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課文賞析虛詞的運用

《醉翁亭記》課文賞析虛詞的運用

《醉翁亭記》課文賞析虛詞的運用

  歐陽修在《醉翁亭記》裡連用21個“也”字煞句,是創造性地使用虛詞的一個範例,讀來只覺得神采飛揚,搖曳生姿,而絕無單調重複之感。奧秘何在呢?

  這要從虛詞的作用說起。現在講虛詞,一般只講它的語法作用,例如“也”是個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解釋或判斷,有時也表示感嘆、祈使、疑問和反詰等語氣;用在句中則表示提示。這是把虛詞放在句子範圍內來進行研究,因此通常只要瞭解整句話的意思,就不難看出其中某個(或某些)虛詞的'語法作用。但古人寫文章用虛詞,卻更加看重它表情達意的作用,因為虛詞用得好,確實有“含不盡之意於言外”的效果。這就要從全篇來看了。清末古文家林說:“須知有用一語助之辭,足使全神靈活者,訊息極微,讀者隅反可也。”“全神”,其實就是全篇的思想感情。著眼於全篇,才能更好地領會虛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再回到《醉翁亭記》上來。作者連用21個“也” ②表達情意,愉悅(表達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共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