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心得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心得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2篇),歡迎大家分享。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1

  初讀《憑什麼讓學生服你》,有一股震撼和醍醐灌頂的感覺,一如這三天的理論培訓學習,毫不誇張地說,這幾天,學到東西比大學三年學到的具有實踐價值的知識還要多還要豐富;一開始拿到培訓手冊,翻開推薦閱讀書目,150本書名歷歷在目,而我一眼看到《憑什麼讓學生服你》,心中感慨萬千。作為準老師的我,是不是已經清楚瞭解怎樣做好一名教師,當好班主任,讓學生服你?答案是不明確,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我開始閱讀了這本書。

  這是一本凝結了關老師30多年教育工作點點滴滴的感悟的書,一本寫給班主任的書。開篇就是關老師對如何當好班主任的總結,即腦、心、情;腦是用腦思考教育,老師要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來指引自己,透過不斷學習的途徑充實自己,思考教育孩子的方法;心是用心品味學生,老師要用心觀察和理解學生,對學生有真心,耐心,虛心,從而贏得學生的親近愛戴和敬愛,接受你,受你感化;情是老師用愛學生的一片真情,去調動發掘和影響學生可能被隱藏的情商,用老師的愛心換學生的真情,讓師生間的情緣成為開啟孩子心扉的催化劑,最終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讀到這裡,筆者已經被作者親身對教育的感悟及融入的真摯感情深深吸引並感動著,我繼續帶著學習的心態,巴不得自己像一隻海綿,鼓起溺水時渴望空氣的那股勁,不斷地吸收作者的智慧,日後在與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能融會貫通,受其啟發,運用得上本書的知識觀點。

  關老師的書不在於宏觀敘事,它的特點在於一個個小故事的敘述,一個個小問題的解決和一個個思想的撞擊和閃耀,正是這些特點構成了這本書很強的可讀性。製片人鄭瓊在談到紀錄片的時候提到:好的紀錄片很簡單,說人話,講故事。說人話是指你的觀點,講故事是你的溝通方式。好的書也是這樣,在故事中蘊含中蘊含思想、輕鬆,有趣又不乏深度,這才具有吸引力。

  整本書很有條理性,看完絕對印象深刻,對整體的框架,對某些小細節,筆者幾乎都可以如數家珍了,第一章教師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教育學生先教育自己,立人先立德;第二章平等,真誠與理解,讓學生信服,尋找正確的溝通方式,現獲得的認可再做進一步交流;第三章高明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折服,教育學生先要要明確有目的,經過成熟的思考,用學生合適易於接受的方法去引導,做到即使懲罰也不會怪老師,心服口服。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小故事是,在第一章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學生裡的一節,寫著這樣的一個案例:年輕的班主任楊洪傑遇到一個難題,他們班有個學生為集體去買獎品的時候腳踏車被盜,而家長表示家庭不富裕。這時候該怎麼辦?賠賠還是不賠?關承華老師提醒楊老師,首先,不能用賠這種說法,因為誰都不是直接負責人;其次,作為班主任自己要先掏出一點錢,然後在班裡號召大家:某某同學為班級體做好事的時候把車丟了,他家裡經濟比較困難,大家用自己的零花錢幫他一把,獻出一片愛心,首先我先捐出第一筆錢。最後班裡同學紛紛伸出友愛之手,最後將200元送到那名學生的手裡。我很贊成關老師的建議和做法,這是成熟的,有思考的高明的教育方法,不僅幫助那學生跨過個小坎,讓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班集體是一個整體,大家要齊心協力,我們都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同時也樹立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高大的想象,讓學生佩服你。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在《憑什麼讓學生服你》這本書中,關老師列舉了大量的教育案例,許多教育故事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幾乎每位班主任都會經歷過的事情。然而關老師在處理這些小事時卻做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因此只要我們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一個教育細節做亮,才有可能成為讓學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師。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2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有時會抱怨如今的學生調皮搗蛋,紀律渙散,學習主動性差,缺乏集體榮譽感。平時總是從學生身上找毛病,卻從沒反觀過自己。我們是否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格魅力,讓學生由衷的佩服?我們是否付出真情與理解,讓學生髮自內心的信服?我們的教育方法是否得當、高明,使學生心悅誠服?我們是否用愛溫暖也滋潤孩子的心,使學生綻放出最美麗的心花……如果沒有,我們又憑什麼讓學生服你,又何來理由數落學生的不是呢?憑什麼讓學生服你,是值得我認真思考的問題,讀了《憑什麼讓學生服你》這本書,我受益匪淺。

  關老師在總結她從教三十多年來的教育方法和經驗時,只用了三個字“腦、心、情——用”腦“去思教育,用”心“去品位學生,用”情“去感化孩子。她說真正讀懂了這三個字,真正理解了這三個字,真正用好了這三個字,自然就會得到學生的認可、信服乃至佩服,一個真正讓孩子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的教育者,才可能很好地實現教育的目的。

  讀過這本書,讓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教育工作就是這樣的平凡,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只有細細瑣瑣的小事。的確這樣”教育無小事,事事皆教育“.關老師用真心、真情演繹著她的教育人生,讓這條平凡路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反思自己的工作,真的有很多不足之處,憑什麼讓學生服我呢?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一、以身作則,不斷完善人格魅力

  盧梭曾說:”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應該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到、做好。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教師應該成為學生的榜樣。

  二、留心觀察,做學生的心理關懷者

  我們每天都忙於教學工作,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學生的心靈是需要關注的。我們應該善於觀察學生的情感的細微變化,傾聽學生的心聲,平等真誠地與學生交流,真正做到我學生著想。他們畢竟是孩子,哪有不犯錯誤的,只要他能認識到錯誤並能改正,我們還有必要咄咄逼人嗎?面對回答不出問題的學生,我們是不是應該耐心引導,做學生學習的服務者呢?孩子的情緒有波動時,如果我們能給一些關心和安慰,就會讓學生倍感溫暖和感激。

  三、多與家長溝通,雙管齊下

  以前遇到學生有錯誤時,我總是就事論事,可是往往效果不佳。有的時候學生的學習狀態不好,卻找不到根本原因所在。這都是單方面教育的弊端。我應該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絡,進行雙向交流,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取得他們的支援和配合,也要了解了學生在家的表現,更全面的瞭解學生,這樣雙管齊下,讓教育更有效。

  四、多動腦思考,做一個有心人

  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可以愉悅身心,而且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我們在安排和落實工作時,不能照本宣科,生硬地傳達命令,也不能生搬硬套他人的做法,要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想一想怎樣安排更合理,採取什麼方法更有效。遇到隨機事件不要盲目處理,用心想一想其中可能蘊涵什麼教育契機。

  用”腦“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位學生,用”情“去感化孩子,這是關承華老師的教育經驗的精華,我要常讀常新,不斷能吸取精華,不斷實踐提高,成為一名讓學生佩服的老師。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3

  在眾多的教育名著中,在難得的閒暇之餘,我優先選擇了關承華老師的《憑什麼讓學生服你》這部教育著作來讀。這部書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因為這是做教師的尤其是現在做教師的感到困惑的問題。現在的孩子對事缺少責任感,對人缺少情感,表現出自私、冷漠甚至是叛逆,面對老師的苦口婆心的說教無動於衷,於是,做老師的感到苦惱,感到困惑,感到束手無策。老師拿什麼才能讓學生服?在《在憑什麼讓學生服你》這本書中我找到了答案,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

  關老師透過一個個平常而又生動有趣的教育故事,讓我們明確,做教師的該如何樹立自己在學生心目中威信,讓學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給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三點:

  一 用”腦“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內涵、教育水平,達到讓學生佩服的境界。用”腦“,即用思想,用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這是區別合格教師與”教書匠“的一個重要標準。今天的教師都具有相當的學歷,如果僅僅是傳授知識,每個人不但能夠勝任,而且是綽綽有餘。但受教育者、教育環境、教育內容都是動態的,都是在不斷髮展變化的,無論曾經是多麼優秀的教師,如果在教育觀念、教育手段等方面”以不變應萬變“,結果不是誤人子弟,就是被自己的教育物件炒了魷魚——因為教育形勢的發展是不允許它的執行者觀念滯後的。教育是培養人、塑造人、鑄就人的事業。作為一名專職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既然擔負著塑造人類靈魂的崇高責任,那首先自己要有”魂“,即有思想,有目標明晰的、與時俱進的、正確的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念。而要想不讓自己的'教育思想老化,不讓自己的教育觀念過時,不讓自己的教育手段落伍的最有效辦法和最佳途徑,就是要不斷學習。我更加深切地領悟了”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在當今知識不斷更新的年代對教師的重要意義。回顧過去,自己一度以工作忙、沒時間為藉口,放縱自己不擠時間讀書、不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看了這部書,我激勵自己做教師更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為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僅有一桶水是不夠的,這不禁讓我銘記”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道理。

  二 用”心“去理解學生,你給予他們平等與真誠,才會贏得他們不設防的信服;不帶有傷害的教育手段,必定會讓孩子折服。作為老師,心中有學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不僅僅把學生單純地看做一個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慾望,我們成年人有的他們都有,與我們平等的人。當然他們還未成年,他們的思想還不成熟,他們的感情還很稚嫩,他們的性格還不穩定,他們的慾望還很虛幻,但恰恰就是因為這樣,才需要作為成年人的老師和家長們,走進孩子們的心裡,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瞭解他們的內心活動,才可能有的放矢和對症下藥。如果站在孩子們的”心“外,一味憑主觀臆想而評頭品足,指手畫腳,甚至妄下結論,只會招致他們的逆反、沉默和對抗。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心靈差距越大,老師想達到的教育效果越差。所以,老師要想真正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就必須做到用心去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用心去觀察孩子們的舉止言行,用心去理解孩子們的喜怒哀樂。把學生當作一個活生生的有個性的個體,把學生當作孩子去看待,正確對待孩子在成長中不可避免的錯誤,並將其看做事正常的。有時候,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老師只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如果我們善於將自己當成學生,或者將學生看做自己的孩子,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可能會截然不同,學生的感受和教育的效果也將截然不同。老師應該關注的不僅是成績,還有比這更重要的那就是學生內心的感受,要幫助學生在良好的情緒中愉悅地成長。

  三 用”情“去溫暖和滋潤還不夠茁壯的小苗,他們並不是鐵石心腸,心被焐熱了,也會用真情來回應。用”情“,即用老師愛學生的一片真情,去調動、發掘和影響學生可能被隱藏著的情商。用老師的愛心換學生的真情,讓師生間的情緣成為開啟孩子心扉的催化劑,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一點,我深有感觸。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個故事:記得一年前,我的班上有個可以稱得上是”小小頑固分子“的孩子,他年紀雖小卻玩世不恭,無惡不作。老師多少次的批評教育,一次次以無效告終。但現在的他已經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了。這種變化僅僅是源於一次受傷、一把椅子。一年一度的數學競賽那天,因受傷在家休息的他來學校參加考試,我用一把椅子把他從學校門口接進來又送出去,沒想到就是這樣簡單的舉手之勞卻深深地感動了那個孩子,他的感動洋溢在作文的字裡行間,表現在熱情謙遜的言行舉止中,表現在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中……這讓我感受到:愛,是可以讓冰川融化的力量;情,是可以讓鐵石心腸溫暖的火焰。對學生用心,換回學生的真心;對學生用情,換回學生的真情。

  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奉獻。我要用腦去汲取源源不斷的新知識,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個性鮮明的個體,用情去溫暖每一個孩子稚嫩的心靈。讓我的學生髮自內心地”親其師,信其道“ 讓學生信服、佩服、折服、心服、口服。為這樣一個目標,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努力,不斷告誡自己: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4

  在《憑什麼讓學生服你》一書中,作者用最平實的語言,最豐富的案例,講述著作為一名時時處處關心,愛護著學生的普通教師,如何用心,用腦,用情去打動孩子的心,收穫學生的愛。透過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案例,看到了一名時時處處關心,愛護著學生的普通教師,如何用心,用腦,用情去打動孩子的心,收穫學生的愛。

  “親其師,信其道。”但我們做老師的憑什麼讓學生對你親近有加?憑什麼讓學生信你所傳之“道”?怎樣才能收服每一個或善感、或叛逆,或懵懂莽撞、或桀驁不馴的學生的心?怎樣才能真正獲得學生的佩服、信服、折服、心服口服?她的“時代在發展,學生、家長乃至整個教育事業都對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傳統式的批評、管教、訓斥已經不是靈丹妙藥,婆婆媽媽、辛辛苦苦的工作顯然並不能得到學生的認同,他們已經擁有了太多太多的愛,而更需要的是多一些心靈上的溝通、理解和尊重。”讓我深有同感。正如關老師所言:只有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集體中,只有讓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一員,只有讓他們牢固確立“班榮我榮,班衰我恥”的思想,才能真正形成班級的凝聚力。

  教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

  在這一章節中,關老師用具體的事例講述瞭如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的,她可以在軍訓時陪著孩子們一起淋雨;她帶領孩子們一起進行愛心捐助;她願意做學生的`朋友做班級的一員和學生共同承擔集體責任,看到教室內的廢紙不是批評指責而是彎腰撿起來;她不僅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更關注他們的道德水平……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讓學生佩服呢?

  高明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折服。

  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因此我們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尊重個性因勢利導”中告訴我們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應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這一切都建立在教師對學生十分了解的基礎之上。

  愛的溫暖與滋潤——讓學生心服。

  關老師用他幾十年來真真切切的親身感受告訴我:用老師的愛心換學生的真情,讓師生間的情緣成為開啟孩子心扉的催化劑;與偉大的母愛相比,真情的師愛,溫暖與滋潤的是孩子的心,用真情撫平學生受傷的心,而心花綻放才是最美麗的。

  曾經有人在老師和學生間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的結果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師都愛自己的學生,而相反的是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說沒有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我們愛學生為何學生卻感受不到呢?我們是否也如關老師那樣用真情撫平學生受傷的心;用心觀察學生,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問題,深入學生家庭,把孩子從家庭矛盾的漩渦中拽上來;當學生捱了父母的打後進行深入的家訪協調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係,幫助家長摒棄不正確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為學生找回心理上的平衡……如果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做到這些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感受到我們的愛,並回報以愛的。

  用“腦”、用“心”、用“情”是關老師走過大半輩子的教育之路後,總結出的經驗之精華。用“腦”去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內涵、教育水平,達到讓學生佩服的境界。用“心”去理解學生,你給予他們平等與真誠,才會贏得他們不設防的信服;不帶有傷害的教育手段,必定會讓孩子折服。用“情”去溫暖和滋潤還不夠茁壯的小苗,他們並不是鐵石心腸,心被焐熱了,也會用真情來回應。

  但是,我知道,在我的學生管理工作中,還有很多問題與不足,要達到關老師的“做一塊磁石,把學生吸引到你的身邊,聚集在你的周圍”,還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調整,同時注意工作的藝術性和科學性,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好老師得時時記著學生、想著學生,只有眼裡有學生,心中才會有學生。我覺得對學生應該做到用情、用心,那樣學生才能從心底服你。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5

  初讀《憑什麼讓學生服你》,有一股震撼和醍醐灌頂的感覺,一如這三天的理論培訓學習,毫不誇張地說,這幾天,學到東西比大學三年學到的具有實踐價值的知識還要多還要豐富;一開始拿到培訓手冊,翻開推薦閱讀書目,150本書名歷歷在目,而我一眼看到《憑什麼讓學生服你》,心中感慨萬千。作為準老師的我,是不是已經清楚瞭解怎樣做好一名教師,當好班主任,讓學生服你?答案是不明確,帶著強烈的求知慾,我開始閱讀了這本書。

  一本寫給班主任的書。開篇就是關老師對如何當好班主任的總結,這是一本凝結了關老師30多年教育工作點點滴滴的感悟的書。即“腦、心、情”腦”用腦思考教育,老師要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來指引自己,透過不斷學習的途徑充實自己,思考教育孩子的方法;心”用心品味學生,老師要用心觀察和理解學生,對學生有真心,耐心,虛心,從而贏得學生的親近愛戴和敬愛,接受你受你感化;情”老師用愛學生的一片真情,去調動發掘和影響學生可能被隱藏的情商,用老師的愛心換學生的真情,讓師生間的情緣成為開啟孩子心扉的催化劑,最終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讀到這裡,筆者已經被作者親身對教育的感悟及融入的真摯感情深深吸引並感動著,繼續帶著學習的心態,巴不得自己像一隻海綿,鼓起溺水時渴望空氣的那股勁,不斷地吸收作者的智慧,日後在與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能融會貫通,受其啟發,運用得上本書的知識觀點。

  關老師的書不在於宏觀敘事,它的特點在於一個個小故事的敘述,一個個小問題的解決和一個個思想的撞擊和閃耀,正是這些特點構成了這本書很強的可讀性。製片人鄭瓊在談到紀錄片的時候提到:“好的紀錄片很簡單,說人話,講故事。說人話是指你的觀點,講故事是你的溝通方式。”好的書也是這樣,在故事中蘊含中蘊含思想、輕鬆,有趣又不乏深度,這才具有吸引力。

  整本書很有條理性,看完絕對印象深刻,對整體的框架,對某些小細節,筆者幾乎都可以如數家珍了,第一章教師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教育學生先教育自己,立人先立德;第二章平等,真誠與理解,讓學生信服,尋找正確的溝通方式,現獲得的認可再做進一步交流;第三章高明的教育方法,讓學生折服,教育學生先要要明確有目的,經過成熟的思考,用學生合適易於接受的方法去引導,做到即使懲罰也不會怪老師,心服口服。

  寫著這樣的一個案例:年輕的班主任楊洪傑遇到一個難題,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小故事是第一章“用人格魅力去征服學生”裡的一節。班有個學生為集體去買獎品的時候腳踏車被盜,而家長表示家庭不富裕。這時候該怎麼辦?賠賠還是不賠?關承華老師提醒楊老師,首先,不能用“賠”這種說法,因為誰都不是直接負責人;其次,作為班主任自己要先掏出一點錢,然後在班裡號召大家:某某同學為班級體做好事的時候把車丟了家裡經濟比較困難,大家用自己的零花錢幫他一把,獻出一片愛心,首先我先捐出第一筆錢。最後班裡同學紛紛伸出友愛之手,最後將200元送到那名學生的手裡。很贊成關老師的建議和做法,這是成熟的有思考的高明的教育方法,不僅幫助那學生跨過個小坎,讓學生受到思想教育:班集體是一個整體,大家要齊心協力,都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同時也樹立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高大的想象,讓學生佩服你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在《憑什麼讓學生服你》這本書中,關老師列舉了大量的教育案例,許多教育故事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幾乎每位班主任都會經歷過的事情。然而關老師在處理這些“小事”時卻做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因此只要我們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一個教育細節做亮,才有可能成為讓學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師。

  讀好書,好讀書。綠意綻放必將染翠角落,迎來教育的春天。我們現在就要開始在教師的道路上真正的起航了!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6

  走上教學講臺已近兩年,常常會被老教師的一言一行所感染、打動,她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魅力也常讓我欽佩不已。常去模仿她們的語氣和做法,只為讓學生服我。但依樣畫葫蘆,總是畫不出它的神和精髓。也常疑惑不解……

  當我拜讀完《憑什麼讓學生服你》一書後,被關老師的那種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探索的精神深深地折服了,更加敬佩的是關承華老師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能夠在瑣碎、單調、忙碌的班主任工作中不斷的總結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在點滴的教育小事中思考學生的心理特點,發現教育規律,歸納教育方法,進而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張,使自己在教師這一平凡的崗位上變得不平凡。

  在她的書中用大量感人真實的事例給了我有益的指導和深刻的啟示。

  1、用平等、真誠與理解讓學生信服。

  平時的教育生活中,我總覺得我是老師,我是教育者,我是為他們好,所以他們就得聽我的,一旦出現在我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仍有不知學習,不知進取的學生,我就覺得很生氣、惱火,甚至還會反感,絕望,覺得他們不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然後就是嚴厲的批評和指責,這樣使得學生和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他們更不願意把心中的秘密告訴我,就使得我對學生越來越不瞭解,和學生之間的心靈差距越來越大,教育效果也就越來越差。

  書中用大量感人真實的事例給了我們有益的指導和深刻的'啟示。一個讓學生服的老師,首先得走入學生的心理。學生心中有事情,會向你傾訴;遇到困難,會尋求你的幫助。關於這一點,我認為自己做得還是很不夠的。雖然和學生的關係處得不錯,但總好象感覺到和學生有一層隔膜。如何走進學生的心理呢?我常看到吳老師在空餘之際會和學生閒聊,學生也會放開地侃侃而談,還不時地發出笑聲。

  書中說到,作為老師,心中有學生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不僅僅把學生單純的看做一個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慾望,我們成年人有的他們都有,與我們平等的人。

  2、用愛的溫暖與滋潤讓學生心服。

  在《憑什麼讓學生服你》這本書中,關老師列舉了大量的教育案例,許多教育故事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幾乎每位班主任都會經歷這樣的事情。但他在處理這些“小事”時卻做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記得有一次輪到吳老師分飯,不經意間走進教室,看到吳老師嚐了一下學生的菜,津津有味的樣子,口裡念道:“今天的雞爪味道真不錯!”孩子們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沒有一個學生說“我不要雞爪”。我看在眼裡,卻感動在心裡。因此只要我們把每一件教育小事做精,把每一個教育細節做亮,才有可能成為讓學生佩服、信服、折服、心服的老師。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此時似乎心中有了一些答案。老師要想真正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溝通與交流,就必須做到用心去傾聽孩子們的心聲,用心去觀察孩子們的言行舉止,用心去理解孩子們的喜怒哀樂。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7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都成了一群“怨師”?

  閱讀了《憑什麼讓學生服你》之後,我才發現:不知從何時起,我們不再反思,而是機械式教學讓我們希望我們收到的學生是一個模子製造出來的。我的內心進入糾結並不斷的質疑自己。你現在的專業知識是停滯不前或是與時俱進?每天進入教室前是不是充滿了職業倦怠感還是對你的充滿了期待和憧憬?你對學生是不是充滿了情感還是把學生當作流水線上的加工的零部件?很顯然,有付出才有收穫,如果我的回答都是消極的,那麼我的學生也只能以消極的表現來回饋我。

  在我們這個群體當中,不乏許多受學生歡迎的教師,也許是他們的睿智和學識,也許是他們的年輕與朝氣,也許只是他們的耐心和鼓勵,讓學生對其神往。“親其師信其道”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自然是可愛的,教學效果自然是斐然的。

  那麼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必須要尋找屬於自己的信服力。縱觀自己,畢業二十餘年,雖然有陸續不斷的培訓,但是專業知識顯然弱化,但是在初中的教學非常熟悉,對於知識點的傳授有相當的經驗;步入中年,上課不再激情,節奏漸趨平緩,那麼可以讓學生沐浴在春風化雨般的教學氛圍中;歲月盪滌,看待事物愈發全面,那麼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我眼裡呈現出天使的一面。我竟然有那麼多的優點來讓學生服你。

  僅僅發現自身的有點還不足以讓學生信服於你,關鍵是要自如的駕馭這些優點。具體應該從以下方面開展:

  首先要著眼於課堂教學;重點應放在學情的研究上。對於學生的層次性瞭如指掌,這樣藉助於強大的知識點傳授能力,才有最大化教學效果。杜絕目前所有知識一鍋端,以完成某個知識點的講解為任務,卻還在埋怨部分學生是多麼的愚笨。只有讓學生能聽懂,學生才會覺得你有本事,才會喜歡你的課。

  其次,要善於向學生表達出你對他的喜愛之情。雖然歲月磨礪,養成了我客觀看待學生的特點,但是卻不願意用熱情的語言或文字來傳遞,緘默與漠視拉開了學生和你的距離。孩子是很容易滿足的,你的隻字片語也許會讓他終生難忘。因此,千萬不要吝嗇適時的表揚。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你忠實的聆聽者。

  再次,要學會控制情緒。年逾四十的女教師,居然還在衝著學生生氣,一個小小的過失,立刻拎起電話向家長告狀,只能是向學生宣佈:我沒折了。孩子遠遠比你想象的聰明,一個成績一團糟的孩子並不意味著他沒有洞察力。保持風度,在學生面前笑意吟吟的教師怎能讓學生討厭。

  當然,還要不斷提醒自己,工作確實是你的謀生手段,同時必須是帶給你快樂的。那麼,每一名學生在我們眼中都是天使。如何讓天使們更有效率的學習,那才是我們該考慮的吧。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8

  花了兩天的空閒時間,將這本書看完了。看的過程中受大很大的震撼,被一個母親似的老師所感動;她的寬容、大度、細心是我比不上的。在整本書的整個過程中我感受到的都是這位關老師她的愛心和寬容心。

  匆匆讀完這本書,有些東西在腦海裡面呼之欲出,但是又如潮水般退去。大家都知道,讀一本書至少要讀三遍,”第一遍初讀,找到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即找感覺),第二遍細讀,這個時候就要細細品味,充分吸收裡面的養分;第三遍,總攬,總結一下這本書我學到了什麼“

  這位關老師,教了三十多年,她說她的全部心血都奉獻給了她愛著的學生們,這一點讓我相當的佩服。我做不到她那樣全部心血全部奉獻給學生,我覺得一個真正成功的人,不是說就一定要工作多有成就,我覺得要衡量各方面的情況包括家庭,健康等等。但是我覺得中間肯定有個關鍵點。我之所以下定決心努力看這些書,看這些充滿智慧的老師寫的書,就是想向他們學習,早日學會如何管理學生,希望能在我的生活和我的事業兩方面都取得平衡,希望我的各個方面都能如順順利利。

  這本書,開篇的前言就寫了,要讓學生”服“,老師需要練好內功。

  下面的部分摘自原文——

  用”腦“即思想,用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這是區別一個合格教師與一個”教書匠“的重要標準。(我直到現在才發現自己原來只能算作一個教書匠而已)”終身學習“是當今社會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對於從事教師職業的人來說,必須身先士卒,最起碼要讓學習伴隨自己幾十年的教育教學生生涯。過去說”給學生一碗水,老師 要有一桶水“在知識的”量“上對老師有了一個明確的要求。但是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不及時不從這一桶水,將會很快被舀幹,而且這一桶水,也將變為廢水。

  應該說,這是對老師提出了一個很大的要求,也同時給我這種容易自滿,容易停滯不前的人敲一個警鐘。

  我曾經就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影響我至今,到現在想來還很後悔。也許是因為自己讀書年齡小,受家裡人的影響太大,以為只要考上大學就前途無量。在大學裡面,沒有人管,沒有督促,就非常散漫,不學無術,我以前的夢想都被拋之腦後。直到畢業要找我才醒悟,原來考上大學並不是萬能的,我手上的簡歷是如此的淡薄啊。在最後一年裡面我有重新拾起了我高中時候的夢想,繼續考研,繼續讀書。但是我的驕傲,給我帶來了人生中第一次打的失敗——複試,因為專業知識不過硬,被刷下來了。我真的好受打擊。但是我一直不敢承認,不敢去深想,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錯。我太天真——我不知道人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今天我反思了自己考研時的失敗,我就是想給自己現在特別是我的教師生涯敲一次警鐘,我要學習前輩們終身學習的精神和行為。所以我給自己定的首要目標就是”堅持讀書,堅持記筆記,堅持寫讀後感,多多專研我的教學方法“.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9

  假期裡閒來無事,一次逛書店偶然看到一本《憑什麼讓學生服你》這本書。書名深深吸引了我,翻開一看作者原來是關承華老師,於是毫不猶豫的帶它回家了。透過這本書讓我瞭解了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教學經驗的優秀老師,為了解決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總結提升自己;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思索學生的心理,總結教育方法,使自己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展現了不平凡的人生。不得不說她的這種教育概念實在深受年輕教師的喜愛。

  書中根據實際事例一一詳談分析,語句甚是流暢,字字透露著真情。這次品讀真是讓我深有體會久久不能忘懷。讓我深受啟發的是關老師所提出的學會用“大腦”去思考總結,以利於提高自己有關教育的內涵;以及用“心”去體會學生;還有用“真情”感化學生,讓學生實實在在的佩服。笛福也曾說過:“一個有教育別人的人,最有效的方法是教育好自己。”所以要想切實贏得孩子們佩服,是老師首先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學生做出榜樣。這些行為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

  我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深知自己也有不足之處,但這不會影響我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情。從最簡單的儀容儀表開始我嚴格的要求著自己,盡力做到樸實整潔。以自身去影響孩子們注重小學生應該符合的小學生文明禮儀規範。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孩子們穿戴整潔大方。

  再者就說到用“心”品味學生了,老師只有平等、真誠地對待學生,與學生作朋友,才足以讓學生信服。想想也是,在我們面前的學生還只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只有他真切感受到老師的真誠相待,才會對我們產生髮自內心的信服。對於關老師提出的師生間理解的“時間差”的想法,讀書筆記真是值得讓我雙手為她點贊!我們只是比學生年長了些,只是先學了幾年知識,所以比他們懂得稍微多一些的平凡人而已。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我常會有這種想法:“為什麼這些知識點我都已經教過學生好幾遍了,怎麼考試的時候,還是老犯同樣的錯誤呢?”每每出現這種情況內心總會有些波瀾。正是在看了關老師的這段話之後,我的心就平靜許多。作為教師,我們整整比他們多學了至少十年的知識,也有了實踐經驗,運用起來自然自如許多。“我們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想想我們自己也曾犯過同樣的錯誤也不止一次”。想到這,不禁笑出聲來。當然如果學生並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些地方落後於人,以及自己怎樣才能取得進步,那麼我們教師就應當主動地找孩子們談“心”了。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引導孩子,也不要太過於心急而忽略了他們的感受。

  其次關老師在文章中講到了“用情去感化孩子。”學生只有首先感受到了師愛。他的心才會跟著我們的步伐向前走。事實*,家庭中出現的問題,常常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我們學校也有這些問題家庭裡的孩子,父母離異,長期的分居生活直接導致了這個孩子越來越叛逆的心理。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引起學校及我們老師的關注,我們也一直在努力與孩子談心,做到不傷害其自尊心,瞬間感覺作為老師必修的一門功課就是學會觀察學生,在細節中發現問題。

  書中關老師所說的話讓我心如明鏡,受益匪淺。也正是讀了她的書讓我的假期變得豐富多*起來。也時刻提醒自己在這個看似非凡卻又平凡的工作崗位中不斷學習,學會做一個“用腦、用心、用情、的老師”,對孩子在成長中的過錯,多一點理解、寬容,也時刻反思自己。教育工作任重道遠,相信只要把每件小事都看在眼裡勤奮踏實的工作就可能成為讓學生佩服、信服、心服的老師。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10

  本書講述著作為一名時時處處關心、愛護著學生的普通教師,如何用心、用腦、用情去打動孩子的心,收穫學生的愛。作者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觀點。全書一百多個教育例項就是一百多個饒有趣味的小故事,穿插在每個章節之中,展現了一位名師的教育藝術。機智幽默的對白,獨具匠心的設計,妙趣橫生的情境,讓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感染到了作者育人的熱情,也領悟到了教書育人的真諦。

  這是一本為老師提供改善課堂紀律方法的教學法用書。上百條實用策略,激發老師們的強大能量,設計出充滿趣味、乾貨滿滿的課堂,幫助那些開小差、接下茬、不愛學習的孩子愛上學習,營造培育人、愉悅和快樂的學習場所書中有兩條清晰的脈絡,第一部分,詳細解釋紀律問題產生的根源,一步一步指導教師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上的價值,學生不是在遵守紀律,而是在參與制定課堂規則,變得更有責任感。第二部分幫助教師短時間內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維護課堂秩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11

  選擇假期讀《憑什麼讓學生服你》,一方面自己其實一直挺懷念自己做班主任時和孩子們相處的時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本書有豐富的案例,語言也口語化,容易讀進去,讀起來親切。讀完本書,為關老師投入在學生的真愛而感動,也被關老師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現出來而折服,自己也受益良多。

  學會用“腦”去思考教育。細讀文章,會發現關老師的許多做法並非靈機一動,心血來潮,而是在紮實的教育理論指導下開展的。如在談到如何形成班級凝聚力時,關老師就充分運用了前蘇聯心理學家彼得羅夫斯基關於形成群體凝聚力的理論。1995年,關老師新接手高一(4)班後,在開學前,經過再三思考,在黑板上寫下了“你們是高一(4)班的主人”十個醒目的大字,從一開始就讓學生樹立了明確的目標和信念,讓每一位同學的行動指南定位於較高的水平上,為後來良好集體的形成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彼得羅夫斯基還認為,群體的團結是以群體成員越來越多地參加共同活動的過程為基礎的。在這個理論基礎上,關老師利用當時同學們關注國安隊的時機,組織策劃了“學國安精神,永遠爭第一”主題班會,藉機提出了“人人爭進步,班級爭第一”的行動目標,使同學們走上了相互影響,相互監督的良性迴圈的道路。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工作,讓關老師不但能站在更高、更廣的視野去看待工作,也讓她的工作開展能抓住要害,一招見效。

  教育的根本——教會孩子做人。關老師最在意的是孩子的道德傾向、道德標準、道德底線。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應該是全方位的,重智育輕德育所留下的後患,要遠遠大於學業不夠優秀所留下的遺憾。但關老師又不會以貌取人,而是從細節中去觀察一個學生的道德起點、道德評價標準。關老師一位老同學的.女兒,讀高中時就在左耳朵紮了四個眼,戴了四枚小耳釘,讓這位老同學著實不放心。放在現在,這也是異類,更何況是十多年前。但是關老師卻細心地看到,在飯店吃飯時,這位孩子吃瓜子時,會把瓜子皮攥在手心裡,滿了,會找到垃圾箱扔進去,聊天時會自然地流露出愛國之情。關老師滿懷信心地對老同學說:“這個女兒你放心吧!她的道德起點很高,道德評價標準很高,這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今後一定錯不了。”

  師生理解存在“時間差”。做一個教育者,往往會為自己絞盡腦汁試了許多法子,而教育效果甚微而感到沮喪不已,尤其是會覺得學生理解不到自己的良苦用心,萬般用心最後付諸流水。關老師則提出了師生間理解的“時間差”。其實,學生也是有感情的,他們也能夠理解老師,但他們對老師的理解往往是在時過境遷之後,因為沒有一定的人生經歷和閱歷,是難以感同身受的。愛情的甜蜜是在戀愛時才能體會的,為人父的責任感是在孩子呱呱落地時才會感覺那麼真實,對親人的眷戀和愧疚是在親人離去後才深深地刺入心底。因此,做教育切不可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而形成這種“理解時間差”觀念後,就不會再為跟學生較勁而鑽入死衚衕,免去了許多煩惱,因為知道,自己的理解、寬容、或早或晚總會得到學生的理解和彙報。

  善於發現學生弱點中的閃光點。賞識、表揚、鼓勵近來在一些新媒體、公眾號上似乎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似乎成了教育的毒藥。而我認為,賞識、表揚、鼓勵是正面的教育工具,只是再好的東西如果不得其法,也會適得其反。關老師的親身經歷也證實,賞識、表揚、鼓勵是有用的。關老師還深刻地進行了研究、分析、思考,得到了新的啟示:老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弱點中時隱時現的閃光點,讓孩子們感覺到“在我的不行中也有能行的時候”,這樣的表揚對孩子們來說是最珍貴的。其實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來講,心智還不成熟,思維不夠全面,心理比較脆弱,情緒不太穩定,自持自控能力比較差,而且期待讚揚,渴望成功,羨慕優秀,是他們的天性和共性。老師應該為孩子們創造成功的機會,發現他們成長的無限可能,找到孩子各方面的“最近發展區”。簡而言之,教育是一門藝術,任何教育手段都不能只學得點皮毛,就期望能收到巨大成效。藝術,就要細細琢磨,仔細辨別,區別使用,才能真正發揮效用。

  憑什麼讓學生服你讀書心得體會12

  三個觀點。

  腦、心、情。用腦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味學生,用情去感化孩子。

  腦,用腦去思考教育。用腦不是去空想,前提是學習。教師應該是一個主動的學習者,必須具備較強的學習力。其次,教師應是自己教育教學行為的反思者。最後,教師應是現代教育理念的踐行者。如閱讀教育教學的報刊雜誌,還要閱讀學科上的專業雜誌。

  心,用心理解學生,用真心、耐心、虛心去對待學生。學生是懂得的、理解的、珍惜的,不過有遲與早的時間差。教師的水平就在於把這個時間差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用心觀察學生,是指從孩子們的言行舉止、情緒反映當中捕捉孩子的心理活動,從中發現和抓住已經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事情,及時給予關心、安撫或者提醒、糾正錯誤。壞事如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結冰之前就提前預防和制止。用心還有一層意思。有時給學生臺階下,其實也就是給老師臺階下,讓學生難堪絕不是老師的勝利。用心去揣摩和理解學生,給學生留有認識自我和改造自我的時間、空間和機會。心中有學生是一種境界,需要為師者努力去追求。

  用情,就是一種對待孩子的方式。用情溫暖過的孩子,孩子的情商會得到提高。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情商的提高會彌補智商上的不足。用情就要求教師感情豐富,為了豐富自己的感情,那必須要求老師多讀書。又回到了第一個觀點,教師要用腦。

  四個認識。

  認識一,孩子錯的來源,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長的影子或家長教育的痕跡。

  認識二,表揚孩子時,要善於發現學生弱點中時隱時現的閃光點,讓孩子感受到,在我的不行中也有能行的時候,掌握表揚學生的最佳時機。如何把壞事變成好事,體現了一個為人師者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認識三,孩子之間的戰爭,只要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只要不是原則性品質問題,完全可以大題小做,用輕鬆的方式化解矛盾。

  認識四,一個群體不等於集體。班集體必須有集體凝聚力。這種力的形成過程,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以及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工作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心力的心即是班主任為核心,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有了這種同心力才能形成班集體。

  認識一告訴我,老師必須一筆一劃的板書,學生才會認真寫字。讓孩子身上有老師的影子。讓學生服你,就是老師用自己的言行去默默的影響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