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徵文範文(通用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徵文了吧,徵文的主要目的是宣傳與教育,內容選擇主要是頌揚和體會。那麼你有了解過徵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質量徵文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質量徵文 篇1
在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生命”。
講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我們公司從生產實踐當中提煉出來的、充滿哲理的質量理念與方針:一切工作以質量第一為統帥,滿足顧客期望、持續品質改進,致良知至高階、創造無限可能。開展“質量100天活動”,就是要以季度促年,就是要讓廣大員工形成“天天都是質量日,月月都是質量月,年年都是質量年”的思想狀態,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製造讓消費者有幸福感的產品。
我們天天都在一味地忙,忙的結果卻大不一樣。奧妙何在?我們心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錯誤的僥倖:“第一次就做對是不可能的,修修補補是可以接受的,何況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作質量——標準問題,因為標準決定結果。故我們公司必須逐步形成自己的執行體系:以顧客為關注焦點,以零缺陷為靈魂,以持續改進為工作方式,注重每一個發展過程,從而掌握過程方法。進而透過提升質量水平帶動公司的經濟效益的發展最終形成符合社會需要、促進公司效益的公司文化。
然而把理想化為現實,把願望結成果實,還需要眾人的智慧,集體的努力。在質量管理過程中就是要抱著這種憂患意識的態度去狠抓產品質量,莫要躺在自滿自足的小船上放任自流。一個小小的疏忽、一次不夠規範的操作都可以給公司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們不能忘記燒車重大質量問題,給公司帶來的嚴重負面影響;我們不能忘記全年返修產品給工廠造成的經濟損失,我們不能忘記異常批次在用品,給公司帶來的市場投訴問題。因此用心、用腦、用行動去做好每一次的質量保證和控制的工作我們責無旁貸!
向質量要效益,打造一流品牌是我們全體雅迪人的職責,我們外檢做為公司質量源頭第一執法者就是產品的保證。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我們願緊跟公司領導的戰略部署,銳意改革,大膽創新,不斷提質量管理水平,向質量要效益,打造一流品牌。
質量徵文 篇2
人為本,質做基,企業大廈平地起!質量之於企業,猶如健康對於人的生命一樣重要,它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和競爭的核心,關係到企業的盈利與發展,乃至生死存亡;同時更關係到消費者的身心健康,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正所謂質量體現素養,素養決定質量,質量決定生存!
在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質量就是效益”,“質量就是生命” “質量是企業長遠生存的根基,是企業競爭的免死金牌”等理念都已深深的紮根於每個企業,任何產品都要經受市場無情的考驗。“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市場”,只有用合格的產品質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有可能不斷的擴大市場的份額,創造出更好的效益,提高企業持續競爭力的優勢。
很多時候,我們拼命努力地工作,可到頭來,發現我們所做的可能不是社會想要的,我們所付出的,在別人看來可能只是像一群螞蟻把一塊石頭搬回巢穴:我們所搬回的,無論如何也只是一塊石頭。在大多數情況下,做好並不等於做對。在以往的工作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於怠慢,看著辦,總持模稜兩可的思想,從而導致一些修修補補的“後續工程”,從沒想過工作就是去做對的事情,做對的事情就是做符合要求的事情。 我們天天都在一味地忙,忙的結果卻大不一樣。奧妙何在我們心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錯誤的僥倖:“第一次就做對是不可能的,修修補補是可以接受的,何況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作質量——標準問題,因為標準決定結果。故我們公司必須逐步形成自己的執行體系:以滿足社會需求為核心,以零缺陷為靈魂,不斷地改變發展方式,透過質量水平提升帶動公司的經濟效益最終形成符合社會需要、促進公司效益的公司文化。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工作質量是員工的崗位。質量是我們企業員工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要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企業的員工是產品質量的'一線情報員,他們熟悉生產的各個環節中的每一個細節,加強每一個關鍵點的控制。有位企業家曾經說過:產品質量之所以最好,是因為只有百分之十靠技術,其餘百分之九十靠的是態度。可見只有我們對產品質量的態度矢志不移,我們的產品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人品決定產品,素質就是質量!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就每一個員工來說,在做好企業人的同時首先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短期的經濟效益而不計質量。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係,注意實際操作,在日常工作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始終堅持質量就是政治,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價值的價值取向和人生標準。把質量融入血液,用精品成就事業。
一個企業無論他的產品廣告有多麼漂亮,包裝有多麼華麗,但是如果沒有質量,那麼這個企業的生命將會是短暫的,因為他沒有用自己的質量和信譽來奉獻給消費者和顧客,很可能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那麼消費者自然就會放棄他。企業要生存和發展下去,首先必須以產品或工作的質量取勝,以高質量的產品樹立起社會上的信譽。
總之,質量是企業之本,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企業只有注重產品質量,並以之為中心,不斷改變生產方式,把講究質量放在整個企業工作的第一位,把它作為企業的生命來抓,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始終保持優質高效,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質量徵文 篇3
我每天都看著“務實誠信、追求卓越、顧客滿意、不斷改進、穩妥可靠、萬無一失……”等質量標語,它們就那樣高高的懸掛在廠房四周牆壁上,吊車一經過,它就在一明一暗中閃爍出藍色光芒,這就更加引起我的注意。
“質量是航空人的生命!”——這條標語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閉著眼睛我都能刻畫出它的大小,能描述出它的形狀。我是機加分廠的一名劃線工。剛轉崗到劃線平臺沒多久,教我劃線的師傅就退休了,但是師傅那句“我們一定要認真仔細,要保證質量。”至今記憶猶新。從那時起,標語與師傅的教導就成了工作中時刻提醒我注意質量的心靈物語。
但是由於師傅退休,我還有好多知識沒來得及學,好多零件劃線都懵懵懂懂的,為了保證質量,我只好去找工藝、找檢驗、找工長。所幸的是他們都不厭其煩的給我講解,幫助我不斷進步。同時,他們無一例外的都對我提出了要保證質量,認真工作的要求。那天,工長說:“小田,你現在基本都會了,但你永遠不能忘記,質量是航空人的生命!劃線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聽著聽著,我忽然很激動。
劃線是機械加工的一道重要工序,檢查毛坯是否合格,分配各個加工面的餘量,對於有瑕疵的毛坯或半成品採取措施進行加工餘量再分配,以最終保證零件成品質量。我不斷的鑽研,總結經驗,力求用最合理的劃線為下一工序提供最便於加工的毛坯或半成品。也只有如此,下游加工工人才不會因為我的錯誤導致產品超差甚至報廢。
因此,我在工作中一直都想著“質量是航空人的生命。”認真細緻,不允許自己出現任何哪怕是一點小小的失誤。
質量徵文 篇4
時間剛剛踏進9月的大門,鍊鋼廠就早早的響應起了公司關於全國第41個質量月活動的號召。 一走進鍊鋼廠生產現場的精煉平臺,我們就能看到“嚴慎細實保質量,精益求精促發展”,“全員重視質量,共築蘇鋼品牌”……一個個大字在現場的大螢幕上閃動,而要求產品質量更上新臺階的意識卻印在了每一位鍊鋼廠員工的腦海中。
走進產品質量的重點區域──精煉區域,我們就能聽到現場通電時電極的轟鳴聲,在精煉爐的主控室內,就能看到當班的精煉爐長在謹慎細微的計算著加入鋼包內合金的數量。從現場冶煉的工藝卡上,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精煉爐長所要加入鋼包內的合金,它的內控成分要求就只有3個的空間。僅這一個成分的精確控制程度,就足以證明一般普通鋼和現在我們所冶煉的特殊鋼的最顯著的特點了。
走出主控室,來到鋼包爐的爐門口,我們就看到了當班的操作工在現場給鋼水做渣面脫氧的情景。見他熟悉的用鐵鍬鏟開一袋袋鋼水的脫氧劑,並且均勻的鋪灑進冶煉的鋼水中,每時每刻,他都遵循著脫氧劑勤加少加的原則,一直默默地站在冶煉的爐門口,等待著主控室爐長的指揮。
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一爐精煉過的優質鋼水就完成了它的冶煉。根據工藝卡的要求,最後測溫所得的鋼水溫度,精煉的爐長可以讓它精確到3度之內。成分和溫度都達到工藝卡的要求後,那爐所煉的鋼水就進入了精煉的下一道工序──VD爐。
單單從冶煉的精煉區域,我們就可以看到產品質量在每一個冶煉工位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這麼說:質量是一個準則,質量是一個忠誠,質量是一個職責,質量就是企業的生命。一個企業沒有了質量,沒有了誠信,沒有了市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潛力。為了企業更好的長遠發展下去,作為企業的任何一個員工,任何一個崗位,都要把質量、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讓我們一起,努力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質量徵文 篇5
“夯實質量管理體系,力促航空質量提升”。今年是貴飛公司成立以來開展質量月的第6個年頭,產品質量的保證,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對於質量,我們不光要“心動”,更重要的是“全員行動”。
近期長生生物疫苗因質量事件,企業股票一落千丈,毀掉了其企業根基,問責重罰下企業品牌搖搖欲墜,究其原因,質量上的差不多思想導致質量差太多,長生生物疫苗因質量事件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企業,必定有著厚重的質量基礎做保證,而一個企業良好的質量形象,也必須靠每一位員工精心盡力來打造。那麼,我們如何將質量真正踐行到產品生產中去呢?為響應公司的“質量月活動”,筆者從身邊出發來談下自己的觀點。
“一個木桶所能盛的水的高度取決於最低的那塊木板”,這是我們所熟悉的木桶原理,我們所交付的每一架飛機都要經過幾千操作者的認真操作,我們就是那一塊塊木板,這麼多木板如何才能發揮最大作用,其中我們的管理制度(可能是工藝紀律,也可能是質量體系檔案)可操作性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每次的質量事故,我們都會發現管理制度的執行不到位是原因之一,某一次質量分析會上,責任操作者在進行原因分析時,就認識到本批次質量問題的發生既有必然的因素,又有偶然的因素,其中這必然的因素就是未嚴格執行管理制度的規定和要求,另外,在現場質量問題了解過程中時常遇到“我師傅就是這麼幹的”,“我這樣幹速度快”等現象存在。如果我們不按照制度去執行,就不能有效發現制度本身的可執行性,也就不可能制定出更符合公司特色的管理制度,我們只有讓標準成為習慣,讓習慣符合標準;只有不折不扣的去執行制度本身,才能發現制度的不完善,才能結合生產實際編制出可行的管理制度。
在生產單位工作過的人員應該對“三檢”這個詞不陌生,我們在每一道工序中為什麼要三檢?為什麼還要跟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互相溝通呢?全面質量管理的關鍵在於預防為主,在產品的設計、加工、檢驗等環節中,出現質量問題在所難免,那麼“三檢”就成了預防質量問題的手段,但如果在“三檢”過程中發現了質量問題而不找準問題的根源、不徹底解決存在的問題,只是從表面上去解決、為了“解決問題”而避重就輕,必將會導致同樣的問題解決了再出現,出現了再解決的惡性迴圈。大的方面說我們都是公司這個木桶的一塊木板,我們互相鑲嵌,構成了整個木桶並且決定了木桶所盛水的高度。只有每個人認真對待“三檢”中發現的問題、從根本解決問題,才能製造出高質量的飛機、才能保證貴飛在業內的口碑、才能為我國的航空事業做貢獻。小的方面說,個人是班組這個木桶的一塊板,只有每個人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不斷改善自己的短板,整個班組才能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創造更大的產值,班組又是分廠這個木桶的一塊木板,只有每個班組不斷改善自己的短板,整個分廠才會形成大的戰鬥力,才能完成公司分配給分廠的既定目標,分廠才能有產值,我們才能有效益,從而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保障。
質量是航空人的生命,不僅僅是需要我們有這種想法,更需要我們付諸行動,不僅僅是要求我們把“質量第一”樹立成強烈的質量意識,更需要我們落實在產品質量形成的整個產業鏈過程中。筆者呼籲身邊的同事以質量月為契機,努力改善我們的短板,加強自身的質量意識,工作中為自己負責、不製造缺陷;為他人負責、不傳遞缺陷,以質量零缺陷為目標,嚴把質量關,為貴飛公司創造更大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