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安全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安全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安全教案 篇1
第二課 認識交通標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一些交通標誌。
2、瞭解這些交通標誌的作用,遵守交通規則。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來到學校,爸爸教了一首兒歌給平平。
2、一起背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警示要看清;過馬路,左右看,交通規則記心中。”
二、教授新課
1、交通訊號燈
(1)同學們,過馬路的時候你們注意過交通訊號燈嗎?
(2)誰說說交通訊號燈是什麼樣子的?
(3)你們知道這三種不同顏色的訊號燈表示的是什麼意思嗎?
(4)老師給大家講解三種顏色訊號燈表示的不同意思: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通行,黃燈表示警告。
(5)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應該怎麼根據各種顏色的訊號燈安全的過馬路呢?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個問題,互相補充,然後各組選出代表彙報。
2、認識交通安全標誌
(1)出示幾種交通安全標誌讓學生辨認。(直行、向左轉彎、向右轉彎、人行橫道、步行)
(2)人行橫道是專門為行人設定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橫道。沒有人行橫道的地方,要靠路邊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後左右的車輛,否則容易發生意外。
(3)機動車車道是道路中間的車道,供汽車等機動車行駛。(出示圖,邊講邊讓學生辨認)
(4)非機動車車道是兩邊的車道,供腳踏車等非機動車行駛。(出示圖,邊講邊讓學生辨認)
三、擴充套件練習
1、除了剛才我們說過的這幾種交通安全標誌,你還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標誌?
2、畫一畫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標誌,讓大家猜。
教後反思: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 學生能認識一些危險標誌。瞭解了這些交通標誌的作用,並表示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安全教案 篇2
1、透過這次班會活動,使學生了解各種法律法規,知道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權利和利益,同時教育學生懂得什麼是犯罪,什麼是違法。
2、養成自覺遵守和維護法律,增強青少年同違法犯罪行為進行鬥爭的意識,培養他們運用法律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班主任講話:
同學們,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在一天天的發生著改變,我們身邊也隨之出現了行行色色的不同群體或個人,並且他們的行為有時會侵犯到我們的權利,如果我們不懂法我們也可能侵犯到他們的權利,為了增強我們的法律意識,培養遵紀守法的能力,為此我們準備了這次以《法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主題班會,在這次班會上,我們將透過各種形式來了解掌握法律法規常識,從而使我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
二、知法懂法:
首先,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法律知識竟答,法律知識竟答分抽籤必答和小組搶答兩部分,必答題20分;搶答題答對10分,答錯扣10分,最後看哪個小隊得分最多就是優勝小隊。法制教育主題班會教案1、必答題(一組一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公佈和生效的時間?
(2).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目的是什麼?
(3).對未成年人教育的範圍是什麼?
(4).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那些原則?
2、、搶答題:
(1)什麼是未成年人?
指未滿十八週歲的公民,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接受義務教育,不得使之輟學。
(2)《未法》對父母不履行法定職責作了那些規定?
對不履行職責或侵權的,應當依法承擔責任,經教育不改的,撤消監護人資格,另行確定監護人。
(3)《未法》對未成年人招用有那些規定?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週歲的人、組織及個人非法招用的,處以罰款、吊銷營業執照。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公佈和實行的時間?
1955.3.18透過公佈. 1995年9月1日實行。
(5).《教育法》共有多少條多少章?
教育法共有十章、84條
(6).義條教育法是何時分佈和施行的?
1986.4.12透過並公佈、自1986、7、1起施行。
3、、法治小品
第一小組:表達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
打比拼第二小組:在商場發生的事情(搜身是否違法)
第三小組:見義勇為需要大家參與。(見義勇為者被刺圍觀者未一人支援)
第四小組:強行借物(錢)不
(以上每個小品表達完之後都由組長向其他三組提出至少一個問題,小組討論後搶答得分10分、答錯不扣分)。
4、老師:同學們,剛才同學們表達的特別精彩!課前老師讓我們和社會上進行實踐,你發現沒發發現身邊的違法行為,如果有請同學們說一說,大家議一議。
生1,有的同學向我借錢,我不借地就找人打我。
生2,我的朋友被打了,其他人幫他打仗,不帶就不夠意思,
生3,放學生有人跟蹤我,怎麼辦?
生4,我看到有人偷別人材,我不知如何是好?
……
5、剛才,各小組表演了精彩節目,透過看剛才各個環節的表演,你有什麼收穫,你今後打算怎麼做?下面我採訪幾個同學,說一說你自己的看法。法律像眼睛時刻伴我行,安全像耳朵把我來提醒,讓我們提高自我保
主持人:護意識,法律常識記心窩,下面請同學們起立,我們共同滿懷信心地唱一首歌
6、齊唱《讓我們蕩起雙漿》
三、活動總結:
同學們,透過這次班會,同學們進一步認識了法律法規的`意義,願同學們從小樹立法律意識,讓法律永遠與你相隨,讓幸福快樂永遠與你相伴!
安全教案 篇3
教育目標:
讓學生了解甲流感,學會正確洗手。
教學過程:
一、學習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正確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衛生是預防傳染病的首要條件。有助於預防甲型H1N1流感。用消毒洗手液徹底洗手或用醫用消毒液消毒雙手均可保持手部衛生。
用消毒洗手液洗手,程式如下:
(1)開水龍頭沖洗雙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時間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時切勿沖水。
(4)洗擦後才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沖洗乾淨。
(5)用乾淨毛巾或抹手紙徹底抹乾雙手,或用幹手機將雙手吹乾。
(6)雙手洗乾淨後,不要再直接觸控水龍頭,可先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把水龍頭關上;或潑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二、學生互相檢查洗手方法,老師抽查。
教後反思: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習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正確洗手方法,知道了雙手洗乾淨後,不要再直接觸控水龍頭,可先用抹手紙包裹著水龍頭,把水龍頭關上;或潑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
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集體討論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2、培養幼兒隨機應變能力,加強他們的警惕意識。
3、交給孩子自護常識,嘗試鎮定、有條理的面對陌生人來敲門。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設想情境,知道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難點:憎惡壞人,能在不同的情境下想出多種應付的方法。
活動準備
小紅帽圖片、故事、兒歌。教師編排生活中哄騙小孩的對話。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講故事匯入新課。
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可愛的小朋友,猜猜他是誰呀?”
2、出示小紅帽圖片,你們認識她嗎?今天老師除了帶她給你們認識,還帶來一個關於她的故事。”
3、老師有感情地講故事,幼兒回顧童話內容。
聽了《小紅帽》的故事,善良、可愛的小紅帽怎麼啦?你們有沒有一個人呆在家裡過?如果你們一個人在家,有個不認識的叔叔來敲門,你們會不會給他開門?為什麼呀?(幼兒自由回答)
現在我們來做個遊戲,老師扮演敲門的陌生人,你們扮演獨自在家的小孩,看看你們會怎樣?
二、遊戲
針對陌生人的各種謊言和幼兒一起表演情景對話。
1、咚咚咚,師:“小朋友,快開門,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我來還你爸爸的工具。”
“我是查水錶的阿姨,有人嗎?快開開門吧!”
“我是你的表姨,是你媽媽的親戚呢!手裡還提著一個裝著水果的大籃子····”
2、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說說自己打算怎麼辦?讓其他小朋友判斷對錯。
3、小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千萬不要給陌生人開門。要問清楚他是誰?找誰?讓他自己給爸爸、媽媽打電話,或者讓他等爸爸回家後再來,或者讓他再外面等一會兒,爸爸很快會回來。若來人在門外糾纏不休,就趕快給父母打電話,或者撥打報警電話110.總之,無論他說什麼都不要給他開門。老師希望你們都做聰明的小紅帽喲!
三、唱兒歌,結束新課。
再次出示小紅帽圖片,和幼兒唱兒歌《小紅帽》,結束新課。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老師知道你們畫的畫最漂亮了,那今天回家就把我們發現陌生人敲門時保護自己的方法畫下來,做成安全日記貼在家門上,隨時提醒自己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話。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透過故事匯入,激發了孩子們對壞人的憎惡之情,然後圍繞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敲門的陌生人”開展活動,使幼兒充分調動所有的智慧會探索、去發現、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情景表演中,給予了幼兒充足的、自由的探索時間和空間,幼兒積極參與,針對陌生人的各種謊言,都能應對自如。從活動的效果來看,完成了預期的目標,達成了理想的效果。但本次活動不足的地方是:情景編排有一定的侷限性,因此,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還需要和家長一起加強對幼兒的安全自護教育,多開展安全教育活動課,提高孩子們的自護能力。
安全教案 篇5
教學目的:透過本次教學,讓學生學習安全知識,掌握一些安全常識,增強學生安全意識,逐步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在緊急情況下的自救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能珍愛自己的生命,能時時、處處、事事注意安全,從而確保學生安全、健康、快樂成長。
教學課題:我的安全我做主
教學重點:有關的交通法規
教學難點:讓每一個學生時時刻刻樹立安全防範意識
教學形式:小品、知識問答比賽、小遊戲、小快板、講解法等
教學地點:081班教室
教學過程:
匯入: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愛學習、愛勞動,是充滿生機的新一代。我們在的溫暖的陽光下成長,在老師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們是肩負重任、跨世紀的新苗。可是,我們卻經常聽到一些無端橫禍向我們學生飛來的噩耗;看到一些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的災難在我們身邊發生。同學們,生命在你手中,為了我們自身的安全,為了我們能更好的在知識的海洋裡乘風破浪,我們很有必要學習和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識。
一、我們的安全、我們的生命(板書)
請看小品《踢球》(由學生自編自演,虛擬情景再現)
(人物:A、B。時間:中午休息。地點:教室走廊。準備:足球、書包、劃分路界線。B走在前面,A走在後面)
A:哇,好漂亮的球,啥時候買的
B:前天,是我爸爸給從鄰水給我帶回來的。
A:我們來踢吧,還有30分鐘才上課呢。
B:現在?
A:對呀,怎麼樣,捨不得你的球哦,反正你買來不是拿來踢嗎?
B:這可是在教室走廊,不行呀。
A:沒關係,我們只在這教室走廊踢一會,又不往教室踢,再說這是中午課餘休息又沒有多少人經過。
B:好吧!(A、B踢球兩個來回)
A:看球!(球被踢到教室走廊踢中間)
B:我的球——(正好有一女生C吃飯後回教室經過,踢出的球恰好踢到C的頭上,只見這個女生C眼睛直流血並倒在了地上………..)
A:一臉茫然……..
B:不知所措..……後悔……..自責………
(事後,女生C立即被送到醫院,經檢查,女生C右眼失明,共花醫藥費35000元)
老師:瞧,這多危險啊!為了小小的足球,讓一個無辜的女生失去了右眼。樓道安全,我們可得隨時注意。在學校裡,我們應該怎樣注意安全呢?下面我們來進行選擇題比賽,答對了的一組可豎一面小旗。
1.下課了,不能幹什麼①在非運動場打球②追趕打鬧③在教室外跳繩④到乒乓臺打乒乓
2.哪些東西不準帶進校門①皮球②三角尺③利器、易燃物品④管制刀具、鐵棒等
3.哪種行為不對①跳高、跳遠②攀越圍牆、滑樓梯③爬記時臺、籃球架④在運動場所閒逛⑤在非運動場所踢足球、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⑤在校園內放鞭炮
4.上下樓梯怎樣行①靠右行②靠左行③左右行都可以④追逐、打鬧、戲狂
5.跑操時不能幹什麼①將手放在荷包裡面②、打鬧③東張西望④東西掉在地上立即去撿
6.對於自己的財物應怎樣保管①將其放在教室②將其放在寢室③隨身攜帶④夾在書中或席子下面
7.在寢室裡不能幹什麼①吸菸、喝酒、②兩人同誰頂鋪③點蠟燭、私接電線、私換燈泡等④將物品放在窗外⑤在室內洗澡、洗腳⑥站在洗衣臺上收衣物
8.同學之間應該怎樣交往①因為小事發生矛盾糾紛②清理債務糾紛③和平友好相處④清理感情糾紛⑤拉幫結派、打架鬥毆、敲詐勒索等
9.教室內不能幹什麼①追逐、嬉鬧、打狂②踢足球、打籃球等③將收錄機的聲音開很大④仍粉筆頭及亂仍其他東西等
10.住校生不該做的有①衝闖校門②翻閱學校圍牆③夜不歸宿舍④亂仍食堂餐具
11.沒有住校的學生回家應該注意什麼①帶好手電筒、結伴而行②建築地段依照工作人員的要求③遵守交通規則④騎腳踏車、摩托車等
12.離開寢室應注意什麼①關好水龍頭②鎖好寢室門③打掃好寢室清潔衛生④關好寢室門窗
13.食品衛生應注意什麼①暴飲暴食②多吃辛辣的食品③多吃蔬菜、水果④到街上吃一些垃圾食物
(透過學生回答老師再逐一講解,做到學生都能明確那些該做和不該做)
(過渡)老師:透過這一環節的講解,同學們基本上對自己生活和學習中應該掌握的安全知識有了進一步的學習和掌握,增強了自己安全意識及防範意識,希一定要明確那些該做和不該做,這樣才能是我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健康中成長。下面,我們再學習有關交通安全知識。
安全教案 篇6
一、班會時間:20xx年5月15日
二、班會地點:五二班教室
三、參加人員:全班同學及班主任
四、主持人: 班主任和班長
五、班會主題: 防震減災安全教育
六、活動目的:透過此次活動,使學生學習瞭解關於地震的相關常識,以及在地震來臨時,應當如何進行自救,互救,以及如何進行避震等。讓學生懂得怎麼樣進行避震減災,努力把傷害降到最小。
七、主要內容:
1、介紹地震的相關常識和我國地震工作的基本狀況;
2、使學生學會判斷大震前的前兆;
3、讓學生懂得地震前應該做什麼準備及其避震要點;
4、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
八、形式:
展示四川地震造成的傷害的圖片和資料,採用主持人介紹避震減災的嘗試,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如何進行避震減災,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演習。
九、活動過程參考
1、主持人開場白,宣佈主題班會開始。
2、主持人介紹地震的相關常識和我國地震工作的基本狀況。
3、組織學生學習避震減災的相關常識,瞭解四川地震的基本狀況。
4、班主任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
5、主持人宣佈班會結束。
十、活動小結:
1、活動成果:
經過這次活動,使學生學習了避震減災的相關常識,瞭解我國地震工作發展的基本狀況,學會在地震中如何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的生活技能,透過這次活動學生也瞭解到四川地震的詳細情況,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和衝擊,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以及愛心。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避震減災的相關常識,而且他們的合作互助能力、遇事應變能力、資料的收集能力等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愛心。
2、不足之處:
(1)、班隊活動的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創新。
(2)、在組織學生在模擬地震中進行逃生和自救互救活動過程中,秩序出現一點混亂,但在主持人的維持下得到很好控制。
(3)、在組織討論和交流時學生的發言不夠踴躍,可知學生的準備活動不充分。
安全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舉例說出什麼是合理營養
2.關注食品安全
3 初一.嘗試運用有關合理營養的,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關心長輩的飲食。
4.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重點和難點
重點①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在生活中的意義;②透過分析,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之間的統一性。
難點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將所學知識上升為意識,再由意識轉化為行為。
課前準備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課前明確課題的目的後,經商討制定調查或收集方案,展開調查或收集有關合理營養、食品安全方面的資訊;課前嘗試為或自己設計一份午餐食譜;自帶各種型別的食品包裝袋;課前詢問購買肉類、魚類及其它食品時是怎樣挑選的。
:課前收集若干食品的包裝袋和包裝盒,以備學生需要;電視報刊中關於食品安全的資訊;課前培訓學生。
指導小組長如何展開調查和整理收集資料;指導學生寫出調查報告或將收集的資料製成多媒體課件或錄影帶,便於上交流;設計評比欄和課前課後學生設計午餐食譜營養合理差異性的對比圖(讓學生明確科學知識在指導健康生活中的價值)。
課時分配:參考課時2課時
教學設計
內容學生活動教師
活動一、合理營養
1.不注意合理營養的危害。
2.什麼是合理營養?
3.“我”該怎麼做?
4.運用知識指導生活,設計午餐食譜。
合理營養
關注健康生活,進行情感。
二、食品安全
整體感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怎樣購買安全食品。
①包裝食品的安全。(會讀包裝內容)。
②非包裝食品的安全(有一雙火眼金睛)
2、預防食物中毒
3、防止食品汙染。
透過討論,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統一性。
4、瞭解綠色食品。
透過多種途徑,瞭解相關知識
方案一:①學生課前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自主討論不良飲食習慣、不合理營養的危害。
②觀察討論歸納:怎樣做才是合理營養。
③師生、生生合作為該班制定一個合理營養文明公約。
④再次為家長重新設計一份午餐食譜,並對比哪一份更合理。先在全班評一評,比一比,然後參加全年級的設計賽,並把好的作品辦成專刊。
方案二:4人小組合作進行自主性學習,閱讀書上提供的資訊並觀察書上的插圖或自制投影片,結合身邊例項相互討論交流,在教師引導下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合理營養及其在健康生活中的重要意義;設計一份合理的午餐食譜並利用節假日親自烹調為長輩獻上一份愛心。
閱讀課後“營養師”資料,拓寬視野。
方案三:4人小組合作,以課題形式展開調查,收集資訊,進行歸納整理,寫出調查報告,課堂上小組交流,相互評價,並用所學知識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為長輩敬孝心。(注:書上第三節內容可作為學生調查過程中查閱的資料之一。)
學生根據課前佈置,釋出收集到的有關食品安全的訊息
學生閱讀食品包裝盒上的內容,分組討論,並推舉小組代表進行發言
學生就課前詢問了解的常識進行組間交流。
小專家進行現場小講座,學生聽取有關知識,並可提問和補充。
學生思考問題,展開討論,解決問題。
學生討論:
1、能用發黴、變質的殘羹剩飯或飼料餵養家禽家畜嗎?為什麼?
2、有人說有“蟲眼”的蔬菜水果,農藥含量少,可放心購買。對嗎?
學生在教師啟發下思考:實際生活中哪些行為最終會導致食品的汙染?
學生透過討論,認同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統一性。
方案一:學生閱讀有關資料,思考並瞭解綠色食品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
方案二:根據討論提綱小組自主合作討論人類活動與環保、食品安全之間的關係,學生閱讀“綠色食品”資料,以便拓寬視野,並自主地在課外收集此方面的資訊(如轉基因食品)(可透過剪報、上網查詢、收看電視相關節目、VCD光碟等途徑獲得。)
督促學生完成課前任務並指導學生觀察、自學、組織全班交流。
點評;引導學生對比了解科學知識前後對健康生活的作用。
創設問題情境,列舉教師在生活中瞭解到的典型例項及指導學生閱讀書上提供的報刊資訊,引入課題;引導學生討論,組織並參與全班交流、點評,保證交流的正確性、有效性。歸納並用投影片展示該如何合理營養。
課前提出課題(調查當地青少年營養不良狀況;調查因不注意飲食安全帶來的危害)指導學生開展調查(訪問、查閱資料)組織交流,做出評價。
聽取學生的資料釋出,引導學生分析,組織學生討論。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對學生髮言予以肯定並糾正補充某些內容。
聽取學生髮言,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比較,建議學生課後到菜市場進行“實戰演習”
和學生一起聽取小講座,對進行表演的同學予以充分肯定
教師提出思考問題
認真聽取學生討論並及時調控。
引導學生深層次地從防治環境汙染的角度認識食品安全問題。
肯定學生的分析,再次強調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展示討論提綱,指導閱讀,鼓勵學生課外學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迴圈知識點津
水往低處流,為什麼土中水能進入到植物體的頂端?思考問題學習下面相關知識點:
1.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的原因
水在植物體內作用很大,水分充足時,植株才能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態,葉片才能舒展,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態,有利於光合作用,無機鹽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運輸,水分是細胞的組成成分,水分是植物體內物質吸收和運輸的溶劑,水會影響植物的分佈,水分參與植物的代謝活動,不同植物需水量(和無機鹽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長期需水量(和無機鹽的需要量)不同,因此種植時必須進行合理灌溉(合理施肥)。
2.水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
植物主要靠根吸水分和無機鹽,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區,其次是伸長區。
適於吸水的特點:根毛數量多,根毛的細胞壁薄、細胞質很少,液泡很大。
根毛吸水的原理: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大於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吸水。
吸水的途徑:外界溶液裡的水分→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
根的失水:根毛細胞液的濃度小於周圍土壤溶液的濃度時,細胞就失水。失水途徑:液泡→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外界溶液。應用舉例:“燒苗”、“醃菜&rdquo 初中政治;等等。
3.莖的結構
從外到裡是:樹皮內韌皮部(有篩管)、形成層、木質部(有導管)、髓。木本植物有形成層,形成層細胞具有分裂能力,不斷的分裂,能使莖逐年長粗。草本植物莖中沒有形成層,因而不能長得很粗。導管位於植物莖內的木質部,向上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篩管位於莖內的韌皮部,向下運輸有機物。
4.葉片的結構和功能
葉片包括表皮(分上下表皮)、葉肉、葉脈。表皮由一層細胞構成,除保衛細胞外不含葉綠體,起保護作用(表皮屬保護組織)。柵欄組織葉肉細胞:接近上表皮,含葉綠體多,排列整齊,綠色深;海綿組織葉肉細胞:接近下表皮,含葉綠體少,排列疏鬆,綠色淺,葉綠體是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的場所。葉脈中有導管和篩管,有輸導和支援作用。
氣孔的結構:氣孔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視窗。氣孔由一對保衛細胞組成。保衛細胞吸水膨脹,氣孔張開;保衛細胞失水收縮,氣孔關閉。
5.蒸騰作用
概念:蒸騰作用指植物體的水分以水蒸氣形式透過氣孔蒸騰散失到體外的過程。部位主要在葉片,其次是幼嫩莖和葉柄。在20C到300C之間,溫度越高,蒸騰作用越強,溫度越低,蒸騰作用越弱。
過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導管→莖中導管→葉脈→氣孔→大氣。
意義:可降低植物的溫度,使植物不至於被灼傷;是促進根從土壤中吸水以及水分從根向上運輸的主要動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在體內運輸;可增加大氣溼度,提高降水量,降低環境溫度;促進生物圈水迴圈。
應用舉例:選擇陰天或傍晚帶土坨移栽,移栽時去掉部分枝葉。
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增強幼兒遵守活動規則的意識,遠離不安全因素。
2、尋找教室裡的不安全因素,並貼上標記提醒同伴。
活動準備:
1、小朋友戶外活動的圖片
2、紅色標記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戶外活動時的圖片
提問:圖上有誰?他們在玩什麼?你覺得他們這樣玩好嗎?也許會發生什麼事?
(會摔跤、會打痛、會從玩具架上掉下來等等)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玩,小朋友才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引導幼兒大膽交流)
2、尋找教室裡不安全的因素
①師:剛才,我們看的是小朋友在外面活動時的不安全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教室裡、午睡室、衛生間都有許多不安全的地方,如教室裡的黑板、桌椅等,裝水的茶桶等等,如果……
②小朋友兩兩結伴去尋找教室裡有什麼地方是不安全的。
③找到不安全的地方後,為不安全的地方貼上紅色警告標記,提醒孩子注意。
3、小結:
剛才,小朋友找出了許多不安全的地方,並給它貼上了紅色標記,下次小朋友看見這些紅色標記的地方就要更加註意安全,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