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雨巷》詩歌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樣的顏色,
丁香一樣的芬芳,
丁香一樣的憂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
撐著油紙傘
像我一樣,
像我一樣地
默默踟躇著
冷漠、悽清,又惆悵。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嘆息一般的眼光
她飄過
像夢一般地,
像夢一般地悽婉迷茫。
像夢中飄過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
她靜靜地遠了,遠了,
到了頹圮的籬牆,
走盡這雨巷。
在雨的哀曲裡,
消了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悵。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
一個丁香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古往今來,聽似單調的雨聲,在詩人們靈敏的心絃上,曾彈奏出了多少情韻悠長、餘韻嫋嫋的心音;看似混沌迷離的雨的世界,曾被詩人們開拓了多少清新靈動、纏綿蘊藉的抒情空間!
在世俗的生活中,我年輕的時候,是在農村勞動,每當下雨時,我不喜歡穿上雨衣,感到總是那麼憋氣,總喜歡衝在雨中,讓那雨,不論大雨小雨,就淋滴在頭上、身上、脖頸裡,沐在雨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清新爽朗感覺,以後才知道,這確實是雨的空間中增加的負離子起到的清新作用。當然,那時是年輕,有健康的體魄。
在穿越長長的歲月喧囂與塵埃之後,在那不期然抵達的每一場溫柔的雨中,我已經不會櫛風沐雨去“衝雨”了,可在我心中還保留著沐雨的習慣——變成了一種意念。我還是喜歡讓這顆疲憊蒙塵的心,沉浸在那清潤的氛圍中,當不期而至的雨降臨的時候,我的意念就會“衝進”雨中,可以恢復寧靜舒適與清新靈動,可以思量那些雨中的清唱。
這種沐雨的情結,也許不是那種簷外滴瀝、滿階鬱勃的愁緒,那是些心靈在雨的滋潤下不期然結出的一種“花瓣”,就像千千心結的釋放,也許它們並不耐看,然而曾經開放。