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有關寓言的故事作文合集九篇

寓言的故事作文

有關寓言的故事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寓言的故事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1

  小羊、小貓是一對好朋友,她們天天一起上學,下課一起玩耍,中午一起吃飯……它倆幾乎形影不離。

  有一天,她倆一起去食堂吃飯。領餐時,小羊和小貓排在同一個視窗安靜地等待著。今天吃魚,是小貓的最愛。眼看就要拿到飯了,忽然,小熊插了進來,拿走了托盤。小貓見了,馬上撲過去,一把搶過托盤。小熊叫了起來。“你為什麼搶我的飯?”

  “誰搶了,這盤本來是我的,是你插隊把它搶走的!”

  “我……我是有急事才這樣做的……”

  “你就儘管找藉口吧,反正我是不會相信的!”

  小羊見了,連忙走上前去,對她們說:“別吵了,別吵了!小熊,老師平時一直教導我們,在公共場合要講文明,遵守公共秩序。領飯的時候就應該按先後順序排隊。你插隊領飯,這麼做是不對的。但是小貓,你也不要太沖動。我想,小熊一定是有原因才這麼做的。”

  “是,老師叫我吃完後馬上回教室訂正作業,我昨天的作業錯了好多,怕來不及。”“你雖然有急事,但可以去人少的視窗呀,為什麼要來這裡插隊呢?”小羊又轉過身對小貓說道:“你看,小熊急著回去趕作業,我們還是讓他先吃吧。你想吃魚,可以拿下一盤呀,為什麼非要跟她搶呢?”

  小貓和小熊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小熊紅著臉,說:“小貓,我領飯的時候沒排隊,是我不對。這盤飯先給你吃吧。”小貓也說:“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應該和你吵架。這盤飯還是你先吃吧!”

  從此,小羊和小貓又多了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她們三個天天在一起,過得十分快樂。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2

  記得三年級綜合活動課時,老師曾說了兩則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一則是黑羊與白羊的故事,另一則是黑狗與白狗的故事:前則描寫兩隻羊在一座獨木橋相遇,獨木橋狹窄無法同時容納兩羊通行,可是黑羊與白羊卻互不相讓,甚至互相推擠衝撞,最後全部跌落獨木橋,摔到河裡而狼狽不堪;後則描述的是兩隻狗,一黑一白,同樣在獨木橋相遇,可是它們卻互相禮讓,黑狗禮讓白狗通過後再通行,最後兩隻狗都平安順利的透過獨木橋。

  這雖然是兩則非常簡短的寓言故事,可是它深遠的含意卻不斷的在我心底迴盪,就像在平靜的湖面投入一顆石子,一波一波向外擴散的漣漪雖然平緩無波了,卻仍然隱隱的牽動著整座湖水的脈動,久久不能平息。在往後的求學過程中,我每遇到同學發生爭吵事件時,總會想起黑羊與白羊的下場,以及老師用心良苦敘說這兩則寓言故事的諄諄神情,歲月愈長,老師的寓言故事魔法也似得一日比一日鮮明。

  黑狗與白狗的故事可以說是我童年對禮讓認知記憶的最初,經過時間的洗滌越久,形象越是鮮明。

  我記得老師在說完這兩則寓言故事之後,語重心長的對大家說,禮讓雖然是很簡單的一件事,可是實踐起來卻是很不容易,大家從車站互相推擠爭先恐後上車的乘客,以及馬路上橫衝直撞互不相讓的汽機車可以看得出來,難怪古人常說“知易行難”,就是在告誡我們要從日常生活體現禮讓的精神,並且把它內化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的確是非常值得我們用心去面對的一項課題。

  後來在語文課本讀到負荊請罪的故事,更是讓我對禮讓有更深一層的體認:藺相如在完壁歸趙裡立下了大功而被封為上卿,引起大將軍廉頗的不滿,時常找機會羞辱藺相如,可是藺相如為了相忍為國,一再的禮讓,一點也不放在心上,還對別人解釋說:“如果我們互相爭鬥,會給敵國有機可乘而招致兵禍,國家的安全比私人的恩怨還要重要,因此我才會處處忍讓呀!”這段話被廉頗知道後,他感到非常的慚愧,於是光著上身到藺相如家負荊請罪,而成為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剛讀完這篇課文時,我的心頭微微的顫抖著,從藺相如義正詞嚴的一席話裡,深刻的感受到字裡行間充滿著寬闊廣大的禮讓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化解了一場蕭牆之禍的危機,更是彼此尊重互相禮讓的最佳典範。

  我覺得負荊請罪的故事和老師的兩則寓言故事,彼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從最簡單的生活故事中,寓意最深遠的人生哲理,就如同教室裡張貼的靜思語,“禮讓人三分更顯出自己還有超過七分的內涵”、“能退步禮讓,才能獲得更廣的世界”。每當我凝神注視這些廣闊無邊充滿著禮讓精神的標語時,總會不自覺得想起黑狗與白狗來,它們就像暗夜中的一盞燈,使我童年對禮讓的認知乍見光明,透過那“黑與白”的牽引,正是我在人間紛擾爭亂的幽晦裡帶來前進的最大力量。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3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很久以前,動物王國決定辦一所學校,以此提高動物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所學校招錄了鴨子、兔子、老鷹和泥鰍,開設的課程有游泳、跑步、飛行和鑽行,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動物能夠掌握各種本事,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與應用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帶來的各種變化。動物們到了學校之後,很快就通過了自己擅長的課程,但卻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學習自己並不擅長的課程。於是學校中經常發現勤奮學習的動物在學習:鴨子在練習跑步,兔子在練習鑽行,老鷹在練習游泳,泥鰍在練習飛行。雖然動物們很勤奮,但學習效果並不明顯,並最終發現沒有學會別人擅長的課程,還由於缺乏練習的時間,把自己原本擅長的課程考砸了。

  不難看出這則寓言的寓意就是:學校教育應以學生的學習潛能為基礎而展開。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潛能進行針對性地實施教學,即所謂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每位教師都清楚,而且都只它是千真萬確,但由於班級學生人數的猛增,要想達到因材施教的境界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在班級授課制下,教師就真的只能“獨善其身”了嗎?“因材施教”就真的不再具有教育意義了嗎?

  雖然每位學生都有著自己的學習個性,但在特定的群體中卻有著相近與相似的學習個性,正是相近與相似的學習個性的存在,又為我們提供了師生共享課堂的思路。那就是,李校長提出的分層教學。隨著分層教學的出現,我們就不用再適應所有的學生,而只需適應班級中具有不同學習潛能層次的學生群體。

  教育是一種慢藝術,它需要老師冷靜的思考、冷靜的分析,它需要老師走進每位學生的心田,它需要老師聆聽每位學生的心聲,它更需要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所以儘管在我們班級人數極大的情況下,只要我們能做到這些,就不怕我們的學生人格不完美,身心不健康。有了這些還怕什麼呢?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4

  文學,是一條用無邊境的汪洋大海,我划著小舟前行,一路上,我結交了不少朋友:淘氣的湯姆·索亞老弟;勇敢的格列佛大哥;可愛的多羅茜:思維敏捷的福爾摩斯;嚐盡生活辛酸的保羅;瘋狂的福克先生;神秘的尼羅船長,孤苦伶仃的阿廖沙還有脾氣古怪的瑪麗……這些都是我一輩子也忘不掉的夥伴,而紅髮安妮卻是我一見鍾情的女孩。

  安妮是一位孤兒,她的身世十分淒涼,可她卻有一顆金子般的童心,她的生活坎坷,卻堅持著一種樂觀向上的態度,她的善良和真率贏得了真誠的友情和真摯的感情。

  她的陪伴著是一對獨身兄妹,馬修和馬瑞拉,算是亦女亦擁吧!安妮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氣餒,不哭泣”她端懷著天真浪漫以及固執,闖下各式各樣荒謬的禍。最讓我苦笑不得的一次,就是在安妮家舉行的那場茶會。

  原先吧,茶會舉行的好好的,可誰知安妮太粗心了,竟把葡萄酒看成了紫莓甜酒,戴安娜也沒發現,一杯接一杯的喝了下去,結果,她醉了,安妮急的手忙腳亂。巴里太太得知後,氣得不得了,她在也不讓戴安娜和安妮玩兒了。

  哦,可憐的安妮!

  安妮的事情,總能讓人哭笑不得,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笑——誰能在這樣的青春面前不歡笑

  馬克·吐溫以往說過: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後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是啊,安妮是多麼的令人喜愛啊!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5

  潘多拉是希臘神話中第一個塵世女子。普羅米修斯盜天火給人間後,主神宙斯為懲罰人類,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個年輕美貌、虛偽狡詐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為“具有一切天賦的女人”。並給了她一個禮盒,然後將她許配給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為“後知”)。埃庇米修斯不顧禁忌地接過禮盒,潘多拉趁機開啟它,於是各種惡習、災難和疾病立即從裡面飛出來。

  盒子裡只剩下唯一美好的東西:希望。但希望還沒來得及飛出來,潘多拉就將盒子永遠地關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來比喻造成災害的根源。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6

  一天,在市場上,驢子A被賣給了富人,驢子B被賣給了農民。

  富人對驢甲很好,把它當作寵物,好好照顧它。

  農夫窮,所以一個驢子乙幾乎頓頓都吃不飽,而且對於農夫指望驢子乙掙錢,總是讓它不停地幹活兒。

  幾年後,兩隻驢子偶然相遇,互相談論自己的經歷。驢子A深深地同情驢子B。”“我的主人很有錢。讓我告訴他,買下你,我們就住在一起。”驢甲急切地說。

  “不,”B驢說:“我在農民離開家鄉還是希望過上幸福的生活。”

  “什麼我們希望?”驢子甲不解。

  “農夫有一個美麗的女兒,美麗如天堂,”驢子B解釋道。每當她做錯了事,農夫對她說:如果你不改變,我就娶你為妻!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7

  “開卷有益”相信大家都感受過,這次我就要向大家隆重推薦一本對學習很有幫忙的書,它就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這本書看起來很普通,可是你只要開啟目錄就會明白它的資料有多麼的豐富。它一共有十幾個單元,每個單元都講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有科技發展的;有感動心靈的;有母子之情的`;有搞笑趣味的堪稱是一盤豐盛'書香大餐”!

  在那裡我津津有味的品到了:跟我們捉迷藏的春姑娘;荒唐的豬小弟;堅韌不拔的牛蒡花;珍惜圖書的毛澤東;富有感情的小麻雀在這些文字中,我猶如身臨其境。漫步其間,不斷增長見識。大自然中更是蘊藏著無窮的奧秘,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古人所謂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這個道理吧。

  文章最終的閱讀提議,裡面的東西可真不少,能夠幫忙你更深入的理解這篇文章,使你》收穫更大。

  這本書書也很無私,讓讀者對它滿意,還推薦其他的書兄弟,如《世界大發明》,《千奇百怪叢書》,《伊索寓言》等等。

  最終,請和我一齊歡樂地暢遊書的海洋。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8

  這只是一個很短的寓言故事,不過是我最喜歡的,小時候奶奶也也給我講過一個類似的,很短,希望來這裡的朋友能看完它,很受用的~

  把一隻長頸鹿帶到世上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長頸鹿胎兒從長頸鹿媽媽的子宮裡掉出來,落到大約3米以下的地面上,通常是後背著地。幾秒鐘內,它翻過身,把四肢蜷在身體下,依靠這個姿勢,它第一次得以審視這個世界,並甩掉眼睛和耳朵裡最後殘存的一點羊水。然後,長頸鹿媽媽便用粗暴的方式把它的孩子帶到現實生活中。

  加里·里士滿在他的著作《動物園觀察》中,詳細描繪了新生的長頸鹿是如何學習它的生活第一課的。

  長頸鹿媽媽低下頭,以看清小長頸鹿的位置,然後將自己確定在小長頸鹿的正上方。它等待了大約一分鐘,然後做出最不合常理的事———它抬起長長的腿,踢向它的孩子,讓孩子翻了一個跟頭後,四肢朝天倒在地上。

  如果小長頸鹿不能站起身來,這個粗暴的動作就會被長頸鹿媽媽不斷地重複。躺倒在地上的小長頸鹿為了能站起來,拼命努力。有時候因為疲倦,小長頸鹿會暫時停止努力。長頸鹿媽媽一看到,就會再次踢向它,迫使它繼續努力。最後,小長頸鹿終於第一次用它還在顫動著的雙腿站起身來。

  這時,長頸鹿媽媽會做出更不合常理的舉動,它又一次把小長頸鹿踢倒。為什麼?長頸鹿媽媽想讓孩子記住自己是怎麼站起來的。在荒野中,小長頸鹿必須要能以最快的速度站起來,以免與鹿群脫離,因為只有在鹿群裡它才是安全的。荒野中的獅子、土狼等野獸都喜歡獵食小長頸鹿,如果長頸鹿媽媽不教會自己的孩子儘快站起來,與大部隊保持一致,那麼小長頸鹿就會成為這些野獸的獵物。

  已故著名作家歐文·斯通就懂得這一點。他畢生研究偉人,為許多人寫過傳記,其中包括凡·高、弗洛伊德和達爾文。

  斯通曾經被問及是否發現了貫穿所有這些傑出人物生命的線索。他說:“我寫的這些人,在他們的生命中,總有一個既定的大目標或者夢想,然後他們就為了實現目標和夢想而努力。他們都曾遭遇當頭一擊,一度被徹底打倒,然後在接下來的許多年裡,他們走投無路。但是,每次被擊倒後,他們總會站起來。你永遠不能摧毀這些人的意志。”

寓言的故事作文 篇9

  一個烈日炎炎的中午,小白兔去樹林裡找吃的,它找到了好多吃的,有白菜、蘿蔔和西紅柿……

  正當小白兔要回家的時候,它聽到了草叢中有聲音傳來,小白兔好奇地向草叢走去,突然,從草叢中躥出一隻飢餓的大老虎,老虎心想:最終找到食物啦,我還沒吃午飯呢,這下有著落了。

  小白兔嚇得掉頭就跑,可前面是一條小河,小兔急得紅了眼圈,哇哇大哭起來。正在河邊散步的大象聽見了哭聲,慌忙地跑了過來。小白兔向見了救星一樣,快速地跑過去對大象說:“大象伯伯,救救我吧!我後面有一隻大老虎在追我!”大象說:“快到我的背上來。”說完,大象馱著小白兔迅速地向河對岸走過去,追來的老虎看見到手的獵物逃走了,它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獲救的小白兔對大象說:“多謝你,大象伯伯,還好有你,不然我必須會被老虎吃掉的。”大象連忙說:“沒事沒事,我們要互相幫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