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精選20篇)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

  不知不覺中一個豐富多彩的活動結束了,我們會積累一些相應的經驗,可以把這些感想記錄在活動總結。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精選20篇)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

  為更深入瞭解學生學習情況和生活情況,增進學校與家庭、老師與家長的聯絡,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合力。高一年級1部全體教師不畏酷暑上門走訪學生,讓學生不在學校也能感受到學校給予的關愛,在假期也能走進孩子的世界,切實促進學生成長。

  在這個長達兩個月的炎炎夏日,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是學校和家長共同關心的問題。各位教師透過家訪瞭解不同學生在家的學習時間、學習計劃、學習環境等。在假期如何合理的安排時間做到勞逸結合,實現彎道超車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議,例如合理安排時間複習上學期所學、學會取捨、突破重點題型、有效預習下學期新課內容等。

  學生的培養和塑造離不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方面。其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我們在家訪時提出“多陪伴、多鼓勵、多關愛”等建議,整合家長力量,共同為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走進千家萬戶,關愛萬千心靈”家訪是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的一座愛的橋樑!家校相連,攜手共育,家訪不僅落實了國家的雙減政策,也溫暖了二中的學子和家長,增強了家校之間的溝通。家訪一直在路上,永不止步。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2

  七月,正是酷暑,在這烈日炎炎的盛夏時節,我們的萬師訪萬家活動如期而至。為了進一步落實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為了近距離了解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態,我和我的同事們開始奔向各個孩子的家庭。

  他們在家裡時是什麼樣子的?是否合理地安排了自己在暑期的學習和娛樂時間?他們的家庭情況如何,有沒有困難?他們的家庭氛圍如何?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又如何?我想要知道的關於孩子的事情太多了,原本打算小坐一會兒就走,結果聊著聊著,不知不覺地,就聊了很久。深入到孩子的家中,聆聽著家長的話語,感受著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期望,作為老師,明顯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我們的工作,也寄託著無數家庭的期望,更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成長。

  家訪,既可以讓我們更瞭解自己的學生,也可以讓父母更瞭解自己孩子。家訪,是家校間交流的重要渠道,無論對於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它都助益良多。因而,我無比珍惜每一次家訪。儘管有的孩子住在四五十公里外的鄉村,我都會盡可能地走進每一個家庭,去聆聽家長和孩子的心聲。

  他們選擇了我,所以我不想辜負他們。只願他們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3

  7月19日高一年級Ⅰ部四位班主任商量著,一同前往南線住校同學家中家訪。真是天空作美,一路上都是陰天,滿眼都是綠色,各地鄉鎮新農村建設如畫卷一般在我們眼前展開,令大家不禁感慨我們生在了一個最好的時代。雖然路途遙遠,但是我們的心情卻很是舒暢,很期待看到我們的學生在家中是什麼樣子,學習情況如何,以及他們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具體的家庭。

  我們最近的是到達了高豐鎮,最遠到達了南義和德安的邊界,來回將近兩百公里。我們的這些住校生絕大多數都是由爺爺或者奶奶在家裡看管,父母常年在外務工,透過家訪,我們看到了孩子在家裡的具體情況,並且也給孩子們佈置了一些暑期的具體學習任務。雖然面對的學生是高中生,但他們仍然缺乏高度的自律和安全意識,因此我們也把防溺水的相關要求傳達給了給每一個學生以及相關家庭責任人。

  作為聯絡學校和家庭的一座橋樑,家訪就像是一場場遇見,遇見不完美的學生,他們有的有目標但缺乏行動力,他們有的沒有目標但真實善良;遇見不完美的家長,他們有的不瞭解孩子的現狀,對孩子提出了過高的要求,他們有的清楚孩子的現狀,但欠缺與孩子溝通的技巧;更有不完美的老師,在教書育人上還需不斷提高。正是因為有種種的不完美,促使學生、家長、老師的三方共處一室,促膝而談,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家校的教育同盟,在彼此的遇見中成為更好的自己,共同尋求更好的適合我們學生的教育方法,助力我們的學生在成長的路途上全面發展,成為建設國家的有用人才。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4

  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作為聯絡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透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狀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推薦,不僅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援,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透過家訪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到達的效果。應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裡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所以這登門家訪的傳統不能去。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樑。老寫的親字,也說明一個道理:人要常見面才會親。所以家訪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到心應手。

  對於家訪的物件是後進生,我覺得後進生因為一些不突出的優點而受到老師的稱讚時會很高興,老師能夠和家長一齊從點滴的進步談起,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用優點去克服缺點。所以在家訪時我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簡單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每次家訪都會讓我受益匪淺,和學生家長相互瞭解狀況,交流各方面的資訊,溝通感情,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狀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並且同學生家長共同研究,在教育學生的資料和方法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用心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5

  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透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援,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在這次“百校千師訪萬家”活動中,我校教師深入學生家中進行家訪和政策宣傳,感受頗深。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感到很溫暖,很多學生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著自己。

  在家訪中,我們老師瞭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

  通過幾天的家訪工作,我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們更需要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

  家訪雖然耗時耗力,真沒微信、電話來得方便快捷。但,最樸素的方法往往具有最強大的力量!因為人心向善,家校本是一家!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6

  家訪,是幼兒園與家長共同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橋樑,可以讓每一位小朋友在家也能享受到與在幼兒園同樣的關愛。作為一名新入職的幼兒教師,得知要家訪時,我的內心充滿了激動與緊張。激動是我有了與幼兒和家長溝通的機會,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鍛鍊;緊張是家訪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成功的家訪能夠讓家長更信任老師,小朋友更喜歡老師;失敗的家訪會讓家長對老師產生誤解,讓小朋友對老師敬而遠之。

  因此,在家訪之前我做了充足的準備。首先,明確家訪的目的,對被家訪的小朋友要有充分的瞭解,切莫讓家長認為家訪只是一個表面的形式而已。另外,要有充足的思想準備,在家訪的過程中談什麼?怎麼談?在思考過後我確定了家訪物件:XX小朋友。

  五歲的XX,是一個特別文靜、聰明的小女孩。從開學至今,她給我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說話流利、思維敏捷,不管是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亦或是戶外遊戲活動中,她永遠是一個能夠充分展現自我的小女生。比如:在自主遊戲中擔任組長,帶領組員進行積木搭建;在美工區教同伴繪畫小公主;在新學堂歌曲表演中,帶領小朋友學習動作律動。

  當我和XX媽媽在微信上取得聯絡,我意外的收到了一條語音:“嶽嶽老師,你什麼時候來我家呀”?當聽到了語音內容是她奶聲奶氣、甜甜的聲音時,頓時心裡感到特別溫暖。

  在家訪中,我瞭解到XX還有一個在讀高二的哥哥,爸爸平常在外工作,家裡的生活起居都是由媽媽一人照顧。由於工作的原因,媽媽每天需要早起,XX也是早早起床,從來不賴床,甚至比媽媽都起得早,這也讓孩子養成了早睡早起、堅持午休的良好作息習慣。我知道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媽媽每天的堅持與陪伴,還詢問了一些孩子在家的學習習慣,XX媽媽告訴我說:“孩子快上一年級了,要提前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在家中我會張貼幼兒識字圖卡,提高孩子的識字儲存量;每天下午放學回家,先讓孩子完成今天所學內容的打卡;每天晚上抽時間來陪孩子一起玩玩具,利用親子時光談談孩子在園發生的趣事;週末帶孩子去戶外玩耍,讓她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最重要的是從小班開始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場所、固定的時間,讓她坐下看書或遊戲,保持專注。”XX媽媽的做法給人傳遞出了一種愛與溫暖。就像柏拉圖說的那樣:“教育非他,乃是心靈的轉向。”父母都能用愛與陪伴溫暖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那抹溫柔的底色。畢竟,家庭教育才是教育之根本。

  透過家訪,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了共鳴,更大領域地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敬與認同,也使得自己感受到教師工作的神聖與責任,激發了工作熱情。家訪不僅僅給我積累了可貴的經驗,也給小朋友帶來滿心的歡樂。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責無旁貸、義無反顧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用愛去呵護,用心去感悟,讓愛浸潤每一位孩子的心。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7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聯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在詩人的筆下夏天是明媚、熱情的、生命最燦爛的季節,他們的眼中滿是夏天的美景。但作為一名教育人,我們的眼中和心裡更多的是學生的安全。

  每年進入5月,學校都會加強對學生“防溺水”的教育,定期開展“防溺水”的主題班會。儘管平時在學校對學生的宣傳教育頻率很高,但是進入6月以後多媒體上還是傳來了多起中小學生溺水的新聞,築牢學生防護網的任務還是很艱鉅。為了全面加強家校溝通,讓家長更進一步加強對孩子暑假期間對孩子的安全監管意識與責任擔當,學校在6月底啟動了防溺水專題的家訪活動。要求在7月10日前對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進行一次防溺水家訪。

  實話說,接到這個任務時我心裡想到的是“怎麼辦?一個班64個學生,現在是期末複習階段,我們的教學任務還很多,每天要批改的作業很多,這麼多學生該怎樣做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完成家訪工作呢?但我是一名黨員,怎麼能被困難嚇到?任務再重,時間再緊,我也得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我快速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利用休息時間把班上的學生進行規劃,按緊迫性把10名留守兒童的家訪定為第一批,其他同學按小區和與學校距離的遠近進行家訪。中午午休的時間就去學校附近的小區家訪,晚上吃完晚飯後就去離學校遠的小區進行家訪。

  在實施家訪計劃之初,我心裡很忐忑,害怕家長不願意接受家訪,也害怕萬一自己與家長溝通不好發生分歧,不能很好的解決,事實證明我所有的擔心都是多慮了。記得我7月1日去唐晨灝家家訪,為了多走幾家,下午放學後我送完路隊拿著家訪資料就開始家訪了,他家是在比較舊的小區樓牌號已經掉落了,因為是晚飯時間小區裡沒什麼人,我給晨灝的爺爺打電話說明自己的來意,知道我沒找到他家的地址就來到樓下接我,後來我和他上樓才知道他家是住在7樓。去了他家他又是拿乾果又是洗水果,還問我是不是還沒有吃飯,要我在他家吃晚飯,我騙他說已經在學校食堂吃過吧,他才沒再張羅。我在他家給他認真地宣講了預防孩子溺水的對孩子的要求及對家長的要求,他非常認真地傾聽並表示一定會按照要求對孩子進行監管並戴上老花鏡認真地在《防溺水家訪記載表》上寫下“一定在假期對孩子做好安全監管”的意見。

  我要離開他家時,他與我握手並笑著對我說:“謝謝何老師對孩子這麼關心,謝謝你們對孩子的安全這麼關注。你們辛苦了!”雖然只是簡單的感謝卻讓體會到了家長對老師為學生安全做實事的認可。

  後面的時間我又按計劃去了留守兒童唐振翔、胡揚傑、曹駿騏等學生的家裡,雖然他們都是和老人一起生活,但不管到誰家去家訪家長對我的到來都非常的熱情,他們也和唐晨灝的爺爺一樣對我的家訪充滿了感謝,我想在他們心裡老師能去為孩子的安全去家訪,那就是非常關心孩子非常重視孩子的表現。

  7月8日學校又開展了“防溺水大家訪”的家訪活動,這一次我們在村委會的大力支援下在學校周邊的村委進行了“防溺水”知識大宣講。這一次的活動建立了村民對未成年人防溺水全民參與的意識,對村裡的未成年人形成了一個範圍更大的安全屏障。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8

  為了全面加強家校溝通,築牢學生安全防護網,XX三中於6月底啟動了“防溺水·大家訪”專題活動,走進學生家裡,開展安全教育,督促家長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監管,為學生的安全保駕護航。

  20XX年6月29日,下午完成課後服務已經5:50,把孩子們安全送出西門近6:00了。學生放學,教師的關懷不放假。早早的就把班上的學生進行了規劃,按照緊迫性將班上4個特殊孩子設定為第一批家訪物件。一大早就提前預約了家長,約了鄧老師一起,利用下午放學後的休息時間進行防溺水大家訪。

  這4個孩子中,蔣同學和衚衕學這兩個孩子是留守兒童,由爺爺、奶奶照顧生活起居,代為管教。他們平時缺少父母的關懷,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平時學校的教育工作展開很難;另一個女孩子——黃同學,她平時放學後常不按時回家,家長很是擔心,或發信息或打電話詢問老師孩子情況;還有一個最特殊的孩子——陳同學,雖說他不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也在XX本地,但該同學與留守兒童沒有兩樣。爸爸是裝修工人,常在外給人裝修,無法照顧孩子生活,學習上也無法關注,媽媽則在一家“月子公司”上班,常24小時不在家,孩子的安全、學習更沒有辦法關注。帶著沉重的心情,邁著急促的步伐,拿著班主任工作手冊和防溺水家訪記錄卡、防溺水宣傳掛圖,我們走進了孩子們的家裡。

  首先來到的是留守兒童——蔣同學家。遠遠地就看見蔣奶奶站在門口朝我們招手,聽到那熱情洋溢的聲音:“老師你們來了呀,快請屋裡坐。聽說你們要來家訪,我特意放下手中的事情,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早早就等待老師的到來。現在下班了,你們還要一家一家去家訪,真的是太辛苦了。這麼多的孩子都要你們管理,夠你們辛苦的了。”奶奶一邊招呼我們坐,一邊為我們端上熱茶,遞上水果,消除了我們此刻的疲累,溫暖著我們的心。

  我和鄧老師認真地給她傳授了防溺水等安全知識和技能,宣講了安全的重要性,蔣奶奶很認真地傾聽並在“防溺水家訪記錄卡”的意見欄內寫下:一定配合老師做好對孩子的安全監管。臨走,奶奶極力挽留我們,嘴裡一個勁地向我們道謝。“感謝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對孩子安全的關注。”家訪雖是件苦差事,但能得到家長的理解和認可,我們感到很欣慰。

  接著我們又按計劃走訪了另外兩個同學家,最後走訪的是陳同學家。此時,時間將近7:30,敲門進去,只有振宇一個人在家,屋內冷飯冷菜擺桌上,問他吃飯了嗎?一向不善言辭的他看著我們,只是搖著頭。孩子的生活、學習無人監管,家庭教育缺失,難怪這孩子性格內向,心理懶散、行為放縱、學習也總跟不上。本打算這次要好好與他家長聊聊的,結果之前約好的人卻不在,電話也聯絡不上。我們理解:社會生存壓力大,一個家庭的生計確實很重要,大部分家長都是忙碌的,家長忙於生計,顧不上孩子,家庭教育問題跟不上,孩子放養、散養,這樣的孩子心理、生理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作為教師的我們只能對孩子多一分關心,多一份鼓勵!

  天色漸晚,走出振宇家已是晚上8點多了,這次家訪感慨、收穫頗多,讓我最是難忘。家長們那一陣陣笑聲,一句句感謝,一幕幕認真的互動場景;家長對老師的那份信任,那份發自內心的渴求與敬意讓我們感動不已!

  今後,我們將繼續做好家訪工作,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教育和努力下,在家長的督促下,孩子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9

  “老師,去我家家訪。”

  “老師,去我家。”

  “我家,去我家,老師。”……

  6月30日上午,當我跟學生說今天下午放學後,我想去家住附近的學生家裡家訪時,學生熱情地發出了邀約。剛開始,我還擔心著這群孩子會抗拒我的家訪,沒想到我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誰家是住在學校周圍的?因為晚上7點,老師還有一個慶祝建黨100週年的朗誦活動,所以不能走太遠,這次就去離學校近的同學家吧。”我說。

  “老師,我家就住在學校南門對面。”

  “老師,我家住在黃蓮村,過了對面馬路就到了。”

  住在黃蓮村的幾個孩子紛紛報名。根據孩子的報名情況以及家庭住址、家庭情況,我確立了首訪名單,並叮囑他們中午回去告訴家長老師家訪的事。

  “叮鈴鈴……”下午放學的鈴聲響起來了,我拿好家訪單,防溺水宣傳單,便向教室走去,準備與同學們順利會師。帶著孩子們排隊下樓梯後才發現下雨了。

  “這天一點都不給力啊,知道我要去家訪就下雨了,是要阻止我嗎?”我嘟囔了一句。

  “老師,沒事,下點小雨涼快。”班上的紀律委員彭同學害怕我真的取消此次家訪,急忙安慰我。哈哈……好暖心。“恩,涼快。走,一切照常進行。你們上午已經告知家長此事,所以我必須要言而有信。”

  與孩子們一路走一路聊,不知不覺就到了文同學家。剛上樓梯,就碰到了出門下樓迎接的文爸爸。進了家門,文媽媽便端著水果迎了出來。原來聽說我要來家訪,要上班的文爸爸和文媽媽都特意請了假,這倒弄得我有點不好意思了。

  時間緊,坐定後,我便直奔主題,跟他們講了此次家訪的主要目的——防溺水。“自夏日以來,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溺水主題活動,比如:召開防溺水主題班會,致家長的一封信,防溺水知識競賽,防溺水知識測試,觀看防溺水影片等,每日放學也會跟孩子們強調防溺水六不準。作為家長,在假期中也應該起到監管作用,掌握孩子的去向,做到每日提醒。”絮絮叨叨強調了一番,做好家訪記錄卡後,與家長又聊了一下孩子在校情況以及可以利用暑假提升的地方。待我起身準備去下一家家訪時,文爸爸和文媽媽說著感謝的話語。那一句“老師,謝謝,您辛苦了!”讓我感受到了陣陣暖意。家訪是和諧的。

  出了門,過了十字路口往前走一段路,便到了彭同學家。原以為此次家訪只能碰到他爺爺奶奶,沒想到的是彭同學的爸爸也在家,用彭同學的話說,這可是很難得啊。我緊緊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將此次家訪的內容一一傳達給彭家長。一旁的奶奶忙得不亦樂乎,臨走時還非得往我手上塞上一串葡萄,不要都不行的那種。家訪是熱情的。

  跟著不善言辭的蔣同學的七拐八繞後到了他家,本要出攤的媽媽也是特意休了攤在家等著。等來到第四家時,時間已經是6點15分了,一番交談後時間已經到了6點40分,得知我還要趕著去參加誦讀活動,龍同學的爺爺說送我去學校。儘管我一再拒絕,但是龍爺爺說他剛好要出去一趟有點事要辦,順路。其實,我知道龍家爺爺這麼說是為了寬慰我。“只要有心,再遠的路,都是順路。”龍爺爺大抵就是這樣的。

  短短的兩個小時,寥寥四家,感觸頗深。四個孩子,四個家庭,每個家庭的情況各有不同,每個孩子也是各異,但是對於老師的家訪,家長們都是熱情的!孩子們是高興的!這一次的家訪,讓我更深入地瞭解孩子及孩子背後的家庭情況。在往後的教學中,我將更關注孩子們,用更多的愛去澆灌他們。在“萬師訪萬家”的愛的傳播路上,我將與“愛”一起走進更多家庭,走進更多孩子的心靈。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0

  伴隨著“課內比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外訪萬家”的活動也緊鑼密鼓的在我校展開了。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它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達到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它作為維繫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樑,透過家訪,可以保證學校“兩條腿”平衡走路,促使學生健康發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過程中要充滿期待,如果把一份愛心放在家訪中,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培養一個學生是需要家長,老師,學生自己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和教育方法我們如何瞭解,這就需要家訪作為橋樑,進行溝通交流。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家長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同時還有對子女的殷切希望,詳細地瞭解了孩子的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學習環境、在家表現,並聽取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家長也透過家訪瞭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瞭解了班級的總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優勢和劣勢,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並透過與老師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近期透過對幾個留守兒童的家訪活動,讓我感受頗深。

  一、必須關注留守兒童問題。

  早在幾年之前“留守兒童”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就我們八年級來看,就有許多留守兒童,他們大多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他們在缺乏父母關愛的同時,又接收著老年人對他們的寵溺,這讓學生的心理更加放縱。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養成好動,不遵守紀律,打架鬧事,不愛學習的壞習慣,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他們的教育問題對我們教師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透過這次“訪萬家”活動對他們的走訪,讓我在教學以及管理班集體活動當中能夠摸清物件,對症下藥,並且能夠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使這些學生能夠轉變態度,真正融入到學校生活之中。

  二、學生需要家長、老師、學校共同督促。

  在家訪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要求老師對孩子進行嚴格教育管理。必須注重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有很多學生在班上學習成績每次只考了幾十分,屬於典型的學困生。而在家裡,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家長對他們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家訪過程中,很多家長對我說:“孩子回家後根本就不聽父母的話,只聽老師的話,老師一定要管得嚴一些。”他們把教育的責任與希望全部寄託到老師的身上。可憐天下父母心,讓家長放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但是,學生的成長是社會、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的結果,家長在這方面也應該多為孩子提出一些建議,更好的輔助學生的成長。比如我家訪中有的家長說到,學生學習任務太輕,學生平日不願意做課外的學習,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向家長明確指出,我們所指的“家長的配合”並不是指要家長再一次充當老師的角色,檢查作業並不一定要檢查學生作業的對錯,只需觀察學生是否認真的完成了作業,以便及時的瞭解學生學習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如果學生字跡潦草那必定是學習上出現了問題。

  三、重視家訪效果的反饋。

  在家訪後更要留心觀察學生變化,檢驗家訪的效果。家訪後加強對學生的督導,以鞏固家訪效果。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尤其是後進生的進步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必然有一個反覆的過程。家訪後,不能對學生不聞不問,不你呢個認為家訪完成就意味著完成了一項任務,這是不對的。可以說,這樣的家訪反映在學生身上的效果不會非常理想。家訪後,老師應及時對學生加以督導,這是家訪整個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因為家訪必定引起學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響,學生可能會因此而重振旗鼓決心改變缺點,也有可能再一段時間過後,被惰性影響,重複過往的錯誤,這樣就不能達到家訪的效果。

  四、構建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渠道。

  透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能夠第一時間瞭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訪的過程中,有些家長擔心住讀學生在校期間的吃住問題,擔心學生日常花銷問題。為此,我們同這些家長說明學校各方面情況及對學生的要求,與家長達成共識,給學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費標準。透過與家長的溝通,遏制了部分學生大手大腳亂花錢的壞習慣。

  我在走訪過程中,更加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在今後的教學中與學生溝通更加融洽。當然,家訪中也出現了各種值得反思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激勵了我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改進,不斷成長,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1

  近日新聞接連報道:7月7日山西永濟5名學生溺亡;7月10日,湖南湘潭5名學生溺亡;7月13日,河南駐馬店6名學生溺亡,湖南永州3姐弟一齊溺亡……短短三天,19名孩子相距溺亡,聽來十分痛心,這些資料的背後是無數家庭的支離破碎,無數親人的悲痛欲絕。進入暑期,全國多地相繼發生青少年溺水事件,防範於未然,孩子的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社會各界應共同行動起來,把溺水事件降到最低點。

  我校按照上級要求,在學期的最後一週開展了大家訪活動。我剛收到這份特殊的“工作”任務,心頭馬上湧現的是我班的留守兒童或特殊家庭子女的假期安全監管問題。他們都還只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平常在校雖然經常講防溺水等安全,還經常性召開主題班會,同時也經常和家長溝通交流,但是孩子畢竟還是孩子,安全意識薄弱,放假了還是得家長監管到位。於是我便藉著這個機會親自跑到每個家長家瞭解一番,把安全常識送到家,重點宣傳防溺水安全。

  我的家訪第一站是唐同學家。這孩子乖巧懂事,在學校從不惹事,學習上主動自覺,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孩子。但是上天卻給了他一個不健全的家——爸媽從小離異,媽媽不在身邊,而爸爸為了生計也常年在外工作,因此享受不了父愛和母愛,他們一直是跟著奶奶生活,奶奶是個文盲,只能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走進唐同學家裡,當時阿姨正在做飯,聽到老師來了忙停下手裡的活給我們端茶倒水切西瓜,非常熱情。阿姨告訴我剛好這幾天他媽媽回來了,聽說老師要來家訪正在外面往回趕,估計還要五分鐘就到了,我們讓阿姨先去煮菜,我們自己會招呼好自己的。我們和孩子聊了一會兒,我問:“你還記得什麼是六不一會嗎?”他馬上信心十足的告訴我還記得,於是立馬背了起來“防溺水六不一會內容是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或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我給他豎了個大拇指並輕輕摸了下他的腦袋。我和周老師指導孩子媽媽簽署了防溺水家訪卡,再次強調防溺水安全的六不一會,保障孩子的假期安全並共同拍照留念。

  晚上我去了我的家訪第二站王同學家。這個孩子的成績一向都很好,次次單元測試都是九十分以上,但是期中考試之後成績直線下滑,我感覺到了他的學習不在狀態,作業也沒以前認真積極了。和他媽媽微信聊天詢問原因,媽媽是欲言又止,我也不好打破砂鍋問到底,尊重家長的意願吧,畢竟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這次我安排到他家家訪,和這位年輕的媽媽聊天可能會解開謎團,尋找到孩子退步的真正原因,從而對症下藥,找回孩子的學習自信。隆隆媽媽是晚上八點鐘才下班回家,所以我們約定晚上八點半去她家。晚飯後還有兩三個小時,趁這空閒時間我把附近幾個朋友家也訪完了時間差不多到她下班。遇到孩子的媽媽,我在簡單的介紹完我此次家訪的目的,宣傳防溺水等假期安全事項並簽署了防溺水家訪卡,最後我們一起拍照留念。整個家訪的過程非常愉快,在我們的聊天中隆隆媽媽主動敞開了心扉,她告訴我自從孩子家裡出了點變故後小孩的情緒就不穩定了,加上對爸爸的思念學習上就沒心思了。媽媽因為家庭沒有了收入自己也不得不參加工作,而臨武這個小縣城大部分的工作要不就是工資低要不就做不來,所以她選擇了進廠打工,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只休息兩天的高強度的工作,只為了能留在孩子身邊隆隆媽媽覺得自己累點值得。但是孩子不理解,孩子認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沒有了爸媽的陪伴,一時無法接受。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家訪完這家我的心很沉重,我很同情隆隆媽媽,也很同情隆隆的遭遇,在這麼幼小的心靈裡刻下了如此深的疤痕。作為老師的我將會盡全力幫助他,從那天起我對他關注的眼神更多了,給他以愛的溫暖,學習上利用閒暇之餘給他輔導一下功課,儘量重拾他對學習的信心。相信以後他仍然是我心目中的優生。

  第二天晚上,我又對我們班另外一個特殊學生進行了家訪——衚衕學家。剛進到他家,這孩子就主動幫我們倒水,他外婆從冰箱裡拿出一些水果來,我招呼老人家坐下不用那麼客氣,於是我們一起坐下聊了起來。在聊天當中我反覆強調要關注孩子的安全,不能讓孩子單獨出去玩水,出門要告知去哪,什麼時候回來,和誰出去等等,然後和老人家簽署了防溺水家訪卡並一起拍照。

  孩子從小由外婆一手帶大,老家住在偏僻貧困的小山村裡,生活條件十分困苦。爸爸因為身體殘疾行動不便,靠著點微薄的低保勉強過日子,對孩子無暇顧及;孩子的媽媽患有精神二級殘疾,發起病來誰都不認識,連自己親生兒子也打。外婆指了孩子臉上的那條痕跡就是之前被他媽媽打的,老人表示這可憐的孩子,怎麼可能讓他媽媽單獨撫養他。所以照顧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外婆身上。

  外婆是個樂觀派的老人家,生活的重任沒有把她打倒,無論任何困難都積極面對,孩子父親沒能力管孩子就自己管起來,女兒發瘋時就不讓女兒出門不讓孩子接觸他媽媽,只有女兒穩定的時候才讓她去接孩子放學,家裡沒錢就自己打雙份工……外婆表示,無論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苦了孩子。生活給人們關閉一扇門的同時肯定會開啟一扇窗,實踐證明,外婆的付出是值得的,這孩子非常懂事,他每天放學回家都主動完成作業,還幫助外婆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生活上也是十分的節儉,從不向外婆要一分學習之外的錢。這讓老人家感到很欣慰。此次家訪孩子和外婆教會了我,既然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要去努力去適應它去改變它,做自己生活的強者。

  週六,我去了我最感謝的家委會會長家進行防溺水家訪。她所有的孩子都跑到一樓來接我們,孩子們聽說老師要來我家都感到非常新鮮。從她對我們班盧同學的重視度來看,這個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絕對不是放養型。在上學期間她經常問我的一句話是“鄺老師,最近有沒有什麼要幫忙的,有就儘管吩咐”,好溫馨的一句話。上個學期開學期間,婷婷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了下來把腳扭傷了,腳腫了一個多月,但是婷婷卻向我說我對不起暫時不能幫我的忙,我建議她好好養傷,把工作放一放,孩子也給他們爺爺奶奶打理,我學校的事我可以搞定。剛接手這個班級一年,我剛提出組建家委會,她第一個加入,並且在群裡積極發言,為我們準備各式各樣精美的獎品給來日常獎勵;學校大課間要舉行跳繩練習,就為我們班每位同學都買好一條跳繩分發下去;剛開始孩子們不會值日我要每個孩子盯著他們掃地並指導他們,於是下午放學的時候就會看到她在教室指導孩子們掃地;如何安排六一兒童節,我只出了一個總的方案,接下來的工作完全由家委會負責,而她就是我的總指揮;家長志願者更是積極報名參加……我很慶幸有這麼幾個優秀的家長委員。一直都說對孩子的教育是少而精,而在婷婷的身上卻體現了多且精的原則,對每個小孩的教育都很上心,上課期間認真的輔導孩子的學習,假期期間讓孩子學習各種本領,孩子的成長從不缺席,對待孩子的安全更是絲毫不怠慢,這不就是家長中的典範,老師心中的好家長嗎?最後,我還是要再一次強調假期的安全問題,與家長簽訂了防溺水家訪卡,愉快的家訪工作就結束了。

  連續幾天的家訪工作,大部分孩子都已家訪到位,在這幾天的家訪工作中,我見識到了許多認真負責的家長,也碰到了父母只顧打自己的牌不管孩子的學習的家長……還有幾個家長有事不能進行實地家訪的也已經透過電話、微信、影片等進行了更廣泛的家訪,更充分的瞭解了學生日常生活和社會環境,與家長共同探討幫助學生成長的方法。

  本次“萬師訪萬家”活動在教師和家長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既讓我們教師們感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熱情,又讓家長們瞭解到學校和老師們的良苦用心。家校合作育人,共同推進素質教育,發揮教育合力,給孩子共築一道安全網,給孩子創造一片成長的藍天。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2

  為了積極響應省教育廳關於“課外訪萬家”活動的號召,我深入到學生家庭與學生家長面對面溝能,耐心傾聽家長的心聲。透過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感觸很深。覺得學生的學習、品行與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學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1、進一步明確教師家訪的目的,是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家長明確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的同時,教師也透過與家長的交談,更進一步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透過走訪,可以讓學生感到老師的關心和感到老師更加親近中,老師走訪的感動會比單獨說教學生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2、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文化程度的家長對自己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但為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的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有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過於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上心,只是希望透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3、有些學生在校表現與家的表現通常有較大差異,有些留守學生缺乏家庭關愛、家庭溫暖、隔代教育扭曲了學生的成長。

  4、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總之,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家訪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透過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穫,決心在今後工作中繼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學校跨越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3

  新生家訪工作是我們一貫延續的工作,利用開學前對每位幼兒進行家訪。一方面是為了讓幼兒能很快地適應,認識我和x老師;另一方面是便於我們瞭解孩子的性格、興趣、身體有無特殊性質,及講述一些開學前的準備工作。在家訪中,我明顯感覺到家長對孩子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和信賴,並及時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共識,更大範圍的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重與認同,也使得我們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神聖與責任。

  我們第一個來到了xx寶寶的家,一踏進門,我就發現寶寶是一位活潑開朗的小女孩,不怕生,甚至還會主動和我們交流。在與她媽媽交流中得知:她很開朗,會自己獨立地吃飯、上廁所,但是她說要畫畫,媽媽同意讓她塗色,可沒塗兩下就要去搭積木,沒玩兩下又看電視,做事情沒有耐心。於是我建議她,在同意寶寶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講好要求,然後陪同一起,直至完成,多陪幾次就會養成習慣。或者還可以多講故事,讓寶寶可以靜下來。在買塗色書的時候先選擇一些塗色範圍小的,但逐漸增加,讓幼兒逐漸養成好習慣。讓家長明確幼兒的習慣養成很重要,而家庭是習慣養成的重要場所。

  緊接著我們又來到xx寶寶的家,一開門,我和x老師都沒看到寶寶,以為不在家。在媽媽的口中得知:寶寶在隔壁房間,她害怕、膽小,不願意過來。於是我和x老師走過去,為了緩解她的陌生感,我主動彎下腰,拿了一個玩具與她打招呼,但令我失望的是,她仍然不理睬我,趴在床上,都不願把頭抬起來。於是我請x老師和她交流一下,也不行,若是我們還呆在房間裡,她就要哭了。最後我們只好走去隔壁與她媽媽交流。原來,寶寶剛從老家過來,一直呆在父母身邊,都不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因此,我建議家長多帶幼兒出去走走,與周圍的孩子交往,多鼓勵幼兒說話、多與幼兒交流,儘可能提供一個敢說、想說、喜歡說的氛圍。讓家長明白,幼兒的性格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也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一個小男孩的家,一看到我們,他一下子變得怕生,躲在奶奶的身後,一句話也不說,我們主動和他打招呼,還算好,我還能聽到他輕聲地應答我,在與爸爸媽媽交談中得知:他不會自己吃飯,原因是孩子吃得很慢、又有時候發嗲,不願意自己吃,家長便覺得有些麻煩,還是餵給他吃。聽後我建議家長:要利用這一階段讓幼兒自己獨立地進餐,不要因為看著麻煩就不讓他自己吃,學習每一樣技能的時候,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熟能生巧”,只有自己不斷磨練才會成功。獨生子女的緣故,導致家長對孩子出現了包辦制度,讓家長知道孩子都是能幹的天使,只有經常地練習,只有家長真正放手讓孩子去做才能夠真正的讓孩子得到鍛鍊和進步。

  透過家訪,讓我和x老師對幼兒進行了初步的瞭解,也對幼兒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和家庭教育環境、以及他們在對待幼兒教育問題上所持的觀點等;還有透過家訪讓幼兒和家長儘早熟悉老師,初步建立師生間的感情。雖然短暫的家訪並不能夠完全改變孩子入園時的情緒,但我相信我秉承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設身處地的去理解和關心愛護幼兒、教育幼兒,一定能夠讓孩子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4

  教育工作,不是老師一個人的力量能夠獨立應對、獨立完成、獨立解決的。

  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如同一場久旱逢甘霖的及時雨,播撒在家校兩地。在校園的大力支援下,在家長的積極響應下,我邁進了這群與我朝夕相處的孩子們的家,進一步地走進了他們的心靈。

  傾情家訪:強烈的願望呼喚我

  雖然與學生接觸有近兩年的時間,但對學生的家庭還不夠熟悉,為了更好地瞭解他們,家訪就顯得尤為重要。想到那裡,一種力量、一份職責、一股動力,瀰漫在我的周圍,心中有個強烈的願望在呼喚我——傾情家訪!

  教師作為職業人,工作量很大,教學任務繁重;作為社會人,又有許多家務瑣事,將兩者安排妥當已經不容易,還要在休息時間去完成家訪工作的確是對我們教師的一項考驗。在加上學生家長大多白天空上班,晚上才回家,太早太晚去家訪都不太適宜,這樣我就將家訪最佳時間定在雙休日或者是下班後5:30—8:00。但我是“沙市一中人”,是戰鬥在教育第一線的忠實的實踐者,也是愛心的傳播者。“沙市一中人”開展“課外訪萬家”,我得大膽開步!

  在家訪前我做了超多的準備工作,其中最有效果的是我佈置學生完成的《家庭專案作業》。在那裡與大家分享。在這份《家庭專案作業》中,有以下六個方面資料。

  1、請你畫出由校園出發到你家的最新最近最清晰的地圖。並寫出簡潔的“家庭地圖線路說明”,要有小創意。

  2、對自己在沙市一中近兩年的學習做一個自我解剖。

  3、你的困惑是什麼?

  4、家庭對你的學習,生活,成長,請做一個評價。

  5、你想對你的爸爸媽媽說什麼?

  6、老師到你家去家訪,你有何感想?這樣,我根據這份第一手原始的資料,選出最急需家訪最可能取得效果的學生作為家訪物件。在校園的支援下,家長的期盼中踏上了我的家訪之路。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5

  本次家訪,作為聯絡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透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援,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5月16日至18日,我對初一10班高宇飛、鮮芸、朱家彤、苟炎雨、楊靜這5位學生進行了家訪工作。居住點比較分散,以前我們家訪工作主要是以班主任透過電話聯絡的手段,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絡,共同溝通和探討學生教育問題。如何做好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掌握學生情況,進行家庭與學校雙向管理,開展各項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透過這次家訪工作之後,本人對本班學生家庭情況,以及學生個人的一些基本情況有所瞭解。下面就談談本人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思想上要重視家訪。

  家訪是班主任密切與學生家長聯絡的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勤於家訪,善於家訪是班主任帶好班的訣竅之一。透過家訪,可以跟家長交流情況和交換意見,統一認識,這樣既幫助教師我們改進教育教學工作,又幫助家長改進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從而能形成教育合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緻、複雜的任務。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礎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人的科學。”透過家訪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兒童健康成長的關鍵。我們家訪方向的學生,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比較重視。雖然他們的素質比較低,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對孩子的學習都比較重視,對孩子的期望也比較高。

  二、家訪應有準備地進行。

  去家訪之前,我們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首先提前告訴了家長,叫家長和學生在家等待老師的到來。否則,學生家長不在家,白跑了一趟,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目的。第二,必須估計到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意想不到的情況,做好克服困難的心理準備。第三,應針對學生的情況具體分析,想要說什麼,最好在心裡有個提綱,到時一五一十,侃侃而談,從容不迫,有條有理,家長聽起來肯定認真,覺得老師工作細心,很負責任。在學校做了充分準備以後,我們個人要收集家訪學生的一些基本資訊,如家庭成員,在家家長情況,經濟來源,在校表現情況等等。

  三、選擇適當時機家訪。

  有利的時機是成功的重要保證。例如學生生病在家回不了學校、學生取得優秀成績、後進生有很大進步、學生生活遇到了困難、學生之間產生誤會,以及學生犯了嚴重錯誤時進行家訪效果是最好的。學生高宇飛,個性很要強,疲沓、缺乏男子漢氣質,同學關係和睦,不管男生,還是女生,都願意與他交朋友。平時的各科成績差,是老師眼中的學困生,但最近成績有些不穩定。在上次家訪中瞭解到父母不和這樣的情況。5月16日下午,跟家長談完後。家長聽了我們老師的一番話,認識到家庭氛圍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四、家訪要講究藝術性

  家訪時的談話最講究技巧,談話是指透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切交談來進行。首先要尊重學生。特別是那些有多種缺點且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從愛心出發,、不要以偏概全,一差皆差。應該從表揚其優點開始,開啟家訪局面,使家長體會到嚴是愛、松是害,不管不教要變壞;向家長彙報時要挖掘他們在學校的點滴的進步,不要當面告狀,不能把家訪當作告狀的機會,特別不能當著學生的面向家長數落學生,要告訴學生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改正了就是好學生。交談中儘量做到多鼓勵,少批評。當然鼓勵也要適可而止,避免使學生產生驕傲自滿,沾沾自喜的情緒,同樣也要指出其不足之處,提出教育建議,希望獲得家長的配合,這樣家訪的氣氛會比較融洽,家長比較容易接受,孩子也會消除恐懼心理,願意改正缺點,增強進步的信心。再次,家訪中的語氣要親切,不要語調生硬。家訪中偶爾會遇到極個別素質較低的家長。他們嬌慣子女,放任自流,甚至對老師蠻不講理。教師去家訪,首先是客人的身份,不可針尖對鋒芒,發生口角,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談話要言簡意賅,話不投機就適時告辭。

  五、家訪要遵守學生在場原則

  學生在場原則指的是家訪時讓學生在場,家長、老師、學生在一種溫和、平等、輕鬆的氣氛中“三方對話”,可以使學生愉快地接受教育,這樣既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信任,消除不必要的疑慮,同時也可以給學生講話的機會,有利於消除消極因素,保證意見的準確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實性。

  六、保證家訪教育的延續性。

  學生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校的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加強與家長的聯絡,多方掌握學生的動向是必不可少的,這就要求我們應該使家訪工作經常化,無論學生在校或放假在家,我們都可以透過電話、信件等方式經常與學生家庭保持聯絡,經常溝通,確保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

  總而言之,透過本次家訪活動,發現很多在校學生的不良的行為習慣現象,都與家庭教育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良好的家訪能夠解決很多問題,取得比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有利於師生關係的融洽,也能幫助教師改進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6

  近一個多月以來,我積極配合班主任老師積極參與高新區教育系統教師家訪活動,與老師們結伴,走入學生家庭,與學生家長,面對面溝通,耐心傾聽家長的心聲,感觸很多,收穫很多。

  首先,透過這次家訪,我進一步明確了教師家訪的目的是與學生家長面對面地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讓教師也透過與家長的交談,更進一步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使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透過走訪可以更全面地從多個角度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可以讓學生增強自信心,老師走訪的感受比單獨說教學收到的效果大得多。

  其次,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聲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過於溺愛。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些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會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導致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透過學校單方面教育來改變孩子。

  再者,有些學生在學校表現與在家的表現通常有較大的差異。比如單親家庭的學生缺乏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隔代教育阻礙了學生的成長,這些孩子需要我們教師傾注更多的心血和愛。

  透過家訪,我深深體會到:作為教師,要想更好地、更全面地瞭解自己的學生,知道學生在家時的學習情況、社會交往情況和在家的表現等,就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的家庭中去,深入瞭解學生的生活,深入瞭解他所生活的環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與重視;與家長很好地交流、溝通,瞭解家長對於學校、老師、子女的期望;同時,教師還應該把學生在校時的實際情況客觀、全面地向家長作一個說明,結合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與家長共同探討適合每個孩子發展的教育措施,幫助家長解決在育兒中的困惑,滿足家長的需要。這樣,也很容易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這種朋友式的關係為我們以後進行家校合作鋪設了一條溫馨的情感小路。

  千名教師訪萬戶,師生情誼傳萬家。課外訪萬家,走進孩子和家長的心田。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7

  家訪是加強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合力,感受學生業餘生活,走進學生心靈的一個十分有效的途徑。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所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

  連續兩個星期做了五次家訪,這次家訪的物件都是六年級的學生,雖然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一樣,家庭背景也不一樣,但是他們的家長對我的到來都非常的歡迎,從這些家長的身上我看到了他們對孩子學習的用心。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問到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從學生的家長回答中我發現大部分家長在孩子身上都是很用心的,但是孩子正處於叛逆期,也有孩子把家長的話當作耳邊風,這一點讓他們很無奈。

  此外我也瞭解到些孩子因為父母繁忙,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心理放縱,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影響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習慣。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學業成績而忽視或放鬆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紀律教育。家訪讓我感受頗深: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絡,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家訪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隨著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閱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型別。作為老師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第四,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幾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裡,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訪走出服務第一步。

  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因此,我建議家長要嚴格要求和愛的鼓勵相結合;對子女的學習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勞動教育並重,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勞動機會;協調好家庭成員內部的教育力量;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絡,及時瞭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並對症下藥;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著想。

  教育,本應帶給人希望,所以何不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讚賞,多一些積極的視野,多對學生說一句“你真棒!”,多對家長說一聲“您的孩子最近進步真大!”,或許這樣,我們能更看到更多生機勃勃的美景!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8

  近幾年來,我參加過多次家訪活動,走訪了許多學生家庭,不同的家訪感觸也不一樣。同樣的主題活動,傳遞著同一種情感,卻有著不同的收穫和體驗。今年的家訪活動讓我瞭解了農村孩子生活的另一面,與困難學生心靈的交流,更讓我明確了為人師者肩上的責任,作為一名老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要給學生傳遞愛心。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正是在農忙時節,我利用三天的假期走訪了十名學生家庭。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山鄉人,我原以為對自己的家鄉瞭解很深,煥然一新的集鎮面貌,四通八達的鄉村水泥路,一幢幢新蓋起的樓房,我看見的是家鄉的發展變化,家鄉富裕了。可是走進學生家庭,踏上偏僻的田間小路,步入村野田宅,才發現我對家鄉的瞭解還不深入,閉塞和貧困仍然是家鄉揮之不去的陰影。

  在我家訪的十個同學裡,幾乎有一半是沒有見到孩子的父母,他們都外出務工。學生都成了留守兒童。我印象最深的是班上的秦登輝。走進他家時,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一進門,就發現屋子裡黑乎乎的,只有畫面很昏暗的電視螢幕在牆角閃爍。這可能是他家唯一的電器。屋裡空空蕩蕩,再也找不出像樣的傢俱,幾把破舊的椅子擺在屋角。我輕聲叫了聲“秦登輝”。他才從電視畫面中回過神來,從屋子裡走出來。沒有見到家長,他爸爸的電話打不通。我從孩子口中得知:母親去世,父親外出打工供他上學,他說他從來不知道什麼時候父親可以回來,他唯一能跟父親聯絡的方式是當學校有事時,就去辦公室給他父親打個電話。父親在工地做雜工,沒有假期,也不能隨便請假。所以家訪,訪的是學生本人,就在這漆黑的屋子裡,我向學生了解了一些情況,孩子的答話總是吞吞吐吐的。由於孩子缺少了必要的教育,連請老師就坐和給客人泡茶這些簡單的禮節,孩子都不會。站著跟他聊了半天,我沒有詢問一句學習方面的情況,從他口中得知孩子很少和鄰居交往,每次放假,孩子回到漆黑的小屋,自己做飯,閒暇的時間就是看電視。家庭教育的缺失,讓我感到心酸。從他的話裡我知道沒有家長陪伴,小孩子一個人在家,他甚至都不跟鄰居接觸。遠親不如近鄰,他顯然不知道該怎麼請鄰居幫忙,我想聽到他說話的口氣,鄰居也不會願意幫——因為不知道基本的說話禮儀。我知道他膽小,可不知道他原來是不知道該跟誰說話,一個人孤獨慣了。我滿懷心酸地離開了他家。再回學校,同為母親的我,不再一味逼著他交作業——思想品德素質不能提高,學再多多沒用啊!我經常把他拉過來聊天,在聊天中跟他講些基礎的禮儀規則,漸漸的他不再反感,我能感覺到上我的課他的情緒都不一樣了,有點跟以前不一樣的刻意的認真。我覺得,那是他對我回饋的一份尊重。

  第二天下午5點多,走進羅何星家,接待我的是他的爺爺奶奶。從爺爺奶奶口中我知道了他父母離異多年,現在跟著常年在外打工的母親和繼父。他們基本管不到孩子,所以一直是爺爺奶奶在管。爺爺奶奶看到我非常高興,覺得老師很重視孩子。他們也告訴我,他們基本是沒什麼文化的,對孩子的學習完全幫不上忙,他們也挺著急,託老師多督促。可是在聊天過程中,我發現,原來孩子不愛學習,其實跟他爺爺奶奶關係比較大。爺爺奶奶老覺得孩子太苦了,所以對孩子有些溺愛。很多事情都由著孩子來,反而讓孩子養成了懶惰任性的性格。我瞭解之後,利用我也是一個同齡孩子母親的優勢,跟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家訪結束了,我並不因為完成了任務而欣喜, 反而心情更加沉重。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是守在下堡坪偏遠山區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卻只能解決溫飽,要生存,要發展,就必須出門務工。於是留守孩子們心靈上的空虛,家庭教育上的缺失便成了農村孩子們永遠的痛。作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個母親,我更看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擔。留守孩子的父母在外,我們就是孩子們的父母。在這個貧窮的山村,我們這些有愛心的教師才是孩子們未來的希望!我衷心希望愛能在留守孩子心間流淌!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19

  暑假剛開始,我們學校的全體老師就積極響應芙蓉區教育局的號召,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三聯三為在身邊”暑期家訪活動當中。我跟我班的數學老師熊老師結成一對,普訪大部分學生,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學生家庭、行為偏差的學生家庭、思想學業上有重大變化的學生家庭、學習困難的學生家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進行重點家訪,解決或者向上反映他們的困難。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們捧著一顆真誠的愛心而去,只為交流,不為吃喝,真正做到“捧心而來,去不帶草”。接下來,我把家訪的幾點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社會、學校和家庭的教育環境,在家訪過程中,我真誠地和家長學生進行交談,我首先了解的是學生的家庭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我發現,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家裡生活條件不一定很好,但學習環境卻很好,安靜的環境,良好的光線,整潔的書桌和書櫃,隨處可見的文化氛圍,對於他們來說,電腦必要但不是全部;而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同學家庭條件有好有差,但自己的房間裡的學習環境卻很不理想,除了桌椅就是床,桌子裡面凌亂不堪,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書籍,更談不上有書櫃了。

  我問他們的書本都在哪裡,他們的書籍都賣給廢品收購了,也沒添置什麼報紙和新書,現在上課的課本大多都在學校,整體環境毫無文化氛圍可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習是需要心情的,思考是需要習慣的,孩子只有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才能靜下心來,才談得上產生對學習的興趣。於是我對後者的家長提出了建議,改善孩子的學習環境,儘量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寬敞明亮的書桌,雜誌和報刊的訂閱,教輔書籍的採購,開卷有益,讓孩子養成閱讀和思考的習慣。

  其次,我中肯地對他們的學年總評成績做出了分析,在學習上有些什麼問題,好的好在哪方面,不足之處該如何改進。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我作為班主任就要善於捕捉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你透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裡頭的大金礦,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有這樣一句話:“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我向家長彙報時,先對孩子進行肯定,充分挖掘孩子在學校的點滴的進步,以及他們的優勢和特長,強調同學哪怕是不會做也沒有作弊現象的發生。然後我再和家長說,孩子既然是學生,我們就允許他們犯錯誤,犯了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改正。對於沒考好的同學,我說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首先態度一定要端正,我也相信他們在新的學年有好的表現,對於比較調皮的學生,可以讓他多參與校園的文體活動,如果他很喜歡說話,就讓他在班會課上運用演講和朗讀等形式因勢利導的把短處變為長處。我的一番話得到了家長和孩子的認同,並且孩子當著家長的面進行了承諾,從態度上我能看得出他不是在敷衍我。對家長說,職業教育注重揚長避短,很多孩子進入中專對對自己不夠自信,如果能發現他們的優勢和長處,給他們一個很好的舞臺空間來發揮,我相信這樣起到的效果會更顯著。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打鐵要趁熱,對於幾個調皮貪玩但其實比較聰明的孩子我在他們同意的情況下立刻給他們制定暑期的計劃,定計劃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然後用少的時間做多一些事情,提高辦事效率,我利用現有的學習和場地資源,我給他們分別規劃了個性的暑期安排,學習、遊戲和運動都不耽誤,對於這樣一個計劃,學生欣然接受了。臨走的時候,我要求家長多花點時間在孩子身上,多陪陪他們,另外讓家長們起到協助,配合與監督的作用。我和家長半開玩笑的說:“如果我不來家訪,可能他們兩個月的假期都泡在電腦網路遊戲上了。”家長說:“是的呀,深有同感啊,卻又對孩子無可奈何,還好現在鍾老師熊老師來了,我們的話他不聽,你們的話他是一定聽的。”在家訪後的幾天裡,我一一的對家長進行了電話反饋,透過家長檢查和了解同學們的完成情況。

  家訪給我上了一課,平時對我們來說,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四十分之一,而在家裡,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訪走出服務第一步!

  萬師訪萬家活動心得20

  “課外訪萬家”活動已進行一個月時間。我感愛深刻,覺得學生的學習、品行與學生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學生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進一步明確教師家訪的目的是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家長明確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的同時,教師也透過與家長的交談,更進一步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使教師 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透過教育更深刻多個角度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

  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文化程度的家長對自己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有些學生在校表現與家的表現通常有較大差異,有些學生缺乏家庭關愛、家庭溫暖、隔代教育扭曲了學生的成長。

  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總之,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家訪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透過這次“課外訪萬家”活動,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穫,決心在今後工作中繼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學校跨越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