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揚師德廣閱讀心得體會

揚師德廣閱讀心得體會

揚師德廣閱讀心得體會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揚師德廣閱讀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揚師德廣閱讀心得體會1

  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徵的直接體現。

  1、愛崗敬業。

  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師都要愛讀書、讀好書,我們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讓學生終身受益,而不是喪失學習興趣。我們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才不會叫苦叫累,學習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為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2 、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麼我們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生活在地獄。努力進取。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努力使課堂教學實現樸實、高效、生動、獨特。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紮實有效。

  3、以身作則。

  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教師要知道教育是一朵雲吹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我們要學會喜歡學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樣才可以發現他們的優點,我覺得“身臨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鑽研業務。

  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於誤人子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對教師任教的學科也不可能有學習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並在教學實踐中鍛鍊和提高。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5、加強學習、提升教師魅力。

  在培養人的道德素質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有一種奉獻的精神,一個人之所以能夠受到他人的稱讚和社會的褒獎,就是他具有能夠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他人和社會作出貢獻的品質。我們要有對工作埋頭苦幹、精益求精的態度;對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作風;對待教書育人工作的神聖態度,真心實意,踏踏實實,自覺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要修品練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是學生矚目的焦點和榜樣,必須努力學習,提高自我修養,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師要重視修品練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學生,起良好的示範作用。教師要進德修業,為人師表,獲得學生的愛戴敬重,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勇於改革和實踐,探索和創新。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任重道遠。因此,我們要更新觀念,變教育者、傳授者為指導者、促進者、設計者、溝通者,以生為本,以情為主,尊重學生愛學習、愛自由、愛快樂的天性,相信每個學生都想學好,能學好。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先學後教、教少學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教師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學會做人,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去引導學生學會發展,才會有學校教育的高質量。

揚師德廣閱讀心得體會2

  一,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愛國守法是教師處理其與國家社會的關係時,所應遵循的原則要求。關於“愛國守法”方面所規定的具體職業行為要求有以下幾點:(1)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2)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3)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其與教育事業的關係時所應遵循的原則要求。關於“愛崗敬業”方面所規定的具體職業行為要求有以下幾點:(1)對工作高度負責;(2)認真備課上課;(3)認真批改作業;(4)認真輔導學生;(5)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關愛學生是教師處理其與學生的關係時所應遵循的原則要求。關於“關愛學生”方面所規定的具體職業行為要求有以下幾點:(1)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2)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3)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

  (4)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教師的天職。

  教書育人是教師在處理其與職業勞動的關係時所遵循的原則要求。關於“教書育人”方面所規定的具體職業行為要求有以下幾點;(1)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2)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3)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五,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為人師表是教師在處理其與自己的關係時應遵循的原則要求。關於“為人師表”方面所規定的具體職業行為要求有以下幾點;(1)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2)嚴於律己,以身作則;(3)衣著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

  (4)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

  (5)作風正派,廉潔奉公;

  (6)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終身學習是教師在處理其與自己發展的關係時所應遵循的原則要求。新《規範》中關於“終身學習”方面所規定的具體職業行為要求有以下幾點:

  (1)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

  (2)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我相信,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能做到以上幾點,那麼我們每位教師都能成為師德高尚的教師。

揚師德廣閱讀心得體會3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書育人,還要做到為人師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本身應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師德風範。師德的最高境界是:勤業、愛生。下面我就“愛生”這一點,談一談自己的觀點。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教師對學生的愛,既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職業的具體表現。怎樣愛學生呢?

  一、關心愛護學生

  學生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他們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愛、理解。那麼我們做為他們的教師、引領者,應該讓“愛”紮根於育人的土壤。無論是課上、課下應注意觀察學生的.活動,用心與他們交流、互動,做他們的良師益友。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會情感流露,向我們敞開心扉。自然而然地就能接受教師的教誨,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從而使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技能。

  二、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

  用“愛”營造氛圍。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具體體現在以下兩點:

  首先,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建立展示平臺

  在課堂上,教師應關注每一個學生,而不是隻關注優等生,要為學生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即建立展示平臺。我每次教授學生一首歌曲之後,運用不同方式,例如:小組合作表演、同桌互演、自己自由表演等等,讓他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充分展現自己。這樣,老師既能摸清他們學習的情況,又能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才能。

  其次,多運用鼓勵、讚揚的語言

  學生正處於學習階段,應允許他們出錯。教師應多運用鼓勵、讚揚的語言,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獲得更多的知識、技能。在課堂上,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正確與否,教師都應給予正面、準確的評價,關鍵是多使用鼓勵、讚揚的語言。例如:“再想一想,你一定行”、“你是怎麼想的,老師都沒想到”、“今後你會做得更好”等等。使學生的身心愉悅,信心倍增,學習興趣更濃。

  總之,我要繼續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師德修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力爭做一個順應時代,各方面能力過硬,讓學生喜愛的教師

揚師德廣閱讀心得體會4

  x月23日下午,我有幸聆聽了由全國特級教師、正高階教師,首批“首都基礎教育名家”,化錯教育創始人、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華應龍副校長進行的題為《化錯養正,立德樹人》直播講座,讓我受益匪淺。

  在教育的路上,我們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是一群學習者。時代賦予我們新的責任與使命。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思考力、有創造力、有執行力、有影響力的人。

  1、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師

  人與人的不同,在於思想的差異,而思想則主要來源於思考。一個人是否喜歡思考,做到常態思考,取決於他的思維習慣、問題意識和格局視野。教師的思考力,主要體現在對待問題的處理方式上,首先願意拿出一定的時間集中在這個問題上,思考選取的方法達到目標;其次,常時間集中關注在某一主題的研究上,持續推進,儘量尋找創新點;還有就是在常態教學活動中融入自己的思考,為每一次的發言做準備,為每一節課做設計,為每一次閱讀做整理,為每一次實踐做反思。

  2、做一名有創造力的教師

  創造力是指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思考不同,才能有創造。做為一名有創造力的教師,他所做的,都是經過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簡單有效的。不僅如此,他還要善於整合資源。他能夠認識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識,都是我們重要的資源。但是,資源本身所能達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成果。我們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創造。一節教案講了五年,教材都變了,教案還在用。一篇講稿,反覆改了幾遍,聽眾都變了,還在講,內容仍停留在最初那個年代。經驗永遠是創造的羈絆,我們卻捨不得扔。我們的工作質量需要透過創造去改善,我們的生活境遇需要創造去點亮。沒有創造,就沒有不同,沒有創造,就沒有傑出的表現。

  3、做一名有執行力的教師

  任何事只有做,才會有結果。如果只停留在計劃和想的層面,永遠也實現不了突破。執行力,是推進事物進展的關鍵,是實現由質變到量變的飛躍。管理學家德魯克曾說,“我們應該將行動納入決策當中,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4、做一名有影響力的教師

  一個教師的影響力在於給學生以人生的影響,幫助他們完善知識、塑造性格、關注成長、懂得貢獻、體味價值,要培養更多能夠超越自己的人,在日常教學中透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正向引領。一名有影響力的教師,懂得在方方面思考“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不讓時光虛度,一直在做好“有意義的事情”,一直在思考“有價值的人生”。

  華應龍副校長以幽默風趣的語言闡釋了“化錯養正,立德樹人”的內涵和方法,讓我耳目一新,重新認識了“差錯”在教學中的價值,希望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運用“化錯”理念,真正做到立德樹人。

揚師德廣閱讀心得體會5

  我校在教師中深入開展師德學習,並就當前師德建設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透過學習與討論,受益不淺,感觸頗多,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推動教育事業發展的主體——教師,肩負著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

  一、不斷加強學習,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會在發展,知識在更新,知識容量在擴大。不學習,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夠不斷充實自己,才能不斷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學校教育雖說由師生兩個主體共同完成,但關鍵還是在於教師。教師的主導、導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麼樣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徑來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導,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育教學效果。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加強師德建設,提升自身素質

  教師的責任是教育學生,然而學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來的,而是感染出來的。教學中依賴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課堂氣氛以及教師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舉止。推進教育教學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證,是有一支思想過硬、品德高尚、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要全員有意識、人人有責任,人人都要成為學生心目中的道德權威。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對學生道德紀律的實施需要藉助的是教師的道德權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紀律強權。道德權威來源於教師的師德,教師的人格力量。

  三、“心中有學生”,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牽掛

  在我們心中要有學生,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每位教師要重視感情上的薰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與學生心靈的溝通,自覺地把培養美好感情作為教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和目標。情是師生交流的紐帶。杜甫有詩句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與其說的是春雨滋潤萬物的特點,不如說是教師的感情特點。作為教師對學生必須具有普遍的愛,愛每一個學生,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親式的嚴格,母親式溫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然流露出的對學生的關心和期望。它是學生心靈的重要支撐,它為學生共同生活的學習提供著愛的示範,對學生行為起著強烈的潛移默化作用。我希望我們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能善於體察和理解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將愛的雨露灑向每個學生心理發展的良師益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擺脫困境,完善自我。葉聖陶先生“千教萬教,認真求真,千教萬教學做真人”說的是教師的追求是一個真實。讓我們大家一起向這同一方向共同努力,都能成為學校“師德”標兵。

  總之,做為教師,他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成人、成才。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抽象的一個字,而是一種具體的教育過程,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原諒、賞識、信任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心理相容,只有這樣,師生關係才能體現平等和尊重,才能體現出我們人民教師優秀的師德,那麼教育的效果也就會象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作為教師對學生必須具有普遍的愛,愛每一個學生,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親式的嚴格,母親式溫柔,朋友式的平等。是每位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自然流露出的對學生的關心和期望。它是學生心靈的重要支撐,它為學生共同生活的學習提供著愛的示範,對學生行為起著強烈的潛移默化作用。我希望我們的每一位教職員工都能善於體察和理解每一個學生的需要,將愛的雨露灑向每個學生心理發展的良師益友。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擺脫困境,完善自我。葉聖陶先生“千教萬教,認真求真,千教萬教學做真人”說的是教師的追求是一個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