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肖峰《從底線倫理到擔當精神:當代青年的網路文明意識》閱讀練習及答案

肖峰《從底線倫理到擔當精神:當代青年的網路文明意識》閱讀練習及答案

肖峰《從底線倫理到擔當精神:當代青年的網路文明意識》閱讀練習及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網路空間是將人群聚集起來的一種新型社會空間,更是年輕一代學習、娛樂和交往的平臺,為保證網路空間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應的規則是必要的。不僅如此,網路空間還需要每個人對網上的其他人給予應有的尊重。簡言之,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路行為是由網民的觀念意識引導的,而文明的網路行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觀念意識支配下形成的。由於青年是網民的主體,其網路行為對網路空間的文明狀況有極大影響,因此引導他們樹立文明的網路行為觀,無疑有助於網路行為失範的校正和網路空間的治理,有助於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網路規範必不可少,這已是共識。但需要有什麼樣的規範,則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底線倫理或“負面清單”是共識性最強也是最起碼的網路行為規範,透過明確“不能做什麼”來列出的網路行為負面清單,通常也是有法律強制性的禁區,構成最低層次的網路道德規範。

  歸納學術界對網路失範行為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五不”來認識網路行為的底線要求,或以此作為網民尤其是青年們文明上網的負面清單。不傷害——網路行為者既不要有意作惡,也不能無意為惡,如在網上進行攻擊、謾罵,詆譭他人的名譽,或侵犯他人的安全、自由、隱私和利益等。不偷盜——在網路資訊空間中,要像對待現實世界中的商品一樣,以合法合規的方式獲取所需的信任,抵制侵犯智慧財產權的不道德行為。不造假——每一個網民要從不進行資訊造假做起,確保自己在網上傳送的資訊是真實的,尤其是自媒體,不能為了吸引眼球而編造聳人聽聞或譁眾取寵的謠言。不浪費——即不發生資訊浪費的行為,向網路傳送垃圾資訊不但會造成網路資源的浪費,也會耗費網民的時間和精力。資訊時代工作效率的提高本來使我們獲得了認知盈餘,但網上的垃圾資訊造謠與闢謠之間的拉鋸戰又無端消耗了我們的認知盈餘。不盲從——上網時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不輕信網路謠言而上當受騙,沒有造謠的網民,就沒有網謠的市場,網民就不會被網路汙染的策劃者所利用,不會不明真相捲入人肉搜尋或網路圍攻。

  底線意識主要是從否定性的角度確立了網路中能做什麼;而一旦在網路空間中產生了行為,無疑就是開始了“做什麼”,只要有行為,就必須有一定的規範和要求去主導人的行為,於是就有了肯定意義上的網路行為意識。其中,做到平等待人或尊重他人可以說是形成積極網路行為的基準意識,而這種基準意識可以透過“等效意識”“反身意識”“價值意識”和“契約意識”來具體體現。

  所謂“等效意識”,就是當線上虛擬世界出現道德失範行為時,要將其視為與現實世界中的道德失範行為具有等效的實際影響,因此需要一視同仁地對我們線上和線下的行為提出道德規範要求。所謂“反身意識”,可以說是等效意識在自我和他人關係上的延伸,即一個人的不當行為有可能損害到他人時,轉換視角去設想當自己是這種行為的受害人時會有什麼樣的切身之痛,有了這樣的反身意識,就會自覺抵制許多不良的網路行為,就不會到網上去傳播謠言。“價值意識”在網路行為中有多方面的體現:第一,它表現為對他人資訊勞動的價值認同,比如尊重智慧財產權;第二,重視資訊內容的文化意義,從而積極傳播內容健康的資訊;第三,意識到網路作為資訊科技的價值負載,從而關注資訊科技使用的道德效應。由於技術普遍是負載價值的,不當使用網路可能會產生出負價值,如對網路遊戲的沉迷會耽誤學業和事業,此外,網路是“內容為王”的空間,是各種思想交鋒的新的疆場,青年人尤其是被爭奪的物件。因此,正確的價值觀對他們而言具有主導性的作用。“契約意識”就是要具有資訊契約精神。網路空間中,在資訊的生產、傳播和使用中新出現了大量的利益分配乃至利益衝突問題,衝擊了傳統的信任機制,透過訂立契約的'方式來規範各自權利和義務成為重構信任機制的重要方式之一。當作為未來希望的青年一代在網上講誠信、守契約、服從大局時,網路中新的信任機制可隨之形成。

  (摘編自肖峰《從底線倫理到擔當精神:當代青年的網路文明意識》)

  1. 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青年是網路空間的參與主體,因此有必要制定相應的規則,來規範和管理網路。

  B. 網路上充塞的垃圾資訊消耗了人們的認知盈餘,導致線上工作效率不如線下。

  C. 青年在進入網路空間時首先應遵從“五不”底線,明確在網路中不能做什麼。

  D. “等效意識”要求網路行為的主體在現實和網路空間中的行為要始終保持一致。

  2.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五不”是從否定性角度對網路行為作出的範,如違反可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B. 基準意識是對網路行為的積極要求,說明“能做什麼”,比“不做什麼”更重要。

  C. 中國傳統美德中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助於我們理解何謂“反身意識”。

  D. 網路資訊的生產、傳播和使用產生了一些傳信任機制框架內無法解決的新問題。

  3. 下列選項,最能全面而準確概括原文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

  A. 沒有健全而成熟的網路立法,違法的網路行不被懲治,文明的網路行為就得不到保護,誠信社會也難以建成。

  B. 網路行為必須要有文明的觀念意識加以引導,而“等效意識”“價值意識”等能夠規範人們的網路文明行為。

  C. “五不”作為網民尤其是青年們上網的負面清單,可以為網路行為的基準意識提供重要參照。

  D. 引導青年樹立文明的網路行為觀念,有助網路行為失範的校正和網路空間的治理,有助於青年一代健康成長。

  4. 請簡要分析文章的論證結構。

  5. 網際網路上,有年輕人為炫耀技術故意在網路植入病毒,導致病毒傳播。請根據文章,談談你對這種現象的看法。

  【答案】

  1. C

  2. B

  3. D

  4. 文字採取了總分式論證結構。首先指出制定和遵守相應的網路規則的必要性;然後亮出觀點,引導青年們樹立文明的網路行為觀,無疑有助於網路行為失範的校正和網路空間的治理,有助於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接著從“底線意識”的角度論述“五不”的內容;再從“基準意識”的角度論述“等效意識”“反身意識”“價值意識”和“契約意識”的具體內容。

  5. (1)為炫耀技術故意在網路植入病毒,導致病毒傳播的行為不僅違反了網路行為規範,更觸犯了法律強制性的禁區,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2)這樣的青年不懂得“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缺乏必要的文明的網路行為觀,導致網路行為失範;(3)他們違反了“五不”原則中的“不傷害”,屬於無意作惡,侵犯了他人的安全和利益;(4)他們應當學習網路基準意識中“等效意識”“反身意識”“價值意識”和“契約意識”,規範自己的行為,做一個合格、文明的青年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