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通用5篇)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

  一、家庭教育的教育內容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四個學會”來組織的,即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會與人相處。

  在我國比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義是三道教育,由趙雨林學者於2008年提出,即為生之道,為人之道,為學之道。簡稱為“3M”。即:

  “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樂)、安全適應(安)等三大方面組成;

  “為人之道”以生命價值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處世修養(交)等三大方面組成;

  “為學之道”以生命智慧為核心,由學習品質(學)、綜合素養(素)、自主專長(特)等三大方面組成。

  二、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通用5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如立即行動起來寫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1

  20xx年5月13日上午,鄭州市教育局“20xx年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正式開始。帶著強烈的求知慾,聆聽了陳建翔教授對於家庭教育高屋建瓴的分析,頓時預感此次培訓必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本次培訓中,最能表達我內心的就是陳教授的“焦慮”說。當今的中國家長是焦慮的,我也不例外。除了是一名老師,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很多困惑,有很多不得已,有很多焦慮。出於對孩子的愛,唯恐在教育上有任何的疏漏,面對各種教育新說法,新理念,不知所措。面對各種培訓班,不知如何選擇,不想隨波逐流,又怕貽誤孩子的最佳教育時機。

  陳建翔教授以他16年的研究告訴我們,解決中國家長的焦慮,必須從根源做起,從父母的自我教育開始。國家已經關注到家庭、家教、家風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至上而下正著手進行家庭教育的政府幹預行為。教育部長宣佈20xx年家庭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九部委出臺《五年規劃》,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這些家長感受到國家的偉大力量,解決焦慮觸手可及。

  靜心沉思,家長的焦慮無非是孩子問題,怎麼教、教成什麼樣、孩子出現了我們控制不了的行為怎麼辦?透過聆聽專家的傳經佈道,以及案例分析,我給出了自己的解決焦慮之道。

  簡單來說,就是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就自己就是我們家長的最終任務。至於孩子學什麼特長,找什麼工作,嫁什麼人,她都會有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我們無法替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孩子成長路上的每個關鍵期,陪她度過每一個溝溝坎坎,陪她成長。孩子的敏感期,多陪她說說話;運動敏感期多陪她做運動;書寫和閱讀敏感期努力讓她對書寫和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

  孩子幼年時期,陪伴很重要。我們要給她足夠的安全感。學齡階段的孩子,需要進行各種嘗試,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並努力把興趣培養成特長。教會孩子愛自己,愛家人,愛國家。教會孩子要有大胸懷,知道社會責任,有家國情懷。一個人,如果有你能力服務社會,服務國家,服務人類,那該是多大的幸福!

  除了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此次培訓也讓我對自己的家庭,婚姻有了更多的認識。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教育,夫妻之間互相的理解、包容也是一種家庭教育。父母觀念一直,教育孩子才能達到高效。

  此次培訓真是前所未有的“高大上”,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有寬度,還有溫度。此次學習,也只是一個開始,更多的家庭教育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探索解決之道。更多的家庭教育理論需要我們去研讀。

  能量是會傳遞的,情緒是會感染的'。此次培訓我除了收穫家庭教育的豐富理論,更收穫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領導和朋友,願我們在家庭教育這天路上攜手共進,為我們的家教事業做出自己最大奉獻。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2

  三天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結束了,在課程中,知道了什麼是愛?比如對於孩子的愛,在過往我們把我們認為的好的理念好的專案好的特長,給到孩子,讓他們去學習這學習那,期待著孩子優秀起來,而這些往往是我們童年的缺失,當孩子取得了成績之後,而他們滿足的是我們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些童年,未被滿足的要求,或者渴望,但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往往會給到孩子的更多的是壓力!現在透過學習知道了什麼是愛?愛是一種覺察,覺察孩子的需求,同理孩子的感受,愛是無條件的,無論你呈現什麼狀態,愛是流動的,是傳遞的!只有父母持續的學習成長療愈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支援孩子!

  在後面的課程中,學習瞭如何做智慧父母!再一次感受到父母學習的重要!

  過往父母只憑藉著自己的一腔熱血打著為你好的心態去說教孩子,並且還埋怨指責孩子,"給你講這麼多,這都是我的人生經驗,你怎麼就不聽呢"?孩子真正的感受,父母不知道,孩子想解決的問題,沒有得到答案,漸漸地孩子的心門向父母關上,慢慢的不願再與父母溝通!父母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呢?首先是要氣氛和諧,並且不否定孩子,這樣能讓孩子放下防備,說出心裡話,當我們用心傾聽孩子時,能感受到孩子內心的困惑和情感以及他的渴望,當我們知道孩子的方向和渴望時,我們便可以引導他從過去的成功經驗中找方法,從身邊的親戚朋友,以及專家名人那裡找方法,以及站在對方的角度上來找方法,不斷地引導他多想多思考,將這些方法精煉簡練成兩三種並在一定的時間內要做到。知道不管用,做到持續做到,並且相信才能夠得到,做到了,要給自己獎勵,做不到要給自己懲罰!

  這是袁導講到的共情,它可以用於孩子也可以用於愛人,用於周圍需要幫助的人!感恩袁導三天的親情講解,感恩大家的陪伴支援!知道不值錢,做到持續做到才值錢才能得到!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3

  我是一名一線的老師,同時也是一位六歲孩子的媽媽,這次有幸參加家庭教育指導老師培訓,無論從家長這個身份還是教師這個身份都頗有收益。下面來談談我此次的收穫。

  首先,“對孩子來說,父母給予孩子的鼓勵越多,孩子就會成長得越好。父母的鼓勵不但會讓他們感到快樂,還會成為他們願意更加努力的一種推動力。”

  自從聽了張文質老師的精彩講座後,就開始關注張文質關於家庭教育的方面的書籍,暑假中有幸拜讀的張老師的《奶蜜鹽》這本書,確實收益匪淺。孩子在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在學著怎麼為人父母。

  作者用“蜜”對孩子成長中父母的鼓勵做出了最好的.詮釋。我們初為父母,在孩子最初的一年裡,更多的是對他生理方面的關注。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在心理方面的需求逐漸變大。當他蹣跚學步摔倒時,想要你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當他自主進食學習用餐具時,可能弄得“一片狼藉”,你有沒有堅持微笑地鼓勵他、幫助他,還是要求他吃得和成年人一樣好?如果孩子一直處於被肯定、被開啟的狀態,可以激發他主動、樂觀、用於探索等品質。在這方面,我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當他們想要撕紙、踩水坑時,我總嫌棄弄髒了地板和鞋子,阻擋了他們發現世界的樂趣。

  其實,關於父母對孩子成長的“蜜”,我回想自己的成長經歷,能夠體會得更深刻。我母親常說,在我三歲以前也是伶牙俐齒活潑開朗的個性,但是自從我父母忙於工作,我常年待在祖母家,我的性格也漸漸變得不那麼活潑。我讀書的這幾年,我父親一直喜歡用激將法,現在回想,那些變相的打擊其實沒有讓我覺得有一點激勵感。相反,給我留下了一些陰影。我喜歡作者說的這句話“醜小鴨並不是生下來就是醜小鴨,而是從來沒有人把它當成天鵝一樣去鼓勵去期待。最後他就會認同自己真的只是一隻醜小鴨了。”在打擊教育下的成功,就算最後成功了,內心也是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在親子關係裡,要堅持以鼓舞為主。

  書摘:如果有一天父母發現自己的鼓勵對孩子無效,並不是因為你的鼓勵錯了,而是因為你之前對孩子的鼓勵太少。而對孩子的嘲諷與打擊太多了,也許在孩子最需要你鼓勵的時候,你卻報以冷漠,而遇到父母空然的鼓勵,孩子反而會誤以為是對他的嘲諷,是虛情假意,不能相信旦鼓勵的有效期過了,就難以發生作用了。所以,那些很晚才意識到鼓勵的意義的父母,就需要更有耐心,一直堅持多鼓勵、少打擊的教育方式,讓孩子重新對你產生信任。

  其次,從老師的角度來看,我感慨頗多。作為一名老師,我不缺乏愛心,甚至有些愛心氾濫,但作為一名班主任,面對50多個孩子,學習基礎,家庭環境,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各有不同,問題比較典型。有些孩子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束手無策,在屢次與其溝通孩子問題時,要麼說沒辦法,要麼給老師吐苦水,要麼乾脆不理。作為班主任,真的很無奈!現在想想,要是早能接受這樣一個培訓,也許當初的迷茫和無奈會少一些。

  透過這次培訓,深深懂得,老師們再不能孤軍奮戰了,要和家長團結一致,形成教育的合力,讓孩子不在左右為難,讓他們覺得父母和老師都是在為自己的成長助航。這需要家長和老師們在理念上一致,拋開成見,多做有效的溝通,互相成為彼此的角色,共同成長,共育我們社會的未來。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4

  借用尚莊小學張營校長的話“如果你不是校長也不是副職,那麼參加這次培訓你很幸運,說明你的領導重用你。”我很幸運參加了這次家庭教育指導師的培訓,聽專家講座,看家庭教育案例,心靈上很受觸動。下面我對這次培訓簡單總結一下。

  第一,先說一下培訓安排。

  這次培訓為期三天,教育局長全程跟蹤,作了講話和總結。培訓請了家庭教育專家周慧玲、馬青松老師,洛陽新安縣五頭鎮尚莊小學張營校長,柏城鎮中心校校長賈守軍、柏城鎮中學心理諮詢師張國紅老師做了講座。最後,家庭教育講師團團長鄭新華老師播放了兩個家庭教育案例,分別是《我被十三所學校開除》、《九零後的壞女孩》。鄭團長對案例作了點評和總結,題目是《家庭教育指導老師應具備的十大素質》,並安排了回校的工作。

  第二,幾位專家講座的內容,給大家做一下回報:

  周慧玲老師主要講了教師家庭子女的教育,也就是教師既要耕好事業的田,又要育好自己的園。如何育好自己的園?周老師的理論是好孩子不是管出來的,也不是慣出來的,是教出來、養出來、育出來的。不管是精神上不控制,生活上不包辦,揚長帶短;不慣是物質上不縱容,行為上不放任,慣出來的孩子長幼無序,目中無人。家庭教育教什麼?教倫理。家庭教育育什麼?育人。家庭教育養什麼?養生。周老師還講了她的三快理論:愉快、勤快、痛快。快樂的秘訣是“凡事往好處想”;家庭教育和諧的秘訣是“責任往身上攬”。馬青松老師主要講了家庭教育是愛的教育,要改變孩子,從改變我們自身做起,身教重於言傳。

  洛陽新安縣五頭鎮尚莊小學是家庭教育的典範,張營校長主要講了他們“家校一體,智慧育人”的辦學模式,要求家長與學生同步,先給家長鼓勁,再定期召開家長會。他們學校根據家長的信整理成一本書叫《智慧信箱》;注重紅星評比,不考慮分數,考慮學生的整體素質:學生在校、在路上、在家庭的表現。“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的辦學理念是一月一次的家校溝通,分四步:

  一、向家長回報學生在校情況。

  二、向家長回報本月工作情況。

  三、向家長提供科學的教育方法。

  四、讓家長給學校提合理性意見。

  課改讓家長參與,每學期考試讓家長監考,讓學生構建家庭書房,要求是三年級以上有床、書架、桌子、凳子,書多少不限;三年及以下學生小,可以沒有床。學校的做法是逐個學生家庭拍攝書房刻成碟,期末發給學生,叫“家庭智慧”。在家長會上提出“向傳統宣戰,小地方造大效益,小山村創造新公民”的口號。“教師輕鬆,質量上去”的辦學管理是從教案開始,廢除應付式教案,不寫教案不等於不備課,教師寫教學反思和過失。根據教師的反思和過失整理成一本書叫《智慧教育的火花》口號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羨慕吧。

  第一個是放手工程:不能放手的老師不是好老師,不能放手的班主任是沒有能耐的班主任,實現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管。

  第二是智慧教育論壇,利用集體智慧,打造教育平臺,開展智慧課堂:讓學生講課,批改作業。目的是達到資源共享。用鄭老師的話說尚莊小學是"學生幹老師的活,老師幹校長的活,校長幹自己的活。"賈守軍校長主要講了家庭教育的誤區和如何做教師。張國紅老師主要講了兒童心理營養的幾個階段和人的情緒管理。

  第三,這次培訓的收穫和感受。

  透過這次培訓,我深刻的認識到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整個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家庭教育的支援和配合,學校是不可能把孩子教育成才的。當今的教育狀況是:教師忙、學生累、家長怨、家長煩。我們面對太多的留守兒童,父母親情的缺失,讓他們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行為習慣。為了孩子以後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家校溝通更是推卸不了的責任,要做到不難為家長、不懲治孩子、不放縱孩子、不拿家長說事;喜歡的孩子家長奉為上賓,不喜歡的孩子家長奉為上上賓,有時候雪中送炭比錦上添花要好得多。兩片雲在相同的高度才能撞擊成雨,我們做教師的要在不同的高度和層次與學生家長共同撞擊成滋潤學生健康成長的甘霖雨露。

  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總結5

  今天是參加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班的第三天的課程。今天馬教授主要向我們介紹了皮亞傑、弗洛伊德、埃裡克森、班杜拉、維果茨基、洛倫茲的理論、依戀型別和成人的人際關係、

  說實話,翻翻今天的講義內容,一下子還真接受不了,感覺大腦有些濛濛的感覺,特別是針對那些理論類的知識點,我需要時間消化消化才行。

  我覺得今天學習的內容中,感受比較深的內容是(0——12歲)孩子的心理特徵,我覺得這部分內容非常實用,因為通過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特徵,瞭解他們在各個階段的思維特點,我們才能有針對性的、科學的、有效的去指導教育孩子。我的女兒快四歲了,所以我也在網上找到了比較詳細的四歲幼兒的心理特徵:

  4歲兒童的心理特徵

  這是一個出軌的,不守規矩的年齡:

  一、體力——非常好動、嘈吵,最喜歡向別人挑戰。假如說“我不相信你會做”,他會真的做出來。小肌肉活動發達,剪貼、繫帶、畫圖都很技巧地做到。

  二、情緒——很玩固及會發脾氣,不大理會別人的感覺,碰到驚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緒之起伏可能影響以至成年。

  三、智慧——對自己開始有一個整體的觀念,以前認為手是手,腳是腳,並非自己的一部分,現在覺得除了手腳以外體驗到整個身體,甚至會有“心”的存在。例如:兩三歲時不知道母的意向,不管母親心裡想什麼,但現在會察言觀色。4歲有驚人的想象力,有時根據他所編成的故事,使成人覺得他在說謊話,其實他對於事實和虛構的界線還分不清楚。

  四、社交——非常健談,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達。

  五、行為上應注意之點:由於豐富的想象力,對事實與虛構分不清。因此別以為他是存心說謊的壞孩子,假如處理不當,會因為傷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感。成人應瞭解其心理現象,別加上莫須有之罪名,應耐心地解釋及提醒,到4歲半以後這種真實與虛構分不清的現象慢慢消失,不再認為自己是一個飛人、一隻怪獸,電視上的真假動作亦慢慢學習把真實和虛構分開。好奇、好動、好模仿、好被人稱讚是這個年齡最顯著之心理現象。成人應有堅定的原則去照顧及引導,應耐心地滿足其因為好奇所引起的發問,並多做戶外活動,以發洩其旺盛的精力。

  我將以上內容對女兒進行對照後,覺得還真是相差不多,比較吻合。原來我在網上也曾經搜過相關的內容,但看了總是沒感覺,直到今天聽了馬教授現場的授課,透過馬教授列舉的一個個鮮活有針對性的例子,才體會到為什麼看大片一定要去影院看,而不能在家裡看電視!

  今晚下課後我回到家,因為上課的緣故一天沒見到女兒了。不知道是聽課真的悟出點什麼,還是有其他的原因,看著女兒在家裡調皮搗蛋我居然沒發火,居然相當有耐心的看著她,那種感覺好像、似乎、大概、也許有些理解一個四歲孩子的世界了。

  我不敢保證自己一定就是一個成功的媽媽,我不敢保證在我的教育下女兒一定要多麼優秀,但是我會用自己一顆最真的心,朝著最高的目標去努力,把馬教授講授的知識逐步消化吸收,讓我的女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每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具有無限的可能。父母的責任就是要精心呵護好這株幼苗,使它能夠自然茁壯地成長。這個時期特別需要“用心靈呵護,用頭腦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