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精選9篇)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精選9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精選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1

  在新學期之前,我們學校組織開展了一次培訓。這三天的培訓讓我這個新教師更有信心了一些,也讓我對今後的道路有了一個更加明確的目標。我是這個學期新加入的青年教師,雖然自己之前有過一些實習的經驗,但是對於教育這一項事業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要更加珍惜每一次鍛鍊和學習的機會。這次培訓,就給了我很大一部分的啟發,讓我對今後的日子有了一些更好的計劃和想法了。

  作為一名教師,一份責任感就是我們前行的一股助力,如果少了這一份力量,那麼我的路程也將越來越模糊,對未來的想象也會更少一些了。不管我們做一份什麼工作,責任感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教師這份工作上,就更應該注重責任,只有把責任扛在肩上,我們教師才能稱之為教師,才能在這份事業裡逐漸發光,而不是被一股洪流所埋沒。

  在這次培訓當中,有一位教師講了一點,讓我很有觸動。她說在她的教育事業裡,其實熱情是很必要的一件事情,但熱情這個東西也會消逝,所以我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每天的開始,為自己的熱情澆一次水,告訴自己,希望依舊在,未來依舊值得期待,這份事業依舊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這就像是我的學習一樣,以前沒有目標,所以漫無目的。後來有了目的地,就發現時間真的很少了。因此,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時間和目標,熱情和堅持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事情,我們只有好好的去把握好身邊的每一件事情,才有可能通向最終的那個目的地。

  透過這次培訓,我也知道自己作為一名新教師,的確在很多地方都是很缺乏的。但是在這次培訓上,我也認識了幾個非常有經驗的教師,我們也增添了彼此的聯絡方式,如若有什麼需要向他們請教的,我也一定會去做。我會不斷的學習和進步的,也會加油往前走,絕不停下腳步。

  我是一名青年教師,現在我的優勢就是足夠有幹勁,有理想也有目標,這對於這份事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也會好好利用自己的這段時間,好好把工作基礎打穩固,為今後自己的職業發展做好鋪墊。這次培訓給了我很多想法,我也會在今後的工作當中一一去實現,一一去完善。期待自己的表現,感謝這一次培訓的機會!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2

  這次的教師培訓,尤其是優秀教師和班主任的經驗介紹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不僅使我從理論上重新認識到作為一名優秀教師和班主任工作的內涵,更從一些優秀班主任的案例實踐上,給了我處理班級事務的啟示。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自覺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來指導工作,不斷學習、反思、總結,努力做好老師和班主任工作。透過這次學習,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個優秀的教師和班主任要不斷地努力,不斷的學習。

  教師要善於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教育必須有愛,教育也需要技術。沒有愛的技術是危險的,而無技術的愛是無力的。教育要真正起到作用,教師的智慧,獨特的工作方法,寶貴的工作經驗是萬萬不可缺少的。好的教育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打磨成美麗的鵝卵石。教師要因材施教,遇到突發事件,光有愛心和責任心是不夠的,還要講求方法,因為我們工作的物件是人,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在處理問題時要講方法。其根本的原則就是既能處理好問題,又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

  透過各位優秀老師的經驗介紹,使我認識到與他們存在的差距,在處理偶發事件上,有時缺乏教育機智。在班級管理上,有時缺乏有效的工作方法,導致自己辛苦不說,又收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大愛無邊,師愛無痕,也許只有無痕的教育,才能在孩子的心田裡留下最深的痕跡。那麼優秀的教育機智,工作方法從何而來呢?透過學習,使我認識到只有從讀書學習和在工作實踐中勤於探究、及時反思、善於總結中得來。

  我要不斷學習,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我們都是普通教師,學識不夠高,方法也不夠靈活,要多向優秀班主任和專家學習好的管理班級的方法,並根據自身的條件去進行變通應用,只有這樣才會不斷進步。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要想自己的學生好學,教師必須先好學,只有學而不厭的教師才會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讀書是進步的階梯。

  從這些優秀教師身上,我看到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愛好讀書,喜歡積累,在工作中勤於反思,及時總結。我打算繼續多讀書,多向優秀班主任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教育是一門科學,育人成才是一種精雕細刻的藝術,在工作中只有講究科學、創新、藝術,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需要的高素質的人才來。我爭取在今後的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教育方法的研究,不斷學習,研究學生、家長、社會的新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班級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多學習先進經驗,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積極探索,善於總結,使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提高。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3

  我的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學期結束了,在過去的半年了,有初涉職場的興奮,有遇到困難時的煩惱,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苦楚

  回顧這充實又豐富的半年,在這學期結束之際,我心中有許許多多的話,有經驗的總結與反思,也有人生的體會和未來的展望。

  第一、在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上

  我教的是三年級的語文,在開學初我憑藉自己實習期間的經驗,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有了一定的認識,所以我制定了一些教學環節和管理手段,原本以為在如此的教學和管理活動中我的班級在考試中應該會取得不錯的成績。結果在第一階段的單元考試中,學生的成績較二年級期末出現了大幅的滑落。我很失望,後來經過老教師們的評價、指導和自己的反思,才意識到自己在教學活動的存在著十分嚴重的不足。首先我的教學經驗是十分淺薄的,雖然在實習期間有初步的認識,但是畢竟實習和常規教學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可是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猶如井底之蛙,把實習期間的模式照搬照抄,結果達不到教學目標的要求。第二就是剛愎自用,沒有像有經驗的老前輩們取經,沒有及時端正自己的教學思想,只是用自己狹窄的視角來看待廣闊的教學天地,結果就是自食苦果,學生也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有了這樣慘痛的教訓,我立即改變自己的思想,端正自己的態度,透過學習理論知識和老前輩們的指導下,我改變之前教學的弊端,運用了一些更合理實效的方法,例如增加平時的階段性小測,改變家庭作業的模式,摘抄、背誦更有使用價值的語句段落,在教學活動中,刪除沒有必要的環節,立足文字,進行知識的鞏固等等,終於在期中考有了一定的進步,雖然部分同學還是沒有進步,進步的學生進步幅度也不大,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也會不斷的充實自己,和學生一起進步,爭取如古語所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二、在人生體會和未來展望上

  走出校園,踏入職場,這半年來我體會最深的就是“責任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踏上了教育崗位,我才真正體會到“教師是良心職業”這句話的意義。我每天面對的不再是課文上的文字,而是四十張純真、幼稚的臉,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他們產生影響,所以自己也是謹言慎行。雖然學生有許許多多的行為問題,自己也有煩躁的時候,但是想到自己的工作內容就是教孩子們知識,教孩子們做人,一種責任感便油然而生。在看到孩子的成績退步了,自己也會心生愧疚,此時最害怕的就是領導和家長的諮詢。但也因為如此,猜不斷地提高對自己的要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這學期末,班級的成績不甚理想,但是較之開學初倒是有了進步,我也會戒驕戒躁,爭取在下學期有更大的進步。當然,如果以現在的意識和經驗來應對下學期的工作是遠遠不足的。所以在寒假期間,我也得抓緊時間充實自己,透過學習教委辦贈送的《不做教書匠》一書和預習下學期的課程,爭取以更成熟的面貌來面對下個學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最重要的還是行動和保持自信,加油!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4

  在新學期之前,咱們校園安排展開了一次訓練。這三天的訓練讓我這個新教師更有決心了一些,也讓我對往後的路途有了一個愈加清晰的方針。我是這個學期新參加的青年教師,儘管自己之前有過一些實習的經歷,可是關於教育這一項作業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要愈加愛惜每一次訓練和學習的時機。這次訓練,就給了我很大一部分的啟示,讓我對往後的日子有了一些更好的方案和主意了。

  作為一名教師,一份職責感便是咱們前行的一股助力,假如少了這一份力氣,那麼我的旅程也將越來越含糊,對未來的幻想也會更少一些了。不論咱們做一份什麼作業,職責感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教師這份作業上,就更應該重視職責,只要把職責扛在肩上,咱們教師才幹稱之為教師,才幹在這份作業裡逐步發光,而不是被一股激流所沉沒。

  在這次訓練傍邊,有一位教師講了一點,讓我很有牽動。她說在她的教育作業裡,其實熱心是很必要的一件作業,但熱心這個東西也會消逝,所以咱們僅有可以做的,便是每天的開端,為自己的熱心澆一次水,告知自己,期望仍舊在,未來仍舊值得等待,這份作業仍舊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這就像是我的學習相同,曾經沒有方針,所以漫無目的。後來有了目的地,就發現時刻真的很少了。因而,不論是學習仍是作業,時刻和方針,熱心和堅持這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些作業,咱們只要好好的去掌握好身邊的每一件作業,才有或許通向終究的那個目的地。

  經過這次訓練,我也知道自己作為一名新教師,確實在許多當地都是很缺少的。可是在這次訓練上,我也認識了幾個十分有經歷的教師,咱們也增添了互相的聯絡方式,如若有什麼需求向他們討教的,我也一定會去做。我會不斷的學習和前進的,也會加油往前走,絕不停下腳步。

  我是一名青年教師,現在我的優勢便是滿足有幹勁,有抱負也有方針,這關於這份作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我也會好好使用自己的這段時刻,好好把作業根底打安定,為往後自己的作業開展做好襯托。這次訓練給了我許多主意,我也會在往後的作業傍邊一一去完成,一一去完善。等待自己的體現,感謝這一次訓練的時機!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5

  我們都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好管,如果我們另找一條途徑,走進學生的生活,和他們零距離接觸,也許會出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學生的家長我個個都透過電話,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10月19日利用休息時間,我和兩位老師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

  學生唐友文,家境優越,在老師和學生眼中都是很優秀的學生,但是這個學生卻在雙休時夥同班上另兩位同學打鄰班的學生殷長林,其原因就是覺得殷長林對他講話不太尊重,並且也看不慣殷長林。殷長林不服氣,又想邀社會青年伺機報復,這位學生害怕了告訴了遠在上海工作的父母,只說別班的學生要打他,父母著急了,打電話把從孩子處聽到的片面之詞告訴了離孩子稍近一點的姑母,姑母也不向老師瞭解情況,便直接打電話找到殷長林的一位親戚,要他對殷長林的父母說,不要他的孩子打唐友文。但是殷長林並不想罷手,唐友文的監護人爺爺知道後,很擔心孫子被打 ,對學校頗有微詞,還說要把孩子轉走。我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並把事情妥善解決後,去拜訪了孩子的監護人爺爺。我們進行了很好溝通。孩子爺爺也感慨,我們不相信老師,驚動這麼多人,可事情還是沒解決,以後他要相信老師,有了問題先告訴老師。還告我們,因為唐家第三代女孩多,只有這一個男孩,親友都比較嬌寵。最後,我們達成共識,對孩子思想方面的教育要加強,讓孩子成材更成人。

  老師家訪給學生帶去溫暖,也給家長帶去了溫暖。我們到達學生楊義書的家時,家長頗感意外,但並不很熱情,因為孩子成績不好,又很調皮。這個學生上學期因瘋趕讓本班同學劉豐的頭撞到水泥柱上,到醫院縫了六針,這學期

  又因瘋撞讓挖耳勺深嵌入頓佳倩同學的耳朵中,到醫院才取出來,但隔膜已受損。這樣一個孩子,家長已失去信心。我和他們講他孩子的優點,比如籃球打得好,犯錯後不跟老師頂撞,特別是告訴他們,老師並沒放棄他們的孩子,上學期八年級調考,楊義書的語文竟打了80多分,聽到這裡,家長很是高興,興奮的喊到:“楊義書,你看,老師沒放棄你,你要守紀律,好好學習 。”雖說,楊義書同學沒有給老師口頭保證,但這段時間來守紀,聽話,他用行動作出了保證。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同時讓我們更深的認識到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的不同影響.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多數會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管教子女嚴厲的家長,會教子女做人的道理,孩子的品性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對自己的子女又過於溺愛的家庭;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和家長促膝談心,有的給予肯定和表揚,有的共同商討,有的用好的教育事例給家長作分析,委婉地指出其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在這段時間的家訪活動中,我深刻體會到,家訪對教師和學生家長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家長能瞭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老師能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透過家訪,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源著手,對症下藥,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達到家校結合,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6

  一個新學期又開始了,我抱著新的面貌、新的氣象、新的可望,迎來了那群活潑天真的孩子們。迎接我這位“新老師”的是孩子們怯怯的、猶豫地叫聲:“劉老師早上好!”,經過了三個星期的接觸,逐漸孩子們開始從心底裡接受了我,願意與我一起分享每天的快樂,願意接受我的批評和教育,願意拉著我的手竊竊私語了……

  同時,先前家長對於老師的不放心,對於該班頻繁更換老師的牴觸心理,經過了這幾個星期以來的接觸、交流,逐漸和老師親熱起來,樂意主動地與老師討論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願意積極地支援老師的班級工作。

  對於這樣一個班級,從一年級開始就頻繁地更換老師(而且是兩位老師同時更換),作為家長也真是無法理解,對這樣的決定會有所懷疑和質疑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所以對於接收這樣一個班級的老師來說首先要做的是取得家長們的信任,只有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重視,才能消除他們心中的顧慮,信任老師從而更好的支援學校的工作。

  在接手這個班級以後,首先從原來的老師入手,獲得有關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瞭解了幾個問題孩子的特殊情況。

  其次,我們兩位老師認真、全面地進行了家訪,儘量做到每戶必訪,尤其與特殊孩子的家庭進行深切的交流,獲得更多的資訊。

  另外在開學幾周內,更加花心思在瞭解孩子和親近孩子的工作中,以求贏得孩子們的喜歡,從內心裡接受我們。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7

  今天是從石家莊到盧龍的第二天,主要任務是去盧龍一中參加新任教師培訓。大家一同步行來到了盧龍一中,走進階梯教室才知道原來還有今年新入編的教師,三百多人在一起培訓。讓我頓時感覺到從學生時代轉換到了一名教師。教師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職業。

  上午第一科培訓的是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從中讓我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在今後的我崗位上應該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終身學習。教師身上的責任和愛的體現。在學校注重加強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培養學生將強的體魄,把學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公平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循循善誘,實習啟發式教學,保持教育的耐心和恆心。在學校裡,自己是一名老師從衣著上語言上都應該有所改變,衣著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學習,豐富自身的知識庫,形成自己的教育風格。

  下午學的講的是教師與法,作為一名教師對於法律應該有必要的瞭解,主要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以及在校園傷害事故中的法律解決等。透過老師的舉例,讓我知道法律保障教師從事教育工作中的各項權利,同時也為教師設定了相應的義務,但教師不能逾越法律,要依法支教。

  經過一天的培訓,這一田充實而又意義,讓我知道老師身上的重大使命,在工作上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要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教學時一門藝術,教師神聖的職業,需要我們在今後的教學路上慢慢去探索,作為一名新教師,應該以老教師為榜樣,恪守教師的職業道德,刻苦鑽研。在教學中,我會努力去工作,豐富自己,讓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在生活中成為他們的朋友,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8

  在新學期即將開始之際,我有幸參加了我校自行組織的教師培訓會。本次培訓會由我校汪水銘總校長親自給我們授課,主要闡述了我校的辦學思想與理念,重點突出了教育中“愛”的價值和賞識教育的重要性。整個培訓會上,我始終仔細地在聆聽汪校長的每一句發言,一邊聽一邊思考,並把發言和自己的思考都作了記錄。可以說,這次培訓會讓我感觸頗深。最讓我觸動的就是作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始終不移地要保持最重要的兩顆心—“愛心”和“責任心”,正如我校校訓中所說的那樣:肩上有責、心中有愛。下面,我就具體闡述一下本次培訓會的心得:

  首先,愛是教育的根本。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植根於愛。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強調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融入了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教育中的愛是大愛,是無私的愛,而這種愛體現在教育中的方方面面:第一,我們要愛國守法,做一名自律的教師。教師是學生學習當中的引導者、支持者、組織者,同時由於教師職業的示範性特點,教師又是學生學習的示範者、榜樣者。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時刻保持一個愛國家、守法紀的姿態,並把這一切無形地自然地表現在自己的一言一行當中,這無疑會給學生最好的教育。我想,學生在教師的感染下,也會逐漸成為一個愛國家、守法紀的好學生;第二,我們要愛崗敬業,做一名稱職的教師。列寧曾這樣說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蘇聯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里寧更是將教師的職業地位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他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愛學生,首先要愛自己的職業,兢兢業業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只有這樣,你才能備好課、上好課、評好課,才能給學生們一個好的教育,他們才能學到真東西、有用的東西;第三,我們要關愛學生,做一名溫暖的教師。作為一名教育者,學生就是我們的教育物件,是一個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的完整的發展中的個體。教師教育學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和學生進行交往的過程,只有關心和愛護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的關係,而這種和諧的師生關係又恰恰能激勵和引導學生努力學習,追求上進。之後,學生會更加喜愛老師,老師會更加關心和愛護學生,他們之間的信任和尊重又會增加,就這樣會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其次,責任是教育的基本保障。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有良知的人有責任心和事業心”,作為一個有良知的教師當然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心。教師的事業就是教書育人,教師的責任就是為人師表,教師的另一個職責就是終身學習。第一,堅持做到教書且育人。教師不僅是要向學生傳遞知識和教授技能,更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這裡的授業主要是指傳授文化知識,而傳道和解惑主要是指引導和教育學生如何對待生活和人生中的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即育人。因此,教育且育人才是教師永遠銘記的職責;第二,堅持做好為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知識和思想上的前輩和長者,更要成為情感和道德上的引路人。教師職業的示範性特點,決定了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潛在的巨大影響,教師要做到嚴於律己、積極進取、勤勞善良,以給學生們一個好的示範和感染,讓學生們不僅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成長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第三,始終做到終身學習。現如今是一個知識更新換代、變化快速的社會,如果一個教師沒有一種終身學習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的話,那他將會逐漸地被這個社會所淘汰,如何能讓學生學到新思想、新知識呢!因此,一個教師只有保持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進取,努力學習新知識和新思想,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跟上時代步伐的合格教師。這些都是一名教師應有的責任!

  愛和責任是教育的核心,一名教師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只要有“兩心”,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實現我們的中國夢、教育夢。

  2022年教師學期心得體會9

  辛店街道中心校全體幼兒教師在教委武文匯老師的精心組織下,在辛店幼兒園召開了一次新學期交流培訓會。本次培訓由我轄區各位園長分別就幼兒園的安全工作、家長工作、幼兒常規管理以及如何教育好每一個孩子,結合自己園所的先進經驗進行了交流闡述。與會所有教師都聽得很專心,很認真,我也感受很深刻,從思想和態度上都有了新的認識和轉變。這次培訓會召開的很及時,很成功。對我們每一位教師來說既是新年後的“收心會”,又是新學期伊始的工作部署會。

  會上劉青園長做了題為《努力做好安全工作,創造和諧安全的幼兒園環境》的工作報告。安全工作一直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關係到全體幼兒的生命安全, 牽動著所有家長的心。前段時間新聞媒體接二連三的對幼兒園事故進行報道, 確實讓每個人都感到觸目驚心。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深知自己責任的重大,保護好每一位孩子是我的職責。從晨檢到教育活動,從區角活動到遊戲及戶外活動,稍有疏忽,便有可能給孩子的生命帶來威脅,因此我們要儘可能地對不安全因素提前做好防範、預測能及時排除。新的學期開始了,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更認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平時多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把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一日常規的各個環節中來。

  宋愛君園長的《如何做好家園配合工作》講的很契合實際,指出了家園配合的重要性,指導每位教師應如何做好家長工作,激勵每位教師在現有的物質環境下加強自身修養,努力提高幼兒教師的精神和道德風範。讓家長能夠從心裡高度接受我們這個團體,愛我們的幼兒園,欣賞我們的教師,願意把孩子放心地交給我們。作為班主任,數十年的經驗讓我懂得家園配合的重要性,有了家長的支援,我們的班級工作就會得心應手。比如:家長協助幼兒製作手工作品,幫忙蒐集材料,及時反饋幼兒資訊等等,而這些恰巧可以推動我們班級日常工作的管理,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讓我管理班級工作做到遊刃有餘。家長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新學期中我一定會努力將家園配合工作做的更出色!

  孫薇園長用簡明扼要的語言,從託班到大班分層次分階段的對《幼兒園常規管理》的先進經驗和大家進行了分享。其中著重提出了“良好習慣培養”這一課題。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是什麼?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可見良好的習慣的養成是多麼的重要,一種好的習慣往往會伴隨一個孩子的一生,讓他終身享用。我們辛店教育一直比較注重幼兒這一方面的培養,作為班主任我也一直很注重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從小班入園開始我就讓他們學著養成獨立分發玩具,知道玩完後放回原處;吃飯時養成細嚼慢嚥、不剩飯菜的好習慣;午休時養成自己整齊擺放鞋子的好習慣;小朋友之間養成互助互愛、懂得分享的好習慣等等。中國著名思想家——孔子也曾說過: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可見幼兒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要使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覺得必須從大處著眼,細微處入手,必須多渠道,全方位的開展一系列活動,並把它們恰當的運用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來,而且還要得到家長的認可和配合,只有這樣,才能有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展。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既是孩子的朋友又是孩子的導師,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教育好每一位孩子呢?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幼教人努力思考的問題。王青園長結合自己的育兒經驗和獨到的教育管理經驗與大家進行了交流探討。聽後對我有很大的觸動,王園長的思想比較前衛,工作方法很靈活,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平時善於與孩子交流,能夠發現並尊重孩子的想法,常常做到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保護孩子的好奇心,注重孩子情感的培養。聽了王園長的報告結合自己在實際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深深感到自己還有很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比如有時自己的言談舉止欠佳,做事急於求成,不能容忍孩子經常犯錯等不足之處,今後我還需努力改正,處處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允許他們在不斷犯錯中吸取新的知識,用自己的責任心和愛心呵護著孩子們快樂成長!

  有人說:被需要就是最大的幸福。仔細想來,不無道理。怎樣才能被人需要?那就是負起責任,滿足他人的需要,同時自己也收穫著付出的快樂。幼兒教育事業就是一種付出和奉獻的事業,我每時每刻都在享受著付出的快樂。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我將會帶著歌聲和微笑,用我的快樂和真情和孩子們一起成長,一起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