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山村傳聖火閱讀及答案

山村傳聖火閱讀及答案

山村傳聖火閱讀及答案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山村傳聖火

  俞天白

  ①鶯飛草長的陽春三月,浙江義烏西鄉山區的天氣還相當冷。質樸的山民,還穿著一冬未經洗滌的老布棉衣,曬著太陽聊著重複了幾代人的老掉牙的話題,唯一的變化就是腦後的辮子成了稀有品種。當晚霞在西山架上一消失,村莊便由沉沉的黑夜主宰了一切,死寂得只聽見偶爾的狗吠。

  ②伏龍山腳下的分水塘村,村邊有一口大水塘,它能把氾濫的洪水分成兩股向山外流瀉,一股向西北流入浦江縣,另一股向東南匯入義烏江,哺育義烏兒女。這一自然地理環境,彷彿早就預示著:時代的潮流,將在這裡孕育成一份雄健的動力。

  ③在這個群山包圍著的小村莊中,陳家五開間宅子西側那一間多年未修的柴草屋裡,每天晚上都漏出絲絲縷縷的燈光,直到黎明。伴著燈光的是陳家老大陳參一,也就是陳望道。暈黃的一圈柏油燈光,照著這個二十九歲的年輕人,照著他面前這張用鋪板搭成的“書桌”以及桌上一疊中外文書籍。燈光,自然更集中於狼毫小楷筆鋒所至的那一頁稿紙,稿紙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在他手下一行行慢慢地延伸,延伸……隨著夜的深沉,氣溫越來越低, 他拎起腳跟邊的火籠,拿一枝竹片,撥了撥越來越黯淡的炭火,然後將手擱在上面烘著。這也是他休息的時刻,趁著這機會,他總是像檢查有無疏漏似的,翻閱堆在一邊的那一疊厚厚的稿紙;第一頁,赫然出現了這樣五個方方正正的`楷書,映得微弱的燈光倏地一亮:

  ④共產黨宣言

  ⑤這是一部一問世便震顫了舊世界的鉅著。他知道這項使命實在太重大太神聖:同樣是紙上的文章,傳播的卻是照亮中華民族心靈的一把聖火,呼喚的是春暖華夏的一聲驚雷;使用的同是一支狼毫筆,但一鉤一劃都是撕破整個舊世界黑幕的一道道閃電,於無聲處聆聽的卻是埋葬舊世界的喪鐘!

  ⑥陳望道謹慎地選擇了自己的故鄉作為完成這項使命的地點。多少個日日夜夜過去了,他嘔心瀝血翻譯著。1920年8月,中文全譯本終於面世:白報紙,32開,共58頁;印數一千冊;首版封面的五分之四是馬克思肖像;譯者署名為陳望道;定價為“大洋一角”。

  ⑦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產黨宣言》的中文全譯本。

  ⑧這是中國境內第一次在印刷品上出現共產主義理論的創始人馬克思的肖像。

  ⑨這是在華夏土地上,第一次將馬克思主義學說作為一種革命的武器,交到了中國人民大眾的手裡。

  ⑩這也是第一次,以最通俗易懂最精練有力的中國語言文字,號召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渴望著光明與解放的勞苦大眾——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共產黨宣言》的中文全譯本受到了當時先進知識分子的熱烈歡迎,幾天內便銷售一空。9月,加印了一千冊。幾年來,一印再印,僅平民書社1926年1月到5月就重印了10次。《共產黨宣言》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所作的科學闡述,如燎原之火,熊熊燃遍中華大地。

  星火一旦燎原,就勢不可當。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經歷二萬五千里長徵,翻越千山萬水到達了陝北。一個仲夏的夜晚,在陝北延安的一孔窯洞裡,在昏黃的油燈下,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面對坐在一張方凳上的美國記者斯諾,談起他革命理想的形成過程和艱難困苦的革命生涯,感慨地說: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心中,建立起了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第一本就是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

  1.第①段環境描寫的作用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這項使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介紹了首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只有薄薄的58頁,而第⑤段卻說它是一部“臣著”,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⑧⑨⑩段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辭方法。文中反覆強調的“第一”,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標題“山村傳聖火”中的“聖火”是指《共產黨宣言》所闡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參考答案:

  1.⑴交代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

  ⑵表現了當時農民的矇昧(農村的落後、閉塞)

  2.翻譯《共產黨宣言》

  3.它的影響深遠

  4.排比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第一個《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出版)在中國革命史上的劃時代意義

  5.馬克思主義學說(共產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