丟把、不搶道、不帶人,靠右行走,學生不準騎摩托車。

  4、星期五下午放學回家時,要在學校規定的地點集合、整隊出校,乘坐符合安全要求的車輛。

  5、放學要排隊靠右行。及時回家,不得在路上追逐、打鬧,不得並排行走。

  6、嚴禁在火車道上玩耍;嚴禁在火車軌上放物、打火車;嚴禁沿火車道行走;嚴禁在火車大橋上扶欄下望。

  7、冬季嚴禁在公路和危險場地、交通要道、繁華地帶滑冰和打雪仗。

  8、下大雨或暴雨時,不能上學或回家,不能強渡洪水,不能走陡峭的山路或有滑坡體的路段,要有家長接送。

  9、上學、放學要結伴而行,互相關心,互相幫助,走讀生早上不能過早到校,晚上放學要及時回家,遇到壞人,要勇敢、沉全教育氛圍。

  4、經常使用活動室、校園網路、黑板、廣播等開展形式多樣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5、要將交通安全內容納入教學計劃,並編制交通安全教育教材,開展經常性的交通法制教育,讓交通知識進入千家萬戶。

  6、各班要充分利用法制課和"安全教育月"的時間,每學期上交通安全專題課5---10節,並備有必要的學習、宣傳教育資料,宣傳教育內容通俗易懂、寓教於樂;還要積極主動聯絡公安、交管等職能部門,每學期深入學校開展一次大型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7、門衛護校人員要負責清理掉校門口妨礙學生通行的違章佔道行為;要將校內腳踏車擺放有序;要在學生上學、放學交通高峰期站在校門口督導學生遵守交通規則、組織好學生安全透過馬路。

  8、學校接送師生通勤車或接送師生參加活動使用的車輛,必須具備相應資質,不得租、借使用相關手續不全、駕駛員或車況不合格的車輛。

  9、學校禁止私人和其他單位的車輛加掛學校通勤車名牌。

  10、學校禁止不經學校主管領導批准的車輛進入校園;經批准進入校園的外來車輛要按指定路線慢行;禁止在校園內學習駕駛技術。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2

  一、學校成立交通安全領導小組,由專人負責交通安全工作。

  二、積極配合交警部門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及時溝通交通管理資訊。

  三、負責聘請校外交通安全輔導員,每學年新生入學要進行一次交通安全知識講座。

  四、每學年進行兩次有關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每學期要有班主任組織有關交通安全主題班隊會。

  五、開闢有關交通安全知識櫥窗和永久性宣傳標語,利用廣播、黑板宣傳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使每一個學生都知道《交通安全須知》的內容。

  六、加強對學生腳踏車行駛管理和學生上下學的交通安全意識,掌握道路交通指示標的作用和含義。

  七、學生集體外出時實行佇列化,乘車遠行時必須上報有關部門批准方可。

  八、組織安排校園交通安全執勤崗,維持校門口及附近丁字路口的交通秩序。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3

  一、會議形式教育制度

  1、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年級、班級德育工作計劃,要將對學生定期進行法制,交通安全教育列為工作內容之一。

  2、政教處負責,每學期組織召開專題法制、交通安全教育校會一次。

  3、年級組每兩個月對學生進行專題法制、交通安全教育一次。

  4、班主任根據學校要求,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在做好經常指示性教育的基礎上,每學期舉辦一次專題法制、交通安全教育班會,做到有教案,有針對性。

  二、宣傳形式教育制度

  1、學校牆報、教室牆報分別設定法制、交通安全教育專欄,有選擇、有針對性的登載、法制、交通安全教育內容。

  2、《校園之聲》廣播設定法制、交通安全教育專題廣泛徵集稿件,周安排一次專題廣播。

  3、每逢寒、暑假,在學生離校前,由政教科文衛處向責向學生家長印發對學生進行法制

  4、各班宣傳委員(含團支、交通安全責任書,爭得家長的有力配合,提高法制、交通安全教育實效。部)負責平時對本班學生宣傳有關法制、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的宣傳材料。

  三、每學期簽定法制、交通安全教育責任書

  1、學校由政教處牽頭與年級主任、班主任簽定法制、交通安全教育責任書,一式兩份。

  2、班主任與學生本人及學生家長簽訂法制、交通安全教育責任書,一式三份。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4

  一、校外車輛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校園內,特殊情況需經主管部門同意、登記後方可進入。

  二、進入校園內的所有人員、車輛都必須遵守有關交通法規和本規定。

  三、各種車輛進出校門必須服從門衛執勤人員指揮,自覺接受門衛檢查;禁止學生在校內騎腳踏車。

  四、各種車輛進入校園,須按規定路線、速度行駛;機動車進入校園後車速不超過每小時25公里,嚴禁鳴笛,嚴禁超速。

  五、各種車輛不得在校內隨意停放。非本校機動車輛,未經允許夜間不得在校內停放,經允許過夜停放的車輛,應在指定地點停放。

  六、校園內嚴禁學車、練車、無證駕駛、酒後駕駛。

  七、機動車輛出門要自覺接受檢查,對載有貨物的車輛要履行手續後方可放行。

  八、舉辦校內大型活動,應按照有關規定,安排專人指揮車輛在活動場所附近指定位置有序停放;

  九、如遇校內施工,施工單位須在施工現場設定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

  十、不允許學生乘坐無牌、無證、無營運手續、農用車輛及技術狀況不好的機動車輛。

  十一、對違反以上規定者,視情節給予批評教育和處分。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5

  1、學校校長是第一責任人,班主任老師、科任老師是具體責任人。學校要動員全體教職員工,將責任落實到人,齊抓共管,把防範交通事故的工作落到實處。

  2、廣泛、深入地開展宣傳教育,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學校要以各種形式加強宣傳教育,努力增強全體師生安全第一的意識,提高全體師生的安全素質。加強對學生的常規訓練,努力提高他們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3、學校要堅持對學生交通安全意識的培養,要反覆宣傳交通安全知識,宣傳交通規則,養成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要採用多種方法和生動活潑的形式教會學生識別交通指揮訊號。

  4、學校要對使用不同交通工具上學、放學的學生,分別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對乘坐三輪車的學生的教育:家長接送等車停穩以後才能上、下車;乘車時,頭、手或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能伸出車外,不能向車外扔東西。對騎腳踏車學生的教育: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只能在非機動車車道上騎車,不要幾個人並排騎行;腳踏車不準搭人。

  5、對步行的學生,要教育和提示他們特別注意經過十字路口和橫穿道路時的交通情況。學校要組織順路學生組成上學、放學的路隊,設立路隊長,互相幫助、互相照應。學校、班級應重點留意那些有特殊情況和特殊路線的學生,及時和他們的家庭取得聯絡,確保一旦出現異常情況,能夠馬上了解原因,採取對策。

  6、加強校園內的交通管理。要在人員眾多的校園十字或丁字路口以及陡坡拐彎處設立車輛慢行的警示牌;要規範校內機動車的停放地點,規定車輛在校內的最大行駛速度;要規定校內的施工車輛不能在師生上學或放學的人流高峰期在校園內行駛;要加強對學生校園內騎腳踏車的督導和管理;校外車輛不徵得學校管理部門的同意,不能在校園內行駛。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6

  一、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道路交通安全知識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從小懂得遵守交通法規光榮、違反交通規則恥辱。

  二、學生上學、放學必須遵守右側通行的原則。

  三、車輛、行人必須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車輛或行人,應當讓在其本道內行駛的車輛或行人優先通行。車輛、行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四、嚴格注意交通訊號、交通標誌和交通標線,服從交通指揮。

  五、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邊情況,不要東張西望,不準勾肩搭背、三五成群並肩而行,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打鬧、嬉戲,不邊走路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六、步行時,在橫穿街道、公路或交叉路口時,應注意來往車輛。在無來往車輛時,從人行橫道線內透過。

  七、前進途中,遇到路邊堆放障礙物時,要特別注意來往車輛,待無來往車輛透過時再透過,並且要靠安全一側。

  八、在霧、雨、雪天等天氣行走,最好穿著色彩鮮豔的衣服,以便於機動車司機儘早發現目標,提前採取安全措施。特別是雨天,要穿好雨衣,帽簷不可擋住視線,如果撐雨傘不能讓雨傘攔住視線,以免造成交通事故。

  九、規範乘車、服從售票員、駕駛員的指揮。任何人不準搭乘“三無”車輛、非客運車輛、超載車輛、不安全的車輛和存在安全隱患的“黑校車”,更不得搭乘摩托車、農用車、卡車、拖拉機等車輛。學校門衛、值班教師負責學校校門口的交通秩序

  十、建立健全“家校聯絡”制度,學生未按時到學校上課,班主任教師要在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絡,並及時報告學校;學生未按時返家,家長要及時報告學生的班主任教師,避免意外傷害。

  十一、教職工必須依法駕駛和擁有機動車輛,按時到學校和公安部門登記,不得非法從事營運活動,規範停放車輛。

  十二、學校集體一律不得經營車輛接送師生,因工作和學習確需集體使用客運車輛,必須經學校校長批准並報縣教育局備案後,方可組織教職工或學生搭乘安全可靠的校車。

  十三、出現道路交通或其他意外事故,任何人都有立即報告和報警求助的義務,所有教職工都有緊急救援的義務和責任。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7

  1、各班老師要做到不能讓幼兒獨自回家,要幼兒園家長親自接送。

  2、老師必須熟悉每一位家長,不能讓不認識的人把幼兒接走,如家長有事,託被人來接時必須用電話與家長聯絡好,情況屬實,才能讓他人接走。

  3、為了確保各班老師要做到不能讓16歲以下的小孩將幼兒接走。

  4、如果家長工作忙,叫三輪車送幼兒上學,必須交代家長一定要同車主講好,把幼兒交到班主任手中。

  5、各班老師平時透過故事,兒歌,遊戲的形式,讓幼兒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8

  一、所用車輛應取得準運證件,幼兒接送車輛的駕駛員必須取得由市公安局車輛管理部門發放的《機動車輛駕駛資格證》且3年以上,否則一律不得從事接送業務。

  二、嚴禁接送專用車超載,嚴格按照車輛的核定人數載客。不得搭載本園幼兒以外的`其他乘客。嚴禁將車輛轉交他人駕駛。

  三、加強接送專用車管理。要嚴格堅持接送專用車定期檢查保養,駕駛員定期安全教育。堅持接送專用車“專人負責制”、“駕駛員安全責任制”等制度,確保各項制度落實到位。

  四、完善校門口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設定警示標誌、人行橫道線、減速帶、振盪減速標線、移動式警示牌等交通安全設施。加強幼兒上學、放學時段的交通管理,維持學校門口的交通秩序。

  五、加強對幼兒的交通安全教育,不斷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遵守交通法規的自覺性。教育幼兒在車上不得將頭、手等伸出車窗外,過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透過,不亂坐無照車輛、非法車輛。

  六、勸告接送司機及時維修車輛,不允許酒後駕車,開快車,要做到“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絕不允許發生上下班途中的安全責任事故。一經發現將上級主管部門進行舉報。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9

  1、學校交通安全管理堅持教育優先、管教結合、遵章守紀的原則。主要任務是:透過多種形式教育學校師生認真學習、熟悉掌握交通安全基本常識,牢固樹立交通安全意識,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習慣,做遵紀守法的模範。

  2、學校交通安全管理由一名學校領導負責,分管科室組織實施。學校校園內禁止騎腳踏車。機動車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校園。允許進入校園的機動車輛,必須按規定線路慢行和規定地點停放,避免在校園內發生交通事故。

  3、教育幼兒要自覺遵守幼兒園作息時間,放學後不準在校內或校外逗留、玩耍。

  4、教育幼兒在道路上行走時,應走人行道並在道路右側靠右行走,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不與機動車爭道強行。集體外出時,要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不能東張西望,一定在家長的帶領下穿越馬路,要聽從交警安排,遵守交通規則;在確認沒有機動車透過時才可穿越馬路,禁止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護欄和隔離墩。學校教職工和幼兒在上下班或節假日走親訪友期間,要遵守交通規則,禮讓三分,叉路慢行,轉彎打手勢。不得在道路中間或中心線上行走,不得成群結隊在道路上行走。

  5、教育幼兒及家長乘坐汽車時,不得乘坐報廢車、故障車、農用車、超載車和無牌無證車。乘坐公交車上班、上學或下班、放學的師生,要等車靠站停穩後有秩序上下車,並自覺購票,做文明乘客。乘車時不能把爆竹等危險物品帶入車內,不要把頭、手、胳膊伸出窗外和向外扔雜物,乘坐微型車時應繫好安全帶。禁止無照師生駕駛機動車及酒後駕駛行駛。

  6、學校組織師生外出等集體活動包車要到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和公安交警部門備案,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和公安交警部門稽核登記車輛、駕駛員情況。

  7、學校場地狹小、無專門停車場的,除學校公車以外的機動車輛不得進入校園區域停放。機動車輛均不得進入師生活動密集的教學、運動及生活區域。外來車輛除執行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供電車、警車、押運車、郵政車等特種車輛外,禁止在校園內通行。接送學生的車輛不得進入校園內。

  8、進入校園的機動車輛在校園道路內要慢速行車,校園內十字路口或大門口注意避讓幼兒。支線車讓主線車先行,轉彎車讓直線車先行。

  9、禁止任何人在校園路道上追逐打鬧、從事各種文體活動。單位、部門臨時開展各類活動不得佔用機動車道(學校大型活動除外)。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10

  一、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領導,要經常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二、透過多種形式加強對師生的道路交通安全知識法規的教育,提高師生對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識,如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課、廣播、講座、標語等。

  三、加強路邊學生上、放學的安全工作管理,佈置好教師護送學生。

  四、落實責任制,制訂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道路交通安全責任書,從各個環節抓好預防工作。

  五、教育學生不要乘坐非法客運車,特別是無牌無證的車輛。

  六、加強與村委會、道路交通部門、車輛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的聯絡,及時交流,共同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11

  一、為確保師生在校內外的人生安全,特制訂本制度。

  二、切實加強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識,做到教育“常規化、細實化”。

  三、校外行走嚴格遵循道路交通規則;做到路上不玩耍、不追逐、不打鬧;按時上、下學;發生意外及時求助,同學間要互相幫助。

  四、校內不準追逐,上下樓梯靠右行走;做到不跑、不擠、不推、不搶,按次序行走。

  五、年齡不滿十二週歲不準騎車,家校路程不超過1000米不準騎車。

  六、定期檢修保養車輛,確保騎車安全。

  七、校內不準騎腳踏車,進入校門後一律下車推行,到指定位置停放,擺放整齊有序。

  八、進出學校的汽車必須減速慢行,車速不得超過5公里/每小時;上下學時禁止車輛通行;校內禁止按喇叭;車輛到指定車位停放。

  九、定期進行學生上下學出行情況調查,杜絕乘坐“黑車”現象。

  十、每位教師要做好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幫助學生改正錯誤。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12

  為了確保全校師生的人身安全,切實防止師生傷亡事故的發生,確保一方平安,其中交通安全是一個學校重要的方面,為此,根據我校所處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特制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1、明確交通安全工作責任制,校長負總責,德育副校長分管交通安全工作,各年級組長工為年級交通負責任人,各班主任為交通安全責任人。

  2、每學期至少請法制副校長對全校師生作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分管校長、各班主任針對學生實際及時經常加強教育。

  3、全校學生不得騎腳踏車上學。學生在校外騎腳踏車必須執行有關規定,即不足十二週歲的不能上馬路。

  4、切實加強新的交通安全意識,使學生確實做到:

  (1)馬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靠右行。

  (2)過馬路要走人行道,有交通燈的要遵守交通燈指示過馬路

  (3)馬路上行走不追逐,不成群結集防礙交通安全。

  (4)乘搭公共汽車時,要等車停穩才可上落,不可將頭、手伸出車外。

  5、學校集體乘車外出活動時,要注意:

  (1)必須租用有合資質的運輸公司的車輛。

  (2)按參加人數核算好車輛數,決不超載。

  (3)做好活動前的師生安全教育。

  (4)落實好安全責任人,確保整體及每車都有專人落實安全工作。

  幼兒園進出校園管理制度13

  一、家長送幼兒和低年級學生到學校時,必須把孩子送進校門,特殊情況送到班主任老師面前。

  二、學校對停在校門的車輛要進行規範停放,教職工的交通工具應按規定停放在車棚內。

  三、在學生接送時間裡,學校對門前來往車輛的數量和行駛的速度要進行管理和控制。

  四、學生上學、放學必須遵守右側通行的原則。

  五、車輛、行人必須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車輛或行人,應當讓在其本道內行駛的車輛或行人優先通行。車輛、行人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通行。

  六、嚴格注意交通訊號、交通標誌和交通標誌線,服從交通指揮。

  七、小學生不準在道路上騎單車、三輪車和推、拉人力車;乘坐二輪車和三輪車必須戴安全頭盔。

  八、學生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學生須在人行道上行走,沒有人行道的靠路邊走。

  2、橫過車道,須走人行橫道。透過有交通訊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遵守訊號的規定;透過沒有交通訊號控制的人行橫道,須注意車輛,不準追逐、猛跑。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透過,不準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有人過街天橋或地道的,須走人行過街天橋或地道。

  3、不準穿越、倚坐人行道、車道和鐵路道口的護欄。

  4、不準在道路上扒車、追車、強行攔車或拋物擊車。

  5、幼兒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須有成人帶領。

  6、列隊通行道路時,每行橫列不準超過二人。兒童的佇列須在人行道上行進時,可以緊靠車行道右邊行進。列隊橫過車行道時,須從人行橫道迅速透過;沒有人行橫道的,須直行透過;長列隊伍在必要時,可以暫時中斷透過。

  九、學生乘車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公共汽車、電車和長途汽車須在站臺或指定地點依次候車,待車停穩後,先上後下。

  2、不要在車行道上招撥出租車。

  3、不要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乘坐公共汽車、電車、計程車和長途汽車等。

  4、在機動車行駛中,不準將身體任何部分伸出車外,不準跳車,不坐超載車。學生上下車必須按學校規定認真組織,做到有序上下,按照核定人數坐車,不得超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