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寓言>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彙編15篇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彙編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伊索寓言》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

  我最近讀了一本叫《伊索寓言》的書,他雖然篇幅短小,但每個小故事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會下金蛋的母雞》這個故事。故事中的農夫家裡養了一隻母雞,一天母雞下了一枚金蛋,生活富裕了起來。但是他非常貪心,對眼前的利益並不滿足,因而把母雞殺了,想要得到更多的金蛋。但是最後什麼也沒得到,反而把自己原有的財富也丟了。

  農夫這一殺雞取卵的行為值得我們深思,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不能因小失大,要學會顧及長遠的利益。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2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有了許多感想,心裡總是想著這本書裡的人物總浮現在我眼前。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它是傳說中的人物,它寫的是對生活的批判、啟示和教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狼和小羊》、《鷹和屎殼郎》、《龜兔賽跑》、《掛鈴鐺的狗》

  《狼和小羊》講的是一隻狼想吃掉一隻小羊,就千方百計的尋找藉口,來吃掉小羊。這個故事是說:對惡人做任何事正當的辯解都是無效的,想幹壞事,總可以找個藉口。

  《龜兔賽跑》講的是:一天,森林裡舉行了運動會,兔子和烏龜比賽跑步,我想大家都知道,最後是烏龜贏了。為什麼呢,兔子跑的這麼快,烏龜跑的這麼慢,最後是烏龜贏了呢?原來是烏龜堅持不懈,獲得了最後的勝利,成為最終的勝利。而兔子他和高傲,低估了別人,導致自己失敗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掛鈴鐺的狗》講的是一個富人,為了防範小偷,便養了一條狗。它見到生人,便亂撲亂咬,很多人都很怕它,人們越怕它,它就越神氣。主人為了提醒人們,它已經來了,便給它掛上了鈴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於狂妄自大的人來說,虛榮的性格,往往會露出他們隱藏的罪惡。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伊索寓言妙語連珠,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不要小看他人,因為再弱小的人,受到侮辱是,也會報復他人。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3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

  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有了許多感想,心裡總是想著這本書的內容,裡面的人物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他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寫的都是對生活中某種現象的批判、啟示和教訓。

  用大家最熟悉的幾個寓言來舉例吧。

  《狼和小羊》這一則寓言中講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種方法來和小羊狡辯。揭穿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大家都知道,是烏龜贏了。因為他不懈的努力,換取了勝利。而兔子卻高傲、自大。低估了別人,總認為自己最厲害,其實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過於自信,因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驕傲。

  《牧人和驢》的故事主要講述了牧人、狼和狗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能相信惡的東西,有句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確是這樣。

  現在我再給大家講一個《老鵰、寒鴉和牧羊人》的故事吧:

  老鵰從高高的懸崖上撲下來,抓走了羊群裡的一隻小羊羔。寒鴉看到後非常眼饞,想要效仿老鵰的行為。它大喊一聲,撲向一隻公羊。不料它的爪子被羊毛纏住,再也飛不起來,只好拼命拍打翅膀。牧羊人猜到是怎麼一回事,立刻趕來抓住了寒鴉。他剪掉了寒鴉的翅膀,晚上帶回家給孩子們玩。孩子們問,這是什麼鳥,牧羊人答道:“這是一隻寒鴉,可它自以為是一隻老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能人高手競爭毫無意義,失敗只會引起嘲笑。

  而《夜鶯和蒼鷹》的故事有不同了:

  在一棵高高的橡樹上,有一隻夜鶯在放聲歌唱。肚子空空的蒼鷹看到後,撲過來逮住了它。夜鶯預感到末日來臨,便央求蒼鷹放了它。夜鶯說,它還太小,填不飽蒼鷹的肚子,要是蒼鷹沒東西可吃,可以去抓大一點的鳥。蒼鷹反駁道:“要是我丟下到手的獵物,卻去追逐沒見到的獵物,那豈不成了瘋子。”

  這則寓言說明:指望得到更多而拋棄到手的東西的人是天下頭號傻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

  文學的世界充滿無窮的魅力,就像浩瀚的宇宙神秘迷人。如果寓言是宇宙中的一座星球,那麼《伊索寓言》一定是這座星球中最耀眼最輝煌的宮殿。寓言還是一座連線生活和藝術的橋樑,橋的這端是我們,橋的那端是善良、智慧和勇氣。

  大家看過《伊索寓言》這本書後,也許會想世界上還有像書中故事裡這樣愚蠢的動物嗎?可正是小故事中一個個愚蠢動物的表現,才使我們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伊索寓言》中有狼與老太婆這樣一個故事:一頭餓狼嚎叫著四處覓食,他來到了一座農舍,聽見小孩在哭鬧,老太婆在嚇唬孩子說:別再哭了,再哭我馬上把你扔給狼去吃!狼聽了老太婆的話信以為真,便眼巴巴地站在那裡等了好長時間。到了晚上,狼又聽見老太婆哄騙小孩說:孩子,要是狼來了,咱們就把他殺了。狼聽了此話拔腿就走,一面嘴裡嘟噥著:這個莊戶人家說的是一碼事,做的又是一碼事。這個寓言說的就是言行相悖者,那些言行不一、表裡不一的人。

  《牛和蛙》的故事則告訴了我們另一個道理。這則寓言講述了一個青蛙看見牛以後,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誰大,最後把肚皮都撐破了,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能胡亂爭強好勝,如果他跟牛比的是誰嬌小,那麼就不會出現這樣悲慘的結果了。

  《烏龜與老鷹》透過一隻烏龜非要讓老鷹教會它飛翔,結果從高空中落下來,從而摔死的悲劇。它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規律性,決不能違背這個規律。從這個寓言上又讓我想起了《拔苗助長》這個故事,一個農夫覺得他的莊稼長得慢,便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把自己地裡的秧苗一株株拔高了許多,結果秧苗全死了,這個故事也讓我懂得一切事物都要順其自然,不能違背事物的生長規律。

  《伊索寓言》是一座神奇的宮殿,這座宮殿裡珍藏著無數充滿魔力的故事,折射出許多生活與做人的道理,使我們終身受益。我將好好珍藏這本《伊索寓言》,讓書中的小故事伴隨我成長。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

  每次捧讀《伊索寓言》,都令我愛不釋手,產生許多的感想,即使合上書卷,當中透露出的哲理仍會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狼和小羊》這一則寓言中講的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種方法來和小羊狡辯。用狼的虛偽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龜兔賽跑》這一則寓言,結果是烏龜贏了。因為他在不懈地努力,所以迎來了最後的勝利。而兔子卻因驕傲、自大,白白喪失了大好的優勢,最終走向失敗。

  《農夫和蛇》的故事告誡人們:壞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壞人過分的仁慈、意味著將要負出沉重的代價。

  《狗和公雞與狐狸》教導人們:身處困境中,只要善於運用智慧,就可戰勝一切。

  《伊索寓言》中大多是動物故事,描寫的都是對現實生活的評判、啟示和教訓。如揭露富人的貪婪與自私;鞭韃惡人殘忍與醜陋的本性;對勤勞創造財富予以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給以抨擊;對懦弱、懶惰進行諷刺;對勇敢、抗爭與進取進行讚美。《伊索寓言》文字凝練,情節生動,想象豐富,寓意深刻,淺顯的小故事處處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融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體,這就是《伊索寓言》深得少年兒童喜愛的重要原因。《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對生活和鬥爭經驗的概括、濃縮、提煉和總結,是古希臘先賢留給人類的一筆精神遺產。《伊索寓言》已成為少年兒童思想教育的啟蒙教材,是引導少年兒童樹立正確人生觀、積極向上的最佳讀物。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5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伊索的作品,他是古希臘弗裡吉亞人,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他寫的寓言雖然很短,但是,每個句子的含義都非常深刻,通俗易懂,使人受益匪淺。

  這本書是由幾百個小小的故事而組成的,告訴了我們以前的老鼠是怎麼吃東西的,駱駝如何遭受到宙斯的懲罰,某些人是怎麼謀財取利,自作自受的等等等等。

  比如說,《駱駝與宙斯》這篇寓言中,講述的是:一頭牛和一峰駱駝在草原上遇見了,他們兩個聊著聊著,聊到了牛頭上的兩個角,牛說:咳,要說我這一對長角呀,可真厲害,昨天一群狼圍攻我,被我一個一個全頂死了!於是,駱駝便十分羨慕,跑到宙斯那兒,說:偉大的神啊,請給我兩隻像牛一樣的角吧!宙斯聽了,很是生氣,因為駱駝已經有了龐大的身軀、高聳的駝峰,還有兩隻漂亮的長耳朵,於是,宙斯不但沒有如駱駝的願,反而把駱駝的耳朵變小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貪得無厭的人是永遠滿足不了的,在眼紅別人的同時,自己往往會失去更多。

  還有《磨坊主兒子和驢》,磨坊主和他的兒子不停地聽別人的話做事,七嘴八舌的人們,奇怪的擺弄,使驢子很生氣,掙斷了繩索和棍子,撲通一聲掉河裡去了。磨坊主和他的兒子無地自容的回去了。這個故事是說:幹什麼事都應有主見,如果聽信別人的七嘴八舌,那就什麼事都幹不成了。

  這真是一本好書,百看不厭吶!如果你也有興趣的話,那就去買一本看看吧!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6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書,它就是出自古希臘作家伊索的《伊索寓言》。本書中有許多的故事,故事的描述很簡短,但寓意深刻,令我受益匪淺。

  《食槽裡的狗》講的是一隻小狗自己不能享用食槽裡的乾草還不讓其他的人享用。故事裡的那隻小狗很令人討厭,因為它小氣又自私,這樣的它是沒有人跟它交朋友的。記得剛上小學時,有位同學向我借書看,那是媽媽幾天前才給我買的新書,雖然我已經看完了,可是我就是有些捨不得,於是遲遲沒有答應。現在想想當時的行為是多麼的幼稚。所幸的是,現在的我有很多的朋友,至於什麼原因,大家應該知道了吧。所以我們做人要大氣一點,不要太自私,這樣別人才更加願意與你交朋友。

  《男孩和榛果》的故事同樣包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故事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為了要得到很多的榛果將手卡在瓶子裡。其實如果男孩少抓一些,就可以吃到榛果,同時可以毫不費力地將手抽出,這不就是一舉兩得嗎?我們做人不能自私更不可以貪心。貪心是一種可怕的武器,它會誘惑人們做出一些過分的事情。有一次,就是因為貪吃,我吃壞了肚子,到醫院掛了好幾天水,那痛苦的滋味,現在還記憶猶新。貪心無處不在,它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所以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努力去拒絕它的誘惑。

  書中的故事還有許多:《牧童和狼》、《猴子和海豚》等等,它告訴我們做人要不自私、不貪心、不說謊、講誠信。這本書就是一個寶藏,永遠指引著我,教導著我。這些哲理會永遠銘記在我心裡。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7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裡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樑,透過它,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樑之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寓言很美,美在簡潔,美在內涵,美在樸實。

  大概大家都聽說過《烏龜和老鷹》的故事吧!透過寫一隻烏龜非要讓老鷹教它飛翔,結果從高空落下來從而摔死的悲劇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自已的規律性,決不可違背這個規律。這篇寓言又讓我想起了一個成語故事,那就是《拔苗助長》。《拔苗助長》講述了一個農民嫌自已的莊稼長得太慢,便想出了一個自以為很聰明但實際上很笨的方法。他花一上午的時間把自已地裡的秧苗都一個個的拔高了許多,這樣看起來,他的苗子確實長得很快。可家裡人聽說這事之後,就又馬上跑到菜地裡看了看,只見地裡面所有的秧苗非但長高了,而是全都積萎了。這個小小的成語和《老鷹和烏龜》意思相同,它讓我們懂得,一切事物都要順其自然!

  因為《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良莠不齊,因此不必一定要從一個寓言獲得什麼教訓,僅僅作為消遣的小故事略讀一遍即可。看完後,我也覺得我的確太鑽牛角尖了,而《伊索寓言》可能只因為作者怕讀者太難理解所以在最後加上這說明XXX,我感覺不好,但總之它還給我很多啟迪,所以我很喜歡這書!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8

  伊索寓言讓我知道了:無論做什麼事,首先要去考慮事情的'後果,然後再去做。也就是說,不能盲目地聽信別人的話。要是不考慮後果,盲目地去做的話,就容易上當受騙。

  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很大危險。還有許多壞人,他們會用甜言蜜語誘騙人們,我們要認清這種人的真面目,時時刻刻提防他們,否則到時候就會追悔莫及。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9

  令我有深刻意義的書:假使一本書能給我留有深刻意義,甚至能終身受益的話,那就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書”了,那就會時時刻刻提醒你的好朋友了!

  這本書中有許多個小故事,一般是寓言,神話為主。它們短小精悍,不拖泥帶水,但其中的道理卻很精深,這就是《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的故事,以動物為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成以忘懷的是《老人與死神》,這講述了一位以砍柴為生的老人,砍柴後一背到很遠的地方負賣掉,走了很遠的路,他感覺疲勞,就坐在路旁。他感覺這樣很沒意思,把柴一丟,誠懇地叫死神出來。死神聽到現身,問他為什麼叫我,老人看到死神,對死神說:“請把我的柴重新放回到我身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當死神真的來臨時,你才會覺得生命的可貴,人們常以為死是很遙遠的事,認為活著就是受罪;當他真的面臨死亡時,又會覺得活著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人應該活著!

  我覺得說得很正確。現在的人,卻不動用跳樓來輕身,把生命當成兒戲,沒有體會到生命的可貴,活著是幸福的,我也想在此權告那些人或正要做這些事的人,望你們頭腦清醒星,振作點。

  《伊索寓言》是教育人的好書呀!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0

  《伊索寓言》是我最愛讀的書之一。這些寓言故事我都很喜愛。其中,我覺得最搞笑的是《狐狸與老山羊》這個故事。

  這個故事說的是:有一次,狐狸不留意掉到了井裡。狐狸看見老山羊走來,就把山羊騙到井裡,然後自己登著山羊的背跳出了井。狐狸不遵守諾言,不但沒把山羊救出來,還反而對山羊說:“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鬍鬚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有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了。”

  我讀完這個故事以後就想:無論做什麼事,首先要去思考事情的結果,然後再去做。也就是說,不能盲目地聽信別人的話。要是不思考結果,盲目地去做的話,就容易上當受騙。嚴重的時候,還會有很大危險。世上有很多心口不一的人,不能隨便聽信這些人的話。還有許多壞人,用甜言蜜語誘騙人們,因此更要認清這種人的真面目,時時刻刻提防他們,否則到時候就會追悔莫及。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1

  前段時間,我欣賞了《伊索寓言》這本書。其中,有兩個故事給我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百靈鳥葬父親》和《蝙蝠與黃鼠狼》。

  《百靈鳥葬父親》主要是說百靈鳥的父親死後沒有地方埋葬,於是,它就把父親葬在自己的頭上,從此百靈鳥頭上就有了冠毛,那個冠毛就是它父親的墳墓。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孝敬父母是我們的第一責任,百靈鳥都懂得孝敬父母,我們作為人類呢。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生你養你的父母都不會孝敬的話,那他還會孝敬誰,還會對誰好呢?誰還能夠相信他呢,所以我們要學會孝敬自己的父母。

  《蝙蝠與黃鼠狼》這一文則敘述了這樣一件事:一隻蝙蝠掉落在地上,被黃鼠狼叼去,它請求饒命。黃鼠狼說自己痛恨鳥類,蝙蝠便撒謊說它是老鼠然後便被放了。後來,蝙蝠又被另一隻黃鼠狼抓住了,它再三請求不要吃它。黃鼠狼說自己恨一切老鼠,蝙蝠又撒謊改口說自己是鳥類,並非老鼠,結果又被放了。這樣,蝙蝠兩次改變了自己的名字,終於死裡逃生。這故事說明,我們遇事要隨機應變方能避免危險,不能夠死板,要靈活。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珍貴的文學遺產。在兩千奪年的歷史長河中,它所蘊涵的藝術魅力和智惠閃爍著鑽石般的光芒。它對我們的思想道德品質有著很大的教育和啟迪作用。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2

  這次讀到一篇故事讓我感受頗深,名字叫做《做客的狗》,這篇故事的主要寫一隻狗請另外一隻狗參加他主人的宴會暗暗竊喜,最後卻被出事扔出窗外。那隻狗興高采烈地跑起來,見到如此豐盛的宴席,他心裡暗暗自喜地想到:太好了,真想不到天底下還有這麼多好吃的。今天讓我飽餐一頓,明天都不會餓肚子。他暗暗竊喜,不停地搖著尾巴,十分信任地看著他的朋友。興高采烈暗暗竊喜描繪出狗赴宴後心情的愉悅,與下文的落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這隻狗行為的愚蠢可笑。路上別的狗遇到他時,都問他:朋友,赴宴怎麼樣啊?他回答道:我喝得太多了,已經醉了,所以記不清回去的路了。從一問一答中,我們可以看出狗的虛榮及不可救藥。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利用他人的財物做人情的人不值得信任。不要靠饋贈去獲得朋友,我們需貢獻自己真摯的愛,才能贏得一個人的真心。朋友之間應該真誠相對,要敞開心扉,只有你發自內心的對待別人,別人才會真誠地對待你。

  《農夫和鸛》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不管我們本性如何,若與壞人交朋友,也會被別人誤以為是壞人。被網住的鸛竭力向農夫解釋它與鶴的不同,表現了他此時急於擺脫困境的心理。我們應該多叫朋友,但是我們也要學會判斷,多交品質好的,並且向他們學習,那些品質不好的也要少交一些。學會正確交友方式。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3

  這個學期,劉老師推薦我們了《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三字經》《伊索寓言》等課外書。其中,我最喜歡讀《伊索寓言》了。因為《伊索寓言》大多是發生在小動物間的故事,很是有趣,每篇的結尾通常用一句話揭示故事中的道理。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生動形象的寓言故事教會我們如何辨別朋友和敵人,真話和謊言,以及如何與人相處。

  《馬和馬伕》裡的馬伕虛情假意地照料馬兒,卻把它最需要的馬料賣了換酒。這些花言巧語終究騙不了時間。《受傷的狼與羊》中那隻受傷的狼裝作可憐的樣子,苦苦請求羊給它取點水喝的時候,羊頭也不回地走了。對於壞人,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隨便憐憫他們。

  在眾多的故事中,我認為《獅子和驢子》最有道理了。只會吼幾聲的驢子在兇猛的獅子面前,只能是原形畢露,一隻獵物也沒有抓到。這就和我們小學生一樣,不能從小就養成自吹自擂的壞毛病,而應該努力學習,鍛鍊真本領。在悅讀中尋夢,將來實現我的夢,中國夢!我曾經看過一本有趣的書,名叫《伊索寓言》。這本書是古希臘的伊索編寫的,它是一本寓言集。這本書裡的動物都是我們熟悉的,如:狐狸、狼、驢子……

  伊索每次都會在寓言的最後,用一句精闢的話點明故事的寓意。在這些短短的小故事裡,都蘊藏著許多大道理,可以在我們的人生中發揮很大的作用。

  在這本書裡,使我感受最深的故事是牧童和狼。牧童和狼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牧童在村邊放羊。有幾次他都大叫起來:“狼來了,狼來了!”每當村民們聞聲趕來時,一看哪裡有什麼狼,根本就沒有嗎!牧童看到他們慌張的樣子,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可是,有一次狼真的來了。牧童嚇壞了,慌慌張張的叫:“狼來了!狼來了!快來幫忙啊,狼在吃羊了!”可是這次,卻沒有一位村民過來看看。因為他們知道,說不定這牧童又在騙人呢,我們不用理他!

  讀完這個有趣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經常說謊的人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會相信的。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做到這一點,而且心靈謹記四個字:不能說謊。

  在這個寒假裡,我希望大家都看看這本圖書,使自己懂得很多道理。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4

  《伊索寓言》這本書告訴我們:不能自高自大,要從別人的缺點上吸取教訓,不能犯同樣的錯誤,還告訴我們要以恩報恩。

  《獵狗和狐狸》獵狗看見獅子,立即就去追趕。獅子回過頭來放吼,獵狗嚇得立即掉頭就跑。狐狸看見了,對獵狗說:啊!多笨的腦袋,你連獅子的吼聲都經不住,還要去追他?

  這則寓言可以講給那些自高自大的人聽,他們喜好背後詆譭比他們強很多的人,然而等那些比他們強的人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就立即畏縮了。

  《獅子和老鼠》獅子正在睡覺,一隻老鼠爬到他身上。獅子站起身來,抓住老鼠,想把老鼠吃了。老鼠求獅子放了他,說若能夠不死,必定報答他。獅子一笑,把老鼠放了。過了不久,獅子真的由於老鼠報恩而得救。原來,獅子被一夥獵人逮住了,用繩子綁在一棵大樹上。老鼠聽見了獅子的嘆息聲,便跑過去,咬斷了繩子,把獅子放了,對獅子說:你當時曾經笑話我,不指望從我這兒得到回報,可如今你算知道了,老鼠也是能夠報恩的。

  這則寓言說明,時運變換莫測,有時甚至強者也需要弱者的幫助。

  《伊索寓言》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的道理,要把這些道理牢記心中。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5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它是由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一位名叫伊索奴隸寫的,裡面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它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處世,怎樣辨別是非,怎樣區分善惡等等,其中《大力神和車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的內容是:一名車伕推著貨車往前走。突然,車輪陷入了很深的車轍中,再也無法前進了。車伕一籌莫展,呆呆地站在那裡,高聲呼喊大力神來幫助他。大力神來到後,對車伕說:你自己不自力更生,盡力解決,僅依靠我怎麼行呢?看到這裡,我想:這個車伕真沒用,這麼簡單的事還要依靠大力神。

  其實,我有時也喜歡依賴別人。有一次,我在書包裡沒看到紅領巾,也沒好好找找,心想:反正學校門口小店裡有得買,等會兒讓媽媽給我買一條好了。誰知媽媽不但沒給我買,還教訓了我一頓。讀了這個故事後,我終於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遇到困難時,要學會自力更生,才能解決問題。

  請大家抽出寶貴的時間去好好地品味《伊索寓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