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精選10篇)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精選10篇)

  2022年7月27日,杜富國、錢七虎、聶海勝獲得“八一勳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1

  杜富國,男,漢族,貴州湄潭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現任南部戰區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一級上士。

  他是忠誠使命、英勇無畏的排雷英雄。2015年6月,主動請纓參加中越邊境掃雷任務,刻苦訓練掌握10餘種排雷方法,3年多累計進出雷場1000餘次,排除地雷和爆炸物2400餘枚,處置各類險情20餘起。2018年10月11日,在雲南省麻栗坡縣老山西側壩子雷場排雷作業時,面對一枚區域性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彈,他對同組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生死瞬間他撲向戰友一側,遮擋住爆炸衝擊波和彈片,自己永遠失去雙手雙眼。受傷後杜富國做了多次手術,全身留下近70處傷疤,但始終保持樂觀心態和昂揚狀態,堅持每天練習播音、成為戰區陸軍微信公眾號播音員,擔任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校外輔導員,先後赴北京大學等軍地單位宣講30餘次,講述強軍故事,激勵更多新時代追夢人奮勇前行。榮立一等功1次,被評為“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自強模範。2019年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2

  錢七虎,男,漢族,江蘇崑山人,1937年10月出生,1954年8月入伍,原解放軍理工大學國防工程學院爆炸衝擊防災減災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是科技強軍、為國鑄盾的防護工程專家,是現代防護工程理論的奠基人、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上世紀60年代,他以優異成績從國外軍事工程學院畢業,懷揣許黨報國的堅定信念,回國投身現代防護工程建設事業。50多年來,他勇攀科技高峰,建立從淺埋工程到深埋工程防護、從單體工程到工程體系防護、從常規抗力到超高抗力防護等學術理論與技術體系,制定我國首部人防工程防護標準,建立我國防護工程人才培養體系,解決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工程防護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為我國防護工程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取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退休後,仍活躍在國家戰略防護工程建設前沿,積極為川藏鐵路建設、渤海灣海底隧道論證建言獻策,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助貧困學生,捐款650萬元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表彰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3

  聶海勝,男,漢族,湖北棗陽人,64年9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現任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

  他是矢志報國、三巡太空的英雄航天員。1998年入選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刻苦訓練,圓滿完成基礎理論、專業技術、任務模擬等八大類上百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透過各項考核。2005年10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與同乘組航天員密切配合,實現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2013年6月,執行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順利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2021年6月,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並擔任指令長,57歲再上太空,圓滿完成與天和核心艙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任務,在軌駐留3個月,精心組織空間站兩次出艙活動,有效檢驗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效能、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能力,實現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成為首位在軌100天的中國航天員。他一心只為飛天,始終用遨遊太空的壯麗航跡書寫對黨的無限忠誠,是新時代中國航天事業無數奮鬥者攀登者的代表。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2005年被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榮譽稱號,榮獲“一級航天功勳獎章”。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4

  “一個人活著是為了什麼?”這是60多年前,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就讀的錢七虎接受的第一堂革命人生觀教育課。

  奮鬥一甲子,報國六十年。60多年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工程大學教授錢七虎始終堅守愛黨、報國、強軍的赤子情懷,戰鬥在大山深處、戈壁荒漠、邊防海島等工程一線。

  “為祖國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是我的畢生追求,也是我的事業所在、幸福所在。”錢七虎用實際行動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

  初心,是時代鐫刻在錢七虎心中永恆的烙印。20世紀70年代初,戈壁深處一聲巨響,荒漠升起一片蘑菇雲……當人們歡呼慶賀時,一群身著防護服的科研人員迅速衝進了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

  當時,錢七虎受命負責空軍飛機洞庫門的設計。為實現設計目標,錢七虎多次到核爆試驗現場調研。當時,他利用有限單元法進行工程結構計算,成功解決了大型防護門變形控制等設計難題。

  “矛”與“盾”總是在攻防對抗的程序中,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隨著各國軍隊偵察手段不斷升級、精確制導武器相繼湧現,防護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戰場上,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別是精確制導鑽地彈,給防護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脅和挑戰。

  “防護工程是我們國家的‘地下鋼鐵長城’,‘矛’升級了,我們的‘盾’就要及時升級。” 錢七虎帶領團隊開展抗深鑽地武器防護的系統研究,並提出了建設深地下防護工程的總體構想。經過數十年的研究,他和團隊成員攻克了一個個難關,實現了深地下防護工程抗鑽地核爆理論和技術的突破,為首腦指揮中樞、戰略武器安上了“金鐘罩”。

  時代在發展,初心永不變。面對一項項世界級國防工程的防護難題,錢七虎始終保持著那顆愛黨報國的初心,帶領團隊瞄準前沿、迎難而上,一次次科研攻關、一次次難題,參與並見證了我國防護工程研究與建設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全過程。他用畢生心血,鑄就堅不可摧的共和國“盾牌”,獲得我國科技領域的最高獎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在黨的百年征程中,總有一連串閃耀的名字鐫刻在時代豐碑上,使其更加巍峨;總有一個個感人的事蹟彰顯著推進社會前進的精神力量,使強軍音符更加嘹亮。這些名字,這些事蹟,錢七虎無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

  “一個人,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與黨和國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顯價值。”談及自己的人生歷程,錢七虎斬釘截鐵地說。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5

  “我今年84歲了,已經退休了,去年9月份我突然腦梗,身體也不像以前那樣硬朗了。”已經滿頭白髮的錢七虎坐在臺上講道,“但是,我仍然覺得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想做、能做。”

  7月8日,第二屆中國青年工作者日系列活動在江蘇南京舉行。在“回望百年奮鬥路 致敬最閃亮的星”科學家精神報告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錢七虎向臺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分享了他的科研感悟。

  他說,愛黨信黨跟黨走,是他一生中最正確、最堅定的選擇。

  1937年10月,錢七虎出生於母親逃難途中的小船上。他親眼目睹過侵略者的殘暴,從小就感到,沒有強大的祖國,人民不可能有幸福安寧的生活。

  從上海中學畢業時,我國正急需軍事人才,於是,成績優異的錢七虎就去了新成立不久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因為要跟黃土鐵鏟打交道,大家都不太願意選防護工程專業。作為班上骨幹,錢七虎帶頭服從組織分配,選了防護工程,也選了他一生的事業。

  1961年,錢七虎被組織選派到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學習深造。留蘇4年,除了莫斯科,他再沒去過其他城市。就算上街,基本上也是去書店或圖書館。他相信,天才出自勤奮。

  留學歸國後,錢七虎克服各種困難,依然一門心思做學問、搞研究。當時,我國面臨嚴峻的核威脅環境。從那時起,為祖國鑄就堅不可摧的“地下鋼鐵長城”,就成了錢七虎畢生的追求。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6

  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西北戈壁的羅布泊傳來一聲巨響,一朵蘑菇雲升起。

  從此,中國有了自己的原子彈!挺起了脊樑!

  但擁有核武器,不等於絕對的安全。奉行防禦型國防政策的中國,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麼一旦面臨敵人先發制人的核攻擊,如何使我們的核設施免於受損而維持核反擊能力?如何使我們的城市、人民從中儲存?

  當時的一個年輕人,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他的名字,叫錢七虎。

  此後的歲月至今,他一直在為此而鑽研奮鬥,併為中國築起了一道打不爛、炸不毀的“地下鋼鐵長城”。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7

  錢七虎,男,1937年10月生,江蘇,中國著名的防護工程專家、軍事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6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1961年赴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留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院長、總參科技委常委;現任軍委科技委顧問、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國內首次應用動力有限元法對防護門進行應力分析。在國內提出將運籌學應用於防護工程的破壞機率確定、抗力論證及方案比較,開創了我國國防與人防工程的軟科學研究。建立了我國的三自由度土中結構相互作用計算理論及防護結構機率設計理論。主持實施了世界最大藥量的多層多列條形裝藥峒室大爆破工程——珠海炮臺山大爆破。主持了“21世紀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戰略及對策”的國家諮詢課題研究。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8

  上世紀70年代初,錢七虎受命進行某飛機洞庫防護門設計。為獲得準確的實驗資料,他趕赴核爆試驗現場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和資料收集。在現場,錢七虎發現,核爆後飛機洞庫門沒有被炸燬,飛機也沒有受損,但防護門卻出現嚴重變形,無法開啟。為解決這一問題,他率先引入當時世界上剛興起的有限元計算理論,加班加點學習計算機語言,編制出電子計算機計算程式,翻譯整理出十多萬字的外文資料。

  為了能在七機部五院、中科院計算機所的大型計算機上計算,錢七虎只能趁人家不上機的午飯時間和晚上使用。長時間飲食不規律,他得了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後來又誘發了痔瘡。“但這些困難我都克服了,堅持了下來。”錢七虎說。

  後來,他設計出了當時跨度最大、抗力最高能抵抗核爆炸衝擊波的機庫大門,還出版了專著《有限元法在工程結構計算中的應用》,獲得了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如何做到不怕苦難、不怕挫折、不被幹擾?錢七虎認為,一個人只有樹立了遠大理想,才能有堅強的事業心,才能有巨大的動力,才能沉得下心氣、耐得住寂寞,不斷拼搏進取,始終走在科技前沿。

  而且,這份理想,一定要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絡在一起。

  奧斯特洛夫斯基、卓婭和舒拉、吳運鐸、劉胡蘭、黃繼光、董存瑞……一個個閃光的名字,也一直在激勵著錢七虎。“烈士英雄一直活在我心中,是他們的思想言行照亮了我永遠前進的道路,讓我永葆我革命的青春。”

  2018年,錢七虎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把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資助我國西部的貧困學生。“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由烈士先輩流血犧牲奮鬥換來的。他們把生命都獻給了黨和國家,我還有什麼不能貢獻呢?”錢七虎說。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錢七虎又把江蘇省配套獎勵給他的800萬中的650萬捐給了武漢抗疫一線,其餘的150萬分別捐給了母校上海中學和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能夠貢獻我的一點力量,也是在回報社會、回報黨的恩情。”

  報告的最後,錢七虎寄語青年科技工作者,認真學習、努力踐行、積極弘揚科學家精神,在自己的領域有大的建樹和作為,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棟樑之才。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9

  16年前,當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託舉著神舟六號飛船直刺蒼穹,湖北棗陽市楊壋鎮沸騰了。從這個小鎮農家走出的航天英雄聶海勝,名字響徹神州大地;

  8年前,這個位於鄂豫兩省交界處的小鎮再度成為熱鬧的海洋。聶海勝擔任神舟十號飛船乘組指令長,又一次逐夢蒼穹;

  又一個8年過去了,已是57歲老將的聶海勝擔任神舟十二號飛船乘組指令長,成為繼景海鵬後,我國第二位三探蒼穹的宇航員,他也是我國執行飛天任務年紀最大的宇航員。

  這位出生於荊楚大地的航天老將,正續寫著我國載人航天的新傳奇。

  “海勝可能又要飛了!”

  端午節前夕,在聶海勝老家楊壋鎮凡莊村,幾位村民坐在一起閒聊著。

  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在即,網上一直有訊息稱,聶海勝將又一次執行“飛天”任務。雖然最後確定的名單尚未公佈,但家鄉父老期待著他能再立新功。

  “他和我老公是小學同學,同一年的。”村民張女士說,自己已到了帶孫子的年紀,聶海勝卻還能憑藉優秀的身體條件和出色的能力征戰太空,實在太了不起。

  一聽說宇航員將在太空待上一段時間,張女士有些不解:“他們在上面待那麼多天,吃什麼呢?”

  張女士孃家離凡莊村不遠,她小時候也認識聶海勝,“他學習成績很好,人也很好。”

  在提到聶海勝時,鄉親們都喜歡親切地稱他為海勝。

  聶海勝家的老宅在村裡一個叫聶莊的自然村落。64年,聶海勝就出生於這裡,家裡兄弟姐妹八人,他排行老六,上面有五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那時,他的家庭非常貧困,經常吃不飽飯,但父母總會想盡辦法讓他讀書。

  聶金山家在聶海勝家老宅對門,他比聶海勝大5歲,是隔代的堂兄弟。聶金山說,海勝小時候話不多,但特別勤勞,會跟他一起推著車去運牛草。海勝的身體條件也很好,游泳特別厲害,大家都遊不過他。

  聶海勝16歲時,父親病逝,原本貧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但他還是堅持完成學業,於第二年考入棗陽一中。棗陽一中是當地的重點高中,當年全鎮只有他和另一同學被錄取。

  1983年聶海勝高中畢業時,趕上空軍招飛,他報了名,結果各項考核和體檢全都順利過關。當年6月,聶海勝於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998年1月,他正式成為中國首批航天員。

  八一勳章獲得者人物事蹟 10

  聶海勝,湖北棗陽人。198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5年11月,被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稱號。2013年7月,獲頒“二級航天功勳獎章”。

  聶海勝,棗陽市楊壋鎮樊莊村人。1981年,考入棗陽一中讀書,高中畢業時順利透過空軍招飛,1983年6月,聶海勝在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現空軍航空大學)入伍。學習期間,其成績優秀,在同期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曾任空軍航空兵某師某團領航主任,飛過殲五、殲六、殲七等機型,安全飛行1480小時,為空軍特級飛行員。

  1998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成立,聶海勝成為首批14名航天員中的一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透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03年,入選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航天員梯隊。

  2005年10月12日,聶海勝與指揮長費俊龍冒雪出征,乘坐神舟六號飛船執行中國航天史上首次“多人多天”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完成了中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標誌著中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進行有人參與的空間試驗活動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增強了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2011年7月,聶海勝晉升少將軍銜。

  2013年4月,聶海勝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並擔任指令長。同年6月11日,聶海勝與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駕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太空,在實現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和手動控制交會對接,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開展航天員太空授課後,於6月26日安全返回地面。此次飛行任務中,手控交會對接難度係數很大,被形象地稱為“太空穿針”,對眼手協調性、操作精細度和心理素質要求極高。為了完成這一任務,聶海勝在地面模擬訓練超過2000次,充分展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2016年2月,聶海勝出任中國航天員大隊大隊長。

  2005年11月,聶海勝被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英雄航天員”稱號。2006年,榮獲感動中國2005年度人物。201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向其頒發“二級航天功勳獎章”。2018年1月,聶海勝等11名航天員被中央宣傳部授予航天員群體“時代楷模”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