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陽春麵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碗陽春麵的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從情節、人物、環境入手,初步學習小說的分析鑑賞方法。透過學,透過對主人公命運的關注,引發學生的人文思考。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對課文,以及與課文相關的小說創作進行感知、品味和鑑賞。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予以必要的點撥和講明。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
1.提問:
在你的閱讀生涯中,你最喜歡的文學體栽是什麼?
絕大多數人選擇----小說
為什麼選擇小說?
故事好看;人物有感染力;描寫細膩傳神;是瞭解歷史、瞭解社會的視窗。
2.簡介
日本作家票良平和他的《一碗陽春麵》。
提示:但它給我們帶為的究竟是什麼?老師不作先入為主的介紹,而是請大家一起去“品嚐”。
如何“品嚐”?
可以從作品的內容(情節、人物、環境)入手,欣賞它;也可以從形式(人物的塑造方式、線索、懸念等)入手,欣賞它。
二、提出要求
1.用扼要的語言,複述故事情節,注意把握人物的內心世界。
2.根據以往小說閱讀的經驗,推薦有價值的知識內容,並作簡單分析。
3.提出問題,並自行討論解答。
4.結合自己的寫作實踐,談談體會。
三、品讀課文
1.複述故事情節,確定作品線索。
透過故事情節的梳理和補充,同學們瞭解了作品中涉及的人物----母子三人,麵店老闆夫婦,其他顧客,和主要人物----母子三人;主要人物的'確定乃筆墨較多,能體現作品主題;瞭解了作品的主要線索----一碗陽春麵;作品的主題:團結奮鬥不屈抗爭;一碗陽春麵也是母子三人團結奮鬥的見證。
2.分析人物形象。
重點討論分析母親----這個不幸家庭的核心人物。她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堅韌隱忍,不屈不撓,以勇敢的態度和博大的胸懷迎接命運的挑戰。
對這個人物的塑造,同學們循著“有價值”這一座標,進行了合理的分析討論。
外貌(服飾)和神態的描寫,表明了她的生活困頓然而堅韌隱忍;境況好轉仍溫良謙恭----是一個弱勢群體中昂然挺立的強者形象。
語言的變化----從非常害羞地要一碗陽春麵,到少了一些害羞到非常平靜地要三碗陽春麵,不僅表現了這一不幸的家庭經濟狀況的改善,更傳遞了一家人團結拼搏,奮力向上,才是改變命運,取得勝利的關鍵。
3.分析作品環境。
討論並明確:母子三人走出困境,除自身不懈奮爭之外,麵店老闆夫婦的作用不能抹殺。他們細心地多次的不動聲色的關照和祝福給了母子三人以溫暖和信心。尤其因為他們對母子三人與命運抗爭的故事的傳播,引起了更多人們的同情和關注,讚頌和仰慕,使得他們的奮鬥不再是孤立的----民族的互助的傳統成了母子戰勝困難的力量,也是小說提供的真實而不可忽略的社會環境。
四、借題發揮
透過本文閱讀,啟發我們:學會關注生活,關心身邊的人;積累生活以及對生活的感悟;提煉生活,發掘生活中美好的本質的東西。
教後隨想:
閱讀教學中那種過分的現性分析,那種標籤式的解讀方式,是以犧牲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為代價的,它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揚棄;而語文以人文關懷,性感薰陶,審美情操的體裁則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有意迴避給學生以現成的“標籤”,有意淡化概念化的思想分析,而多次用提問的方式啟發學生走進作品,走進人物的內心。使學生能在一個較大的思考範圍內品味作品的語言,發現人物的可敬可愛之處,感受作品傳達的人性美。
但形象總是大於思想的。在一節課內,漫無邊際地尋找我“知識點”也會影響整堂課的效率。所以,我設計了一個座標----所謂小說的“有價值”,引導學生目光聚集。
另一個比較實用的設想是,在這之前,同學們都對小說這種文學樣式作過寫作嘗試,他們在塑造自己心愛的人物時,缺少了生活的邏輯性和真實性,且作出了他們的生活經驗和思維層面以雕琢。我也希望透過小說的鑑賞給同學的寫作帶來一些可把握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