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的十種方法分享

教育孩子的十種方法分享

教育孩子的十種方法分享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都很關注的一個問題,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對於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忽視的一個問題,孩子教育也是要有正確的方法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教育孩子的十種方法分享,希望有所幫助!

  教育孩子的十種方法分享

  一、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歲是孩子品質及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兒童生命的最初兩年,是與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紐帶的關鍵期,是兒童未來心理成長並與他人建立信任和愛的關係的基礎。

  所有關於生命知識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學習的,生命的第二年,學習25%,這裡的生命知識主要是指愛的能力和情感的發展。

  二、如果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父母應先改變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個過程,孩子的不良行為,往往是從環境或父母那兒直接傳授下來的。樹立榜樣來教育是發展孩子道德行為的最可靠的辦法。

  三、培養兒童的靈性品質其重要性遠遠超過智力開發

  靈是樹,心智是果;靈是燈,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靈性品質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養(如各種五花八門的早期智力開發興趣班),而忽視兒童的精神品質的培養,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長大成人後,他們的人格就會有缺陷,道德發展受到阻礙。

  四、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訴他們行為的標準,即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去做,什麼樣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權威:當孩子可能要犯錯誤,我們不得不進行管束的時候,一定要有權威性。讓孩子知道你是嚴肅的,而且你們提的要求是將伴隨懲罰或獎賞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養孩子的紀律觀念,當然,對孩子的管束必須是負責任的。而且要告訴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時保持一致,這樣孩子可以建立統一的行為標準。即使對爸爸的管束有異議,也最好在以後孩子不在場時,再與他進行討論。這樣做,也可以樹立起父母雙方的權威性。不要懲罰得太多:不可從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對他好的表現進行獎勵。

  五、用積極鼓勵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

  父母需要主動地將基本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教給孩子。以便於孩子在社會上成長。當然,在這方面,身教勝於言傳,我們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樣。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不可以讓孩子去做我們不願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讓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們以身作則,注重孩子價值觀與禮貌的培養,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價值觀的人具有三個“能力”:我有能力;我能與周圍的人交往;我能隨時隨地為他人的幸福作出貢獻。相信自己有學習和成長的潛能,發展出勇氣、信仰、自信、信賴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質。反之,低自我價值觀是一種對自我的消極認識,自責、羞辱、憤怒、憎恨等毀滅性感覺始終伴隨一生。

  六、設立明確家規,定期召開家庭會議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裡,哪些是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沒有規則孩子反而沒有安全感。家規不超過5條到6條,應適合於家裡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須用肯定句來陳述,將家規貼出來。如果違反家規應明確相應的處罰措施。一旦建立,就應堅決執行,每隔一段時間,應對家規作調整和修補。定期召開家庭會議,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發展的過程,發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愛的氛圍。

  七、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選擇權

  隨著孩子的成長,給他越來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權力是很重要的。必須有意識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剋制自己的那種什麼事都為孩子做的想法,來給孩子一些自由度。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們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因此更加尊重我們,愛我們。

  在一定範圍內給孩子選擇權,透過提供選擇,可以避免緊張氣氛,給孩子提供做決定的實踐機會。如“睡覺時間到了,你是要聽昨天的故事呢,還是想聽一個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紅色的上衣,還是藍色的T恤?(如孩子兩者都不選,父母可問:“是我幫你選,還是你自己選?”)做選擇並讓孩子負責任都是日常的行為,對於發展孩子的自我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

  八、遊戲是兒童的主要活動,兒童透過遊戲學習

  兒童透過接觸具體的、模擬的與生活有關的東西學習,需要與同伴、成人和環境互動交流,遊戲使兒童放鬆且發展專注的工作態度。在5歲之前不應過早開始對字母數字等符號的專門練習,這樣會限制孩子的思維,因為幼童的心智還沒成熟,對抽象的概念還無法理解。

  九、正面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而不是不該做什麼

  傳統型教育者的居高臨下的姿態,總是對孩子說“不準打人,不準在沙發上吃東西”等等,這種負面的口氣只會將注意力引向並集中於負面的行為;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為是什麼,自己應該做什麼。積極的說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為,如“你忘記了與人和平相處”或“我們是在餐桌上吃東西的!”

  十、每天抽時間跟孩子單獨相處,共同做點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

  每個孩子都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每天工作之餘,我們要騰出一些時間參加孩子的遊戲。要為孩子提供各種各樣的經歷,儘可能讓孩子接觸到各類東西。父母作為孩子的傾聽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應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脫且同情的態度陪伴在孩子的身邊。

  關於教育孩子的方法原則

  一、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1、尊重孩子認為的“大事”

  因為孩子和家長的思想觀念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很多孩子認為的“大事”,家長卻認為微不足道。比如說,孩子拿著學校得到的小紅花來給爸爸媽媽看的時候,家長會敷衍了事或者不予評論。這樣的舉動就會造成孩子認為“那些事情做不做看來都不是很重要”,久而久之,就會輕視學校的規範。

  2、適當的給予孩子鼓勵

  每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心頭肉,都希望能夠看到孩子是成功的。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驕傲使人落後”的觀念,就會不願意鼓勵孩子。家長以為這樣是教給孩子謙虛,但是往往這樣卻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是引起逆反心理(如何鼓勵孩子)。

  3、遵守給孩子的承諾

  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強,家長的很多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現在很多家長會盲目的答應孩子的要求,不考慮很多的實際情況,導致最後沒有辦法遵守承諾。這樣的行為就會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不信任,甚至是養成孩子說話不負責的習慣(父母要遵守承諾)。

  孩子在成長中缺乏生活的經驗,思想也並不成熟。所以為了給孩子順利正確的觀念,就需要尋找合適的方式去幫助孩子的成長,而不是“自以為是”的監督。

  二、有關家長教育孩子的原則

  1、安心拒絕

  如果孩子苦苦央求,嗚嗚抱怨,胡攪蠻纏,軟磨硬泡,總讓你禁不住心軟——“就這一次吧”,你的孩子就會斷定,當媽媽說“不”時,其實意味著“還有機會”。然而請記住,以長遠的眼光看來,妥協是有害的。一旦說了“不”,就一定要堅持。

  如果孩子求你買一件你不想給他的東西,譬如含暴力的電腦遊戲,或者晚飯前吃的糖塊,你得說“不”,然後解釋為何拒絕他。一旦你給出瞭解釋,就別再討價還價,談判協商,甚至放棄剛才的主張。你要做的只不過是設下規則。你要傳達給孩子的資訊是——你是家長,有些事情你說了算。

  2、選擇措辭

  “公平”和“信用”這類詞對孩子很管用,我們可以好好利用這一點。例如,當6歲的兒子堅決不肯清理桌子時,你可以說:“大家都為打掃房間出了力,你不幹了你那份活兒,不公平。”或者提前警告,對你5歲的女兒說:“你打算啥時候把玩具收好啊?”如果她說晚飯後會做,卻沒有執行,你可以直截了當地指出:“你沒守信用!說好了要做的,現在要說到做到。”

  另一個巧點子就是表示驚訝。當孩子胡鬧時,父母往往會說:“又來了”或者“你老改不了!”然而更好的方式是表現出不解和驚訝——儘管這可能需要奧斯卡明星級的演技。你可以說“你最近表現好多了,我可真沒想到你會打小朋友!我知道你喜歡小明,你心裡肯定不想這麼做的。”

  國外教育孩子的方法介紹

  一、如何借鑑國外的教育

  外國父母和中國父母在教育上有著很大的不同,雖然中國父母現在也逐漸推行民主教育和自由教育,但是他們還是會被父母愛孩子是天性的說法所累,有的時候看見孩子遇到困難忍不住上前幫助,而外國父母更為推崇讓孩子自由成長,鼓勵孩子個性釋放,在一個自由的國度裡規範道德,他們也有著對孩子的懲罰以及教育,只是他們會更加鮮活。

  1、做錯事情就要受罰

  孩子從小就要有責任感,即使是無意間犯下的錯誤,如果給他人造成了困擾就一定要道歉同時承擔責任,假如孩子不小心將玻璃打碎了,外國父母也會教育他這是他的錯,不能夠逃避勇於承擔賠償的責任。

  2、跟孩子溝通

  不可不教而罰,孩子跟成人是一樣的,他們也不喜歡無緣無故的責罰,如果家長要教育他們的時候,要告知孩子錯誤的地方,在教育的時候具有針對性,而不是在教育的'時候順便再回本溯源,將孩子曾經所犯的一些錯誤又拿出來說教,這會讓孩子感到很委屈並且很不耐煩。溝通一直都是基礎,外國父母非常看重和孩子的日常交流。

  3、不要將一件事情抓住不放

  事情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 不要時不時再拿出來教育孩子,還會讓一個家庭整天充滿著怨憤的氣息,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4、言出必行

  不能夠因為孩子還小就忽悠他們,認為孩子很好騙,其實不然,家長在孩子面前要有一個重承諾的形象,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如果總是說大話或是說話不算數,對孩子會有不好的影響。

  總結:教育要取長補短,沒有生來完美的父母,都是從點滴間積累,從生活中延展,我們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照顧,那就從現在開始,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質,瞭解更多科學的教育方法。

  二、教育孩子的有關誤區

  誤區1:“迷信”智力測試

  智力測驗只能瞭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據這個分數而貼上“笨孩子的標籤”,那麼就會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對這些孩子的成長髮展造成傷害。目前很多智力測驗已經落後於心理學的發展實際,只能測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長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測驗的分數低,就容易產生放棄心理,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從而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指導和幫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殺了他們在其他能力方面的發展。

  誤區2:“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學一件事情比別的孩子速度慢,到了一個新環境很長時間不適應等,這些行為都容易被家長和老師認為是“笨孩子”的表現。孩子學習或做事的速度慢,這些都是適應性低的表現,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孩子的能力不行,只是這類孩子的一種行為方式。

  “慢孩子”可能學一首詩的速度比較慢,但他們一般相應地會記得比較牢、比較久,這是他們學習事物的一種習慣方式。建議家長讓孩子學會控制節奏,慢慢去想慢慢做一些事情,這個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怎麼去控制他的行為和一些語言的節奏。

  家長控制自我情緒冷靜教育孩子的方法

  “這裡是半杯水,不同的人看到這半杯水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人會說:渴死了!怎麼只剩半杯水?而有的人卻會說:渴死了,還好,還有半杯水。”為什麼人的情緒差異會如此之大?老師指出:這是想法控制了我們的情緒。當遇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會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合理的想法使我們產生積極情緒,而不合理的想法則會導致消極情緒。生活中家長如果時常出現消極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一、控制好自我情緒是做到“零吼叫”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第一招:審視自己的情緒狀態,莫讓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當家長自身的情緒狀態並不好的時候可以先花一點時間調整下自己的情緒,等到情緒穩定時再和孩子們溝通。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們還小就以為他們“讀”不出家長的情緒,其實孩子們十分敏感。

  第二招:為孩子創造空間,尊重孩子的隱私,重視他們的觀點。在這裡林少恵老師著重強調給孩子空間不僅僅是給孩子一個單獨的寢室,給孩子們留下寬鬆的心理活動空間才是真正尊重孩子隱私。試問各位家長們在進孩子寢室的時候敲過門說“我可以進來嗎”?

  第三招:無論孩子的學習怎麼樣,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愛他/她的。應試教育不僅僅是孩子們的負擔,而且牽動著家長們的心。儘管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切,但是不要讓孩子們每一次成績的好壞成為家庭關係的晴雨表。

  第四招:為孩子取得的每一點進步而喝彩。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有的在家長們看來不值一提,或者家長根本沒有關注到。這十分挫傷孩子們再接再厲的積極性。要體會到孩子們在取得進步過程中的艱辛,當然更需要關注到孩子們的進步。

  第五招:制定家規,事前就與孩子約法三章。所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律性的時候,家長們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與孩子“約法三章”是許多成功家庭所走過的路。

  二、與此同時,家長應注意的是:

  第一、“零吼叫”不是放任不管。

  第二、警惕因為“有求必應”和“不忍心”等而強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第三、說到就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