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讀《成為優秀教師88個好習慣》心得體會

讀《成為優秀教師88個好習慣》心得體會

讀《成為優秀教師88個好習慣》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成為優秀教師88個好習慣》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讀了《成為優秀教師的88個好習慣》一書,受益匪淺。尤其是讀到第7個好習慣---“把讚美還給孩子”一章時,深有體會。

  書中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賞識。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的一句讚美勝過一千句批評。人在受到讚美的時候工作或學習,效果最好。當大家都堅信一個人行的時候,他就真的能行,哪怕他原本是不行的。特別是後進生,更需要我們的鼓勵。”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生活中並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對美的發現。

  看完這篇文章,這些句子一直在我腦海裡縈繞。是啊!有幾個老師能耐著性子去發現孩子閃光點,而且能堅持去做,即使在調皮孩子挑戰你的極限的時候你還能忍住?往往我們很多老師在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影響下,對學生就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讚美;多了一份苛責,少了一份呵護,就像醫生對患者一樣,於是就有了冷眼、批評、諷刺、甚至體罰。

  既然讚美能有這麼好的教育效果,我們何樂而不為呢?我看了很多關於於永正老師的教育書刊,我打心眼裡佩服他,他就是一位很能發現孩子優點的老師,而且能很真誠的發自內心的讚美孩子。他極富感染力的語言更能放大讚美的效應,從他身上我學到了不少。

  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充滿了熱情,整天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孩子有了缺點我耐心教育,但是也有無奈的時候。記得有個叫黃江的孩子,他每天都不寫作業,而且還有小偷小摸的習慣,有一次他偷了同學的錢,居然藏到樹底下,我在班上大動干戈,方法都想盡了也沒找出小偷。可是天機不可洩露,第二天,因為他和同學分贓不均,被同學告到了我這裡。想想昨日為他耽誤了一節語文課,我氣得當時就失去了理智,我找來了他的媽媽,大聲的訓斥了這位同學。只顧解當時之氣,卻沒想到給自己的'教育和孩子的心理帶來了什麼。漸漸地,我發現他的臉上失去了笑容,同學也和他遠離了,他的內心孤獨,更容易做出讓我煩心的事情來,他不斷地給我惹事,打架、罵人、上課就睡覺等等。看在眼裡,我急在心裡,我開始反思自己。後來我讀了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一個孩子只考了八分,可是魏老師這樣樹立孩子的信心,他很真誠的肯定這為孩子:你很不錯,因為這八分都是靠你的努力得來的。他總能看到孩子的閃光點,幫他樹立信心,然後讓這個效應一點一點放大。於是,我開始找黃江談心,並對自己上次的粗暴行為道歉,然後誇他每天到校早,還把開門的任務交給了他,他看我如此信任他,臉上的笑容一天天綻開,學習也有了興趣,進步十分明顯。我又抓住時機,在全班隆重表揚,很快他的成績成為優等生。

  現在我班的陳敏先、郭天銳等孩子,他們缺點多,但我總能避開鋒芒,忽略他們的缺點,放大其優點,真誠的用心去讚美他們。在他們需要鼓勵的時候,及時送去讚賞的目光,讓他們找到了自信,成績穩中有升,好習慣也一天天養成了。這都是讚美的效果。讚美讓我在工作中嚐到了甜頭。

  當然,讚美不是無中生有,不是沒有長進也要誇獎,誇獎也要有度,如果孩子經常獲得無原則的誇獎,久而久之就會另讚美變得廉價,從而失去讚美的意義。長大以後,會變得謹小慎微,缺乏開拓、創新、冒險的精神。因為唾手可得的讚美會讓孩子是非不分,善惡不辨,盲目自滿,自以為是,盛氣凌人,停滯不前。特別對正常的小孩,該表揚的大力表揚,該批評的還是要嚴肅批評,不能姑息,當然我們要以表揚為主,批評時注意方法得當,這樣才能讓孩子明辨是非。但是對於弱勢群體的孩子,如殘疾人,弱智,他們普遍缺少信心,自卑,又沒有自我評價能力,這樣的孩子,就可以無原則的讚美,或者說言過其實的讚美。而正常的孩子就不能這樣。

  讚美是一種由衷的真情流露,是能打動學生心靈的語言;讚美要從孩子的個性出發,尊重個性的差異,弱勢孩子和正常孩子的差異,讚美要讓孩子獲得最大的滿足,讚美是一種藝術。

  是呀!為了孩子們的進步,讓我們用真誠和愛心對孩子們多幾分讚美,少一些苛責。相信讚美更能挖掘出孩子的潛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成功的希望!只有學會讚美,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讓你桃李芬芳滿天下。請不要吝嗇你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