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說課稿>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範文(通用8篇)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範文(通用8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範文(通用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小蝦》是部編版教材第四單元裡的略讀課文,課文淺顯易懂,透過對小蝦樣子、習性、打架等方面的細緻描寫,寫出了小蝦的可愛,表現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課題下方的學習提示明確了本課主要的學習內容:說說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把課文中寫得細緻生動的語句抄寫下來。這也突出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藉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略讀課文教學與精讀課文有所不同,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能遷移運用從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

  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認識“缸、隙”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小蝦的外形及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3.能概括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並體會細緻生動的語句。

  重點:瞭解小蝦的外形及生活習性,體會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難點:概括第3自然段主要寫了什麼,並體會細緻生動的語句。

  二、說學法。

  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能對所讀的課文質疑,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詞句,並能聯絡上下文對相關詞句談談自己的感受,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於教學的開展。

  1.抓詞抓句,理解感悟。

  “課堂是學生、教師、文字的對話過程”,為加強學生與文字的對話,在教學中圍繞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如重點學習第3自然段“缸裡的小蝦十分有趣”時,透過抓“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讓學生帶著表情讀,體會小蝦生氣時的栩栩如生的神態,體會小蝦的有趣。

  2.讀說結合,發展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在教學時,結合課文內容,在理解內容的同時,注重語言的訓練。如以“有的……有的……有的……”進行排比句式訓練;看了小蝦的圖片、動畫後,補充小蝦的有趣還表現在哪些方面。透過這樣不同層次的語言訓練,使學生在積累與運用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三、說教學。

  1.謎語匯入,激發興趣。

  駝背老公公,鬍鬚翹鬆鬆,爬到鍋臺中,全身紅彤彤。(猜一動物的名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生字。

  (2)概括: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我”家葡萄架下有一口閒置的水缸,“我”和阿成哥捉了一些

  小蝦放在水缸裡養。“我”觀察到小蝦十分有趣。後來,小蝦在“我們”的細心照顧下,繁殖得越來越多了。

  3.再讀課文、學習第1、2自然段。

  (1)思考:這些小蝦是怎樣進入作者視野的?

  (2)請找出比喻句。並回答,把什麼比做什麼。

  (3)請找出第1自然段中的反問句,並把它轉化為陳述句。試著說一說這樣用的好處。

  (4)小蝦的年齡是靠什麼來識別的?

  (5)訓練“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4.學習、理解重點段落(第3自然段)。

  (1)找出中心句,並抓詞抓句、體會“有趣”。

  (2)根據詞句、結合生活實際說出自己獨特的體會。

  (3)看圖片、動畫,想象小蝦搏鬥的場景,說一說小蝦還有趣在哪兒。

  5.學習第4~6自然段。

  (1)學生自主找出相關語句:為了讓小蝦們能夠生活得快樂一些,作者是怎麼做的?

  (2)知道蝦的卵藏在哪裡,並可趁機讓學生們自主補充、交流蝦的相關知識。

  6.課文小結。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二單元第一課。本單元課文都是寓言故事,即透過寓言講述一個道理。《守株待兔》講的是古代宋國有個種田人,因偶然撿到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就守在樹樁旁邊,期待著再撿到兔子,結果不但沒撿到野兔,田裡的莊稼也全完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心存僥倖,不要指望不勞而獲。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守、株”等9個生字。

  2.理解重點字、詞、句的意思,領會寓言傳達的寓意。

  3.背誦課文,能夠熟練地將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對照註釋讀懂課文內容,並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認為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守株”的結果,從而揭示寓意;(3)設計“種田人認識錯誤”,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說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文言文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拾兔”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說、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閱讀習慣方面,著重培養學生解疑閱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說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

  (2)動畫演示種田人拾兔後的心理,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說;

  (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4)課後佈置讓學生續寫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說、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一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說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說有沒有妄想過不勞而獲的成功,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工具書和課本中的註釋,理解詞和句子的意思,嘗試著用自己的話翻譯課文。

  (三)指導朗讀,啟發想象。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

  1.課文寫的是誰的故事?(一個宋國種田的人)

  2.理解“走”在課文中的意思是“跑”,與我們現在常說的意思不一樣。

  3.這個宋國人為什麼要“守株待兔”?(因為他嚐到了不勞而獲的甜頭,就不想再付出勞動了)

  4.故事的最後,這個宋國人為什麼會“身為宋國笑”?(因為農夫只想著不勞而獲,守著樹樁等著兔子送上門,這種愚蠢而又貪婪的想法引人發笑,所以會被笑話。)

  5.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什麼道理?(做事不能想著不勞而獲,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要靠勞動和付出獲得最真實的汗水,這樣的果實才是最甜美的。)(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說:種田人認識錯誤後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六、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把課文的思路、教師的教路、學生的學路融為一體,本著板書為教學服務的目的,板書如下:

  兔碰株死

  人守株一無所獲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3

  一、教材解析

  《剃頭大師》是一篇敘述童年趣事的課文,課文語言通俗接近口語,敘事性較強,學生在理解課文的時候不會難,能夠產生學習課文的興趣。這是一篇精讀課文,需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提升對課文的分析理解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字詞有了一定的積累和認知能力,但對重點詞句的理解還有待加強,對課文的分析理解能力還有待提高。

  教學目標:

  1.認識“剃、執”等10個生字,會寫“表、膽”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重點詞語。

  2.默讀課文,感受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髮的不同。

  3.體會作者童年時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默讀課文,感受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髮的不同。

  難點:體會作者童年時期的快樂。

  三、教法、學法:

  教法: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主要採用品詞析句、朗讀感悟、讀寫結合、整體把握等方法。

  學法:腦動心到,心口一致,合作交流,疑難共解。

  教學時數:2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師:大家都有去理髮店理髮的經歷對嗎?理髮師給你們剪頭髮的時候你們最擔心的是什麼?

  生:剪得太醜。

  師:對,跟老師一樣,都很擔心理發師剪醜了,所以我們都會去找很厲害的理髮師。今天我們就要來見見一位很厲害的理髮師,大家翻開課本,一起讀一讀我們要學的課文:《剃頭大師》(板書)

  師:讀了課題之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也可學生自己提)

  生:“剃頭”是什麼,為什叫理髮叫剃頭?

  師:“剃頭”就是剪頭髮,理髮的意思,以前的人剪頭髮不是用剪刀的,是用一種剃刀,所以把理髮叫做“剃頭”。“大師”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等。“剃頭大師”就是指剃頭方面有很深造詣的專家,這個人有著怎樣的技術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從生活入手,調動學生的情緒,為學習課文進行情感鋪墊。讀題生疑,引導學生面對題目揣摩思考,說出自己的疑問,為學生走進文字搭建一個平臺。】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自由讀課文,不會認的字同桌間交流解決。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並劃分層次。

  出示生字,請學生說說自己已經學會了哪些生字。

  2.看看文中有沒有自己不理解的詞,先猜一猜,再查字典。

  3.齊讀課文,讀準字音,教師相機正音。

  【設計意圖:透過初讀,能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字,在與文字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字,做到“不讀熟,不開講”。讓學生實戰解決理解難理解的詞句,自主動腦,自主思考。】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教師範讀,學生跟讀,再齊讀。邊讀邊思考: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可以劃分為幾個層次?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髮有什麼不同?作者是怎樣將這件事寫出童趣的?(課件展示課文大意和脈絡)

  2.指名學生回答課文順序(課件展示)找出相對應的自然段。

  小沙害怕剃頭→老師給小沙剃頭→“我”給小沙剃頭

  “我”給小沙剃頭又分為哪幾個層次?準備→過程→結果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將概述較好的答案寫在課件上展示出來,以示鼓勵)

  【設計意圖: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

  (四)學習第一部分

  小沙為什麼害怕剃頭?小沙害怕剃頭有哪些表現?(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文字的能力】

  (五)學習第二部分

  1.為什麼總是老剃頭師傅給小沙剃頭?他是怎麼剃的?

  “咬”字說明推子牢牢夾住小沙的頭髮。大家在理髮時如果脖子裡進了頭髮會覺得怎麼樣?(很癢)

  2.老師傅給小沙剃頭時小沙是什麼反應?

  一會兒痛,一會兒癢,跟受刑一樣,耿耿於懷:姑父付雙倍的錢

  3.總結:你從這一部分知道了什麼?(小沙膽小怕理髮,又在老師傅理髮時吃了不少苦頭,更害怕理髮了。)

  (五)學習第三部分

  小沙很害怕理髮,但是他現在不得不理髮了,為什麼?(頭髮很長了、快過年了)所以小沙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找誰幫他理髮?(課文中的“我”)請大家快速閱讀課文的第三部分,並思考:

  1.“我”為什麼願意給小沙剃頭?“我”做了哪些準備?

  2.找出“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和小沙的反應,“我”為什麼說“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小沙更優秀的顧客了”?(小沙只在乎耳朵)

  3.這部分的兩個比喻句有什麼表達效果。

  ①將姑父的睡衣比作熊皮,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睡衣上落滿頭髮的樣子;②將小沙剃好的頭比作是層層的梯田,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沙的頭被“我”剃得長短不一、難以入目的醜態。

  4.“我”給小沙剃完頭後,小沙的反應是什麼?結果怎麼樣了?

  (鼓勵學生演一演小沙的反應和姑父捉頭髮的樣子,增加趣味性)

  【設計意圖:逐步引導學生了解分析文字,學習語言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寓教於樂。】

  (六)回顧總結

  1.老師傅給小沙理髮和“我”給小沙理髮的過程。(課件展示)

  2.作者是怎樣將自己一件惡作劇的事寫出童趣的?(語言)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悟?(童年的歡樂,童真童趣)

  3.完成課後習題。互相交流自己的歡樂童年趣事。

  【板書設計】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4

  一、說教材

  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這篇略讀課文,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這幅名揚中外的古代繪畫作品——清明上河圖。作者先對清明上河圖作了簡單的介紹:圖畫的年代、作者、畫面內容、目前儲存的情況。短短的幾句話,所含資訊量卻很大。後面的幾段,介紹了清明上河圖畫面上的內容。先是概說畫面上的人物很多的;然後講畫上的街市熱鬧非凡,;之後,選擇了一個小的場景加以具體生動的描繪;最後,簡單寫出了《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二、說教學目標

  我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瞭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瞭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3.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因此本課教學的重點是透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難點:

  由於《清明上河圖》是一幅畫,學生對畫的鑑賞能力不強,因此對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教法:

  1、電教法:我運用多媒體直觀法,利用電教手段,創設多種情景,使學生完全置身於課文所描繪的情景之中,寓教於樂,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

  2、情境朗讀法:葉聖陶先生曾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教學中,教師要透過引導學生利用文字資訊,憑藉聯想,啟用已有的知識庫存、生活積累、閱讀積累,將語言文字還原成語言形象,再現課文中描述的情境,使學生主動的獲取這種感受,體驗這種情感。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多想象,在閱讀中見文生義,見義生情,藉助生活經歷中類似的感情經驗去感受,讀出感情。

  學法:

  1、合作探究學習:《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2、讀寫結合:只有寫,才會努力去使其變得精練,因此,讀寫結合,在中高段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五、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釋題匯入。

  1、教師用溫和親切的口吻說: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已經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走進它,我們已經領略了很多,今天的這一堂課我們還要欣賞一幅古畫,誰來讀一讀課題。

  2、師:你知道什麼叫名揚中外嗎?

  針對學生的回答再做總結: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課文將向我們展示怎樣了不起的古畫呢?請你認真地反覆地讀讀課文,如果遇到特別重要的資訊,用筆畫一畫,等一會我們交流一下從課文中瞭解了什麼?

  (二)初讀,交流學習心得。

  1、師:我發現每位同學都讀得很投入的,我們來交流一下,剛才你讀課文,從中瞭解了什麼?

  《新課程標準》在第二學段的“閱讀”目標中提出:“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共同交流學習所得,這是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在交流時,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去朗讀課文中的相當段落與文字再接觸。

  (三)欣賞圖畫,再次讀文。

  1、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變成單純的學習知識。他不僅應該是一個學生,而且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多方面興趣、要求和願望的人。”這幅畫,距離學生生活實際很遠,因此,在學生對《清時上河圖》的價值有著初步認識的時候,定會產生想去親眼目睹畫的慾望的情況下。

  師:我覺得咱們班同學讀書能力特別強,剛剛大家初次朗讀課文就有這麼多收穫,那你想不想看看這幅畫,欣賞一下這幅名揚中外的畫?

  當然,看畫的目的是為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字。因此,指導學生:請你細細地欣賞這幅畫,看看能不能從畫中找到你讀到的內容。

  (多媒體滾動演示清明上河圖,配上優美的輕音樂,老師根據場景適當提示:進入汴粱市區了,你能看到什麼;到橋北頭了……)引領學生放鬆地欣賞,在視覺、聽覺都在其中得到了享受。這裡運用電教法,透過邊看邊讀、邊聽邊觀察,使資訊更加便捷地進入到學生的大腦;另外,還透過教師的語言與優美的樂曲等中介手段,使資訊的傳入渠道更加多元。

  2、這時,老師又引導:欣賞完了,你看到了什麼,想說點什麼?

  這時可以又一次引領學生走近文字。比如:當學生談到:我在畫上看到很多人。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是的,有很多人,你能根據課文來說一說,有哪些人嗎?“這就進一步帶領學生來學習文字了。

  3、在初讀交流學習心得與再讀欣賞圖畫之後,老師就可以帶領孩子走進課文中最能突顯主題的段落的學習,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沒必要字字斟酌,比如第一自然段,寫《清明上河圖》的基本情況,我們在讓學生交流心得時就可以完成,不用再細細研讀。

  4、這是略讀課文,只要學生對“名揚中外”的原因有所瞭解,對文字能較有感情地朗讀,教師就應及時引領學生進行下一段落的學習。

  如:還有形態各異的三百六十行,都畫在裡面了,了不起。剛才大家說畫面上的人真小,但幹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還能夠看到橋北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景。老師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四小節,然後把你的感受和你的同桌輕輕地交流一下。

  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全員參與,個個興趣盎然,紛紛談、讀、釋,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師生與文字之間的有效交往。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與同桌交流學習心得,創設了一個較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平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學生。

  學習這一段話,有一個問題的討論,能讓學生對“名揚中外”會有更深刻地理解,那就是:橋頭的生活情景也許是瞬間發生的情景,但也搬到了畫上。這說明了什麼?

  從中可以看出畫者張擇端善於捕捉生活中的小細節,也是他畫技高超地體現。這樣的理解還不夠,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對學生進行寫作手法的指導,如:其實寫作文和畫畫一樣,你抓住一個瞬間的精彩把它寫具體,那麼文章就如畫一樣活起來了。

  (四)欣賞圖畫,填寫資料卡。

  1、有了上述的鋪墊之後,對最後一個自然段的教學,我是採用引讀法進行的。

  《清明上河圖》是一副偉大的著作,因此,讓學生再次欣賞圖畫,加深印象。

  2、都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學習有關文物、古蹟、圖畫等一類的文章,指導學生寫“資料卡”,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這兒,教師指導學生製作一張“資料卡”。如下:

  師:剛才大家看看圖,讀課文欣賞了一幅了不起的畫。如果你想要把從課文蒐集到的資訊長久地儲存下來,我們可以做一張資料卡。

  資料卡

  畫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面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歷史價值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填寫資料卡,這是另外一種閱讀學習方法的指導。當要填寫相關內容時,並不需要把整篇文章一一細讀,而是快速瀏覽,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指導學生學會了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別忘了要學以致用,不斷鞏固。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5

  一、說教材

  《宇宙的另一邊》是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本單元課文閱讀訓練的重點是“走進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學生在讀懂、讀通課文的基礎上,體會文章想象的神奇。課文是現代著名作家陳詩哥的一本兒童繪本《宇宙的另一邊》的一部分內容。文章充分發揮想象,設想了宇宙的另一邊和我們這一邊完全相反的事情,激發了學生想象大興趣。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籲”這個生字,會寫“淌、秘”等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說說課文都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並能試著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什麼秘密。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說說課文都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是本課的重點。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並能試著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什麼秘密是本課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1.朗讀感悟法。文章語言新奇有趣,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美讀”是本課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辦法。“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實踐。教師要巧妙地藉助課件,藉助對學生讀書的評價,幫助學生在讀中去感受、領悟,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所描繪的鮮明形象,引起學生對課文中描述的事物與情景的關注,入境入情,促進學生激發想象。

  2.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手段,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3.發揮想象法。啟迪學生聯絡生活,充分發揮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邊還有哪些新奇的事情會發生,開拓學生思路。

  四、說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激趣匯入

  師:在宇宙的另一邊到底有什麼?有像這邊一樣的國家、一樣的城市、一樣的街道、一樣的孩子嗎?那裡的孩子怎麼生活,怎麼學習呢?那裡的孩子會看見什麼樣的自然風景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探索宇宙另一邊的秘密吧。

  板書:宇宙的另一邊。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

  2.課件出示生字,指導學生認讀。

  會寫的字:淌秘密棟梯鈴乘緒篇越

  會認的字:淌秘棟籲緒篇

  3.老師範讀讀課文,注意感情和節奏。學生跟讀。

  4.根據問題,再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對學生讀得不對的地方及時指正。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課文是如何宇宙另一邊的世界的呢?請試著劃分段落,並總結段意。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浩瀚的星空引發了“我”無限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

  第二部分(6—9):“我”始終沉浸在美好的想象中,想象宇宙另一邊神奇的數學課堂。

  第三部分(10—12):“我”向大家分享“我”的美好想象,大家被宇宙另一邊的世界迷住了。

  四、認真朗讀課文第1—5自然段,同桌之間互相提問,解答彼此的

  疑問。

  1.這個“秘密”真的是星光告訴“我”的嗎?是什麼引起了“我”的無限遐想?

  這個“秘密”不是星光告訴“我”的,而是“我”看著浩瀚的星空,感覺宇宙是那樣的廣袤而神秘,從而引發了“我”對宇宙的無限遐想。

  2.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宇宙的另一邊,是這一邊的倒影。這裡的倒影指的是什麼?(PPT出示倒影的圖片,讓學生聯絡生活理解倒影的意思)

  “倒影”是指倒立的影子。它與景物自身總是相反的。所以宇宙另一邊的世界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樣,與“我”這邊的真實世界是相反的、相對的。

  3.你覺得在宇宙的另一邊,還有哪些與這邊不一樣的自然現象?

  預設:

  師:透過讀前文我們知道宇宙另一邊有和我們一樣的世界,但是那個世界裡發生的事情和我們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相反,開動你們聰明的小腦筋想一想,還會有哪些奇妙的事情發生?

  生1:在宇宙這的一邊,候鳥要飛去南方過冬,在宇宙的另一邊,候鳥都得飛去北方過冬。

  生2:在宇宙的這一邊,大樹深深地紮根在泥土裡;在宇宙的另一邊,大樹邁開腿到處跑,喜歡呆在哪裡就呆在哪裡……

  五、品讀課文第6—9自然段,充分發揮想象。

  1.播放課文第6—9自然段範讀錄音,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同桌之間互相提問,互相解答。

  2.“我”為什麼感到有些尷尬?

  因為“我”想象中的宇宙另一邊的世界太神奇、太美好了,“我”沉浸其中,都忘了“我”正在上語文課。老師發現了“我”想得入出神的情態,所以“我”感到有些尷尬。

  3.“早春二月”乘以“竹外桃花三兩枝”,再乘以“春雨貴如油”,還可以等於什麼?快想一想,說一說吧。

  師:這樣學乘法真是有趣,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還可以等於“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哪位自信的小朋友可以大膽地舉手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六、品讀課文第10—12自然段,充分發揮想象。

  在宇宙的另一邊,他們的習作課還會寫什麼?會怎樣寫?

  在宇宙的另一邊,在習作課上,如果要寫花,就得閉上眼睛,想象花的樣子,然後慢慢地變成一粒花的種子,生根、發芽,沐浴陽光雨露,最後看誰的花開得最美,花開得越美,習作的分數就越高。

  七、串聯線索,整體回顧。

  1.讀完課文,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宇宙另一邊的世界和“我”這邊的世界有什麼不一樣?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3.課文寫了宇宙另一邊的哪些秘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八、拓展延伸

  1.想象一下:宇宙的另一邊還會有哪些秘密?和同學交流,看誰想得更奇妙。

  預設:

  生1:當我考60分的時候,宇宙另一邊的他會不會考90分呢?

  生2:在宇宙的另一邊,果樹倒著長在半空中,它們的根努力靠近太陽,吸取更多的能量,樹上結出了更多更甜的果實。一陣風吹過來,蘋果呀、梨子呀、棗子呀撲騰撲騰往下掉。地上的小朋友可開心啦,拿起小籃筐,撿了這個又裝那個。

  2.課下蒐集《宇宙的另一邊》這本書的其他作品讀一讀,並把自己覺得想象奇特的地方摘抄下來和同學交流。

  九、課文小結

  本文描寫了“我”的對宇宙的無窮遐思,“我”想象宇宙的另一邊是這邊的倒影,在那個世界中自界萬物與這邊截然相反,課堂更是新奇有趣……想象妙趣橫生,展現了一個美好的童趣世界。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6

  一、說教材

  《絕句》這首詩抓住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等景物給讀者描繪了一幅明麗紛繁的春景圖,表達了詩人對初春時節大自然一派生機、欣欣向榮景象的讚美與熱愛。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詩人以其細緻、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徵,抒發了對早春的喜悅和讚美之情。

  《三衢道中》透過寫詩人行於三衢山道中的見聞,在景物的描繪中融入了自己愉悅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之美的喜悅與讚美。

  二、說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行行朗讀,字字思考,推敲詩文的意思;啟發學生處處想象,揣摩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受。

  2.培養學生觀察、想象、概括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古詩學習經驗,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詩學習的方法。為此我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詩。

  四、教學過程

  《絕句》

  (一)匯入新課。

  同學們已經學過了不少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首古詩,它們都描寫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出示課題:絕句。

  (二)初讀感知。

  1.教師範讀全詩,學生注意聽不認識字的讀音。

  2.學生藉助拼音初讀全詩,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三)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2.這些生字誰會讀?

  指名認讀,“開火車”讀,重點指導“崇”字的讀音。

  3.去掉拼音,小組檢查認讀生字。

  4.猜字遊戲:老師手中拿了一個生字娃娃。

  誰來猜猜,老師拿的是哪個生字娃娃?

  (四)將生字寶寶放回詩中,多讀幾遍。

  1.學生自由讀詩。

  2.指名讀詞。

  3.指名朗讀全詩。

  (五)藉助插圖,瞭解詩意。

  1.首先欣賞詩歌的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2.具體解釋每個字詞的意思,讀懂詩句。

  (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這兩句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2)一個“飛”字和一個“睡”字描繪出了兩幅怎樣的畫面?

  3.學習詩中運用的動靜結合等修辭手法。

  (六)創設情境,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1.教師配樂描敘詩境,學生想象畫面。

  2.學生自讀整首詩。

  3.指名扮演小詩人,表演讀。

  4.師生配樂合作讀。

  (七)選擇作業(三者選其一)。

  1.自選樂曲配樂背誦全詩。

  2.給詩配畫。

  3.杜甫還寫過哪些詩,找一找,讀一讀。

  《惠崇春江晚景》

  (一)板書課題。

  從詩題“春江晚景”入手,全班交流。(同學們你們見過江邊傍晚時分的美景嗎?或許我們看不到惠崇畫的《春江晚景》這幅畫,但我們可以從蘇軾的詩中想象畫作裡的美景。)

  (二)音視匯入,學生自讀。

  生自由閱讀1分鐘後,說出詩歌中描繪的景物。

  (三)反覆誦讀,把握節奏和韻律。

  透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節奏和韻律。

  (四)細讀詩歌,感受景色。

  1.具體解釋每個字詞的意思,讀懂詩句。

  2.朗讀詩歌,小組交流學習:

  (1)你認為這首詩寫的是早春還是晚春?為什麼?

  (2)“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是用什麼樣的畫面來表現季節的變化的?

  3.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感悟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三衢道中》

  (一)匯入新課:

  我們剛隨著蘇軾去欣賞了惠崇的“春江晚景圖”,接下來我們再跟著宋代詩人曾幾去爬爬三衢山,看看山上的風景又如何呢?

  (二)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全班齊讀,思考下列問題:

  1.詩人是什麼時間遊覽三衢山的?他的行程是怎樣的?

  2.詩人沿途都看到了哪些風景?心情如何?(一“溪”、一“山”、茂盛的樹,還聽到了黃鸝的叫聲。)

  (三)指導朗讀。

  透過全班齊誦、個人吟誦等多種方式展現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讀出詩歌中表現出的詩人對春天、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四)佈置作業。

  寫一篇描寫春天的文章。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7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方帽子店》是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與《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不同,本課人物對話比較少,主要透過作者的講述,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本課是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結尾部分充分體現了故事的精彩性和深刻性。

  (二)教學目標。

  1.自習生字,掌握7個會認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感受故事的深刻性。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結局的精彩性。

  難點:學生能自己複述課文,能透過故事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這篇課文語言平時易懂,故事情節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幾個重點段落上面,讓學生透過朗讀,體會故事情節的發展,並在朗讀過程中熟悉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這篇課文的主旨。

  2.發現點拔教學法

  《方帽子店》這篇課文主要是敘述性語言,作者將故事的寓意透過這些敘述性語言表達出來,對於學生來說,從這些敘述性語言中找準課文的寓意有難度,要向學生解讀這些語句的含義,並能讓學生在領會課文主旨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複述出來。

  三、說學法。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課前要做好預習,瞭解課文內容,對不認識的生字學會自己查字典,對不熟悉的詞語自己標記出來,在課堂上提出來集體討論。對課後習題在預習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朗讀法

  這篇課文語言平實但是有些語句含義深刻。要讓學生透過充分的朗讀過程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體會故事的主旨,並在弄通故事大意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複述故事。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一課時,要結合課前的預習,緊扣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一)佈置預習,課前交流: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註上音並識記字形、字義。

  2.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並思考為什麼。

  (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由五部分組成:

  第一課時

  第一部分:匯入新課。課件提出問題,大家都戴過帽子,那大家有沒有發現是方帽子戴著舒服還是圓帽子戴著舒服呢?激發學生的上課興趣,引出課題。

  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歸納生字、詞語。

  課件出示生字詞:櫥改蕉扣嚷筒董

  詞語:櫥窗香蕉扣在嚷嚷圓筒古董

  本篇課文為略讀課文,主要是掌握幾個會認的字,注意拼音要準。

  第三部分:整體誦讀。學生自由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領會到課文的大意。

  第四部分:學習課文文段內容,歸納總結主旨大意。

  第五部分:總結歸納。再次迴歸課文,提煉課文主旨。

  五、說課小結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重點是掌握課文中會認的字以及課文主要內容和主旨。

  本文講述了一個含義深刻的故事。作者主要透過敘述性語言來逐步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本課的難點在於如何瞭解課文的主旨。要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自己體會,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點撥,從而讓學生準確的把握課文的主旨。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8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經久不衰的優美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二、學情分析

  只有瞭解讀者的閱讀現狀,才能充分發揮文字的魅力。經過了兩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識字的經驗,學習重點逐漸向閱讀過渡,也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如:朗讀、默讀;藉助圖畫、生活實際,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等。但是孩子們對於事物的觀察還遠遠不夠,對於燕子這種候鳥的瞭解只能說是少之又少,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是一個難題。

  三、說教學目標

  基於對學情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發展需要,結合課文內容,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熟知字詞句,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語句。(知識目標)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能力目標)

  3.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

  1.體會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

  2.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

  四、說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我透過創設情境,加深體驗,使學生受到情感薰陶,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賞讀教學法:運用自主感知朗讀法、抓關鍵詞品讀法、對比品評法、設定情境悟讀法等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

  3.圖文結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資源,以直觀的方式,引導感知燕子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機勃勃,欣賞燕子飛行、停歇時的優雅姿態。

  4.小組合作學習法: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根據學習卡的要求研讀文章段落,在小組合作中體會文章情感,在合作中發現文章的寫作特點。透過分析討論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和學習探究問題的方法。

  五、說教學手段

  我準備用多媒體、板書、動畫、簡筆畫等手段輔助教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擁有充分的交流時間,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六、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展示,精彩炫我

  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課前預習中在網上搜集的有關於燕子的圖片,並簡單概括一下你展示的這張圖片中的燕子的形態和特點。這一環節可以刺激孩子對網上搜集資料增添興趣,並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情境匯入,感受春景美

  多媒體播放小燕子歌曲的影片觸動孩子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也從另一個角度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於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於直觀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於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細讀品味,質疑探究

  1.提出問題,尋覓春景美。

  我提問:“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燕子》這篇文章,你們喜歡燕子嗎?”“我們現在這個季節有燕子嗎?燕子在什麼季節才會來呢?”接著匯入“對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會來到我們的身邊,請同學們翻開課本,默讀文章第二小節,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麼特點?請你在文章中標註出來。”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我進行提煉板書(板書:風、雨、柔柳、花、草、葉)。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要求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的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透過我的問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默讀,訓練閱讀能力。

  “這麼美的花,這麼美的樹,這麼美的柳絲,它們是怎麼來到春天的呢?”結合課文語境以及板書,學生理解“趕集、聚攏”這兩個詞語,體會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描寫的爛漫無比的春天。

  在同學們沉浸在美麗的春景中時,我詢問學生:“你們喜歡春天嗎?是啊,我們班的同學都被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齊讀:“那麼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飛來,加入了這個光彩奪目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生趣。”

  設計意圖:我透過直觀的動畫、有針對性的問答、入情入境的範讀使學生體會燕子對於春天的作用。學生沉浸在我創設的情境中自然學的輕鬆。

  2.賞讀感悟,發現燕子美。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下面問題:文中哪個自然段寫了從南方趕來的小燕子?寫了燕子的哪些方面?各自有什麼特點?這樣一隻小燕子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引導學生細讀描寫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讀中“品”,在“品”中讀。在“品”中培養孩子的語感,薰陶孩子的情感,歸納出燕子活潑可愛的特點。教師跟進板書。

  我問學生:有誰可以把燕子這種活潑可愛的感覺讀出來?誰願意來試一試?並且提示:其他同學認真聽,你認為哪個地方可以讀得更可愛?學生讀得不到位的地方,我來範讀。請學生朗讀的同時,根據學生朗讀內容在黑板上畫出燕子的簡筆畫。透過簡筆畫的形式,學生較為直觀地明白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順序。

  (四)自主探究飛行美、停歇美

  1.學習第3—4小節的要求是:

  ①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②你們認為這一節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的?

  ③從燕子的叫聲中你想象一下它們可能在說什麼?

  在學生交流完展示問題答案的同時,教師跟進板書(飛行美:快)。

  2.學習第5小節的要求是:

  你們覺得這一節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麼?

  在交流過程中,我利用學生的探究發現緊扣文字主題,從文字出發,從文字入手,用換詞法、情景設定法、圖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詞語,適時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詞,交流討論,感受詞語意蘊,不斷深化對文字主題的認識。

  例如:對比品評:“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又快又輕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斜”字不但寫出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燕子飛行的優美姿態。“掠”表現了燕子飛行速度十分快,飛行技術高超,突出燕子為春天增添的情趣。

  3.再讀第3—5小節,在語境中感受燕子的動態美和靜態美。教師跟進板書(動靜結合)。

  (五)總結歸納,昇華情感

  我讓學生聯絡生活經驗,說一說春天吸引你的地方。從課內到課外,從閱讀到表達,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意識,進行情感教育。

  (六)擴充套件延伸,自由創作

  《語文新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創新能力,針對本課的內容我設計了以下課後作業,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性:

  仿寫:你最喜歡什麼動物。它長什麼樣子,請你模仿舉一反三寫燕子的寫法,抓住小動物的特點,寫一段話。(運用第一段寫作方法,學以致用)

  積累:在文中找出你喜歡的優美詞句,工整的整理到你的摘抄本上。(注重積累)

  繪畫: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畫一幅《春燕圖》,在下節課的學習中展示。(文章與感悟相結合,文即是畫,畫也成文)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整篇文章的袖珍版,是直觀教學的體現。在這堂課中,我設計了詞語式的板書形式,力求突出重點,做到簡明概括。我的板書設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