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

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1

  配合學校實現真正的減負?如何更好地實現家校共建,為國家培養更多積極向上、德才兼備的下一代?我認為,“雙減政策”就是一份愛的粘合劑,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成為命運共同體!

  下面我想透過一名家長的視角,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潞河中學附屬學校“雙減政策”下教育理念和措施的認識,同時結合自身體會談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如何做到相得益彰:

  一、堅持陪伴,送給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優秀的孩子都是“陪”出來的,幸福的孩子都是“伴”出來的,陪伴是既要陪伴孩子享受成功,更要陪伴孩子面對失敗。“雙減”政策之後,孩子的作業在學校課外延時服務時間基本都可以完成,所以回家後家長陪伴孩子的時間明顯增多,每天晚飯後我們可以利用散步時間和孩子談心,瞭解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孩子也有與父母溝通的時間和意願,滔滔不絕地講起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或者不開心的遭遇。有效的溝通充分搭建起了學校與家庭共建的橋樑。

  二、堅持親子閱讀,引導孩子思考並探索世界。閱讀對孩子的益處不言而喻,短期來看閱讀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大語文的應試能力,長期來看“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塑造氣質,增長見識,帶孩子發現更廣闊的人生。“雙減政策”實施後,透過親子閱讀我感受到了繪本里的人物帶給孩子的樂觀積極態度,帶給孩子對日常事物和內心想法流利的表達和敏銳的感知。學校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沃土,家庭是孩子棲息的港灣,學校、家庭是孩子一生受教育的兩個重要陣地,家校攜手,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促進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長。

  三、堅持體育鍛煉,磨鍊孩子堅強的意志。孩子成長的路上需要歷練,而體育能給予孩子的是意志的磨練、是精神品質的提升、是氣質的養成。體育終將是孩子成長路上一筆寶貴財富!“雙減政策”落地後,學校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體育課時的規定,開足、開齊並上好體育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積極引導學生參加陽光體育運動;在家庭教育環節中,家長角色迴歸,堅持每天帶著孩子進行半小時運動,跑步、跳繩、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孩子可以選擇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鍛鍊。透過體育運動,孩子不僅增強了體質,而且在堅持不懈、挑戰自我的過程中鍛鍊了堅強的意志!

  四、堅持積極參加勞動,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為全面貫徹落實“雙減政策”,響應“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的號召,潞河中學附屬學校把加強勞動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努力培養孩子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學校透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大掃除、佈置美麗教室等等,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幫助孩子提升勞動技能,為孩子全面發展助力。在家庭教育環節中,由於減負政策的實施,家長有了更多的時間與孩子共同體會勞動的快樂,透過言傳身教,培育優良家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意識和能力,使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管理,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間、擺放物品、打掃衛生等等,使孩子熟練掌握這些生活必備的勞動技能,養成自我管理的好習慣;有時間還可以和孩子一起養養小動物,種一些綠植美化家庭環境;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學習幾樣家常菜的做法,學會使用廚房電器,增強家庭責任感,為獨立生活打下基礎。總之,“雙減”背景下,家校共育,充分為勞動教育做“加法”。

  五、堅持興趣培養,將愛好轉化成個人特長。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嚴格落實教育“雙減”政策,學校在加強各學科作業統籌、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的同時,最佳化課程資源,開展了以興趣為主導的特色社團活動,促進了孩子全面發展,挖掘了更多潛能,為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家庭教育環節中,家長得以停下匆忙的腳步,重新認識才藝興趣的重要意義,給孩子創設更為安全、更為個性化的探索空間,使興趣與藝術成為陪伴他們一生的朋友,為他們形成健康人格、感受生活之美、建立生命意義培育豐厚的土壤。

  “雙減政策”,家校共贏!讓我們攜起手來,同心同行,立德樹人,五育並舉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寬廣而湛藍的天空!

  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2

  三年級暑假國家出臺了“雙減”政策,對於我們這些八零後家長來說,有些羨慕,有些困惑,也有些不知所措。羨慕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祖國媽媽”站出來為孩子撐腰、吶喊“減壓”,比起我們小時候,真的更像祖國的花朵。困惑的是,上有政策,下面的對策到底是什麼,學校怎麼變,輔導班怎麼變,孩子的學習生活到底會有什麼改變。與此同時,最大的感受還是不知所措,作為家長,透過各種渠道解讀政策,從文字層面到內涵外延,領會國家從長遠發展考慮,轉變人才教育的核心目的和戰略意義,作為小家庭,如何正確認知大基調,並配合學校、社會把祖國的花朵培養成祖國真正需要的人才,我們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斷修正,幾個月的時間,作為家長的我有了一些收穫,下面淺談幾點感受。

  一、雙減:減出鬆弛快樂的童年

  雙減政策落地後,學校快速做出了反應,上學時間錯後了,孩子每天都可以“睡飽了”;放學時間彈性了,解決了很多家長的後顧之憂;孩子回家沒有作業了,劍拔弩張的輔導學習環節減少了,感覺家長和孩子都進入了比較鬆弛的狀態。

  說心裡話,我的孩子屬於比較貪玩的小朋友,他活潑開朗,能言善辯,我對於他的教育一度比較糾結,既希望他擁有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又希望他在學習上“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種糾結讓我的心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失衡,時而警醒自己不要成為雞娃的家長,時而又忍不住向大眾靠攏報各種輔導班,偶爾孩子會跟我說“媽媽,你看我多忙啊”,我又會陷入深深的自責。

  我們見過太多中規中矩的孩子,老師眼裡的好學生、家長眼裡的乖寶寶、朋友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這些孩子的成績真讓人羨慕。毫不自謙的說,我曾經也是“別人家的孩子”,保送重點中學、考211大學、讀專業領域數一數二的研究生……但現在的我,不知道為什麼,發自內心的不願意讓我的孩子重蹈自己的“成功之路”,不想讓他像我一樣長大。我的小學從一二年級開始,作業寫到九十點鐘,早早的就在中指磨出了繭子,沒有時間上唱歌跳舞畫畫這些興趣班,雖然我非常喜歡並且擅長。我覺得自己的童年是在媽媽嚴厲的管教下,“刻板”的化繭成蝶,雖然結果很好,但過程真的很乏味、很痛苦。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擁有快樂、豐富多彩的童年,我希望獨生子女的我和獨生子女的他成為最好的、無話不談、最交心的朋友,我希望和他一起走名山大川、看海闊天空,獵宇宙之奇妙,品舌尖之美味。

  雙減政策的出臺終於給了我不再糾結的信心,讓我堅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必要的學科學習的同時,讓孩子增加“長見識”的機會,無論透過讀萬卷書,還是走萬里路,我們的孩子太需要一個充滿想象、可以發散思維的大腦,甚至可以無厘頭,可以天馬行空,畢竟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對於未來的人生都是最大的財富。

  二、雙減:需要配套的評價體系確保“減出實效”

  落實雙減政策不是一刀切的減少孩子學習時間,減少課外班數量,減少家長課業輔導負擔這幾個表象問題,我個人認為這是對整個教育體系的一次深刻變革,是重塑育人理念的一個絕佳機會。所以,全面科學的評價體系是確保雙減政策減出實效的根本保障。

  孩子的教育長遠來看是掌握安身立命之本領,智商、情商、逆商、財商等等,越全面,生命大機率會越精彩。所以該讓孩子學些什麼,在哪個階段來學,其實是很值得深入思考的。但有時恰恰是帶有壟斷性質的評價體系扭曲了教育初衷,限制了孩子們多學科學習、多學科探索的機會。譬如我家小朋友對計算機程式設計、機器人這些腦洞大開的學科很有興趣,我們也在校外報了輔導班,但一度我會因為他語數外這些學科的成績不理想而質疑課外課學習的必要性,曾經猶豫要不要停了這些興趣班,讓孩子專注學習校內學科。雙減政策再度給了我信心,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對於教育改革的決心,一系列政策正在逐步引導教育迴歸本源,弱化考試成績、弱化排名、弱化貼標籤,鼓勵孩子們更多元化的學習,學校多種興趣班給孩子們提供了更多選擇,課餘時間孩子也可以在自己喜歡的方面學有所長。

  曾經的考試、排名、升學讓家長無比焦慮,恨不得自己上輔導班、自己刷題,替孩子考試,去爭取更好的教育資源。作為家長,我特別希望真正客觀、全面的評價體系、評價應用盡快出臺,敦促我們的家、校共同培養出擁有健全人格、懂得感恩、真愛生命、有愛心、有責任心、有進取心的國之棟樑。

  三、雙減:不減學的“本能”,要符合能量守恆定律

  雙減政策出臺,很多家長和小朋友都歡天喜地,學習時間少了,作業少了,考試少了,學習顯得“不應該”那麼重要了。我家小朋友就是這歡天喜地的一員,他平時自律性比較差,缺乏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雙減”之後不能很好的分配自己的時間,覺得沒有作業就可以肆意而為。他非常喜歡電子遊戲,或者在網上刷一些感興趣的小影片,我知道在當今這個娛樂快消、資訊快消的年代,電子遊戲、熱搜新聞都會成為同學圈子的談資,也是他們獲得知識不可或缺的渠道,小朋友們聚在一起也會聊到這些。但我對孩子這方面的要求還是很有底線的,從保護視力、精神鴉片等多個維度教育孩子,要求他最小限度的透過這些電子產品達到娛樂效果。

  “雙減”減出來的時間,我希望孩子能更多的用來運動、閱讀、走出去增長閱歷。我們定了家庭日,戶外採風,孩子學習攝影,留下童年一個個精彩的瞬間;我們定了體能提升計劃,跑步、游泳、跳繩、打球,希望孩子能有個健康的體魄;我們定了親子閱讀時間,每天睡前、每個週末,我都會陪著孩子沉醉在我們各自喜歡的書籍裡,孩子學的“本能”不該削弱,而是要延展外延、縱深內涵。

  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能量不會自生自滅,它只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且能量總量保持不變。在我看來,雙減政策前後對於孩子“學本領”也應該遵循能量守恆定律,不是不學了,也不是少學了,而是要更全面的學,更多元化的學,讓每個小朋友都順應自己的花期,綻放出最嬌豔的自己。

  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3

  少年好時光,“雙減”來護航。作為一名二年級學生的家長,我舉雙手歡迎國家出臺“雙減”政策,甚至為其沒能更早落地而略感遺憾。

  對於學校,我一直充滿信任,信任老師的教學能力和學校的管理能力,所以每次看著孩子屁顛屁顛走進校園,都感到非常的放心。她在那兒能學到文化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能學會和他人相處,提高團結協作的能力。在這樣充盈著滿滿求知慾的小小年紀,在學校的每一天,她都過得充實而快樂。我希望每次上課鈴聲響起,她能對即將開始的課程充滿新鮮的期待,而不是因為提前學過而覺得無趣。我希望每次的小測驗,她能有全力以赴迎接挑戰的鬥志,而不是因為刷過類似題目而沾沾自喜。我更希望,她在放學後能奔跑在落日的餘暉裡,盡情的與夥伴玩耍嬉戲,而不是被各種培訓裹挾到無暇讓眼睛休息休息。所以,“雙減”在我看來就是一場及時雨,澆熄了校外學科培訓的烈烈焰火,沁潤了渴求自由的小小心田。

  “雙減”並不僅僅是給學生減負,而是一項涉及眾多利益群體和多個部門職責的系統工程,最終要實現的.是讓義務教育迴歸“立德樹人”的初心,而學校要發揮好教書育人的主體功能。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學校有非常詳實的計劃和安排。從孩子這兩年的成長來看,我感受到了老師的真心、愛心、和耐心。“雙減”落地後,老師佈置的書面作業較之前少了,但是課堂設計比以前更豐富了;考試少了,但對於孩子的學習進度掌握的更精準了;要求家長必須參與的作業少了,但自願參與的線上培訓更方便了。孩子很少再提哪個同學考了多少分,更多的是和自己之前的表現做比較,有了進步就會很開心。

  孩子也很樂意參加學校提供的內容豐富的課後服務。聚在一起做喜歡的事,對於他們來說或許就是這一天最開心的記憶。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搞好課後服務非常不容易,加班加點辛苦付出的老師們,請接受我深深的敬意!

  我相信,每一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既把學習搞得好好的,又把身體搞得棒棒的。分數是一時之得,我們要從一生的成長目標來看。“雙減”落地之後,不再把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教育部新政要求減少考試的次數和對分數的重視程度,這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焦慮,也有助於將孩子從過度補課和刷題中解脫出來。絕大多數家長都是從題海里摸爬滾打出來的,學生生涯中的每一步都與分數息息相關。所以,對於孩子分數的關注可謂是自然而然。但正是因為體驗過分數帶給我們的榮耀抑或挫敗,就更應該懂得換位思考。一些孩子之所以出現心理問題,這跟學校和家長的“唯分數論”不無關係。如果說學校的初心是立德樹人,那家長的初心一定是孩子的健康成長。牢記初心,我們就能守護好孩子的幸福童年。

  “雙減”落地後,孩子們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開展實踐活動,培養興趣愛好,這有利於身心全面發展。我看到,孩子放學回家後,會主動要求參與一些家務勞動,和麵、包餃子等很有挑戰性的家務都不在話下。這個過程中,她既學到了生活技能,又體會到了家長的辛苦付出,既品味到了勞動最有滋味,又學會了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當然,“雙減”政策也不應該成為“懶”家長的擋箭牌,不能因此而徹底“放飛”。對於孩子的學習情況、心理狀況,我們都要及時關注。家長不能像之前一樣,認為給孩子多報課外班多花錢就夠了。真正負責任的家長,應該參與到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值得我們全力以赴的“大考”。

  眼下,黨和國家透過“雙減”政策以及其他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來改變你我個人無法掙脫的焦慮環境,有人觀望,有人擔憂,但毋庸置疑的是,它在嘗試讓我們看到教育該有的模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急,讓子彈飛一會兒。

  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4

  在“雙減”政策出臺後,要培養優秀的孩子,的確是少不了要以家長的實力說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家庭教育需要跟上孩子的學習,更多的還是靠孩子的自驅力。但是要培養出來一個獨立自主的孩子首先得在家庭教育環境中學會親子教育,從小給孩子一種良性的家庭教育。只想花錢、不想花時間和愛心陪伴孩子的家長,勢必拖孩子發展的後腿。

  家庭教育實質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教育”,核心是讓孩子成人。首先要教孩子學會做人,再是學會生活,最後才能學會學習。“雙減”政策的指導思想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家長因此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運動,鼓勵孩子擁有藝術、體育類的興趣愛好。家長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理清家庭、學校之間的關係和責任,孩子學科學習的事情放心地交給學校,家長則關注孩子的品德行為習慣,為孩子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當下社會,雙職工家庭佔大多數,工作狀態可能很難讓家長過多盯緊孩子的學業情況,但是又對孩子學習成績、未來前途充滿了焦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構成了教育的有機整體。“雙減”政策讓家長角色迴歸,從而也讓家長面對新一輪的挑戰。家長到底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我作為老師,也作為家長,整理了一些給家長們的建議:

  加強孩子內在自驅力的培養

  “雙減”,減去了作業量,減去了課外培訓,學習迴歸課堂,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難免會出現行為和成績上的差異。作為最瞭解孩子的家長要更專注於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要知道,孩子的學習是爬坡,更要家長和學校的“雙向奔赴”。如今沒有了課外培訓,我們更該利用孩子多出來的時間,做好陪伴,策劃合理的安排。家庭是孩子成長的主陣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教育。真正優秀的父母,不在於為孩子報了多少學習班,而在於真正參與了孩子的成長。減負減不掉孩子的成長,因為成長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完成的一場體驗。

  好習慣的養成

  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外力的推動,最終達到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與優秀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例如: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有效促進思維的發展,而好的運動習慣則能有效促進注意力和專注力的提高。優秀的勞動習慣能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責任感,提升獨立能力,而參與家庭生活的習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以及對家庭的責任感。

  幫助孩子制定正確的學習計劃

  好的學習習慣,離不開好的學習計劃。家長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訂完成,要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來制定,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目標過高或過低的情況發生,同時也能促使家庭內部在學習問題上達成統一。其次學習計劃應該是具體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語朗讀半小時,兩天完成數學練習一章節等,過程具體可操作,家長的監督起來也就更有效。再次,學習計劃中寫有自我鼓勵和家長鼓勵的話語,彰顯孩子自己的決心,鼓勵孩子堅持前行。

  雙減政策是國之大計,家之大業,更是家長素質和孩子能力的雙重比拼。家長們要給孩子們蘋果可以砸到頭上的時間;給孩子們可以仰望星空的經歷;給國家和學校讓教育迴歸本質的機會。家長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長,這也將成為孩子們應對未來制勝的法寶。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有擔當的家長,和在學校的共同努力下,為孩子們成就更美的明天。

  國家政策一定是利國利民的,教育孩子需要家校聯合,學校教是一方面,家長更需要好好配合,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雙減”之下減少的是孩子被壓榨的課餘時間與無效的刷題過程,家長不應該對孩子放任自流與任其發展。作為家長,要多學習如何跟孩子正確溝通、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學習的能力、如何挖掘孩子的閱讀興趣等等,孩子自然會受到父母的潛移默化之下,學會在自己擅長領域不斷最佳化提升,在學習上、生活中慢慢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所以,“雙減”之下更加考驗家長的家庭教育智慧,更加考驗家長的學習力,成長性,領悟性,更加考驗家長的教子理念,教子方法與教子內功。

  如今“雙減”政策之下,家長不能再用簡單的經濟投入來代替精力投入,在孩子成長中更需要投入的是時間、精力、情感、智力、陪伴、自我學習、互動溝通。從這個角度來講,雙減之後家長的投入不止是金錢,更是精力和心力,更加考驗家長的教育智慧。

  “雙減”政策之下,這3種孩子最吃香,家長該如何培養呢?

  1、自律的孩子

  現在這種情況下,好多家長高興了,覺得孩子輕鬆了,錢包留住了。可時間一長,沒有自覺性的孩子回家後家長會越來越頭疼,而且考試題型難度變化是否跟得上,否則出了成績更愁,兩極分化更厲害。常聽家長抱怨,“孩子做作業要大人守著,電腦一玩一整天,起床、睡覺、吃飯、上學都得催。總之,大事小事,都得大人看著,否則,別指望他能自己做好。”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表現。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所謂自律,就是自己給自己定下的紀律,然後嚴格的按照紀律執行,控制自己的行為。一個自律的孩子一定是具備管理和計劃時間的能力的。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一個具體的作息時間表,並嚴格按照作息時間表執行,家長負責監督執行。當孩子有明顯進步的時候要適當獎勵和鼓勵孩子,讓孩子更加積極的養成好習慣。此外,做好一個自律的父母至關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培養都有著關鍵的作用。因此想要孩子自律,首先我們做父母也一定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形象。

  2、自主、勤奮的孩子

  誰都喜歡自主性強的孩子,因為這樣的孩子有主見,而且勤奮、自覺還勇於探索。小孩子是最容易半途而廢的一個年齡階段,他們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難的時候,他們會選擇放棄或者把困難的問題推給自己的家長。因為小孩子並沒有堅強的意志力以及決心,所以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品質需要家長的刻意引導,透過引導讓孩子發現學習上的興趣,增強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那麼,如何培養自主、勤奮的孩子呢?

  首先,應該培養孩子自主完成事情的能力,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從一些小事讓他完全獨立完成,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他在自信中繼續學會完成其他可以自己的事情。

  其次,要讓孩子形成一種認識,這件事情是必須要完成的,不能半途而廢,然後需要堅定立場,不要因為心軟在中途給孩子提供任何幫助。

  最後,在一些事情上,要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做一些選擇,讓孩子體會到選擇帶來的快樂和體驗。讓他感受到決策產生的積極效果,增強自信,從而產生自主行動的動力。

  3、有良好讀書氛圍家庭的孩子

  見過太多家長,一邊開著電視、一邊玩著手機,卻對孩子說:你怎麼不去看書啊?家長們,請換位思考一下,大家都在看最近的熱播電視劇,你是否能做到安靜的在旁邊看書嗎?更何況是孩子呢?心理學教授Daniel·T·Willingham在《培養讀書的孩子》這本書中,曾指出:一個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方法一定是從自己做起,營造家庭閱讀氛圍。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首先需要父母為他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

  總之,“雙減”減的是孩子的學業壓力與作業負擔,而不是家長的家庭教育責任,家長再也不能用簡單的經濟投入來推卸責任。作為家長,要與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相處模式,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規範自己的行為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5

  “雙減”政策實行,孩子在家的時間充裕了,怎麼安排?“雙減”政策後,怎樣讓自己的孩子脫穎而出?“雙減”政策後,對家長有什麼影響?充分思考之後,我竟心生歡喜,其實,這樣的政策讓家長的角色迴歸,家長更像家長了。但同時,也需要家長做一些調整。

  一、要有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

  雖說現在有課後延遲服務,但是下班後就要全心全意照顧好孩子了。不像以前有課外班的時候,孩子下課就七八點鐘了,有些家長把孩子送進課外班繼續忙工作了,或者去見見好友,逛逛商場。現在不僅沒有課外班了,家庭作業負擔也減輕了,回家後孩子基本沒有家庭作業了,空餘時間變多了。這段時間怎樣學習?做些什麼呢?尤其是小學生自律性還不是很強,還不能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個很好的規劃,更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了。這就要求家長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社交,留出充足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二、學點教育理論

  培養孩子和諧全面發展,不只是關注學習成績,需要家長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和孩子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溝通,形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既聽從家長的教導又有自己的主見。建議家長多讀一些教育書籍,像《非暴力溝通》《正面管教》等等,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育兒能力。家長要從日常生活中給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孩子一起成長。

  三、建設學習型的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場所,家長也是孩子的老師。家長的生活習慣,待人接物的處事方式都將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底色。家長要重視學習型家庭建設,陪孩子一起解鎖生活新技能,陪孩子一起閱讀,引導孩子參加到家庭建設中來,讓孩子感覺到整個家庭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力量。家長要善於學習,不斷學習,言傳身教,讓學習能力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四、跟老師聯絡更加緊密

  以往,家長透過看孩子的試卷和輔導作業,可以瞭解到更多孩子的學習情況反饋,“雙減”政策之後,孩子的作業都是在學校完成的,家長了解孩子學習上問題的機會減少了。哪部分的知識點暫時還沒有掌握?還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只有跟老師密切聯絡,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老師一起制定幫扶方案,才可以在家裡做到有的放矢,重點指導。

  雙減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6

  “雙減”政策落地,很多人調侃拼爹時代正式到來。有網友表示,“拼爹”拼的不是家長的學歷、財力,而是家庭教育的理念、素養、水平和維護親子關係的能力。家庭教育實質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讓孩子成人。

  首先要教孩子學會做人,再是學會生活,最後才能學會學習。“雙減”政策的指導思想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家長因此要關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時間,加強體育運動,鼓勵孩子擁有藝術、體育類的興趣愛好。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也很重要。

  釐清家庭、學校之間的關係和責任,孩子學科學習的事情,放心交給學校,家長則關注孩子的品德行為習慣,為孩子健康成長打下基礎。“雙減”後多出的課後時間如何安排?這需要家長更高質量的陪伴,遊戲、運動、閱讀和交流等。

  對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時要提升自己與孩子相處的能力,不能動不動就起衝突。要重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責任心、主動性、自制力和時間管理能力,這些都需要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培養滲透。

  例如,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家庭作業要定時、快速、限時獨立完成,注意書面清潔程度等。還要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生活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前提,生活習慣是學習習慣的基礎。在家中,要讓孩子參與家務,在學校,鼓勵孩子參加勞動;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這樣的勞動過程中,既鍛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最後,家長要和教師協同,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包括怎麼複習、糾錯、總結歸納等,這些專業性問題,可以多向老師請教。‘雙減’政策落地後,家長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瞭解孩子成長規律,提升家庭教育素養與能力,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構成了教育的有機整體。“雙減”政策讓家長角色迴歸,從而也讓家長面對新一輪的挑戰。家長到底應該做什麼、怎麼做?給家長們三條建議:

  一、幫助孩子養成好的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外力的推動,最終會達到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律的轉變。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與優秀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例如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能有效促進思維的發展,而好的運動習慣則能有效促進注意力和專注力的提高。

  又如優秀的勞動習慣能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三觀,培養責任感,提升獨立能力,而參與家庭生活的習慣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公民意識以及對家庭的責任感。

  二、幫助孩子制訂學習計劃

  建議家長和孩子將每個學期按不同的維度(如時間)分割成若干個學習階段,制訂相應計劃。一份好的學習計劃應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家長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訂完成,這樣不僅可以有效避免目標過高或過低的情況發生,也能促使家庭內部在學習問題上達成統一。

  二是具體可操作的,如每天英語朗讀半小時,兩天完成數學練習一章節等,過程具體可操作,家長的監督也就更有效。

  三是必須寫有自我鼓勵和家長鼓勵的話語,彰顯孩子自己的決心,鼓勵孩子堅持前行。

  三、全身心的陪伴將成為孩子制勝的法寶

  “雙減”政策剛公佈,武進區清英外國語學校三PYP班學生家長侯娜瞬間感覺到“鬆了口氣的竊喜”。她說,作為當代家長,處在“贏在起跑線”的大環境裡,沒有堅定的內心,很容易被影響。而‘雙減’就像重啟開關一樣,強制暫停我們的焦慮和迷茫,給我們重新思考的機會,想想對於祖國和世界的未來,究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作為“80後”家長,侯娜深深地感受到,處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時代,孩子們的未來變化不是父母所能夠掌控和想象的。他們更需要獨立的思想和時代主人翁的責任感,所以我們不能用我們的經歷來要求和培養我們的孩子。“雙減”之後,孩子的空餘時間增加了,侯娜也說起了自己的打算——用以前忙於補習班的週末,和孩子一起運動、一起遊戲親密親子關係;把以前充斥著補習班的“假期”變為真正的假期,在疫情結束後來一場實地丈量世界的旅行。

  學習做個合格父母,父母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對於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容易走入誤區,做出一些不正確的行為,影響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家長的支援,而不是打罵。無論工作多忙,家長下班後一定要關心孩子,詢問一下今天在班裡新學了什麼、有沒有交新的朋友等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多去鼓勵孩子,教會孩子克服困難。在孩子得到進步的時候,也要及時表揚,幫助孩子增加信心。

  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盲目自大,也不至於自卑。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應該彼此配合。比如老師佈置的作業,家長不要隨便去質疑,要監督孩子按時完成。老師釋出的注意和要求也要積極配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本身素質就很低,容易生氣、辱罵別人,那麼孩子在潛移默化中也會形成一些壞習慣。因此,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家長,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養,做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們要給孩子們蘋果可以砸到頭上的時間;給孩子們可以仰望星空的經歷;給國家和學校讓教育迴歸本質的機會。家長和學校各司其職,家長全身心地陪伴孩子的成長,這也將成為孩子們應對未來制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