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初中光現象知識點總結

初中光現象知識點總結

初中光現象知識點總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哪些知識點能夠真正幫助到我們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光現象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1、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白色光是不是單純的光,是複色光,它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不同的色光組成,當太陽光透過三稜鏡後,會分解成七色光的現象叫光的色散。首先用實驗研究光的色散現象的是英國物理學家牛頓。

  3、光的三原色是指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指紅、黃、藍。

  4、透過對比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5、有色的透明物體只能透過和它顏色相同的色光,即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所透過的色光決定的。

  6、有色的不透明物體只能反射和它顏色相同的色光,即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決定的。

  7、光具有的能量叫光能。太陽的熱主要是以紅外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來的。

  8、光按照可見與不可見分成可見光和不可見光兩類。紫外線和紅外線都屬於不可見光。

  9、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因此它具有熱效應;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它能使熒光物質發光。

  10、光在傳播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不能到達的區域便產生了影子,這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11、把手放在發光的電燈和牆之間,牆上便出現了一個暗的影子,這一現象說明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12、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其值是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的速度與此值近似相等。在其他介質中的傳播速度要比真空中要慢:v真>v空>v水>v玻。

  13、熟悉一些可以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的現象:鐳射準直、鐳射測距、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三點一線射擊、排隊看齊、太陽光斑、立竿見影、日食月食、針孔照相機等。

  14、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15、表面是平滑的鏡子叫平面鏡。平面鏡的成像特點是:

  ①平面鏡所成的像不能呈現在白紙上,是虛像。

  ②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③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④像到鏡的距離與物到鏡的距離相等。

  ⑤像與物以鏡面對稱的。

  16、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在桌面豎立一塊玻璃作為平面鏡。實驗時,要使鏡後的物體與鏡前物體成的像重合,這是為了找到像的位置,從而發現平面鏡成的像有大小相等的特點;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則發現等距的規律;如果用筆畫出物、像對應點的連線,則發現物、像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

  17、平面鏡成像的作圖方法為對稱法。

  18、平面鏡的主要應用有:

  (1)利用平面鏡成像;例:照鏡子、利用平面鏡擴大視野、牙醫用來診斷病情的反光鏡。

  (2)利用平面鏡改變光路,例:潛望鏡等。

  19、平面鏡使用不當可能帶來麻煩或光汙染。例:夜間行車時,車內的景物在擋風玻璃上成的像干擾了駕駛員的視線。

  20、凸面鏡能擴大視野。例:汽車的後視鏡、街頭拐彎處的反光鏡等。

  21、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有一部分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回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我們能看見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平面鏡成像都與光的反射有關。

  22、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中:第一步,改變入射光線的方向,觀察反射光線方向怎樣改變,實驗結論是: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第二步,把紙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後折,觀察是否還能看到反射光線,實驗結論是:反射光線、法線、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

  23、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線、法線、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24、平面鏡成虛像的根本原因是:它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形成的,而是由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形成的,所以不能用光屏來承接。

  25、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鏡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這種反射叫做鏡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個不同的方向,這種反射叫做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我們在各個不同的方向看見被照亮的物體,正是藉助於漫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