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遊戲活動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遊戲活動教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在小蚱蜢“種糧”和“吃糧”的過程中,鍛鍊幼兒走、跑、跳的基本動作,在遊戲中進一步瞭解秋蟲蚱蜢。
2、在活動中感受互相合作的快樂,體驗模仿小蚱蜢做運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墊子、輪胎、平衡木、圈、跨欄等體育器械,幼兒身上貼好黃或綠記號。
三、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1)教師扮演蚱蜢媽媽,幼兒扮演小蚱蜢,跟著媽媽做運動。
秋天到啦,蚱蜢寶寶跟著媽媽一起出去做運動吧。
(2)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做模仿操“小蚱蜢,學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伸,腳一翹,哪個有我跳得高”。
2、小蚱蜢種糧
(1)介紹遊戲規則
看,這就是我們的農田,有四條種糧路線,每條路線都由墊子、輪胎、平衡木、圈、跨欄組合而成。幼兒分為四組,每組5人,沒人手中有種果所需要的不同工具。每組第一個幼兒出發,越過障礙物去取一顆糧食種子,返回將種子交給第二個幼兒,第二個幼兒再前往負責種下種子(放入筐內),種下後返回。
以此類推,第三個幼兒負責澆水,第四個幼兒負責施肥,第五個幼兒負責收糧。在規定時間內,收穫果實最多的一隊獲勝。
(2)遊戲過程中教師注意幼兒出汗情況;並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鼓勵幼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他們為什麼收穫的果實最多呢?
(引導幼兒發現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3)再次比賽
3、小蚱蜢吃糧
糧食種好啦,跟著媽媽一起去農田裡吃糧食吧。
(1)介紹遊戲規則
這裡就是農田啦,綠色兩塊、黃色兩塊,綠色是菜地,黃色是水稻,由三根不同高度的橡皮筋分隔開來,要想吃到最美味的糧食,就要跳過最高的皮筋。在吃的過程中,如果聽到“青蛙”來了的訊號時,就要立即躲避到與自己顏色相同的農田中(幼兒身上已貼好黃或綠記號),等“青蛙”走了再繼續吃糧。被“青蛙”抓到的小蚱蜢要停止一輪比賽。
(2)遊戲2—3次
4、放鬆運動
引導幼兒做在“草地上”一起隨音樂做腿部放鬆動作。
蚱蜢寶寶們,吃飽了嗎?跟媽媽一起到草叢裡去休息一會兒吧。
其實秋天還有許多昆蟲呢,下次我們一起邀請他們來開一個秋蟲運動會吧。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方法玩綵球,學習拋接球。
2、提高手臂力量和動作的靈活性。
3、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遊戲,鍛鍊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4、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遊戲,認真遵守遊戲規則。
【活動準備】
幼兒自制的紙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出去做做運動好嗎?教師帶領幼兒沿著場地四周走、跑交替等簡單的四肢動作練習。
二、自由玩綵球。
1、(出示紙球)小朋友,你們看老師手裡拿的是什麼?(紙球)這個紙球真有趣,它有許多許多有趣的玩法,你們想不想來玩一玩?
2、幼兒每人發一個紙球,自由在場地上玩一玩。
3、講評:你是怎麼玩的?請你上來玩給小朋友看一看。(請幾個幼兒上來玩一玩。)
4、哦,他們的方法真好玩,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那我們也來玩玩吧。
5、剛才我們想出了好多種玩球的方法,其實這個綵球還可以兩個人合作玩,你們趕快去找一個朋友玩一玩。(幼兒自由和同伴玩耍。)
6、請幾對小朋友上來介紹一下你們是怎麼玩的?那你們想不想也玩一玩?(幼兒模仿同伴的玩法玩一玩。)
三、玩遊戲:拋接球。
1、老師也想出了一個好玩的方法:兩個人面對面拋接球。教師請一個幼兒共同示範後幼兒結伴練習。
2、幼兒分成兩隊,分別站在兩條線上,請一個小朋友一起來合作示範: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拋接球,你們看,我是怎麼玩的,等對面的小朋友拋過來的時候,我就接住,然後把球擊過去,然後對面的小朋友再把球擊過來,不要讓球落在自己的這一邊。
3、幼兒一對一玩拋接球遊戲。
4、講評一下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再遊戲。
【活動延伸】
1、紙球還可以當做子彈,請兩個小朋友當做射擊手,其他小朋友逃過他們的子彈,不被子彈擊中。
2、幼兒遊戲,交換射擊手。
教學反思:
課堂環節緊湊,幼兒在輕鬆的環境下享受,由於在遊戲過程中,我講遊戲規則不到位,導致幼兒在遊戲過程有的搗亂,氣氛太過度的活躍,導致我控制不住場面。今後我要加強本班的遊戲規則的培養,是幼兒愉快、友好的分享遊戲樂趣。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聽聽、說說、比比等多種手段,理解故事內容掌握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初步學會複述故事。
2、在配對遊戲、語言情境中,鍛鍊幼兒想象力,發展幼兒語言表達力及擴散性思維。
3、激發幼兒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4、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5、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6、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和幼兒交談了解生活中各種物品之間的關係。
2、物質準備:故事中涉及的事物圖片及頭飾若干;音樂錄音"找朋友"、錄音機;磁性黑板一塊、磁鐵若干。
3、動態準備:幼兒分四組成八字為坐,教師坐中間,即便於交流,又便於幼兒動手操作。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活動興趣,談話匯入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好朋友?你和誰是一對好朋友?為什麼?"
二、引導幼兒操作,進行童話教學。
1、幼兒操作活動"給圖片配對",教師觀察瞭解幼兒操作情況。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老師今天就要考考小朋友,我們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東西有沒有好朋友?請小朋友看看你們桌上有哪些東西,和你們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誰和誰是一對好朋友?"
2、組織幼兒交流討論,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事物與事物之間好朋友的含義,激發幼兒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們組的小朋友是怎麼為圖片配對的?為什麼?"(幼兒講述時,教師貼上相應圖片。)
(1)提問:茶壺和水杯為什麼是好朋友?桌子和椅子為什麼是好朋友?鑰匙為什麼和鎖在一起?雨傘和雨鞋為什麼是一對好朋友?
(啟發幼兒小結:它們都是好朋友,它們在一起很快樂。)
(2)討論:為什麼小鳥不願意和鳥籠在一起?它的好朋友是誰?
你想不想作小鳥的好朋友?那你怎麼才能作一個愛鳥的孩子?(激發幼兒愛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教師小結,欣賞故事。
(1)師:"小朋友講的真棒!現在老師把小朋友講的話,編成一個童話好不好?"提問:它們是怎麼對話的?誰來表演一下?誰來給我們的.童話起個好聽的名字?
(2)集體看圖講述故事一遍。
4、討論: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是好朋友?
三、音樂遊戲"找朋友",結束活動。
師:"生活中除了小朋友剛剛配對的東西是好朋友,還有許多東西也是好朋友,請你們看看你的小椅子下藏了什麼東西,讓我們帶上它們,在音樂聲中找朋友吧!""小朋友,讓我們和好朋友一起到戶外去做遊戲吧!"
中班遊戲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的體能。
2、鍛鍊幼兒的拋擲能力和接物的準確性。
3、培養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的合作能力,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形彩色布塊若干,沙包若干,平整的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整隊帶入活動場地,做好活動前準備。
2、展示活動器械
(1)長方形彩色布塊:引導幼兒數一數一共幾塊布,說一說每一塊布的形狀和顏色,數一數每塊布有幾個角等等。
(2)沙包:引導幼兒數一數一共幾個沙包,並比較沙包的大小。
3、演示玩法
(1)講解玩法:兩名幼兒抓住布塊的四個角,另外一名幼兒負責喊口令,並及時撿起掉在地上的沙包。
(2)注意事項:抓住布塊的兩名幼兒注意聽到口令後再向上拋沙包,沙包丟擲後要用布塊去接,如果接不住,另外的一名幼兒要及時撿起掉在地上的沙包(整個過程都要注意安全)。
(3)演示:請兩位老師幫忙演示一遍,然後請兩名幼兒跟老師一起演示,最後請三名幼兒演示一遍。
4、遊戲開始:幼兒三人一組,自由組合,發給每一組一個沙包和一塊長方形彩色布塊,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可以進行角色轉換。老師要給每一組的幼兒加油,並及時鼓勵表揚表現好的幼兒。也可以比一比哪一組的沙包接的準,哪一組的幼兒合作的最好。
5、討論: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小組的活動,找出缺點。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後跟家長玩一玩這個遊戲活動,注意改進活動中出現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