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通用5篇)

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

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通用5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1

  20xx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學校組織和安排下,我有幸參加了我校語文教學研討月活動,我們以年級為單位觀摩了6位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並聆聽了老師們的精彩點評,使我悟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收穫了很多。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認識和體會:

  第一,採用小組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合作交流是教學的學習方式,以前聽公開課、示範課觀到的討論交流,多是師生的對話,老師對學生彙報或評價訂正。而這次的活動中幾位老師們合作交流採用多種形式,將合作交流落到實處,對於我們的教學起到了一定的示範作用。

  第二、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任瑞老師所教的《去年的樹》,整節課上,教師多次以自己煽情的朗讀帶動學生的思緒,在教學第一自然段時(去年的樹的部分),老師指導學生一邊朗讀一邊想象“鳥兒天天唱,樹兒天天聽”的畫面。在教學(今年的樹的部分)任老師也是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先讓學生找出三次對話,反覆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從中體會小鳥尋找大樹的迫切心情。她在教學中滲透學法的指導,讓學生明白邊讀邊想象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併力圖透過適時的點撥,調動學生的情感,與文字進行深度的對話,充分調動了學生內心深處對文字的一種感覺。

  第三,在用好用足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拓寬了學生知識面。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礎上,再作創新。這次我們採用的是同課異構,只是不同的教師,在引滲入滲出課題時各有不同,但在入行新知學習時,同樣創造了精彩的課堂。我們就更應該腳踏實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根據教材進行拓展,拓展形式多樣,容易讓學生接受,也符合了學生的年級特點。讓學生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如王凱老師課後拓展讓學生學些尋物啟事這種應用文,不僅拓展了知識,而且是學生了解到了尋物啟事的寫法,效果很好。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地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各種學習機會提升自己的素養,以精彩的課堂,靚麗自己的教學生涯。

  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2

  結束了“輪講、互聽、共評”教學研討活動,感覺永威的教學模式已經深入課堂,“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構學生也逐漸適應了。

  透過這次教研活動,我覺得在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已能按照教師提示的教學目標及自學指導,在規定時間內自學相關的內容,完成檢測性的練習。還有個別學生課堂節奏跟不上,需要進行補差工作。

  教師也能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進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教師透過巡視,準確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在學生自學之後,教師引導學生兵教兵,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由學生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在“當堂訓練”這個環節上,學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當堂獨立完成作業的機率為80%,這種能力還要繼續提高。總之,永威模式的最終目的,是使課堂教學的過程變成學生自學、探索、實踐的過程。

  在xx老師執教的《風箏》一課中,整個教學過程,都以學生的自學為主線。透過“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這三條主線,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完成本課的目標。她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邁出了課改的第一步。如蔡林森校長所說:

  ①學生能不能成才,不是老師教出來的,是學生自己學出來的;

  ②教師走進課堂的任務不是去講,而是組織學生學;

  ③什麼叫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會了才叫完成教學任務。

  這三句話的核心是“學生是自己學出來的,人人都能學好。 ”

  下面我結合永威教學模式的學習,將我踐行這一教學模式的《風箏》一課進行反思:

  首先,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讓人享受的感覺。

  2、體會孩子們在不同時期的心情變化。

  這一目標,在出示課題後,指名讀完成的。讓整節的學習有所方向。

  接著,我出示了第一次自學指導

  孩子在做風箏時,心情怎麼樣?在文中找出描寫孩子心情的語句,用——畫出來。(4分鐘)

  這一過程的實施中,學生精力比較集中,能準確地找出描寫孩子心情快活的詞語。特別是對“憧憬”這個詞語,還進行了解釋和想象拓展,讀的較少。

  第二次自學指導

  孩子們放飛“幸福鳥”的心情怎麼樣?用——畫出。(5分鐘)

  自認為這部分是本課中最能調動起學生學習氛圍的一部分。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內在的積極性並沒有充分地展現起來,我設計的展示環節也只是走了過場,並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學生與文字沒有融為一體。

  第三次自學指導

  “幸福鳥”不見了,孩子們的心情發生了哪些變化呢?(5分鐘)

  學生學習狀態佳,能主動思考,有交流慾望的佔百分之七十以上。學生能準確地找出“垂頭喪氣”、“大驚失色”、“千呼萬喚”等關鍵詞,體會孩子們找不到風箏的焦急。

  這是我這節課最有感觸的地方。那麼如何能讓孩子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這是我在以後的實踐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地方,即: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實現緊張高效的學習氛圍。

  課後我反思著,要想真正把永威的“先學後教”理念結合我們的實際加以運用,我還急需更深地領悟永威的教學理念,急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急需強化自身的教學基本功,我想經過一個階段的實踐,會有所收穫的。

  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3

  為了推動教育改革和學校發展,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增加與兄弟學校的切磋交流與學習,秉承學校“走出去、請進來、互相學習、促進發展”的原則,我校積極開展校際教學研討交流活動,力求做到拓寬渠道,博採眾長,儘可能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20xx年x月x日下午2點,xx學校校長戴宗帶領十餘名教師來到我校進行教育教學交流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開展情況交流。我校校長xx代表學校對xx學校同仁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帶領xx學校的老師們參觀學校教學樓、操場、多媒體教室、多媒體會議室、班班通設施及道德講堂等。之後,由我校英語組教師xx、數學組教師xx、語文老師組xx及xx學校英語組教師盧雅潔、數學組教師錢琳、語文組教師陳思琪,分別為各教研組的老師們帶來了精彩的公開課。課後由我校英語組、語文組及數學組教研組長組織兩校教師們進行了積極的研討評課。各位聽課的老師們都對本次公開課上的亮點和不足之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大家發言踴躍各抒己見。

  在兩校老師們積極參與授課評課的同時,我校校長xx與我校黨支部書記xx正與xx學校校長xx及黨支部書記xx,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深入的交流。兩校黨支部書記分別分享了黨的教育實踐活動工作開展情況,兩校校長也談了自己在此項活動中的心得體會,我校校長楊從政重點談到了活動中還需要加大力度落實的問題:一是繼續深化學習教育、二是繼續查擺解決問題、三是繼續加大協調力度,進一步推動工作落實。戴宗校長也表示:總結和反思前階段的教育實踐活動,從黨支部的角度看,儘管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照上級要求和群眾期盼,在活動的開展上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本次交流活動給兩校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有利的促進了兩校教師專業化的成長。同時也增進了兄弟學校的相互瞭解、拉近了距離、增進了友誼、促進了兩校之間學校管理、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建設、教研教改等方面的交流,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4

  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逐漸發現,就試教育已不適合我國的國情。我們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隻會拿滿分的書呆子。原先的課堂教學是以應試教育為主設計的,不管學生智力水平有多種高低差異,要求一委向滿分看齊。填鴨式教學充斥課堂。今天,我們說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為了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在教學中必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鍛鍊他們動手操作的能力。在交流研討中學習的方法,就是在這樣的大氣候下就運而生的。

  一、注重發揮學生民主性,各抒已見,培養學生靈活思維。

  教育學生用唯物主義觀點看待問題,一個問題往往不是隻有一種解答方法是正確的,鼓勵一題多解、一問多答,發揮學生的民主性,培養學生的靈活性思維。

  讓低智商的學生回答最基本的答案,說最初應有的想法,調動其積極性,鼓勵中高智商的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教師要做到認真聽,及時反饋,對的給予鼓勵,錯的讓其繼續努力,讓中高智商的同學的成功的興奮感,讓低智商的同學有成功的喜悅感,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靈活性思維,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最主要的,在這種交流研究的過程中,可以使他們看到別人思維的閃光點,養成虛心求教的好習慣。

  二、透過教師引導,讓學生在交流研討中總結出學習方法。

  “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有“法”可用,成為會學習的人,透過教師的宏觀調控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的學習方法,學生更樂於接受,且記得牢,用得快。

  小學教學中的規律,定律或方法等,除個別教師介紹外,大多數學生都可以透過例題和教師引導,在交流研討的過程中總結出來。這樣不僅鍛鍊學生的數學能力,還可以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將這種能力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方法學到之後,做到學有所用,避免有的學生只知道理論而不應用於實踐。

  三、練習形式多樣,體現交流研討的團結精神。

  現今的社會是大生產形式的,必須相互合作,才會成功。獨木難成林,一花不是春。在相互交流研討中學習,就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練習中,我設計的形式是多樣的,就回答形式就有:男生答、女生答、全班答。使他們合成一股勁,為找出正確答案,而相互交流研討,精誠合作,共同進步。

  未來的世界的競爭,是人才素質的競爭,是一代人的競爭。今天我們培養什麼素質的學生,就意味著明天的社會將有什麼樣的命運。在交流研討中學習,是我們培養未來合作型人才的好方法。

  教育教學工作經驗交流心得體會5

  本次課堂教學活動所講授的教材是外研版(三年級起)的英語教材,授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應用新課程理念;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實際生活中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把教學環節設計得環環相扣、層次分明;所講授內容也不單單侷限於課本,在學生認知範圍內進行了拓展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入印象。

  下面我就把自己參加此次學習的心得體會彙報以下:

  一、讓學天生為真實的課堂的主人。

  英語新課程標準重視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我們每個教師在每課教學前都想要教好這一課,只是在實際教學中由於這樣或那樣的緣由,不能達成所願,留下種種遺憾。為使每節課都成為有效、高效的課,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但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而且還要提早預設出學生的反映。在教學程序中,重視主體性,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互動模式的多樣性,激起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愛好。

  講課教師們在教學教程中非常重視教學互動,教學互動包括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並且以教師引導,學生為主體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程序中,這樣就要請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一點,也是我們教師在平常教學中所欠缺並急需要解決的題目。

  二、課堂活動的設計要牢牢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情勢與內容相干。

  新課程標準提倡透過表演、唱歌、遊戲、比賽和故事等活動來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愛好,培養他們聽、說、讀、寫的能力。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教師們有的是帶領學生們進行與教學內容相干的音樂進行熱身;有的是透過唱節奏分明的小歌曲或小歌謠來吸引學生的留意力;還有的是透過頭腦風暴進行大量單詞記憶。出色紛呈的熱身活動固然多種多樣,但是,教師們都沒有光留意課堂活動的情勢而忽視教學內容的講授。

  三、充分尊重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深入體會到他被重視。

  在這次活動中,展開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的做法值得我們教師們鑑戒。提倡小組互助學習,組與組相互競爭,小組內部優等生幫扶學困生。這類競爭與合作並存的局面,在競爭中整體進步,讓教師在平常教學中頗為省心。

  另外,在課上,教師們特別關注學生的感受,同等對待每個學生,不論是能夠流利回答題目的學生,還是不會回答題目的學生,教師都能夠同等對待。親其師,信其道。,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應有的尊嚴,是我們教師在平常教學中應當留意的題目。回憶自己的課堂,有時候,學生表現不好,此時我不友好的話語或表情就會不由自主的出現,這樣就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事實上,老師溫順的語言和鼓勵的話語是學生重燃信心的強心劑。

  透過這次觀摩活動,我對自己的平常行為也有了一個深入的反思:學生幼小的心是極其敏感的,要盡力保護他小小的自信心。此次活動,課對今後教學活動的實踐指導使我受益頗多。講課老師教學功底深厚、教學設計公道、課堂高效;教師們不同的授課風格各異,他們或是乾淨利索,或是和風細雨,或是幽默自信,或是沉穩自若。透過這次聽課,不但讓我開闊了視野,而且也熟悉到了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