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精選14篇)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精選14篇)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眾,使聽眾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精選1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1

  大家好!災害是人們最大的敵人,比如地震、海嘯、火災等等,發生災害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損失包括人的生命,因此我們要懂得防震減災的知識,學會保護自己。

  學校組織了很多活動讓我們學習防震減災的知識,比如請消防大隊的叔叔給我們講解發生火災的逃生知識,進行發生火災時的逃生演練,當發生火災時,用毛巾捂住嘴,站好隊快速從安全通道跑到操場上。學校還請了交警叔叔給我們講解交通安全知識,避免我們發生交通危險。

  一些災害都是可以預防的,在我們學校就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比如學校的樓梯,每次下樓都擠成一鍋粥,最容易發生採塔事件。教室裡的風扇,開到最大風扇就在屋頂上搖來搖去,像馬上掉下來一樣。教室的門每次一颳大風、使勁關門,能把門上的玻璃震碎。在樓道里追逐打鬧就容易摔倒把對方誤傷。這些都是我們身邊的不安全因素,都是可以預防的。看以下幾條:

  1、不要在學校裡追逐打鬧。

  2、下樓時要一個個下,不要擠在一起。

  3、不要使勁關門,颳風時要用椅子把門頂住。

  我們要保護學校的公共設施,愛護學校就是愛護自己,讓我們的學校變得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2

  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內容是“地震時我們該怎麼辦?”

  上星期,學校開展了地震演練活動,同學們都認真對待,積極配合老師,可是有一小部分同學嘻嘻哈哈,認為地震根本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其實,地球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地震,它就像颳風,下雨一樣平常,是一種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但是它破壞力很大,往往發生在瞬間。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防患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多學習掌握一些抗震技能。

  如果我們在上課時發生地震,怎麼辦?我們要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背向窗戶,用書包保護頭部。服從老師指揮,有組織地撤離,防止出現踩踏意外,不可慌亂衝出教室,不可跳窗逃生。

  如果我們在家發生地震,怎麼辦?我們要躲在堅固傢俱附近,內牆牆根,牆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如果我們逛書店發生地震,怎麼辦?我們要選擇結實的柱子邊或內牆角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檯,不要慌亂,聽從現場工作人員指揮。

  如果我們不幸被埋壓,怎麼辦?設法用磚頭、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溼衣服捂住口、鼻,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防患於未然,同學們,中午回家就自己動手做一個“地震包”吧。先找一個書包(可以是以前使用過的舊書包或背囊),裡面放一些防災用品:如口哨、手電筒、急救藥品、火柴、蠟燭、毛巾、繩索、毛毯、寫有家人血型的卡片等等,可以再放兩瓶礦泉水及一些固體食品(譬如餅乾、花生)。記得這些食品每隔一段時間更換一次,因為放久了會過期的。接著把這個“地震包”放在家門口一個醒目並且容易拿到的地方。如果災難真的發生時,這個“地震包”或許會挽救我們的生命。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3

  大家好!地震災害是世界上造成人們經濟損失最嚴重和人員傷亡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我們要加強對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正確地掌握避震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我們要聽地震預告,學會看地震發生前的預兆,比如:動物們的異常驚飛、逃竄、狂叫等,也可以預防災害的發生,以防在先及早報告、撤離。

  當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特別是在樓房內的人,選擇廚房、衛生間等空間小的地方,還有不易倒塌的空間、牆角。桌子、床下等堅固傢俱空間的地方都可以避震。及時得用坐墊等保護好頭部,不要盲目跳樓,使用電梯等。我們一定用科學的方法來保護好自己和家園,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

  今天是學校防震演習的日子,全體師生都參加了。具體的情況老師已經一遍又一遍地交代了我們每個同學。“地震來了”廣播中傳來老師急促的喊聲。我們迅速將書包頂在頭上“嗖”地往外竄,每個同學都不想落後,發瘋似的往操場上跑去,老師則在一旁有條不紊地維

  我們還要多看防震減災的書籍。把防震減災的知識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讓這些知識一傳十、十傳百,讓每個人都知道在地震來到時,人人都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減少地震給我們帶來的災害。讓這些知識伴隨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每個人都有防震意識。

  我們是祖國的建設者、保衛者,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共同防止災害的發生。“防震減災,人人有責”讓我們共同祝願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燦爛!

  謝謝大家!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4

  大家好!今天合肥一中校園廣播的內容是防震減災科普知識。

  地震是一種使人類文明毀於瞬間的巨大天災。它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目前的地震預報水平還不能準確地說出它將要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但是,經過幾十年的探索,我們有辦法減輕地震所造成的損失,這就是“防震減災”。為提高全校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降低震災損失。現將有關地震和減災的常識介紹如下:

  一、動物異常:

  動物行為異常大體有三種:興奮型異常,如驚恐不安、不進圈、狂吠、如癲如狂,倉皇逃竄、驚飛、群遷等;抑制型異常,如行為變得遲緩、或發呆發痴、不知所措、不肯進食等;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動等。

  二、地聲與地光:

  地聲多數出現在臨震前或震時,但也有出現在震前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聲音類似於機器轟鳴聲、雷聲、狂風呼嘯聲、石頭相互摩擦聲等。地光:一般出現在臨震前或震時,也有出現於震前數小時或更早的;形狀各異,有帶狀光、片形光、球狀光、火樣光、柱狀光等;顏色多呈紅、白、紫、橙等色。

  三、地震來了怎麼辦?

  抓住時機,利用預警時間緊急避震。大地震的發生雖然十分突然,但在大地強烈震動之前,仍能出現一些人們能夠感覺到的有關現象。據統計,預警時間可達十幾秒,少數可達20秒以上,在20秒以內的佔83%,平均預警時間為13.6秒。地震時,人們如果能抓住預警時機就會有生的希望。

  在不同環境下緊急避震的要點:

  一、如果你住樓房,地震時不能滯留在床上,不能站在房間中央。因為這都是身體最暴露、最不安全的地方。應立即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傢俱邊;開間小、有支撐的房間,如衛生間;內承重牆牆角。千萬不能跳樓,不要到陽臺、外牆邊或窗邊去,也不要到樓梯去,更不要去乘電梯。如果你住平房,地震時應立即躲在炕沿下;牢固的桌子或床下;低矮、牢固的傢俱邊。不要躲在屋頂大梁下、窗戶邊;不要靠近不結實的牆體;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傷或摔傷。如果你正在學校上課,就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震時千萬不能慌亂擁擠外逃,待地震過去後再由老師帶領,有組織地疏散;如果教室是樓房,一定要記住不要跳樓,不要擁向樓梯。當你在操場或室外時,若在開闊地方,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不要亂跑、亂擠,待地震過去再按老師指揮行動。

  二、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時,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書包等保護頭部;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等地震過後,聽從服務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商品(如低矮傢俱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的門窗、櫥窗和玻璃櫃臺;避開高大不穩和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弔燈、廣告牌等懸掛物。

  三、如果你在戶外,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和構築物。如樓房,特別是玻璃幕牆的建築、高煙囪、水塔等。注意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杆、廣告牌等。注意避開其他危險場所,危舊房屋、狹窄的街道、牆等。

  四、如果你在野外,應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場地,選擇開闊、穩定地方就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防摔倒;背朝風向,以免吸進有毒氣體。避開河邊、湖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避開陡峭的山坡、山崖,變壓器、高壓線及生產危險品的工廠或危險品倉庫,以防發生意外事故時受到傷害。地震發生後,如果被埋壓不能自行脫險時,一定要沉住氣。先試著把雙手從壓埋物中抽出來,保護自己不受新的傷害。震後,餘震還會不斷髮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這時你要保持呼吸暢通,儘量挪開臉前、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如果暫時不能脫險,就要儲存體力,不要大聲哭喊,勉強行動,儘量閉目休息,維持生命。同時還要與外界聯絡,當聽到人聲時用石塊敲擊鐵管、牆壁以發出呼救訊號,耐心等待救援。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只要你掌握了以上知識,災難面前,勝利永遠屬於我們!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5

  大家好!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災害之一,也是損失最為嚴重的災難,帶給社會和人們的是破壞和毀滅。

  目前,人類對地震的預報,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學難題。我國地震工作者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成功地預地震上,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經驗。現在全國建有400多個臺站,網點2000多個。防震減災貫徹的是以“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重點抓好防震減災宣傳工作。一旦地震發展,主要是保證震時和震後如何有條不紊地進行家庭的防震救災。

  那麼,地震發生前有哪些預兆呢?

  1、地下水異常。

  由於地下岩層受到擠壓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殼內部氣體和某些物質隨水溢位,而使地下水冒泡、發渾、變味等。記這樣一個順口溜更有利於我們發現地震: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天雨水質渾,天早井水冒,水位變化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

  2、動物異常。

  震前一、二天,牛、馬趕不進圈,亂蹦亂跳,嘶叫不止,煩燥不安,飲食減少;一些豬羊不吃食,煩燥不安,亂跑亂竄;狗狂叫不止;雞不進窩,驚啼不止;鴨不下水;家兔亂蹦亂跳,驚恐不安;鴿子在震前數天驚飛,不回巢;密蜂一窩一窩地飛走;老鼠反應最靈敏,在震前一天至數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著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樹;魚驚慌亂跳遊向岸邊,翻白肚等。震前動物有預兆;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拱圈;鴨不下水狗狂叫;冬眠麻蛇早出洞;魚兒驚慌水面跳。

  地震前我們又該如何準備呢?

  首先我們要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其次我們要明確地震時的疏散路線和避震場所;清除樓道和門前的雜物;妥善處置室內易燃易爆物品;最後我們還應該關閉煤氣,切斷電源,熄滅爐子火等;衣袋裡裝上家庭成員名單、工作單位、通訊號碼等。

  地震時我們該怎樣求生呢?我們一定要牢記以下幾點:

  1、能撤離時,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選定的安全地區,不要擁擠在樓梯和過道上。

  2、來不及撤離,應就近避震,震後再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例如:在家裡可躲在床或桌下面或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等。在教室裡可躲在書桌下或牆角邊。在車間裡可躲在機床下或小房間。在影劇院,在飯店可躲在椅子下。

  3、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

  4、避震時,要注意保護頭部,如用枕頭頂在頭上,用臉盆頂在頭上,用書包頂在頭上,用雙手護住頭部。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6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防震減災,珍愛生命》。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地震,地震造成將近7萬人遇難,37萬多人受傷,1萬8千人失蹤。這是多麼巨大的災難啊!舉國悲痛,世界震驚。為了警醒世人,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被定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八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減少災害風險,建設安全城市”。

  我們的身邊不可避免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災害侵犯的隱患,如颱風、暴雨、火災、地震、雷電、交通事故等等,我們要提升自救互救技能,主動防災、科學避災,有效救災。上週,5月12日,我們開展了地震應急演練活動,就是為了訓練我們避災自救技能。那麼,我們在地震發生時要注意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鎮靜,任何突發應急事件不要慌亂。

  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同學們應儘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遠離窗戶,以防玻璃碎片傷人。在走廊或樓梯上同學,應找牆角蹲下,保護好頭部,遠離牆上懸掛的裝飾物,等震動停止後迅速向外撤離。

  如果在操場等戶外,絕對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也不要在廣告牌下、籃球架下等危險地方停留,儘量向空曠的地方集中。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

  當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災難的機率是小的,我們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問題,提高防範意識,

  1、上下樓梯安全。嚴格遵守學校上下樓梯制度,禁止在集體上下樓梯時逆向行走,講究秩序,輕聲慢步,防止事故的發生。

  2、交通安全。嚴守交通法規,過馬路時要先觀察車輛情況,主動避讓機動車輛。按時上學和回家,不在外逗留。

  3、夏季防溺水、防雷電、防傳染病、防食物中毒安全。

  4、正確處理同學間的矛盾。同學間遇到矛盾時,要冷靜、理智、友好地處理,自己若不能處理好的話,應該請老師幫忙解決。決不能感情用事,採用打架等暴力違法方式解決糾紛。

  5、心理安全。同學們心理上要形成積極、健康、自信、自強的樂觀品質,遇到心理問題要找好友、老師和家長幫忙疏導,不可產生自暴自棄、自殘自虐的不良心理。

  同學們,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時刻加強安全意識,珍愛生命,努力增強自我防範能力,時刻注意防災減災,做到警鐘長鳴!

  我今天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7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防災減災,珍愛生命”。

  生命,是珍貴的,是無價的。我們能夠領略山的雄偉,海的壯闊,是因為我們擁有生命;我們能夠聆聽風的細語,鳥的歡歌,是因為我們擁有生命;我們能夠感受親情的偉大,友情的溫暖,愛情的美好,是因為我們擁有生命。生命,是如此美好,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但同時,生命又是無比脆弱的。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一瞬時,山崩地裂,家園損毀,生命消逝。熟悉而溫暖的`家園被撕裂成山般的廢墟,天真爛漫的笑臉被奪去花一樣的童年,鮮活的生命被那一瞬間把生與死分開,還有許許多多的夢想,被殘忍無情地摧毀掩埋。在災難面前,生命顯得如此脆弱而不堪一擊。

  正因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才要倍加珍愛。而對於災難,如果我們能進行有效的防範和保護,我想,生命或許會堅韌不少。

  比如,對於地震,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被設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每年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日”宣傳週。“防震減災日”的設立,既是紀念四川汶川大地震故去的人們,也是提醒我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增強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而當地震來臨之時,我們千萬要鎮靜。由於強烈振動只有幾秒到幾十秒鐘,時間短促,所以應採用“就近避震”的方法。如果不幸被壓在建築物下,更要保持頭腦清醒,儘量儲存體力,延長生命。

  對於火災,我們平時應注意電器的使用和煙花爆竹的燃放,學習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不應隨意進行與火有關的遊戲。處在陌生的環境時,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一旦發生火災,需要保持鎮靜,不能驚慌,利用周圍一切可利用的條件逃生。如果身處濃煙之中,儘量採取低姿勢爬行,頭部儘量貼近地面。

  當然,人的一生遇到大的災難的機率是小的,我們更加要注意小的安全問題,提高防範意識,例如,不隨意下河,下湖游泳;不要進入網咖,避免使學習受到影響,身心健康受到汙染和受到人身傷害;要注意活動安全,特別是進行體育活動時要防止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

  然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增強自己生命的“韌性”,要主動承擔起生命的使命與苦難。有的同學因為學習,情感等方面的問題,便失去理性,心智大亂,傷害自己或他人,甚至令生命在最美好的時光中消逝,豈不令人扼腕嘆息。因此,我們既要對外界防災減災,也要對內心的災害進行防範。一旦出現問題,及時與老師,同學,家長溝通交流。

  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生命,要真實地活著,且活得儘可能地精彩。每一次風雨之後,都讓心靈感受到生命的拔節。而生命一旦來到這個世界上,便負有嚴肅的使命,因此,我們要學會防災減災,珍愛生命,抓住生命中每一瞬間,用上蒼賦予的生命,為自己,也為社會做出貢獻!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8

  大家早上好!2008年的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在我國四川省發生了一次特別重大的地震災害。8級大地震,強度之大,波及面之廣前所未有。許多地方都被夷為了平地。地震到來之時,正是學校上課的時間,有近幾十所中小學校在強大的地震前瞬間倒塌、摧毀,許多學生和老師失去了生命;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蘆山再次發生7.0級大地震。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訊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震減災日”。5月6日至13日為“防震減災日”宣傳週。今天利用國旗下講話時間,對大家作一些警醒和提示:

  首先老師要講一下地震發生時逃生常識:

  地震具有突發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開始時,如果正在屋內,切勿試圖衝出房屋。權宜之計是躲在堅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沒有堅實的傢俱,應站在門口,門框多少有點保護作用。應遠離窗戶,因為窗玻璃可能震碎。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樓房、樹木、電線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築物。儘可能遠離高大建築物,跑到空地上去。為免地震時失去平衡,應躺在地上。

  倘若附近沒有空地,應該暫時在門口躲避。切勿躲在地窯、隧道或地下通道內,因為地震產生的碎石瓦礫會填滿或堵塞出口。除非它們十分堅固,否則地道等本身也會震塌陷。

  地震時,木結構的房子容易傾斜而致使房門打不開,這時就會眼睜睜地把命丟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門,首先開啟房門是明智之舉。發生大地震時,擱板上的東西及書架上的書等可能往下掉。這時,保護頭部是極其重要的。在緊急情況下可利用身邊的棉坐墊、毛毯、枕頭等物蓋住頭部,以免被砸傷。

  地震時,大橋也會震塌墜落河中,此時停車於橋上或躲避於橋下均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如在橋上遇到地震,就應迅速離開橋身。大地震有時發生在海底,這時會出現海嘯。掀起的海浪,會急劇升高,靠近岸邊的小舟就十分危險。此時,最好是迅速離開沙灘,遠離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如果在學校或公共場所一旦發生地震,首先要做到聽從老師或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千萬不能慌亂、擁擠。應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撐物下面,用手或其他東西保護頭部,儘量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待地震過後,聽從指揮,有組織地迅速撤離。

  同學們,我們國家對安全工作越來越重視,為了防止及降低各類傷亡事故的發生,在全國“防震減災日”到來之際,我們來審視我們生活學習的行為,我們應該在每個行為細節中都要靠近安全遠離危險,做到:上下樓梯慢步輕聲靠右行,課間在教室、校園內不打鬧,不追逐;體育課上嚴守上課紀律,聽從體育老的話,不無故生事。另外,做到預防傳染病的發生,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我們要提高個人免疫力。做到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睡眠充足、勤於鍛鍊、減少壓力、足夠營養。避免接觸發熱、咳嗽、流涕等流感症狀的病人;注意個人衛生,經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同學們!萬思安全最重,安全在於未然防範,讓我們牢記安全生於泰山,樹立安全的意識,時時想安全,處處講安全,居安思危,就一定會創造出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我們的生命將會更加亮麗!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9

  大家上午好,今天國旗下講話時間,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地震避險的有關常識。

  對所有中國人來說,2008年5月12日無疑將成為一個永遠無法忘卻的慘痛記憶。這一天下午2時28分,在我國的四川省,一場里氏8.0級的大地震,在瞬間奪去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在瞬間災區的人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在瞬間5300多名在校學生遇難或失蹤。地震至今為止無法準確地提前預報,但掌握一定的避震常識和技能,可以讓我們遇震不慌,降低危險。

  地震災害從發生到建築物被毀壞平均只有12秒,必須根據所處的環境迅速作出抉擇。如來不及撤離建築物,千萬要冷靜,充分利用建築物內的避震有利部位,如堅固的桌椅下、睡床下,逃往小跨度的廚房、廁所、小房間、牆角,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萬萬不能在窗戶、陽臺、樓梯、電梯及附近停留。地震時如果在商場、影劇院等公共場所,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椅子及堅固物品旁邊,注意避開懸掛物,用包或手護住頭部,等地震過後再有序撤離。如果在戶外,要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在地上,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用書包等保護頭部;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高大建築物,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在學校,避震主要有兩個環節:一是震時避震,二是震後疏散。

  震時避震有如下要點:

  1、立即停止一切活動,將身體儘量縮成一團,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餐桌或床下(旁),靠外牆的學生儘量往裡靠。

  2、在操場或教室其他地方的師生,應該到室外合適的地方(如:空曠場地或到疏散區)去躲避,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如圍牆、電線杆等)。千萬不要回到教室去。

  緊急疏散有如下要點:

  1、要有順序地疏散,從就近樓梯下樓,下樓時要走樓梯內彎,不準在樓梯或走廊內互相擁擠,避免跌倒。

  2、相關老師應在每層樓梯把守,指揮學生有秩序地疏散,學生和疏散人員要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3、疏散過程中,行動要迅速,排隊有秩序地前進,不要爭先恐後、慌亂奔跑。下樓梯時必須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轉移到指定位置。

  4、疏散過程中,可以用書包、雙手等護頭,以防被砸傷。

  5、疏散途中儘可能不要穿過建築物,要儘量避開建築物和電線。

  明天大課間時間,我們將開展一次室內就地避震演練,第一節課下課以後,各班班主任及時進班,到時將以哨音為令,三聲急促的哨音響過以後,各班學生在班主任的指導下迅速避險,到再次響起三聲長哨音,室內演練結束。班主任總結演練情況,進一步做各種情況下的避險指導。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10

  “生命”多麼鮮活,充滿朝氣的一個字眼。但是它是多麼脆弱,它經不起一次次的致命打擊,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保護好它。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防震減災》。大家都知道地震吞噬了多少人多麼鮮活的生命,它就像一個惡神,掌握著人的生死!所以我們大家更要注重起來,地震多麼可怕的一個字眼, 它讓萬物生靈死無葬身之地,但是它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沒有人可以阻止,最好的辦法就是地震中的逃生與自救。

  當地震來臨時,由於預警時間短暫,因而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室內避震空間主要是指大塊倒塌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物體越大,越堅固,它形成的三角避震空間就越大,所以,能夠利用這個空間的人,獲救的可能性較大。大家都知道了嗎?

  當然,動物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員,它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律動,從而給我們提示,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動物。

  另外我們還應該知道室外避震的注意事項﹕

  1、選擇開闊地帶蹲下或趴下。

  2、要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築物、變壓器、玻璃幕牆、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所。

  3、強震之後不要回到受損建築物內,防止餘震傷人。

  4、在行駛的車內時,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或碰傷,也可降低重心,蹲在座位附近,震後再下車。

  大家都記住了嗎?不要讓它奪去我們寶貴的生命。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11

  大家好,我是來自桓臺縣起鳳小學的周曉軍,今天我宣講的題目是《不同場合的避震自救》。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突發8.0級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然而,面對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有一所緊鄰重災區的鄉鎮中學---綿陽市安縣桑棗中學,卻創造了全校2300名師生沒有一人在地震中受傷或者遇難的奇蹟。那麼,這種神話般的奇蹟,是怎樣被創造出來的呢?校長葉志平說,這完全得益於學校日常的防震避震教育與安全疏散演練。關於防震避震,我們都瞭解哪些呢?

  如果地震發生時,我們正處於室內,一般有12秒左右的時間供我們做出抉擇:是跑還是躲?1979年在江蘇傈陽6.0級地震中,有80%的重傷員和90%的死者是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或被壓所致。所以,地震時處於室內的我們應該“躲”。往哪裡躲呢?美國國際搜救隊與土耳其政府模擬地震實驗得出:房屋倒塌時,在室內形成的三角空間是人們避震相對安全的地點,因此,我們應該躲在桌子床鋪旁、堅固的傢俱旁、暖氣片旁等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

  如果地震發生時,我們正處於教室裡呢?首先應該保持冷靜,千萬不要跳樓,也不要到樓梯口擁擠;應該聽從老師的指揮,迅速抱頭、閉眼,就近躲在各自課桌邊角處;其次,待地震過後,有秩序的撤離到外面的空地上,不要返回教室取東西或救人。

  如果地震發生時,我們在在百貨商場、電影院、地下街等公共場所,最可怕的反而不是地震,而是因地震引起的混亂,因此在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一定不要互相擁擠以免造成傷亡。此時,應避開商品陳列廚,屈身靠牆或蹲在大柱子或大商品旁邊,等待地震平息。

  如果地震發生時,我們正好在室外。首先不要返回室內取東西或救人,其次我們應該避開高大建築物,(如:樓房、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等;)避開危險物、懸掛物,(如;變壓器、電線杆、路燈、廣告牌、吊車等;)避開其他危險場所,(如:女兒牆、高門臉、狹窄的街道、危房等。),避開山腳、陡崖,以防滾石和滑坡;避開河、湖、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落水,或出現海嘯等。選擇開闊的空間蹲下抱頭進行避震。

  各位朋友們,如果地震降臨,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保持冷靜,尋找安全的避震空間避震自救。

  天災無情,世事難料!但只要我們掌握了不同場合的避震方法,這場人類與自然的戰爭,我們必勝!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1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當地震突如其來時,如果咱們能夠採取正確科學的逃生及自救方法,那麼就會把人員傷亡降低到最小程度。為強化學校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提高自救互助本事,按照教育局統一要求,遂平瞿陽二小進取制定預案,並全力部署做好充分準備,於5月11日午時開展了逃生自救演練活動。本次活動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分鐘課桌下防震演習活動及地震後的疏散演練。縣公安局蓮花湖有關領導受邀前來觀看。

  首先,由縣公安局蓮花湖派出所李警官給我校全體師生講解學校暴力事件的安全防範的常識,李警官結合生活實際和生動事例,從有關安全知識,講到應對安全事故出現的時候如何及時進行自護自救等,並親自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精彩的安全教育課

  之後開始逃生自救安全演練,有四年級五個班的學生及六年級四個班的學生——孩子們在教室裡靜靜的學習,忽然訊號員發出:“地震警報”訊號。

  (學校鈴聲)同學們迅速拿起課本抱頭,鑽到課桌下,儘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最終一排靠裡的同學面向牆,蹲在牆角處。一分鐘後,訊號員發出“地震解除”訊號(哨聲):教師告知學生,地震已過,此刻撤離教室,進入緊急疏散演練環節。在教師的統一組織下,孩子們不著急、不慌亂,紛紛用書本遮捂頭部,有序、快速地跑出教室,並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成功進行了安全撤離。

  經過這次防災減災的活動,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有了必須的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一切行動聽從指揮和團結互助的品德。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13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防震減災,珍愛生命”。

  2010年5月12日,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山體崩塌,房屋受損,生命損失。熟悉而溫暖的家被撕成廢墟,無辜的笑臉被帶走。

  在2009,每年的5月12日被指定為全國防震減災日。“防震減災日”的設立,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四川汶川地震的遇難者,更是為了提醒我們牢記過去,學習未來,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自然災害的損失。

  我們周圍有各種各樣的危險,比如颱風、暴雨、火災、地震、閃電、交通事故等等。因此,提高全體師生的“防災減災”意識是非常重要的。

  災難很可怕,但無知比災難更可怕。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珍惜生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學習知識和防災救災技能。那麼,我們學生在地震中應該注意什麼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冷靜下來,不要在任何緊急情況下驚慌失措。如果上課發生地震,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出門外。中間和後面的同學要儘快躲到課桌下面,用書包保護頭部。

  靠牆的同學一定要靠近牆基,雙手護頭;遠離窗戶,以免碎玻璃傷害你。學生應找個角落蹲在走廊或樓梯上,保護好頭部,遠離掛在牆上的裝飾物,震動停止後迅速撤離。

  如果出現在室外,千萬不要跑進建築物內躲避危險,不要停留在廣告牌、籃球架等危險的地方,儘量把注意力集中在開闊的地方。

  用毛巾和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霧窒息;省點力氣,別喊救命,儘量找吃的找水,創造生活條件,等救援。當然,人在生活中遇到重大災害的機率是很小的,要多關注小的安全問題,提高防範意識。

  同學們,生活是美好多彩的,擁有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一定要時刻增強安全意識,珍愛生命,努力提高自我防範能力,時刻注意防災減災,做好應急準備!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

  防震減災科普優秀的演講稿 篇14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今天,我們演講的內容是學習防震知識,建設安全校園。地震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地面運動。像風雨一樣,是經常發生的自然現象,但破壞力極大,是眾多災害中的第一個。但是有時候人面對自然災害是那麼的無助,人的生命是那麼的脆弱。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預防意識,自我保護意識,珍愛生命意識,防災意識。那麼,作為小學生應該怎麼做呢?那就是多瞭解地震,瞭解自然,保護生命,預防地震,減少災害。

  事實上,地震有一些前兆,如地下水異常、生物異常、地聲異常等。具體來說,我們可以透過觀察提前知道,特殊的地震雲提前出現在地平線上,一些地方的地下水會變色,發出奇怪的聲音。地震前天氣經常出現異常,主要有震前悶熱、焦慮煩躁、久旱無雨或連陰雨、怪風、六月冰雹等。一些動物會有特別的反應,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我們要防震減災,杜絕人禍,警鐘常鳴,居安思危。為了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應當掌握以下應急的求生方法。

  地震發生時: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牆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要桌、櫃等傢俱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牆角,並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可以儘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的同學要緊靠牆根,雙手護住頭部。

  我相信,隨著科學日新月異的進展,人類終將變得越來越成熟,人們能夠象預報天氣那樣準確性地預報地震,從而保護生命,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