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校園欺凌心得體會3篇

校園欺凌心得體會

校園欺凌心得體會3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可以透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校園欺凌心得體會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校園欺凌心得體會3篇1

  一場如“廝殺”的戰爭,武器的“啪啪”聲響,周圍瀰漫著那緊張而恐怖的氛圍,讓每個人膽戰心驚!同學們夾雜著尖叫,慌張地逃到遠處。那帶著殺氣的歹徒手持一把刀,在要挾著門衛們。

  這只是個演習,但整個過程是十分逼真的,假如我們學校也遭遇了這些狀況,我們應怎麼辦?警察們在和我們認真的講解,遇到這樣的恐怖襲擊,應當立即冷靜下來,聽老師的指揮到安全地帶,儘量不要喧譁大叫,以免會引起歹徒的注意。

  這個演習活生生的為我們展現出只在電視上看到過的情景,在校門口,為我們表演了歹徒闖進了校園。學生們在活動的時候,歹徒以見校長的藉口想趁機溜進來。門衛立刻感到不對勁兒,就跑進門衛室裡拿武器。不妙的是,歹徒“破門而入”了。好在老師與門衛及時的營救,把歹徒強力制止。我們人類為什麼會那麼殘忍?就連無辜的孩子都不放過。

  安全教育往往比文化教育重要得多,只有學會了自救自衛的方法,才能有效的保護自己,更好的學習與生活。

  另一個劇情:歹徒闖進了教學樓,老師學生們有意識的趕緊關上門窗。歹徒用刀砸碎了玻璃窗,那如“火箭”般的玻璃碎真令人害怕。老師試圖用語言來安撫他,可這並不是辦法,甚至拿一個學生去當人質。有兩個同學趁機走進教室,又引起了歹徒的注意。門衛及時感到,在與歹徒鬥爭的時候不小心傷了手。

  手持武器的歹徒向他衝去,差一點就沒了性命。可知道,安全教育對我們而言是多麼重要!社會上的不法分子想將學生劫持拿去賣掉,甚至更殘忍的會把值錢的腎臟拿去非法買賣,這是很可怕的。

  假如我們被當人質了,我們應該乖乖服從歹徒的命令,這樣可以使他放鬆警惕,如果越反抗,他的情緒就越激動,下一秒,那就不省人事了。

  生命誠可貴,安全價更高。校園安全關係你我他,只要每個學生多一份安全思想,少一分事故發生。珍愛自己,關乎校園安全!

校園欺凌心得體會3篇2

  校園,我們學習的的樂園、成長的搖籃。我們渴望在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然而,校園裡也時常有不和諧的音符。也許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校園暴力》,它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該如何保護好自己,免受他人的侵害。《校園暴力》講述的是一位叫翔翔男孩的故事。一天,媽媽叫翔翔出來吃飯,叫了半天,卻沒有看見他出來,走進房間,發現翔翔在地上嘔吐不止。媽媽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說:“翔翔是因為暴飲暴食才導致現在這樣。”媽媽覺得很奇怪,在媽媽一直追問下,甦醒後的祥祥只好向家人說出了自己遭到敲詐的真相。原來祥祥受到高年級同學的敲詐,每天都要給他們錢,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每次翔翔給他們錢後,回到家就猛吃東西,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才造成今天的後果。

  同學們,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你會怎麼做呢?有的同學說:“我可以抓住一切機會,撒腿就跑”。假如跑不掉呢,難道像翔翔那樣,乖乖的把錢奉上嗎?有的同學說:“我和他們拼了,就是不給他們錢。”這樣一來,可能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要受到威脅了。有的同學又說:“告訴爸爸,讓爸爸狠狠地揍他們一頓!”

  為了防止校園暴力的發生,我總結了幾條安全小貼士:

  1、身上不要多帶錢和貴重物品,如手機,mp3等。

  2、遇事要沉著冷靜,根據現場情況,做出反應和判斷。

  3、可以給對方一些財物,並尋找時機,記住對方的相貌特徵,衣著打扮,並及時告訴班主任或家長,也可以告訴警察叔叔,讓他們保護自己!

  4、學校附近行人稀少的小巷是校園暴力事件的高發區。上學和放學期間不要單獨在這樣的小巷裡行走,儘量結伴同行。

  當我們遭遇校園暴力時,千萬不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應及時告知老師、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有必要時還要尋求法律的保護。同時,也不能不計後果、以牙還牙,惡意報復只會導致雪上加霜。

  讓我們一起努力,驅散籠罩在校園上空的黑暗!

校園欺凌心得體會3篇3

  “小打小鬧”不再是嬉戲玩耍,而是惡意中傷他人。據新聞報道,大多數校園欺凌事件都存在惡意辱罵、毆打,甚至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情況。校園暴力事件性質惡劣,但多數施暴學生因“未成年”“口頭批評教育”為藉口而免於刑事、行政和民事責任。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一份統計資料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數已佔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七成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佔到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七成以上,這些冰冷的`資料背後,是多少父母撕心裂肺的淚水與無助。是多少孩子孤寂的夜晚和不可觸碰的痛苦回憶。

  制度教育,法律先行。有不少網友建議適當提前未成年人的刑事犯罪年齡,細化法律條文。且不說建議是否具有現實可操作性,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完善制度教育已迫在眉睫。一方面是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套操作性高的應急預案配套體系。針對類似校園欺凌事件擬製懲戒教育制度,明確“紅線”範圍以及觸犯成本,讓孩子們時刻保持“紅線意識”;另一方面,校園是社會的縮影,老師則是這個縮影中的燈塔。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時關注孩子們的行為及學習狀態,及時的溝通與瞭解情況能預防此類問題的發生。青少年介於兒童和成人之間,是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也是樹立三觀的重要時期。結合青少年的特徵,制定出科學的、可行的懲戒教育制度。重點就在於拿捏好度,“鹽淡適中”才能達到最優的效果。

  從心理層面來說,受害學生和施暴學生都是受害者,或多或少在心裡層面都存在缺陷,及時的有針對性的進行心裡疏導,能塑造孩子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完整的人格。與此同時,家長不能抱著“唯成績論英雄”的態度,應配合學校培養孩子的底線意識與道德操守,學會尊重他人。說到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發生這樣的暴力事件,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能老是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藉口袒護孩子,更不能因此而讓孩子產生“我還是未成年,我不用承擔責任”的慣性思維。

  少些冷漠,多些幫助。當看到青少年被人毆打、辱罵時,我們應該及時伸出援手,多說幾句,多問幾句,也許就能避免一次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也能讓一個孩子少受些傷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整治校園欺凌事件是一個攻堅克難的過程,無論制度多麼完善,法律多麼健全,我們都希望孩子能發自內心的善待他人,幫助他人。嚴格的制度保障和思想教育雙管齊下,才是整治校園欺凌事件的一劑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