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制度> 疫情期間學校物資管理制度(通用5篇)

疫情期間學校物資管理制度

疫情期間學校物資管理制度(通用5篇)

  在當下社會,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是要求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章或準則。那麼相關的制度到底是怎麼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間學校物資管理制度(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疫情期間學校物資管理制度1

  一、物資管理:

  所有來自各個渠道的防控物資由校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一管理、統籌調配、計劃發放,並由校區防控物資保障組具體實施。

  二、物資儲存:

  單獨建庫建賬,特別是對酒精等易燃易爆物資必須儲存在避光陰涼通風之處,嚴禁煙火,確保物資安全。

  三、發放原則:

  公開透明、統籌計劃、全面覆蓋、突出重點、運轉高效、保證供給,確保校區疫情防控實際需求。

  四、發放範圍:

  凡屬開學第一階段在崗上班的單位和個人;同時考慮防控物資的實際有限擁有量,對校區服務承包單位由其自行保障供給,僅在確有困難時適當予以補充。

  五、發放物資種類

  1、個人防護物資

  ⑴.室內工作人員(主要指機關工作人員):配發一次性口罩(個人按正確方法佩戴)、84消毒液(按一定比例配比後噴灑,用於物體表面和室內空氣消毒)。(出於安全考慮,個人暫不提供75%醫用酒精)

  ⑵.室外工作人員

  A.門衛工作人員:配發一次性口罩(個人按正確方法佩戴)、一次性塑膠手套、眼罩、84消毒液(按一定比例配比後噴灑,用於物體表面和室內空氣消毒)、75%醫用酒精(手消毒)、體溫槍(僅限門衛人員)、噴壺;

  B.環衛消毒人員:配發一次性口罩(個人按正確方法佩戴)、一次性塑膠手套、84消毒液(按一定比例配比後噴灑,用於物體表面消毒)、75%醫用酒精(手消毒)、體溫槍、噴桶;

  C.發熱預檢分診醫務人員:配發一次性口罩(個人按正確方法佩戴)、一次性塑膠手套、一次性隔離衣、眼罩、消毒液(按一定比例配比後噴灑,用於物體表面消毒)、75%醫用酒精(手消毒)、體溫槍(僅限門衛人員)、噴壺。

  2、環境消毒物資

  這裡所謂環境特指行政樓、醫院、食堂、超市、教師公寓(三棟)的大廳、內走廊、電梯等公用空間和地面。配發84消毒液、75%醫用酒精、噴桶。

  六、發放數量

  1、一次性口罩:原則上一人一天一隻,對需近距離接觸其他人員且連續工作超四個小時的特殊崗位(如,門衛、醫務人員、財務人員等)每天一人兩隻;

  2、一次性手套:一個班次一副(僅配發醫務人員和門衛從事體溫檢測人員);

  3、眼罩:按每天實際上崗人員每人配發一個,取下後需經消毒後方可繼續使用(僅配發醫務人員和門衛工作人員);

  4、體溫槍:門崗和發熱預檢分診相應位置發放置2-3把,每天使用後需經消毒之後方可繼續使用;

  5、一次性手套:一個班次一副(僅配發醫務人員、門衛工作人員、財務人員);

  6、一次性隔離衣:一個班次一副(僅配發醫務人員、門衛人員);

  7、75%醫用酒精:環境消毒按實際面積和公用空間計算;

  8、84消毒液:原則上每個辦公室暫配1-2瓶(250ml),環境消毒按實際面積和空間計算。

  七、發放流程

  1、校區內各單位根據工作實際情況,提交疫情防控物資申請,經校區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審批同意後,由物資保障組工作人員建賬登記後簽發;

  2、個人防護物資需求按上報校區黨政辦公室的值班表的實際在崗工作人員計算數量,同時,請各單位在提出需求時兼顧近期內確因工作需要返崗的人員;

  疫情期間學校物資管理制度2

  一、物資入庫時應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和數量驗收並辦理入庫登記。

  二、不同性質的物資應分開存放,有安全隱患的物資要嚴格分開儲存。

  三、在物資分割槽分類的基礎上,將庫房所有貨位做出明顯標記,以利於提高物資進出效率,縮短收發時間,減少差錯,便於物資的統計,盤點檢查,做到帳物相符。

  四、領取物資要按使用需求領取並進行嚴格登記。

  五、嚴禁帶無關人員進入倉庫,倉庫內嚴禁存放私人物品,嚴禁私領、私分倉庫物資。

  六、庫房管理人員應堅持日常檢查,每天上下班時對所管物資的安全情況、安全防護和消防裝置、用具是否齊備,庫房門窗安全情況、照明燈具是否關閉、有無漏雨等進行認真檢查,發現被盜應立即報 告領導,同時注意保護現場。

  七、嚴禁庫房內吸菸、動用明火。嚴禁保管人員私自改裝、私拉用電線路,私自拆裝用電設施,以免造成火災事故。

  疫情期間學校物資管理制度3

  一、應急物資儲備的品種包括自然災害類、安全事故災難類、衛生類、應急搶險類及其它。

  二、應急物資儲備室由德育處加強管理,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專業管理、保障急需、專物專用”。

  三、應急物資儲備定額由德育處根據實際應急需要確定,總務處負責落實經費保障,落實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加強實物儲備。

  四、應急物資應建立臺帳,並實行動態管理。已消耗的應急物資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調出物資的規格、數量、質量重新購置。

  五、應急物資應當堅持公開、透明、節儉的原則,嚴格按照採購制度、程式和流程操作,做到誰採購、誰簽字、誰

  六、總務處要加強對應急物資的採購、儲備、管理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對管理混亂、冒領、挪用應急物資等問題,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疫情期間學校物資管理制度4

  一、疫情防控物資內容

  本辦法所指疫情防控物資主要包括防護口罩、消毒類(公共區域和個人消毒品)、人體測溫儀器、消毒器械等物資。

  二、疫情防控物資採購

  1.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衛保障組根據政府要求和學校疫情物資需求和疫情防控需要,預測學校疫情防控物資需求品種和數量,編制學校疫情防控物資需求計劃。

  2.資產與基建處據此實施緊急採購,組織落實貨源、催交催運和到貨驗收,每天向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衛保障組反饋疫情防控物資採購進展及庫存情況。

  三、疫情防控物資發放程式

  (一)口罩

  各學院、各部門按照上崗人數進行統計,原則按照每人每天配備1只一次性醫用口罩進行發放。口罩每天由各學院、各部門安排專人到資產處倉庫進行領取,每次領取數量需各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並經人事處進行核實確認。

  注:正式開學前口罩領用請到黨政辦領取,開學後到資產處倉庫領取。

  (二)消毒用品

  1.次氯酸鈉。該消毒劑由後勤處統一領取和使用,主要用於室外環境和公共衛生間的消毒。

  2.抑菌噴霧劑。抑菌噴霧劑可用於手、皮膚消毒。各學院、各部門按照上崗人數進行統計,每人發放一瓶。領取地點:黨政辦。

  3.75%酒精。75%酒精可用於桌椅、滑鼠鍵盤、門把手擦拭消毒。每間辦公室配備一瓶(500ml)。請各單位安排專人到資產處倉庫進行領取,每次領取數量需各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

  (三)晨午檢物品

  1.紅外線額溫槍。後勤處根據全校防控需要,統一到資產處倉庫領取。領取後根據學校確定的防控點安排發放。

  2.水銀體溫計。學工處安排專人到資產倉庫領取。按照每個學生宿舍一個體溫計數量進行發放,同時提供足量的75%酒精棉球,並做好體溫計使用和消毒方法宣教,避免交叉感染。

  3.消毒器械。包括:移動式紫外線消毒裝置、醫療廢物專用包裝袋、嘔吐物應急處置包、廢棄口罩專用的`收集桶。以上消毒器械由後勤處統一安排專人負責到資產處倉庫領取和使用。

  四、相關要求

  1.各學院、各部門按照“重點區域、重點崗位、就急就重、按需配置”的原則,優先保障一線工作人員及重點風險崗位防控物資配備到位。

  2.各學院、各部門應指定專人統一負責與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衛保障組進行工作銜接,做好防疫物資領用、發放、登記等管理工作。

  3.各學院、各部門要建立單獨收發臺賬,針對口罩等防控物資,使用人員實名制簽收。相關收發臺賬及簽收表應存檔儲存,以備核查。

  4.各學院、各部門要加強疫情防控物資使用的監督檢查,確保防控物資用於辦公教學、服務經營。

  5.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各學院、各部門疫情防控物資發放及消耗管理工作納入督導範圍,對發現的問題嚴肅問責。

  疫情期間學校物資管理制度5

  一、應急防控物資的概念

  應急防控物資是指學校管理的用於防控疫情的衛生防護、空氣淨化、藥品等防疫物資,不含物業公司購置的防疫物資。

  二、應急防疫物資接收和管理

  ㈠應急防控物資的採購入庫

  應急防控物資由國有資產管理與後勤服務中心根據防控需要負責市場採購。採購完成後,填寫入庫清單,經驗收後由醫務所統一入庫保管。所購物品管理要建立專賬,由專人管理。

  ㈡應急防控物資的管理

  1.經檢驗合格的應急防疫物資,按照防疫物資的不同屬性,實行分割槽、分類存放。

  2.應急物資應妥善保管,做好防潮防火工作。尤其是84消毒液、醫用酒精等消毒用品,都有一定的腐蝕、易燃的儲存和使用風險,要嚴格操作規程,切實做到安全使用。

  3.加強對應急物資的管理,定期檢查防疫物資使用情況,防止應急防疫物資被盜用、挪用、流失和失效。

  ㈢加強應急防控物資儲備

  立足應對最嚴峻疫情需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項防控物資應急準備工作,加大防控物資儲備力度,確保緊急狀態下能調得出、用得上,最大限度保障好疫情防控物資需求。

  三、應急防疫物資發放使用

  ㈠發放使用原則

  ⑴厲行節約。在目前防疫物資緊缺的現狀下,各單位、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科學使用、厲行節約” 的思想,儘可能發揮最佳防疫效果。

  ⑵確保一線防疫需求。根據“統一排程,滿足一線,先主後次”的原則進行,重點保障學校防疫一線工作人員防疫需求。

  ⑶嚴格使用範圍。應急防疫物資專項用於當前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一律不得擅自改變、擴大使用範圍和用途,不得出售、出租防控物資。

  ㈡領取審批程式

  ⑴擬定計劃。各單位、各部門要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制定應急防控物資領取計劃,包括需求數量、品種和使用時間。

  ⑵計劃上報。各單位、各部門將應急防控物資領取計劃上報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防控辦)。

  ⑶統籌調配。學校防控辦結合現有防疫物資實際存量,以及各單位、各部門防疫物資需求,確定防疫物資使用發放數量。

  ㈢應急防疫物資發放

  1.嚴格發放程式。發放疫情防控物資要做到賬目清楚,手續完備,誰簽字、誰負責。要對發放情況登記造冊,建立臺帳,專人負責管理使用情況。各單位、各部門指定專人憑《防疫物資領取單》領取、發放防疫物資。

  2.發放標準和範圍

  ⑴一次性口罩面向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發放,每人每天限一個,由防控辦製表,衛生所發放,由各部門統一領取。

  ⑵機關處室每個部門配1個噴壺和1包84消毒片(100片),二級教學單位每10名教師配1個噴壺和1包84消毒片(100片),實驗實訓室按照每個專業配備1個噴壺和2包84消毒片(100片),由各單位領取後負責所屬辦公室及實訓室日常消殺工作。

  ⑶水銀溫度計按照每個學生宿舍1個進行配備。

  3.嚴格回收管理。對未使用或者可回收利用的防疫物資(紅外線測溫儀、水銀溫度計等)在疫情結束後要進行清理消毒,及時組織回收,按照要求交至國有資產管理與後勤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