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8篇)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精選18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頒佈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檔案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提高學校課堂教育教學質量,切實實現課堂減負增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河南省教育廳指導下,由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主辦,各區教研室協辦,於2021年12月9號開展“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我校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此次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觀看來自中原區陽光小學楊曉娜校長執教的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呼吸與健康生活》一課中,深深感受到在“雙減”政策下,科學教學要著眼於課堂,在教學活動中不僅要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更要體現對學生的科學思維進階發展。從學生日常生活入手,引導學生從自身已有經驗談談自己的想法,透過親身體驗,感受運動前後人體呼吸次數的變化,從而引發學生思考不同狀態下撥出氣體與吸進來氣體的區別,進而感知胡曦予健康生活的關係,最後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學生設計自己一天中的生活方式,體會合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下午認真聆聽了余文森教授《讓學習在課堂真實發生》的主題報告,讓我受益良多,餘教授從多個方面向我們徐徐道來學生的學習如何在課堂上真實發生。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生學習包含三個環節既學習=閱讀+思考+表達,而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真實發生要包含三種品質既真實、完整、深刻的發生,只有實現這些要求,學生的學習才能真正的實現。而教學的本質上是學生學習過程,學生學習過程的本質性、實質性的活動就是閱讀、思考、表達,他是學生最根本的學習力和發展力,是學業成績的根本。餘教授的“讀思達”教學法,讓我也認識到,科學學習也是一個讓學生透過認識生活現象,思考現象產生的原因,從而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發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簡化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性。

  透過這次活動,我深刻反思自己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課堂教學中總是不自覺的自己講的多,學生思考時間少;學生主動性調動不高;面對學生的回答,追問意識薄弱;學生展現自己的機會有限。透過這次活動的學習,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會突出學生主題第五,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面對學生的回答,直接進行追問,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實驗發現環節,讓學生多展示自己的觀察發現,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課堂上靖江重難點、關鍵點,瞭解學生薄弱點,重點突破,改變之前的作業設計,以促進學生學科素養髮展為主的作業設計。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這次的學習,讓我深深地懂得了,人只有不斷學習,才會有進步。我們每一位參加這次學習的人員,好好把握這次機會,來完成這次培訓。最後,我們要感謝給予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

  在我看來,“雙減”不是讓學生遠離學習,虛度光陰,輕視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質量上做減法,不是在教育責任上撂挑子。而是對我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要認真備課,引導學生敢於質疑,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要健全作業模式和形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同時轉變教育評價方式等。我認為具體的做法有:

  一、學習課程標準,對課程標準有新的認識,更新教學理念,明白減負並不是單純的削減作業數量,關鍵是如何在“減負”的同時提高質效。

  二、增強集體備課,仔細鑽研教材,使各單元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依據單元目標制定合理地課時教學目標,並依據各班的實際情況,修改教案,有針對性地對語文知識和能力進行訓練。

  三、依據學生年齡特徵,創設情境,培育學習興趣,以“學生髮展為本”,精講簡練,給學生多一點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發展,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中都有所收穫,從而提高40分鐘的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四、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圍繞聽說讀寫相結合進行。有目標,避開隨意性。在講解課文中完成。如:每篇課文中的生字,對容易寫錯的,在檢查預習時重點強調,採用集體書空或抄寫或形近字等方式牢固掌握。課文中的關鍵詞語,運用各種辦法或近、反義詞,或聯絡上下文理解。找出本篇課文中想像說話的訓練點,進行說話練習。課後及時寫下。有了課堂上說的基礎,回家完成寫的任務就輕而易舉。對文中的重點段落指導朗讀,熟讀成誦。減輕了學生業餘負擔。

  五、課外作業,細心篩選,仔細編排,如在教學中總結出經典基礎性作業和練習,作為常規試題仔細練習。讓學生作業負擔小,又得到最大的訓練,做到及時高效。每週針對單元目標出好週週練,進行一些操練。

  六、設計分層作業:對各班級不同學生的特點,設計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選做作業。同時還注意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讓中差生把完成老師的作業當作一件樂事。避免作業中的重複現象,儘量設計精而簡的作業,作業的佈置要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總之,練習只是手段,讓學生在課後獲得鞏固才是最終的目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作為教師要精細設計每一個課堂作業,做到少而精,讓學生在樂中獲得學習,獲得鞏固,增強練習的有效性。

  五項管理心得:

  一、心態管理:用積極態度面對人生。

  二、目標管理:在人生中規化好自己的人生目標即遠期,中期,近期目標。

  三、時間管理:在有效的時間裡產生最大的價值。

  四、學習管理:善於學習,愛於學習。

  五、行動管理:成功始於心動,成於行動。

  只要我們能夠做到以上五項自我管理,那麼我們一定會成功。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3

  為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落實《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要求,特要求教師做到如下幾點:

  1、每位教師需認真貫徹市教育局關於落實義務教育學校“雙減”意見的檔案和精神,徹底轉變教育觀念,公開向社會做出”雙減”承諾,並接受監督,

  2、每位教師需認真參加校本教研,進一步明確認真鑽研教材,備好課的要求,備課時目標具體,有發展性目標及分層目標,教學過程設計有說明,有重點,突出教法學法。同時加強課堂研討,關注常態課,向40分鐘要質量,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

  3、每位教師需按照教導處統一要求佈置作業。作業題要精選,面向全體,分層佈置,促使各類學生個性得到發展,作業及時批改,及時反饋,及時糾正。每班的家庭作業總量由班主任統籌安排。一、二年級不得佈置書面家庭作業;三、四年級家庭書面作業30分鐘/天;五、六年級家庭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天。

  4、學校根據小學生的生活學習規律安排每週課程、作息時間。教師要按時下課、放學。不得佔用學生課餘時間,不得以任何名義集中留學生輔導、補習等,

  5、每位教師需認真組織開展考試評價活動,一學期只進行一次期末測試,成績評定實行等級制,不得以學科成績為唯一標準來判定學生的好差,不得公開公佈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得以考試成績排列學生的名次。

  6、每位教師需熱情幫助學有困難的學生,對他們不得歧視、排斥、厭棄,更不得以排座位、訓斥的'方式懲罰有困難的學生。任何教師課堂或課餘嚴禁以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教師不得強迫、動員學生接受各種形式的有償家教。

  7、班級每個學期將不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和家長座談會,聽取學生和家長對教師落實“雙減”工作情況的意見反饋。班主任要做好和任課教師協調減負相關工作。

  8、學校將加強完善“雙減”的監督,成立以校長為首的減負監督領導小組,來監督“雙減”措施的落實情況,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任課教師執行情況,將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作為師德內容列入考核,在評職、評優、評先、晉級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對學生、家長投訴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教師,一經查實,學校將嚴肅處理,視情節輕重和責任人當月考核掛鉤或進行紀律處分。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4

  為了進一步提高班主任業務素質,強化“雙減”背景下的班級管理,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藝術水平,增強班級工作經驗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x月25日下午,五家渠第一中學德育處組織召開“雙減”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優秀案例德育論壇活動。

  參加德育論壇活動的人員有五家渠第一中學副校長閻衛健、副校長連武、德育處副主任朱雀、德育處副主任韓曉雨、各年級組長及班主任。本次論壇活動由德育處副主任朱雀主持,她提出本次論壇的目的是圍繞“雙減”背景下的班級管理,交流班級管理的經驗,解決存在的困惑,提高德育工作實效。在前期的優秀案例徵集及評選過程中,共徵集了14篇優秀案例,推選出四位班主任進行分享。

  初一(7)班班主任李生斌老師分享的案例主題是《躬身潛行 敢做拓荒牛——“雙減”背景下的班級管理試探》。李老師從三個方面分享了他在“雙減”背景下的班級管理經驗與措施:第一、家長方面,要培養學生課後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家長監督管理的責任心;第二、班主任要做到精細化管理,提高課堂質量;第三、任課教師要因材施教,一個也不放過。最後李老師提出只有嚴明責任,狠抓落實,才能在“雙減”政策大背景下透過多種方式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能,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初二(6)班班主任劉靜茹老師分享的案例主題是《“雙減”背景下的“雙加”——新形勢下管理、溝通方案初探》。劉老師從兩個方面分享了她在“雙減”背景下的班級管理經驗與措施:第一、加強藝術管理,提升學生的自主能力;第二、加強有效溝通,抓住教育的同盟軍。劉老師提到雙減不減責任、雙減不減質量、雙減不減成長。班主任做好“雙減”之後的“雙加”顯得尤為重要,對內抓好對學生的管理,對外加強與教育同盟者的溝通,會助力我們在“雙減”路上走得又快又穩。

  初二(4)班班主任趙娜老師分享的案例主題是《“潤物無聲”架起“雙減”之橋》。趙老師從兩個方面分享了他在“雙減”背景下的班級管理經驗與措施:第一、宣傳引導“雙減”政策。學生要端正思想,把握“雙減”這個契機,學好文化課的同時,發展興趣愛好,全面發展;第二、橋樑紐帶來助陣。班主任也是一座橋,一根紐帶,既要協調任課老師與學生的關係,又要均衡每日書面作業總量,控制好作業時長,提醒任課教師書面作業要做到“少而精”,興趣作業要做到“精而有趣”。

  初一(11)班班主任王有鵬老師分享的案例主題是《傾心澆灌,聆聽花開的聲音——“雙減”背景下的班級管理案例》。王老師從四方面分享了他在“雙減”背景下的班級管理經驗與措施:第一、“雙減”並沒有減掉責任;第二、愛是育人的主旋律;第三、抓住教育同盟軍;第四、“雙減”後要做加法。孩子的表現是無法估計和預設的,尤其在“雙減”背景下,只要我們傾心關注,就會發現每個學生都是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花,每個學生都是多姿多彩的。

  兵團李曉蓓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李曉蓓老師分享交流感悟。“雙減”政策是維護教育公平的方針,對於家長,班主任是引領者、警醒者、建議的提出者,引導家長關注學生的學習轉向學生的素質發展;對於學生要求:作業可以錯,但一定要認真,不是最優秀的,但一定是最認真的。要因材施教,對於學生有能力做的事,要放手去做,要放大學生的優點,對於原則性缺點,決不姑息。

  連武副校長對論壇中案例分享進行點評,提出“雙減”是一種機遇,改革就是變革,變革期就是成長期。對於班主任而言,要能吃苦,爭創新,抓住減負契機,尋求新的班級管理方法,以提高班主任業務素質。

  閻衛健副校長對本次論壇活動進行總結,他強調“雙減”工作的落腳點是要“減負提質”,在減輕課業負擔的前提下,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在“雙減”背景下要群策群力,共同交流分享班級管理經驗和方法,提高我校班主任的管理藝術水平。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班主任論壇是班主任專業成長的平臺。新時代,新德育,新背景,新方法,我們期待,透過“雙減”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優秀案例論壇活動來共享成功的經驗,提高理論水平,共同探討解決實踐中遇到問題的方法;我們展望,透過論壇開創新的工作方法與策略,提升實踐水平,共同追尋呵護花朵的教育藝術。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5

  為進一步加強班級管理,切實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及時總結和推廣班級管理先進經驗,創新班級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營造更加和諧友愛的校園氛圍, x月8日下午,橫山區第二小學舉行“雙減”背景下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會議由德育主任高瑋瑋主持。

  交流會上,11位優秀班主任代表們侃侃而談,如數家珍,就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班風建設、班幹部培養、活動組織等方面作了詳細的經驗介紹,充分詮釋了各自帶班的理念和管理的智慧。他們的發言既有專業的理論支撐,又有真實的案例分享,還有絕妙的管理策略,不時引來老師們的陣陣掌聲。從他們的發言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教師在潛心育人、幫助學生成長成才方面傾注了滿腔的熱情和心血,表現出了班主任愛生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懷。

  副校長李峰對本次交流會進行了總結:“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而在立德樹人的道路上必定離不開班主任辛勤工作的身影,11位老師的交流發言內容,僅僅只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片段點滴,但這些點滴卻讓看到了班主任工作的有情、有心、有恆。”

  本次經驗交流會是心與心的交流,是分享經驗、相互借鑑、取長補短的盛會,既展現了新時期現代教師的教育智慧,又拓寬了班主任的工作思路,為學校進一步強化班級管理、班主任探索班級管理的新模式、共同開闢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6

  班主任是學生成長的人生導師,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20xx年x月14日,豐臺教科院德育研究室組織的豐臺區小學班主任資格培訓班正式啟動,在學校深入推進《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背景下,班主任培訓該如何引導教師建設更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班級生活成為培訓者必須要思考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檀傳寶教授曾說:“努力做一個配享幸福的教育家,不僅是教育工作者追求個人幸福人生的‘為己之學’,而且是當今中國大時代的需要。偉大的中國夢的追求,更需要無數中國教育家擁有夢想實現的幸福人生,因此,為幸福而教,應當成為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受這一思想的啟發,德育研究室培訓者將“為幸福而教”視為此次培訓的理念,將“會帶班、帶好班”定為培訓目標,並圍繞“集體建設、適性指導、溝通協調”三項班主任的核心素養系統設計培訓課程,整體提升班主任專業素養,引領青年班主任走在尋找幸福的路上。

  成人培訓帶有明顯的問題導向,為此德育研究室的培訓者視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和參加培訓的班主任為重要的培訓資源,透過“今天我拋磚”的班級論壇,共同解決“班主任外出學習,孩子不聽話我該怎麼辦”、“新學期如何讓家長知道孩子遇上了一位好老師”、“家長微信群執行不暢,我該怎麼辦”等問題;以“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思路引導老師對班級生活中的教育情景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班主任以“案例式研修”的方式,共同探討“北斗的方向前進的力量”“當衝突發生時”“時間軸上尋人物行動之中感黨恩”等班級活動的設計與實施……這種培訓方式讓班主任在參與中將班級管理中的問題與困惑化作了培訓資源,透過傾聽、觀察、研討又將自身的教育智慧轉為大家共享的資源,這種從工作中來、到工作中去、為工作發展的培訓方式讓學習成為了班主任的一種主動行為,老師們積極入局,捲入其中。

  為期三個月的培訓就像是班主任工作中的“百日維新”,引領著老師們學習新理念,踐行新方法,引發新思考。正如老師們在總結中所說:“在學期初參加班主任培訓班之前,我被新接班的各項事務弄得焦頭爛額、暴躁易怒,但是在參加了幾次培訓後,我發現在培訓班學到了很多好用的理論知識和方法,當我把這些應用到班級裡之後,我發現孩子與我的心貼的更近了,家長在看到孩子每天的狀態後對我的工作更加的支援和理解了,我開始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如果說這次的培訓帶給我最寶貴的什麼,我覺得這次培訓讓我的‘學習意識’迴歸了,它讓我變得想看書,想知道更多的專業知識,想和有共同經歷的人去交流、去思考,而不是躺平在自己的舒適圈。”、“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這三個月的故事,我會說,這是一次讓我從‘教’到‘教育’的學習之旅,是先從內心真正地被打動,從而促使我努力提升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思考,不斷實踐,向著成為專業班主任的更高目標、更幸福的生活不斷邁進。”

  德育研究室將老師們基於“雙減”背景下班級生活建立的思考與實踐彙編成冊,從“因一節課期待一學期——開學師生溝通篇”、“因一件事改變一個人——教育案例分享篇”、“因一個會凝聚一個班——主題班會設計篇”、“因一次分析轉變一個觀念——情景問題分析篇”、“因一次學習實現一次發展——培訓感悟總結篇”五個方面呈現了班主任在尋找幸福路上的感悟與改變。

  班主任的專業成長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生命成長狀態,“為幸福而學、為幸福而教”三個月的培訓,讓班主任有了更為積極的學習狀態、更為專業的工作狀態,更為幸福的生命狀態,他們將一個更好的自己,帶回了班級,帶給了孩子。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7

  “雙減”政策的落實,當務之急是做好多個維度的“雙增”工作,增強學校的辦學能力和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只要堅持下去,社會、家庭、學校三方合力,就一定能把這件好事做好!

  首先,我們看看“雙減”背景下,學校管理都減了什麼:

  1.“減”考試

  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考試結果不排名、不公佈,不得將考試結果在各類家長群傳播,不得按考試結果給學生調整分班、排座位、“貼標籤”;除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外,不得組織任何與升學掛鉤的選拔性考試。

  在全省積極開展大幅壓減考試次數的探索試驗,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初中年級可適當安排一次期中考試,學校和班級不得組織週考、月考、單元考試等其他各類考試。

  2.“減”作業

  在加強學生作業管理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控制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一、二年級不得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嚴禁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同時,必須提高教學效率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姑且稱之為“雙減”背景下的“雙增”。

  一、增加課堂有效教學,向四十分鐘要質量。

  學校要根據學期、學年工作目標,制定專門的教學工作計劃,完善教學調控的各項措施,有效統籌好每一個教學階段的教學活動,增強教學管理的合理性和規範性。進一步完善以教學認真規範為主要內容的教師教學工作規範,落實教學活動的基本要求,最佳化教學活動的基本過程。教師必須認識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在備課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學中就會多產生一份效果。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深入挖掘教材,真正做到“備學生、備教材”;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作業練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整點,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透過完成作業,可以再次調整、強化認知結構,教師透過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瞭解學習中的疑難,全面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可以藉此找到自身教學的疏漏之處。

  二、增加校園延時服務,提升學生身體素質《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中指出,減輕學生負擔,根本在於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強化學校教育的主陣地。

  學生在校園內就能學好、學透,家長們才不會想方設法地為孩子們報班補習。但孩子們如有個性化的補習需求,學校應該組織優秀教師,遴選高頻和高質量關注點,開展集中線上線下答疑,讓學生在答疑解惑中獲得發展。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該推行課後服務將5+2”模式,即每週5個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時,結束時間與當地正常下班時間相銜接。延時服務不僅滿足學習輔導的要求,更要注重開展體育運動、興趣活動,德育美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增:增加學生體育、藝術、戶外運動和勞動的機會。減下來的時間用來增加學生在體育活動、美術、音樂等藝術類活動上的時間。

  二增:增加學生體育、音樂、美術課外培訓的時間和機會,鼓勵學生參加體育、美育培訓。

  很多家長對於“雙增”這個新名字可能有點懵,“雙增”到底對學生是好是壞呢?

  從學生角度解讀:學校會更加重視體美音課程,特別是體育老師不會再“被生病”了,這些以前不被重視的課程再也不會被主科霸佔,學生當然是高興的。但是同時希望學校能夠重視體育課的課程安排,現在很多學校的體育課是為了上課而上課,課程內容較單一。以前體育課很豐富,現在天氣不好就讓學生留在教室,臨近考試趕緊安排學生跑步,如果真的是為了學生好,希望能完善課程體系,讓體育課發揮真正的作用。

  從家長角度解讀:學生歡呼的同時家長卻有點擔憂,家長要面對的問題很現實,體育、藝術類培訓班價格不便宜,比學科培訓還貴,增加孩子參加體育、美育培訓的機會意味著家長的經濟負擔也隨之而來。其實家長當然希望培養孩子特長,只是經濟條件有限,希望在增加培訓機構的同時也能適當降低價格,讓更多家長和學生消費得起。

  “雙減”和“雙增”同時進行能切實地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幫助學生培養一個強健的體魄,同時還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素養。

  “雙減“之下需要堅持面向學生群體素養的‘雙增’:一是堅持面向全體,增加對每個學生成長的關注;二是堅持全面發展,增加對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關注。”

  學校要以培養學生的溝通力、創新力、領導力、學習力四種能力為目的,著眼於“一人一藝,一生一技”,實施“每天一小時”體藝活動方案。全面整合並最佳化校本課程資源和形式,規範和完善課程設定與執行,實現了從面向全體、夯實基礎,到面向分層、開闊視野,再到面向個體、豐富個性的課程聯結,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元”、“更精準”的選擇,將家長的“操心事”變成了“暖心事”。

  學校要著力透過“加減乘除”法,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量。“加”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加學生自主開放作業;“減”是指老師減教輔材料,減機械重複作業;“乘除”是透過彈性式週末ABC作業,去除孩子的超前培訓和拔高訓練,讓孩子形成“乘”長型思維,真正的做到作業量減少,透過作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雙減“之下還需要提升師生能力的“雙增”:一是增老師教學勝任力,二是增學生的學習力。

  首先要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新課標解讀、備教學評模式的構建,緊扣學科核心素養,關注學生的學,讓課堂高效,讓學生做到真正的當堂“吃飽”。充分利用好延時服務時間,分層非同步的佈置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吃好”。

  其次要在教師學科素養真正下功夫。教師在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提升學科素養的任務需要教師來完成,最終由學生來展現。教師具備的學科素養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的學科素養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學科專業知識這包括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紮實的心理學、教育學知識。

  充分把握教材、發現教材的教學價值及文字本身的閱讀價值。教師必須準確掌握自己所教學科的教學內容,能自主構建本科教學的知識體系,對於教材的重難點有清晰的把握,準確定位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規定教到什麼程度,學到什麼水平,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能把握好度,並能透徹瞭解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的要求。激發學生學習、探索和創造的慾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品質。

  (二)教學的專業技能教師要具備純熟的專業技能,即良好的教學能力。

  1.創造有活力的課堂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直接影響課堂的活力。教師首先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走到孩子們中間去,與他們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融合到他們中間去,打造一個融洽、和諧的課堂。

  2.用心上好每一堂課如何上好一堂課才是課程改革的實質,教師應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活化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提的問題應具有開放性,讓學生有充分討論與發展的空間和時間。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要及時予以反饋,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可藉助實物、多媒體等增強學生的體驗。

  3.不斷地自我學習上課的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推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豐富多樣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

  4.良好的科研能力一個不搞科研的教師,不可能成為一名著名教師,教師要從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並且確立研究課題。透過蒐集資料,與人交流,課題實驗等活動,最終以論文的形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呈現出來。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地研讀各種教育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為科研服務。

  (三)特有的專業情感

  具有教師的專業情感是教師成為一個成熟的教育教學工作者的嚮往和追求。要對自己所執教的學科有著深深的眷戀之情,發自內心的喜歡,才能在這門學科的領域中有一番作為。是要做一名教書匠還是幸福的教育家,都需要自身的思考。正像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所寫的那樣:“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指導者和道德的引路人。”

  由此可見,要提高學科素養,教師既要具備深厚的本學科的素養,更要練就一身嫻熟過硬的專業基本技能,二者是密切相關、缺一不可的,只有同時具備了這兩個方面,才能確保順利完成本學科的教育教學任務。

  社會的發展需要創造型的人才,要培養創造型的人才,首先要有一定的學習力。學習力指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科知識的接受能力,以及運用該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習力”一般分為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等三方面。但從字面理解,很多人把“學習力”等同於“學習能力”,忽視了“學習動力”與“學習毅力”這兩方面的內容。學生學習力的形成與個人的興趣、學習氛圍、和諧的師生關係、有效的學習方法有密切關係.......

  學習力是指學習成果轉化的能力,是人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和終身學習的總和。只有將學習動力、學習毅力和學習能力三者合而為一,才能真正地擁有學習力。具有明確的奮鬥目標、具備堅強的毅力、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對一個學生具備很強的學習力起決定作用。學生只有具備真正的學習力,才能真正的成才。

  學生學習力的形成與個人的興趣、學習氛圍、和諧的師生關係、充足的學習時間與空間、有效的學習方法有密切關係。

  “雙減“之下更需要實現家校共育的“雙增”:一是增學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度,二是增家校雙方的目標的一致度。

  在孩子教育這條路上,老師和家長攜手同行,彼此應該充分尊重與信任。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獨自完成培養孩子成才的使命。

  家校共育,關鍵在“共”。學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學校教育是主體,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最重要場所;家庭教育是基礎,是對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首先,老師應當盡職盡責,擔負起教書育人的本職責任。同時家長也不應忘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教育不應當由家庭代勞,同樣的,家庭教育也不能一股腦兒推給學校和老師。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家校合作協同育人,才能達到“1+1>2”的效果。那些關注孩子情感的交流、關於教育目的的探討、關乎成長經歷的分享等,都能在教師與家長之間架起一座心意相通的橋樑。

  家校共育,目標在“育”。說到底,家校雙方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真正的家校合作,需要學校儘可能調動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熱情,獲得家長對學校管理和發展的認同,也需要家長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使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在此基礎上,劃好家校共育的“經緯線”,釐清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任務分工、職責邊界,才能各負其責、同向而行。

  家長與老師有效配合,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優勢,有助於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各方不缺位、不錯位,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疏通家校共育不同步、不合拍的堵點,才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取得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新突破。

  雙減工作下,學校需要提高課堂效率,開展作業革命,探索多元評價;學生需充分發揮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家長需樹立正確家庭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孩子天性,形成家校共識,加強家校溝通,實現家校共育,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8

  為進一步解決廣大教師作業設計等方面的.問題,提升教師作業設計水平,11月23日鄭州市第二十二中學邀請到二七區教研室趙也茗副主任對全校教師進行了關於作業建設等方面的專題講座。

  趙主任從如何理解作業與作業系統;如何分析評價作業現狀;如何提升單元作業設計質量;如何提高教師作業設計與實施能力等四個方面對老師們進行了闡述,在講座中趙主任透過大量例項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使老師們易於明白、理解,語言幽默、詼諧,得到了廣大教師的一致讚譽,贏得了陣陣掌聲。我從趙主任的報告講座學到了許多新知識,對作業的設計與質量評價進一步的感受和認識。

  透過學習,我瞭解了

  1、什麼是作業設計,作業設計有什麼價值。

  2、如何分析作業設計,作業設計主要問題是什麼。

  3、如何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4、如何實施作業設計,作業設計、教學和評價的關係是什麼。

  透過學習我還了解到目前在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中問題比經驗多作業功能單一、目標指向單一、型別單一、批改單一內容、難度、結構、管理等都存在著不足,造成學生作業時間長增加學業的負擔。而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作業依據,一定的單元目的選擇重組、改變、完善或自主開發等多種形式,形成作業達到減負增效的作用。趙主任提出要以“單元”為設計的基本單位,改變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目標點狀化、內容碎片化、過程經驗化、評價單一化、前後割裂化等諸多弊病,強調從中間層面入手基於標準、體現規格、聚焦核心素養、突顯操作性、分組面批。

  基於作業作為“教與學的交匯,溝通知識與能力的橋樑、知識轉化為能力的認知活動”、其最終目標是為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發展和表現個人天賦提供可能,能將教學的影響延續到現實生活之中,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應把學生作業完成的過程與解決具體情境中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強調學生“學”和“習”的過程,重視對學生作業過程的指導,並與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和學習方法輔導相結合,我打算今後主要從這三個方面改進。

  一是在數量上“控”。不留重複作業,關注孩子的個體差異、能力高低、預計時間等要素,科學化設定作業,達到真正減負。二是在質量上“提”。作業設計要針對教學目標、要從發展學生的能力、培養興趣、鞏固知識點等方面去考慮,在注重統籌設計的基礎上,更需注意微調、要立足實際,以作業時間“量”的評價、作業設計“質”的評價、作業完成“質”的評價為要素來推動課程改革。三是在評價上“全”。判作業不是單純的確定對錯,更要分析研判錯誤原因,並找出引導孩子們改進的方法,使孩子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注,同時每天保證一些孩子可以達到面批作業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提高孩子對作業的興趣。四是在設計上“新”。作業設計要突顯學習的主體,儘量做到老師提出要求,指向引導孩子自主創編作業,真正實現“我的作業我做主”的理想目標,從而達到學生先學優學效果。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9

  在認真學習了“雙減”“五項管理”等教育政策後,為了真正實現減負和綠色育人的雙向目標。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自己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打造有生命力的課堂。

  自然界中存在著豐富多彩的生命型別,這是生物的多樣性造成的。由於基因的多樣性和環境的多樣性致使不同個體之間存在著各種差異。這一生物學理論在教育領域中同樣得到了體現。在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的雙重影響下,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每一個學生都擁有綻放光彩的潛力。在實際教學中如何發現學生的光彩,繼而開發學生的潛力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以美修德,培養美之魂。生物圈中浩瀚的海洋、廣袤的森林原野、無際的藍天都充滿著生機,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各樣的生物都在這裡生活和繁衍。地球表層生物和其生存環境構成的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在探尋生命奧秘的過程之中,體驗生命之美。建立生物圈是一個整體的思想,將人類放在生物圈眾多生命之中。意識到生物圈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外界條件,人類不能一統自然臨界於生物圈之上。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培養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珍稀生命的情感。在生活中,增強體育鍛煉強身健體,愛護自己的身體;熱愛親人朋友、尊敬師長,培養高尚的道德修養;愛護周圍的生命,保護環境,低碳生活,建立環保意識。透過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美育,注重情感價值目標的實現。利用生命之美感染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感。

  以美啟智,積蓄美之力。在課堂上講究教學藝術,體現教育之美。利用生命之美匯入新課,藉助學生對生命奧秘的好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情境,設計問題鏈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法供學生參考選擇,透過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問,發揮學生集體的力量。透過小組合作,取長補短共同解決問題。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觀察,給予及時的幫助。充分發揮教育民主,自主合作,體現教育美,杜絕灌輸式的強硬教育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才智,達到學習目標。在課堂中體現教育藝術,用美的事物吸引學生,用美的教育方式改變學生,培養學生美的行為、美的意識。實現“課堂教學審美化,師生共創智美課堂”的目標。

  以美弘藝,躍動美之舞。結合生物學科自身的特點,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利用網路媒體等多種手段擴充套件學生視野。適時組織一些課外活動,例如生物標本的製作,參觀動植物園,製作生物手抄報等。既能很好的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開闊視野,又能給學生髮現問題的機會,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努力落實課堂中的“語言美、形象美、情感美、節奏美、課堂設計的結構美、師生關係的和諧美”,開創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的生物課堂。用雨露滋潤學生心田,用陽光照耀學生成長,用沃土滋養學生成才,將生命之美灑落我的課堂。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早上,聆聽了浙江教研網舉辦的《“雙減”背景下的作業設計和管理》校長論壇,感慨頗深。

  “雙減”政策的推出,誠然不是國家教育部的貿然政策,因為一個政策推出的週期和程式都是規範的,可見教育不是僅僅是教育的問題,而是社會是國家共同要面對的問題。正當有的學校還在評述政策的可行性時,我們教育人更應重點思考如何好好落實“雙減”。

  從浙江校長的論壇報告中,可以看出浙江果然是全國教育的高地、前沿,幾個學校的做法可以作為我們直接使用的經驗,結合我們學校原有的優勢可以讓“雙減”真正減去負擔,提增質量。例如杭州鳳凰小學的“四單式作業”,即藝體單、孝悌單、研學單及英才單。作業設計“四式設計與管理”,即學科縱向式、全科主題式、課題自由式、STEM學程式,以及博物館式創生作品設計,應該是減少作業負擔,又能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作業設計新樣態。

  願我們努力讓作業成為學生美好的禮物,努力滿足學生髮展的需求。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雙減”政策提醒教師,不得佈置重複性作業,不得佈置超標的作業,不得使用“題海戰術”,儘量減少學生無效勞動。

  對於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的老師們該如何轉變觀念呢?佈置作業重在“精”“趣”“實”“變”,作業設計注重實踐形式和訓練試題型別與內容的思考,試題型別注重多樣化、試題內容注重趣味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獲得感和成就感。透過作業讓學生變成詩人,畫家,變成哲學家,透過回顧、思考、梳理,準確建構思維模式,提升學習力。這是對教師嚴峻的考驗,這是對教育管理者發出的挑戰,新時代教育要用智慧、要用實踐,團隊合作,取長補短,分層推進。

  作業的設計是為了提高教學目標,在雙減政策下,作業也納入到教研中,一份好的作業設計應該是能增長學生的興趣,在完成作業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增長知識或者見識,在傳統觀念中,作業的設計可能主要以知識與技能為主,那現在我們可能需要做一些改變: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多讓學生動手操作,設計題目時應結合情景材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處處可見,從而讓學生對數學更有興趣,還可以創新一些作業,比如:對學習,生活,勞動中不稱心的物品進行設計或製作,這個層次就會比較高。所以學生的素質也會相應的提升,充分讓學生的想法展示出來。並對他的作品進行一定的評價,學生也會更有動力。所以在作業的設計形式可以有很多,需要我們用心去思考。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為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XX省教育廳教研室共同主辦了“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與管理“網路教研活動。本次教研活動主要目的是指導學校活動,更好地聚焦科學作業的最佳化設計,集中探討各年級作業的設計與要求。教師簡單交流了本學期在作業設計和佈置上的針對性做法,以及近段實踐遇到的問題。其中針對“雙減”工作抒發自己的主要觀點:

  一、作業設計是作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設計,還有許多值得研究的“作業問題”;

  二、作業管理不能簡單地停留於時間管理,學校應該引導老師聚焦於每一天所面臨的極為真實的“作業問題”

  三、以課題認領的方式研究作業問題,以作業為媒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四、相信很多教育智慧都來自一線教師,發揮全體教師的智慧是做好作業管理的重要路徑。

  透過學習我明白作業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續,可以檢測教學效果,有助於教師及時把握學情,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升應用能力,培養學科素養。然而,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過多過重過難的作業負擔,不僅打擊了許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令大多數孩子身體素質下降,甚至身心受到傷害。不久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政策),由於“雙減”政策直擊應試教育的功利、短視要害,因而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反應,學校、家長、老師對國家的這一重大決策普遍表示了熱烈歡迎和支援。“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學校、教師、家長必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不得佈置超過國家課標難度的作業;不得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教師不得參加校外有償補課等等,特別是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得安排紙筆考試,不佈置書面作業。對於國家規定的明令禁止的紅線,每個教師都必須瞭然於心,時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勵,要把國家的政策精神切實落實到行動上、工作中。有人認為,學生的作業少了,教師的負擔也減輕了,教師可以輕鬆一些了。這種對“雙減”政策的認識其實是一種嚴重誤解,雖然不排除有個別教師以“雙減”政策為藉口放鬆自己,但所有學校和絕大多數教師其實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雙減”政策背景之下,教師的責任不是變小了,而是更大了,要求不是變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師的著眼點和教學重點必須從以往只做好課本知識的傳授,更多地轉移到對人的培育上來,而且必須透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讓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為此,每一個教師都必須在思想上、行動上作出相應調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關鍵角色。

  透過學習。我領會了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再也不能夠為了追求學生的考試分數而不斷給學生加壓,讓學生成為刷題機器。對於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來說,教師必須控制好紙筆作業的總量,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對於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雖然不能夠安排紙筆作業和書面考試,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讓學生放任自流,教師必須以更生動更活潑的形式,譬如以問答的形式來安排“口頭”作業,這樣既能夠達到紙筆考試相同的效果,更為重要的在於,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然而,要做到作業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動活潑的“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教師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費更多的時間,做更深入的教學研究,課前準備要更加充分,教材研習要更加透徹,知識要點要更加突出,學生的情況要全面瞭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作業安排。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儘量避免出現機械、單調、重複性無效作業或懲罰性作業,儘量縮減一些死記硬背、反覆抄寫的練習;作業設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作業的形式必須多樣化,切忌只有單調的書面作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性、操作性等體驗類作業。各種體驗類作業形式不僅是學生所喜愛的,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作業設計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業設計;教師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加強面批面改,做好學生的答疑輔導。

  作業是老師精心設計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一位優秀老師,可以透過一項作業讓孩子變成詩人、音樂人、剪輯師、畫家…最重要的是收穫了自我價值,發現了興趣愛好。同時也懂得了感恩!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3

  作為學校裡一線的教師來說,如何落實“雙減”?怎樣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這倆天透過學習八位專家“雙減政策下作業設計能力提升培訓”專題講座,我就談談自己一點點不成熟看法。

  一、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上精講精練,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去掉無效,改變低效,打造高效”。以專家在培訓會議上提出的這十二個字方針為綱,做到吃透教材,精心備課,每一節課課堂把控,學生狀態,都要做到心裡有數。關注全體,努力做到優秀生“吃飽”的基礎上“吃好”,中等生吃飽的前提下,能“吃好”盡力幫助“吃好”,學困生保證“吃飽”。總之,要保證每個學生夠一夠,就能“摘到桃子吃”。打造高效課堂,不是靠死摳,不是靠緊盯,而是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其品嚐到學習語文的快樂,讓其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在讀寫過程中,把中國優秀文化得以傳承。不依成績論好差,而是著眼未來,以是否有健全的人格為標準,培養積極向上的祖國花朵,使其“朵朵花兒向陽開”,為學生的一生奠基,扣好他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二、按照通知要求,精心設計每一次作業。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高年級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這一要求,嚴格按照通知要求,把握作業育人功能、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創新作業型別方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認真批改反饋作業,不給家長佈置作業……這幾項通知要求,切實給家長和學生減輕了負擔,但老師們的工作量,明顯加大,如何落實這些要求?確實需要根據語文學科特點,來精心設計每一次作業。

  開學以後我準備做了這樣的嘗試:首先是“讀”的作業,除了課堂上讀書以外,課餘時間要求每天讀教材中必讀書目不低於二十分鐘,並做讀書筆記,讓閱讀留痕。其次是“寫”的作業,這項作業,根據講課進度,除了必需的生字詞識記書寫以外,佈置少量思維發散性作業,生字詞作業堅決做到不重複,發散性思維作業,堅決做到少而精,根據學生實際來設計。寫的作業還應該包括書法練習作業,讓學生能夠寫漂亮工整的文字,也應該是語文老師的責任。除此之外,堅持每天寫日記的習慣,日記字數可多可少,內容可長可短。之所以有這樣的設計,既保證了作業多樣性,又能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下一步打算作業分層佈置:根據對學生的觀察,對學生的學情大致有了一個瞭解,下學期延時服務課開始後,打算利用延時服務課對這些孩子分層輔導,鞏固養成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孩子們做完作業以後,對其語文興趣的激發,開展相關的語文活動,比如,講故事活動,朗讀課文比賽,作業展覽,讀書筆記展覽、日記展覽……

  總之,落實“雙減”政策,轉變傳統作業佈置觀念,與時俱進,努力做一名讓家長滿意,學生喜歡的老師。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4

  在雙減政策下,XX市小學數學學科在朱老師前瞻性的引領下,特邀XX市小學數學教研員雷老師為我們開啟單元作業設計的主題培訓。我有幸在本次主題培訓中進行發言,和老師們一起交流單元作業。本次活動中有同伴的經驗分享,有名師的高屋建瓴,讓我收穫頗豐。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透過XX市每月數學名師講壇活動和各類研修網中對作業設計的學習與反思。基於此,我對四下第五單元《三角形》單元進行了單元作業設計。依託單元設計框架,我從單元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立足關鍵問題,體現學生核心素養,以基礎訓練、能力提升、思維挑戰等三個層面去設計針對性的作業,在設計過程中我力求體現思維視覺化,力求保證題目的一題多變、體現分層理念、說理素養與實踐拓展。

  作業設計的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素養作業有別於教輔應注重精選、精編、精練。準備時,我從閱讀課程標準、教材、教師用書、課堂作業本等資料入手,以知識要求、技能要求、水平要求和能力要求四層次為指向,ABCD四個水平的為導向,合理確定單元作業目標。透過學生的學期存在問題,結合目標,設計基礎性作業和發展性作業。以分層、素養、實踐、聯結四個關鍵詞串聯單元素養作業,讓學生有基礎知識的普及,有思維能力的拓展,有深度探究的實踐,有理解運用的思考。

  這次主題培訓有幸邀請到XX市教學研究院小數教研員雷老師,關於“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框架,可以說解決了一部分老師的燃眉之急,給走在摸索階段的老師指明瞭前進的方向。雷老師從“為何重構”、“如何重構”兩個問題引入,深入分析雙減的背景和意義,分別從作業改革,作業管理與設計,方案與制度,最佳化作業改革的機制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雷老師指出作業不僅要符合學生的學情,以思維、聯結、整體性和實踐拓展豐富單元作業設計。雷老師指出作業需“緊扣目標、促進思維、形式多樣、分層要求”,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否以作業為載體,開啟新的教學模式。

  作業是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的重要載體,引領在場老師認識到作業承載的新“使命”。雷老師透過解讀省、市作業設計的實施要求和編寫指導方案,為我們在座所有的老師指明瞭方向,對最佳化作業設計的專業指導,給出的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原來《圓的認識》可以這樣去教學,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提取數學素材,課堂生成關鍵問題,產生驅動性問題並透過自主學習的形式去探究,讓學生素養落到實處。

  我們日常基本是一些基礎性作業,如何提高基礎作業的質量,雷老師給我們指點了迷津,他說關鍵在於遷移的運用,情景變化,比如一題多用,結合學生學情本質,聯絡生活情景,透過數學閱讀獲取有用資訊,使作業生動有趣,學生樂在其中。雷老師指出素養作業要避免重複性和機械性的作業,應從單一知識點到綜合的運用,以前我們佈置作業往往是知識碎片化,追求覆蓋面,學習方式是反覆記憶,重複講解,大量訓練,反而適得其反。透過大量案例分析,給在座的老師闡述了這樣的作業設計的缺陷,我們的理念雖然走進來核心素養時代,但是行為卻還是在雙基時代。所以我們應該拋棄這種作業方式,作業要體現學生真實學習性,引導學習程序,可以在設計作業時給學生設計學習支架,控制好作業量,還要做到因材施教,佈置差異性作業。

  透過這次的以最佳化作業設計為主題培訓,讓在座的老師都對做好最佳化作業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這一次乾貨滿滿的學習,讓我們再次攜手共研,更好地最佳化單元作業設計,服務學生,助力“雙減”。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5

  “雙減”政策給學校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它聚焦了作業、教學質量、課後、校外培訓等,特別是作業,作業原本是教師學校日常教學中“小事”,如今成為國家和社會關注的大事。雷老師提到:“有減必有加”。作業改革勢在必行,XX市小學數學一線教師在最佳化作業方面負重前行,此次雙減背景下作業最佳化設計的實踐活動猶如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

  在“雙減”進行時,如何玩轉小學數學作業呢?華羅庚曾說:“學數學不做題,等於入寶山而空返。”做題當然要做,就看做怎樣的題。一線教師根據教學用書,合理利用起課堂作業本,個人認為已經很了不起了。我認為朱小青老師建議的錯題收集就非常適合我們去實施:收集本週數學課本與課堂作業本上學生出現的錯題,分析原因後,最佳化設計週末作業,學有餘力的學生只需完成拓展部分的作業,學生作業的量明顯減少,質在不斷提升中。對於作業設計,我們要把力氣花在刀刃上。最佳化作業設計,合理作業評價,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都是一線教師的日常教學。在批改作業時,儘量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尊重,如果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學生的每一份作業都是一件作品,哪怕是一道簡單的習題。

  從最佳化作業設計的角度看,人人可以做不同的作業,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最佳化作業能促進學生充分吸取數學的養分。我們是普普通通的教師,做的卻是重大的事,任重道遠且阻,感激此次XX市小學數學“基於雙減背景下作業最佳化設計的實踐活動”的舉辦,在這條路上,我們相伴而行!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6

  20××年11月18日下午,有幸參加了XXX市教研員培訓活動,我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XXX主任的《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設計與實施》報告。王主任從正確理解作業與作業系統,作業現狀與關係模型,如何提高作業質量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在作業設計方面的研究和做法,下面我說一下自己的收穫:

  一、理解了作業的含義

  作業的本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作業不僅是學生鞏固基礎知識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的一個過程。作為教師是佈置學生作業的主體,作業設計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身心健康。在雙減政策下,教師需要提高認識,讓教育迴歸校園,迴歸本真;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體價值,讓家長再次信任我們學校,相信我們的教師,相信我們中國的教育。

  我們設計作業是讓學生回家能做少部分的作業,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這個作業包括書面作業和非書面作業。作業設計的質量是關鍵,一個高質量的作業能讓學生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從而快樂的生活,有效的避免了家庭矛盾,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我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校的課後服務時間,對學生採取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一對一的進行指導和幫扶。找出成績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這種課後服務才是最有效的,也是國家雙減政策的基本要求。另外,我們也應該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說是不是聽懂了,是不是學會了,而不是強調我們教師講的多好,講課的效率有多高。

  我們今天的作業是教學活動的一種延伸,也是為教育評價的進行奠定基礎,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主的學習內化力。

  二、認識了作業的現狀

  透過今天的學習,認識到我們現在的作業大多都是重複性的、機械性的作業,這種作業不僅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反而會讓學生厭學、甚至是逃學。沉重的作業負擔無限制的佔用了學生的睡眠時間和休息時間,使我們的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受到極大的影響。我們的教育必須要改,只有這樣我們中國的未來才有希望。我們的教師要有自主設計作業的能力,教師要在做中學,在設計作業的過程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提高認識,最終提高自己作業設計的水平,改變我們現在教育的困境,確實做到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三、清楚了作業的設計

  透過王主任的講解,我知道了作業的含義和設計的內容。單元一般是指同一主題下相對獨立並且自成系統的學習內容。這個主題可以是一個概念,也可以是一個關鍵性的能力,還可以是一個真實的問題,一個綜合性的專案服務等。作業的設計,是以單元為基本單位,依據一定的教學目的,選擇、重組、改編、完善或者自主開發等多種形式形成作業的過程。

  透過今天的學習感覺到自己知識的欠缺,還是要多學習作業管理有成效的老師的經驗和方法,提高作業的設計、批改和反饋的管理水平。從源頭上降低以刷題為習慣的作業模式,降低作業總量,提高作業的訓練效果。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時時刻刻都行走在教育教學這一條“知行合一”的行動研究的道路上。在這條路上,我們會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會調整改進提升。然後我們又會發現新的問題,週而復始、迴圈往復、螺旋提升進而深度發展。

  教育教學,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人勤於學習,勇於實踐,善與反思,樂於分享。只有這樣,“雙減”政策下的教師才會有更加清晰的奮鬥目標,我們的教育人生才會更有意義。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7

  11月18日下午,在XXX市教科院的前瞻性的引領下,在縣教體局的精心組織下,我參加了《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的設計與實施》培訓,上海市教委研究室的XXX主任從正確理解作業與作業系統、作業現狀與關係模型,如何提高單元設計質量三個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名師的高屋建瓴,讓我收穫頗豐。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作業的本質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

  作業是重要的教學環節。高質量的前置作業,可以引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從而有效支撐課中的深度學習。高質量的後置作業,可以將課堂教學引向更深、更廣的理解與應用,引發更有意義的學習。比如小學數學四年級在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之後,可以佈置這樣的作業:

  1.做一做:用紙條或木條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梯形。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平面圖形是平行四邊形?哪些平面圖形是梯形?

  3.說一說:平行四邊形有哪些特徵;梯形有哪些特徵?

  這樣,學生透過自己的做、找、說、加深了對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理解、認識和應用。

  二、作業設計的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能力

  作業設計應注重“教——學——評”一致性,教師應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設計“著眼要點、針對難點、促進理解”的基礎性作業和“著眼知識的形成過程、結構體系、內涵與外延”的發展性作業。作業設計可以是選編、改編或創編。而作業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比如說小學數學,作業形式可以是書面習題、口頭交流、動手操作、數學閱讀、數學遊戲、實踐體驗等。不論哪種型別作業設計都應遵循課標、緊扣教材,要有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和創新性。所以教師審計的的作業既能讓學生有基礎知識的普及,又有思維能力的拓展,更有深度探究的實踐和有理解運用的思考。

  三、作業評價形式多樣化

  對於作業評價,不能填寫單一的“優、良、差”等級或打分,而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發揮其導向、調控、激勵等功能,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批閱學生的每次作業.。“等級+簡語來評價描述學生的作業水平.“輕視”作業結果,“重視”作業過程,在作業評價的過程中,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統計分析,分析作業出錯的原因。

  透過本次次的作業設計主題培訓,讓對做好最佳化作業設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我將把本次學到的知識運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並做好指導工作,讓更多的老師都能最佳化作業設計,服務學生,助力“雙減”。

  雙減背景下班主任案例交流培訓心得體會 篇18

  20××年11月8日下午,在XX縣教體局七樓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XXX博士的《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與實施》的報告,感受頗深:

  首先,聽完王老師的報告,我認識到雙減是國之大計,是民生工程,是國家排除了各種困難,出臺政策,為全民解決了外部環境大問題。所以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守好課堂教學這個陣地,一定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王老師在講座中談到,作業功能單一,缺乏目標意識,難度走極端,差異缺乏有效性,型別單一,內容與教學脫節,結構不合理,時間過長,批改單一,分析缺乏,設計能力弱,管理內涵不足等12個問題,貼近我們的實際教學,指導性非常強。對於幫助我們每一名教師,有針對性的解決教學問題,提出了明確的方向。

  同時,結合自己的化學教學,我認識到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注意分層設計。每個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業的效果就不同。所以作業應該具有層次性。要注重學習知識和技能,注重作業的開放性,要圍繞一定的主題來完成,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作為一名化學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再次要儘量多的設計趣味性作業。因為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比如作為化學教師,課下讓學生做一個簡單的家庭實驗:讓學生利用廚房的雞蛋殼與食醋,看兩者反應是否能產生一定的氣泡;或者把生鏽的鐵釘放入稀鹽酸中,看能否把鐵鏽除乾淨。目的是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化學源於生活,化學服務與生活。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作為我們每一名化學教師,應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急先鋒。我們要在實驗中探究,在探究中實驗,要讓課堂真正成為探究的樂園、實驗的熱土,要讓化學探究永遠是一首田園詩,充滿著生活的氣息,演繹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