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徵文> 教師節優秀徵文:無私的師愛智慧的啟蒙

教師節優秀徵文:無私的師愛智慧的啟蒙

教師節優秀徵文:無私的師愛智慧的啟蒙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但是,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綠蔭。” 葉的事業也許永遠不會驚天動地,但正是這渺小的,不起眼的葉,成就了花的絢麗,果的輝煌。和我同一個辦公室,並和我多年共事的張惠芝老師,就是這麼一位平凡且偉大的人民教師,她用她無私的師愛,將一批批的孩子迎來送走,助其成長。她說:擔任班主任幾十年了,我深深體會到了育人的責任和辛勞,但更多的感受是充實和快樂。

  教師,意味著的就是無私的奉獻,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因為上下班無明顯的界限;在空間上具有廣泛性,因為無限定的工作時間;下班包裡放的是作業本、備課本;回到家談論的是學生;燈光下,批改的是一本又一本的作業,準備的是明天所要講的課;躺在床上,思考的是每個學生的思想狀況、班級問題,以及如何開展班級活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等等。她總對我說:“班主任工作可不是件輕鬆的事情,需要對學生有極大的耐心、愛心,更要用智慧來啟迪孩子的成長呀。”張老師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一、 愛在日常生活中

  張老師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培養下一代作為一生中最高的追求,她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她愛家庭,愛父母,愛孩子,更愛事業,她身體不好,有經常頭疼的毛病,她總是堅持著,寧願天天塗著厚厚的風油精支撐著走上講臺而不落下孩子們一節課。家中老人孩子生病,她不願請假,下班之後再去忙上忙下,她說:“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困難,學校裡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我”。

  張老師的愛體現在日常的生活中,堅持對每一個孩子充滿一個“愛”字。張老師常會自備一些小藥品放在班上,將自已孩子穿小的衣服洗乾淨帶到學校以備不時之需。上次她班有幾個學生中午不回家在學校吃飯,突然變天,孩子們穿的衣服少,凍得發抖,張老師便馬上將這些衣服來給孩子披上。最近班上出現了水痘病例,孩子不能來上學,張老師就經常電話詢問情況,佈置檢查作業,使家長深受感動。由於孩子年齡小,寫字的時候總是眼裡書本很近,張老師就放下手中的事情,一個一個地糾正寫字的姿勢,關心孩子的用眼衛生。

  與家長保持聯絡是張老師最注意的地方。現在通訊便捷了,與家長聯絡更及時了,張老師每天都把學生的電話號碼帶在身上,對於孩子們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到及時與家長聯絡,以便得到他們的支援與配合。她家的電話成了與家長溝通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去年她教的一年級孩子年齡小,行為習慣需要從頭培養,她每週提一條新要求,然後就會檢查實施情況。同時使家長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及時糾正孩子出現的問題。對於個別聽課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不主動的孩子,張老師採取了以下三項措施:一是把他們作為老師關愛的重點物件,經常到他們身邊去看一看,提醒或指導,幫助他們提高注意力,用激勵性語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如:某某同學聽得真認真啊!某某同學今天的作業寫得又快又好!。二是號召全班同學幫助後進生進步。在班級中開展了一幫一活動。三是經常與家長保持電話聯絡,溝通情況,做到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教育方法。在老師、同學和家長的共同幫助下,經過一年的努力,個別學生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基本養成。

  二、愛在班級管理中

  1、關注學生習慣培養———是前提。

  我校生源比較差,部分學生衛生意識欠缺,安全意識淡薄,學習行為習慣差等,給我校的教育帶來很大的影響。然而張老師總是把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一生著想,愛孩子,就要為孩子的一生奠基來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她深信: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運。因此,她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抓起。她時常會利用課餘走到孩子們的中間,關注孩子們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團結友善習慣等,學生年齡善小,但在老師耐心幫助下,學生逐漸告別了陋習,有了很大的變化。她所教的班級的日常習慣如課堂表現、衛生打掃,桌椅擺放等常成了全校學習的楷模,學校多次在校園網上刊出行政突擊檢查時她們班整齊的桌椅,乾淨的環境。

  當好班主任,要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作為語文老師,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今後說話、作文的重要基礎。因此,張老師從一年級抓起,每天讓孩子用當天學過的一個詞造一個句子。不僅如此還經常藉助插圖和文中的句式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精神,使學生具有紮實的知識基礎,合理的.能力結構,靈活的思維方式和健全的人格特徵。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特別保護和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善待孩子的質疑。張老師努力從過去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創造良好的寬鬆的課堂氛圍,經常用資助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培養學生敢想、敢說,常常有學生與老師爭論得面紅耳赤的情景,而老師還不失時機地給予積極的評價,使學生時時有一種愉悅的心理體驗。課前給學生充足的預習時間,熟讀課文,提出質疑,查閱資料,課堂上,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

  班主任不但要吸引學生喜歡自己所教的科目,還要引導學生學好所有的科目。這就需要班主任瞭解課堂情況,督促檢查學生帶齊學習用具,按時完成各科老師留下的作業,協助科任老師做好工作,學生才能更好地重視所有學科的學習,真正實現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綜合提高”的要求和目的。

  2、注重班幹部的培養———有動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頭來帶。一群好的班幹部,他們可以以身示範,帶動和感召全班學生,使班風純正。因此,張老師總是把選拔和培養好乾部作為班集體建設的一件大事。透過演講、勞動、體育、分發課本等活動,發現有能力、有口才、有吃苦精神的學生,擔當班幹部職位。班委會成立後,儘快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大膽放手,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同時,給予定期的指導監督。這樣,不但提高班幹部的工作能力,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心。此外,張老師還透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進取心,組織開展一些專題性活動,如:學習經驗交流會、養成習慣教育等,這些活動大大促進良好學風、班風的形成,使該班在學校的管理評比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注重班級文化建設—有氛圍。

  張老師特別注重班級文化建設。“環境是一種教育力量。我可以叫我的學生不隨地吐痰,這是一種教育,但是我還應該創造一種環境和氣氛,使學生不好意思隨地吐痰。我可以叫學生勤奮學習,我還應創造一種氛圍,使學生置身其間,不學覺得愧對老師,愧對學業。”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教育,這種教育就是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所帶班級在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都有著明確的規定和目標。她們班成立了自己的圖書角,衛生角,評比角等,佈置了精美的宣傳欄。她所擔任的班級,總能在各項比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廣播操、演講、寫字、美術、作文等比賽中都獲得多項獎勵;在紀律、學習、衛生等方面成績突出;所代班級連年被評為學校、區、市的優秀班集體。

  三、愛在德育中

  教育需要愛心,孩子渴望關愛。張老師總以寬廣的胸懷,去接納每一位學生,以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滋潤著每個孩子的心田。她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有愛心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對學生傾滿愛心,不願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個性較強,家裡也過於溺愛。於是,她就利用課間除了關心學生的生活、學習外,還非常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經常與學生和家長溝通,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耐心地引導他們不斷提高思想覺悟。比如:她班裡有個叫胡*的學生,該生很聰明,但他就是不聽父母的話,不接受老師對他的批評,也看不慣別人比他強。於是,她就會慈母般的把這個孩子摟在懷裡,用一些淺顯的道理耐心地教育他。現在,這學生不僅能夠包容了“優生“,還樂於幫助“後進生”了呢!

  記得她班有個男生,多次從家長的包裡拿錢由30元到50元,最後達到百元,他用這些錢到小攤上買玩具,買賀卡。不但自己玩還隨便送給同學,當老師得知這一情況後,及時調查瞭解情況,並對孩子進行了耐心地批評教育,隨後與家長聯絡,肯定孩子的優點,共同分析了出現問題的原因,並提出教育孩子的建議。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孩子再沒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這件事雖然比較嚴重,但張老師在學生面前從未提及,使孩子的自尊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她認為孩子畢竟是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好奇新強,犯錯兒是不可避免的。採取科學的教育方法,對於幫助孩子改正缺點、錯誤非常重要,小題大做,反而會適得其反。

  愛可以增進師生友誼,加深瞭解認識,加強相互信任,激發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在愛的基礎上,她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開展理想前途教育,做了大量的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班主任要信任學生,尊重學生,有一顆愛心和寬容的心,做學生的引路人。

  四、愛在自身要求中

  教師是教育者,也必須應當是學習者。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擔當起培育人才的重任。因此,除了毫不懈怠地完成日常工作,張老師不斷提高自身水平,使自己的綜合素養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注重自身的言行舉止,相信身教重於言教,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教育學生會做人,做好人,在平時日常工作生活中起到表率作用!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正因為她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也因為她具有永求進取的決心。

  常人都說:當一名班主任容易,當一名優秀的班主任就很難!張老師說她的班主任生涯中,最多的關鍵詞不是苦和累,而是快樂和感動!她說:“我的生命因為孩子們而更年輕!更精彩!”班主任,一項平凡的工作;班主任,一個平凡的崗位。張老師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做著平凡的工作,開啟了孩子們不平凡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